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转眼过去,码头新城早就建好,而来到这里的,全都是和应天酒楼相关产业的人,来这里开市求个方便。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会方便成这样。
从三个月前开始,不断有海外的物资运输到这里来,而关键是,这些物资恰好就是大家用得着的。
章旷新推出的菜,简直点燃了所有人对于香料的热情,海上来的香料,本来购置一船,只需要十分之一船瓷器的价格。
但现在,卖出去,能买三十船瓷器,三百倍的利润!
本来大蒜大量产出的时候,全城酒楼都疯狂购买,应天书院已经是大赚了一笔,现在更是赚大了。
而这里,砖石材料的使用几乎成了主流,所有建筑都是水泥砖房搭建的。
当初学院玉皇塔成名后,城中贵人争相去拜祭,却意外在书院感受到了不属于夏季的阴凉,这才得知大地之下恒温层的知识,知道了恒温系统冬暖夏凉的功效。
开封过于酷热,顶不住的老大人们都出钱修建恒温系统。
也默认了书院接收难民的行为。
他们的利润帮助建筑厂完成了资本积累,建筑厂第二步就是把水泥路修出来。
章旷购买的那些低价土地,因为水泥路和河道的连通,地价迅速飙升到了与附近通水路的贵田一半的价格。
与此同时,缅榕橡胶终于运到了开封。
经过半年时间,毕昇终于带领焦炭研究组的学徒,研究出了炭黑橡胶的技术,充气车轮的技术,完成了充气车轮。
简易新式退车出来后,通水泥路的路段地价一再飙升。
而附近的地主们开始修建水泥路,提升地价。
水泥厂的产销规模继续扩大。
这个时候,黄河决堤改道。
北方灾民遍地。
章旷开始接收灾民,并且拿出钱大规模购置煤矿铁矿,扩大工人需求量。
与此同时,新一年的科考筹备开始,应天书院的学生几乎包揽解试前列排名。
虽然这些学生考试方面章旷基本没教,但本来他们很多人就是历史上的大才,进士,所以还是考中,还凭借最近的见识,在策论中统统考出高分。
如此一来,大量的读书人和大小官员开始把子弟送到应天书院。
而应天书院开启了扩招,并且以玉皇的名义进行教育尝试,招收各行各业的学生,招收非世家子。
如此发展四年后,海运逐渐成熟,章旷的钱多到用不完,开始推动海运,并且推动在全国购置土地。
伴随着云梦泽彻底消失这样的标志性事件,南方隐藏人口和田土的事情摆上台面。
章旷进一步刺激南方商业的发展,刺激的大量隐藏人口被释放了出来成为工人,各种产物开始变多。
海运的持续性发展,让沿岸的普通人也享受到了福利。
与此同时,海运,水运,以及三京附近发展了几年的路网以及这几年的车轮改革终于迎来了成果,运力变大,商业繁荣度飙升。
税收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