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炮楼方向。”
三秋久司深吸一口气,判断出了爆炸方位。
镇子口的炮楼方向。
“如果是在新安镇··”
一个念头,浮现在三秋久司脑海中。
如果大队本部驻扎新安镇,还会这样么?
他一个步兵大队,七百多号人,有八挺重机枪,有两门步兵炮,却对一个人无可奈何,最终被骚扰的士气崩溃,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辽县军营附近的复杂地形——军营附近的大量房屋,崎岖的地形,形成了天然掩体群,大幅度缩短了大队的有效警戒范围,以及快速反击距离。
袭击者可以通过复杂地形,轻而易举的潜入军营两百米范围内,甚至靠近围墙,乃至进入军营,而大队本部在敌人出手之前,根本无法知道袭击者的位置。
而且敌人只在夜间活动,一出手就立刻撤退,速度非常快,堪比高速冲刺的战马——八秒不到的时间,就能转移超过百米。
机动性太快!
在夜间,即便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机枪手,即便是有准备的情况下,也很难跟上。
复杂的地形,让探照灯效果大打折扣。
大队是有很多手段都覆盖了袭击者,射程超过千米位于制高点有探照灯辅助的重机枪,射程五百米的掷弹筒,以及射程两千多米的步兵炮。
但在完全无法判断敌人的方向,距离情况下,如何反击?
缺乏袭击者有效情报,他也无法预判埋伏。
一个大队,也没有如此密集的火力覆盖范围。
如果是在新安镇,情况就不同了。
这里地形开阔。
袭击者发起袭击的位置,都在两百米范围内,而这个距离,如果是在开阔地形,如果是标准的大队级别的军营结构,任何一个大队级别的火力,都可以轻松反击消灭袭击者。
哪怕袭击者速度再快,除非能快过子弹,否则毫无意义。
“但,真的是这样么?”
“军营换一个地方,结局就完全不同了?”
不知道为何,三秋久司始终无法说服他自己。
或许是因为恐惧,又或者是其他原因,他总感觉,即便军营在平原地带,恐怕蝗军也很难对付这个神秘袭击者。
如果寻找切实的证据的话,
那就是,袭击者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手枪,子弹也是毛瑟手枪子弹。
这种手枪,理论最大射程只有一百二十米。
袭击者会没有步枪?
会没有其他武器?
没有其他手段?
不过,这些都是想法和猜测,事实到底如何,他应该有机会,亲眼看到答案。
···
“出现在辽县附近的袭击者,确实很可怕。”
“有夜视能力,力气奇大,速度快,格斗能力强,还疑似可以精确的辨别一定范围内蝗军位置和身份,哪怕是隐藏起来的也能发现,枪法也准的近乎诡异。”
“但根据辽县军营的记录,他发起的十余次枪击,都是在两百米距离内射击的,最远的一次,距离目标也只有一百九十五米。”
“目前可以确定,对方哪怕是最远,也只能在两百米内才能发起袭击。”
“所以,他在辽县时候,只敢在晚上活动,因为两百米距离,白天蝗军可以轻易发现他,并且迅速发起反击击毙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