朱允熥当然知道,善于纳谏,才能是最终的成功者。
历史上善于纳谏的都成功了,最典型的代表当然是贞观之治的主角,李世民和魏征,已经传为了千古佳话。
此时,朱允熥明白,自己的担子很重,以后想要贤明的君主,必须要善于纳谏。
如今的局面是,虽然表面上来看,自己是大明的储君,但是每次梦醒时分,朱允熥都很清楚,自己只是储君而已。
只要靴子没有落地,自己没有真正的继任皇帝位,随时都有可能被剥夺。
这一点很明确,朱允熥早看得很明白。
所以,此时此刻,他能做的就是要把权力慢慢抓到自己的手里。
虽然朱元璋是自己的便宜爷爷,但是只要朱元璋在一天,储君之位就随时有可能变动。
所以此时此刻,他必须为自己谋划,为自己的未来着想。
现在,正好颖国公和宋国公向自己谏言,自己哪里有不听的道理。
“陛下近年来,杀伐果断,而且杀伐过重,株连过狠,只要是稍有问题就是株连九族。”
“这样下去,大明的官员们人人自危,大明的经济也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官员们当然不敢全力以赴为大明办事,他们心里都想着这个问题,谁还敢真心实意地为大明效力。”
“他们最多也只是趋于奉承而已,真正为百姓着想,为国家效力的人,太少了。”
冯胜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大明目前的弊端。
“宋国公说得对,孤早就看出来了,继续说下去,孤一定会向爷爷反映这个事儿。”
朱允熥点了点头,肯定了冯胜的说法,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冯胜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神情有点激动,挺了挺胸脯,瞬间信心大增。
“殿下,那么将就实话实说了。”
“这一仗,如果是正常打法,我们击败北元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背后肯定有人使坏。”
冯胜欲言又止,微微眯起了眼睛,旋即又抬起了头,看着朱允熥。
朱允熥瞬间就明白了,冯胜的意思很明显,自己前面打仗,后面有人抄自己的后路,给自己使绊子。
这个问题,朱允熥用鼻子都能想到,肯定是自己的几个便宜叔叔。
这些叔叔们一直彪悍,之前朱标在世的时候,只有自己的便宜老爹朱标和爷爷能震慑住他们。
如今,便宜老爹不在了,那就只有爷爷能震慑住他们。
其他的人,这些叔叔们,全都不会放在眼里。
尤其自己,十几岁的年纪,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顽童而已,压根就没看上眼。
但是,朱允熥也明白,自己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