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舞影惊鸿 桃花劫起(1 / 2)

掌出笑傲 锋任怨 1074 字 2天前

裘图佯作未闻,端坐如松,神仪寂寂,恍若老僧入定。

数息后,耳中顿响起少女哧哧笑音,似银铃穿林而过。

“咚咚咚.....”厅外骤起擂鼓声。

但见苗家男女鱼贯行至厅角,各执乐器列坐。

座中苗族男子们忽而引吭高歌,热情洋溢。

“隔河望见妹穿青,郎想过河怕水深。”

“打个岩头试深浅,唱首山歌试妹心。”

....

汉族男子们虽不会唱,却也抚掌相和。

紧接着对面苗族女子们清音应唱。

“不是檀香妹不烧,不是杉木莫架桥。”

“不是真心莫哄妹,不是真铁莫打刀。”

.....

正闻对歌相和之际,但见数名青衣仆从捧琴至首座男子案前。

那老仆俯首附耳,低语数言,男子微微颔首,轻按琴弦调试。

待情歌终歇,但闻一声清越琴音破空而起,如孤鹤唳霜。

角落乐师闻声即转宫商,丝竹相随。

忽闻环佩叮咚,十余名苗疆妙龄女子自门外起舞而入。

广袖翻飞若流云,步摇摇曳似惊鸿,于过道随音扭动身姿。

其舞姿迥异中土,不似汉家女儿的娉婷袅娜,反多了几分野性的炽烈。

琴音渐入高潮时,对面席座中,一位着大红苗绣的少女起身,跃步登场,于人群中舞动。

那十余名女子以大红衣裳女子为中心,自发伴舞。

曲终人未散,那朱衣少女向首座男子浅笑颔首,方才翩然退去。

剩余十余名女子仍踏歌而舞,恍若春柳扶风。

忽闻笛韵悠扬,原是又一男子执玉笛而立。

细观之,但凡男子弄乐,对面必有佳人应舞。

俊秀者自有人在起乐时相迎,貌寝者则多曲至半途方有舞伴。

亦有不通音律者,引吭高歌相和。

然其声嘶哑如老鸦啼夜,引得满堂少女以袖掩唇,颦笑不已。

流光暗转间,忽见一张焦尾琴已静置裘图案前。

身旁老仆俯首低语道:

“公子,你的琴,等下记得接上调子,莫教冷了场面。”

裘图颔首,拔弦拨轴,开始调试。

待前曲余韵将绝未绝之时,裘图铁指拨弦。

“铮——”

铁指劲扫,金戈之气骤裂柔丝。

霎时间,满室温软情调尽化作腥风血雨。

那些吹竹击簧的苗族乐师俱是一愣,慌忙转调相随。

杀伐之音震荡屋瓦,竟使人背脊生寒。

“好,这才是男儿听的曲。”座后忽有人击掌叹道。

对面,苗族汉族诸多女子正缓缓起身。

然而坐在最前方的苗族少女却先行一步。

只见她素手轻抬,莲步轻移间,身后落下一件件裹覆的衣衫。

场中霎时抽气声四起。

但见玲珑身姿,上身唯余一件素黑抹胸短衣。

纤臂与香肩尽数裸露,欺霜赛雪。

短衣下摆如蝶翼微张,垂落脐上一寸。

雪腹平坦,柳腰纤盈,玉色生辉。

只见苗族少女旋步入得过道,素黑长裙如屏旋起,银冠垂帘与银腕发出叮铃清音。

此时,琴音激昂,宛如战场上的战鼓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