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子义归心(2 / 2)

“子义,朕对你坦诚以待,你可知为何?”

听了刘辩这话后,太史慈心里已经有了底了,不过却还是摇了摇头。

不过诸葛亮他们却是明白,刘辩这是起了爱才之心。

而且诸葛亮知道,能被刘辩记住的人,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

自己虽然不会武,可是从太史慈身上的气势也可以感觉到,他并非泛泛之辈。

“你之才,刘繇并不能用,其非明主,亦不能成事,朕想你能归顺于朕,随朕一起结束这乱世。”

对于太史慈,自己并不需要耍什么手段和套路。

因为太史慈有自己的原则,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

对于这种人,如果自己还用些小伎俩做套路,没有被发现还好。

一旦太史慈察觉到了,那么可就真的是没有机会了。

太史慈虽然早就预料到了,可是当刘辩说出这话的时候他还是显得很意外。

的确,刘繇非明主,这一点太史慈早就知道了。

“可是子义才能有限,怕辜负陛下厚望,而且故主犹在,子义恐怕…”

“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著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立不世之功,子义有何故犹豫呢?”

刘辩直接把太史慈的临终叹言拿来用了,因为这表达出了太史慈的心声。

“朕为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子义于朕,又何需顾忌?”

太史慈看着刘辩,当刘辩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念头,这话就是自己的心声。

这就是自己想说的话。

原本他以为刘辩只是拉拢于自己,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明白自己的心。

“末将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以安天下。”

太史慈当即朝刘辩行礼道,士为知己者死。

自己为刘繇出生入死,可是其却不能信,自己既然已经尽忠,便亦报恩。

“好,子义,快快请起。”刘辩起身,亲自将太史慈扶了起来。

对症下药,想要收服人才,也并不难。

天下英才甚多,可是有人为名,有人为利,有人为义,有人只是尽忠。

当然典韦例外,他最开始只是为了到自己这里混上一口饭吃,而且自己也很乐意给。

太史慈的性格则偏向于侠士一般,知恩图报不说,也注重交心,引为知己。

显然刘繇并不是这种人,历史上孙策收服太史慈,则是表现出了充分的信任和欣赏。

这是刘繇做不到的,所以太史慈选择了孙策,选择了弃暗投明,至少对于和刘繇比,孙策绝对是明主。

而且当时的孙策也是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扫江东,剑锋所指,敌莫敢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