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2 / 2)

gu903();如此说来,大概率是《宁报》的肖先生,晓得了《葫芦七子》作者的底细,又正好跟杜教授有交情,有心想做点连环画的生意。

杜教授晓得此事,必是喜出望外,头脑发热,就带着这几个人来见她。

《葫芦七子》在神州大地爆火,不但让《儿童画报》声名鹊起,还给惊华书局带来巨大利润。

而且,他们很看好杜小姐的潜力,希望能够长久合作,是绝不愿意得罪杜小姐的。

现在虽已解释情由,但古先生想若有机会,一宁要给杜小姐当面赔情……

《宁报》的肖先生也有话说,他当场罗列了一大串数字,说各地有多少分销商,涌入惊华书局的招待室,求爷爷告奶奶地,请书馆给他们一些货。

又说每一期的发货缺额是多少,还有预估的整个市场,还可以被《葫芦七子》,开辟出多少新领地。

而与惊华书局合作的印刷厂,都有哪几家,他们每日的印量又有多少……

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些批量生产劣质连环画的小作坊,已经开始偷偷翻印《葫芦七子》。

这种低成本的翻印品,也许质量不怎么样,但肯定能抢走不少中下层的读者,这对《葫芦七子》来说,终究不是好事。

肖先生说了这么多,他话里的深意,在座的都听明白了。

说的直白一些,《葫芦七子》势头太好,市场上占有率还没有饱和,书商们求着要进货,如久旱盼甘霖一样。

然而海宁的不少印刷厂,虽然能印精品连环画,但跟惊华书局交情不深,工费工时都不好商量。

所以,惊华书局想加大印量,有些厂子一时谈不下来,很多事情都耽搁下来了。

而且,惊华书局还要打击翻印,合理维权,应付起来怕会左支右绌的。

……

作者有话说:

六月最后一天,为了迎接七一,今天多发一点点,提前祝党一百岁生日快乐,等有灵感了要为党写诗……感谢在2021-06-2920:40:59~2021-06-3017:45: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流泪的蒲公英、听风就是雨40瓶;?柚子?20瓶;Nancy、瑭瑭、阿久、国光苹果10瓶;sunny、我不是白白、游山有水5瓶;暖锋过境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4章女孩的赤子之心

《宁报》的肖先生说了一番话,为他此番的来意做了铺垫。

珍卿作为《葫芦七子》的作者,听肖先生的话并不多么反感。

《宁报》建馆近四十年,根基深厚,财雄势大,在印刷发行和打击翻印方面,有强大的资源和丰富的经验。

所以他们《宁报》以此为资本,想就《葫芦七子》的生产发行,从惊华书局这里分一杯羹,也算不上吃相多难看。

《宁报》一方面肯定是为赚钱,另一方面也为提高影响力,分一杯羹的决心肯定不小。

大家热火朝天地议论《葫芦七子》,杜教授却一改常态,有点失魂丧魄的,还时不时看珍卿一眼。

把《葫芦七子》大夸一遍,肖先生终于讲明来意,他说他们《宁报》下面,有一个《九州画报》,也想转载杜小姐的《葫芦七子》。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肖先生的态度,还是比较恳切的。

他说代表他自己和《宁报》,希望先征得杜小姐的同意,与惊华书局方面妥善协商,在确保杜小姐利益的前提下,变更一下版税合同和发行方式。

韩师兄后来没怎么吭声,他本意就是进点货来卖卖。

他在粤州的审美店子,论规模和实力,还支撑不起他的野心,只好按兵不动罢了。

珍卿对业内的情形,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知之不详。

肖先生提议加大发行量,在此基础上变更合同,她自然没打算自己谈。

陆三哥也一直甘做壁花,没怎么说话。

他现在默默地拎着茶壶,给珍卿续了一点热茶,然后拍拍她的手背,似有深意地看她一眼。

资深望重的郑余周老先生,对这个天资不俗的小姑娘,抱着一份好感和怜惜,他不忍见她当众与人讨价还价。

他就自然地说了一句:

“你们若真有意向,不妨先草合同,草好了让杜小友私下揣摩。现在说得天花乱坠,难不成还能当场看合同签字?”

说着,郑先生撑着拐杖起身,笑着跟珍卿说:

“杜小友,都说你笔墨丹青极妙,又说你学业太忙,难以讨到你的手迹。今天老夫恰适其会,可要偏劳你几幅墨宝了。”

珍卿忙放下茶杯起身,把盖腿的纱衫放一旁。

古、肖二位出版界的先生,也站起来跟珍卿确认:“草了合同,给杜小姐和杜教授,各发一份吗?”

珍卿看也不看杜教授,不辩喜怒地说道:

“麻烦二位先生,合同做成一式三份,送我的律师傅习文先生一份,我本人一份,还有我三哥陆浩云先生一份。

“至于具体细务,跟我的律师和我的三哥陆浩云先生谈。”

这时候韩师兄也站起来,说跟郑先生和师妹一道写字去。

等珍卿和韩师兄,扶着郑余周先生出去,大家面面相觑,不由都去看杜教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