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粮食。
而鬼子,也知道根据地的这一缺陷,每一次扫荡,都是非常针对。
根据他在总部了解到的统计数据,前不久结束的秋季扫荡,鬼子在为期一个多月的扫荡中,对武乡县进行了反复的破坏,抢走和烧毁粮食多达十万斤。
但由于缺乏资金,辽县粮食产量也低,加之鬼子的封锁,他们收集粮食工作,一直进展缓慢,甚至可以说,毫无收获。
而现在,他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收集了整整五千斤白面,还有一千多斤小麦。
甚至,几个小组还在源源不断的收购到粮食。
堪称难以置信。
“队长,你说,到底是谁,在用银元兑换边币?”
一个队员忍不住问道。
为何突然之间,收购粮食,就非常简单了?
原因很简单。
因为在辽县有人在用足银的银元兑换边币,而且是高价,大量的兑换,两块边币就可以兑换一块大洋,每天兑换数千大洋,使得边币在辽县具备很强的购买力。
市面上的大洋,吸引了大量商人前来。
至于什么鬼子封锁,
他们购买的粮食中,就有不少是从日本人商人手里购买的。
“不知道。”
苏和平摇了摇头,
他在心里却有一个答案——罗凡。
那个提供了鬼子运输的,神秘罗凡。
也只有他,才有这等财力——每天数千大洋,总计几万大洋,在如今的晋中地区,能拿出来的人不多。
即便是自家根据地银行,甚至都很难拿出来。
那么,也可以确定,这个罗凡,是友非敌。
“赶紧检查一下袋子,有破损的尽快更换,旅部运输队马上就要来了。”
苏和平叮嘱。
···
“防寒大衣,可真是好东西。”
新安镇。
就在山崎多人感觉脊背发凉的时候,张大彪穿着一身防寒大衣,带着团部通讯排排长郭宝柱,蹲在新安镇附近的草丛雪堆中,举着望远镜看向远处的镇子。
由于罗凡的多次袭击,鬼子不得不收缩警戒范围,也就给了张大彪近距离隐蔽的机会。
“确实是好东西。”
郭宝柱连连点头。
新一团毕竟是基干团,组织架构上不如主力团那么正规,当然,主要原因其实是基层军官不足,所以作为通讯排排长,他也兼任团部警卫班班长。
以及,兼任团部侦查班长。
这次的任务,就是和张大彪一起,再次侦查新安镇鬼子情报,测绘周边地形,为后续的进攻做准备。
既然是侦查班班长,自然经常带队侦查,在冰天雪地跋涉甚至过夜是常事,所以,他对防寒大衣的感触更深。
虽然防寒很重,活动受限,但御寒能力极强,
此时气温少说也是零下七八度,甚至更低,而他和张大彪趴在雪地上,仅仅避开了寒风,居然没有感觉丝毫不适,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有了防寒大衣,野外侦查也更加安全迅速。
“好像有大鱼。”
张大彪举着望远镜向远处鬼子军营看去,顿时就看到了山崎多人。
鬼子高级军官的服装,和其他军官不同,不同级别的佐官勋章也不同,虽然差别不大,但张大彪自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