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长,”
翌日清晨,旅部。
参谋长拿着一块黑豆饼,端着一杯热茶走进了参谋部。
而旅长手里,也是一块吃了一半的黑豆饼。
晋地根据地土地贫瘠,粮食产量本来就严重不足,刚刚结束的鬼子秋季扫荡更是加剧了粮食问题,导致如今的三八六旅出现了严重的粮食不足。
此时旅长和参谋长手里的,就是炊事班结合目前根据地的物资,弄出来的新军粮。
以黑豆,玉米高粱麸皮野菜混合出来的豆饼——不过,即便炊事班进行了多次改良,但也只解决了一部分黑豆容易消化不良的问题。
口味依旧很差。
但好在能勉强吃上饭,不至于让战士们饿坏肚子。
“味道,还行。”
啃了几口,参谋长啧吧啧吧嘴。
其实他想说,还···蛮好吃的。
但实在是说不出来。
黑豆加麸皮,味道实在是不咋地,更别说里面还有高粱。
“要是真能拿下辽县,就好了。”
旅长嘴角抽了抽,放下了手里的豆饼。
这豆饼哪里是还行?
根本就是味同嚼蜡。
炊事班想尽办法,也只是一定程度改善了黑豆容易导致肠胃毛病,至于口味,除非有足够的油荤,或者调味品,再或者加一些白面,否则根本不可能改善。
如果能拿下辽县,部队就能从辽县附近获得资源,辽县周边有不少上好的水浇地,粮食产量很不错。
“就算能拿下,保住也难。”
参谋长摇了摇头。
县城不比农村。
鬼子由于兵力不足,交通困难,很难和部队争夺农村控制权,只能偶尔破坏扫荡,但是县城由于数量少,人口集中,经济发达,而且大部分存在公路,鬼子可以经常集结部队进犯。
而且,每一次扫荡,根据地内的县城,也是鬼子破坏的重点,比如部队控制的武乡县,鬼子秋季扫荡就进行了大规模破坏,即便有部队帮忙,老百姓也损失了大量粮食和牲畜,并且伤亡惨重,否则何至于秋收刚过,部队就面临粮食不足问题。
即便真的控制了辽县,也很难稳定的经营和发展。
“先拿下再说。”
旅长狠狠一拍桌子,眼神灼灼。
先不说,拿下辽县能打断鬼子伸进来的手。
县城终究是县城,是一个地区的经济中心,物资集散中心,人口中心,即便无法安稳发展,能为部队提供大量物资,极大提升根据地经济实力。
总部已经做出拿下辽县的决定,如今正在搜集情报,制定作战计划。
“报告。”
一个通讯参谋跑步进来,汇报:
“总部来电,让我们派一支运输队前往辽县。”
在晋察冀根据地,各县地下党,由总部直接指挥。
“运输队?”
旅长好奇的抬起头:
“运输什么?”
“粮食。”
参谋回答。
旅长顿时和参谋长对视一眼,眼神诧异。
考虑到根据地严重缺少粮食,总部向各地区和地下党下达了筹集粮食的命令,虽然鬼子严加封锁,但其实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是可以买到粮食的。
但问题就在这里,根据地是真的穷的叮当响了,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期发行边币。
而辽县,一个鬼子控制下的县城的地下党同志,居然还能凑到粮食?
“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