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2)

还是那句话,自始至终,她没错!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没什么灵感,更新会不定时

各位追更辛苦~

第73章女帝和长公主55

夜阑入静,山谷四周悄无声息,连一丝风也无。

天上弦月如钩,幽幽的银光斜斜地照亮冰凉的墓碑,月色下唯有一人孤影被无情拉长。

如今楚怀珉就在七万人墓前,枯坐一宿。

当一束光芒从东方乍现,冷漠地刺激人熬红的双眼闭上,等到再睁眼时,却连煦阳也温暖不了已经跌落深渊的心,整个人如陷寒潭。

殿下,该出发了。出声者楚怀珉的随从陈浩,后半夜一直默默守在她身边。

他们九泉之下会安息的,也会保佑楚国千秋万代。说到此陈浩顿时如鲠在喉,鼻子异常酸涩。

千秋万代?七万精兵葬身在此,楚国主力军几乎被灭,哪来的千秋万代!

默了会,只见一双血红眼珠子微动,楚怀珉自嘲地勾了下唇角,坐久了手脚僵麻,缓了缓这才站起身,面对墓碑,把手放到碑顶。

上面刻楚国英魂之墓六字,每个字藏着杀戮毁灭,迸溅血海深仇。

楚怀珉深深闭眼,指节弯曲似要抠进这座坟里,许久唇动:对不起,原谅我来晚一步,不能带你们回家。声嘶暗哑。

如果不歇那夜,是不是这一切都还来得及,将他们救出刀山火海带回楚国。

老天开得玩笑太大了,眼睁睁看着自己将士死绝,她却无能为力。

殿下,此地不宜久留。一旁陈浩再次催促,忍痛道:秦姬凰只给我们三日,今日已是最后一天,她有三万铁骑,对我们实在危险。

楚怀珉抚摸着冷森森的碑,垂眼,无泪无神,备马吧。

从今以后,此生此世,肩上背负一座坟墓。

少顷牵来长凫,上马之后她凝望整座山谷,扬鞭一声嘶喝,纵马奔离,可即使跑出十里外,鼻端依然充斥着血腥味。

而高高挂起的晨阳不一会朝山谷洒满了金辉。

世上有句话讲得真好,叫做人算不如天算。

谁能算到这世间的缘分如此奇妙,即使故意避开,兜兜转转还会碰到一起。

很巧,眼下便是这般场景

大清早,秦王率领的三万铁骑刚出五里地,迎面撞上楚国五千兵马,两支军队撞见,真应了那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双方登时跌入冰点,各自严阵以待,拔刀随时冲进敌方。

两军打头的将领都不糊涂,这时候并不适合发生战斗。

于是气氛很当然地僵化。

秦九凤!楚国作为输方,虽败军但不肯弱半分气势,陈浩死盯秦国那位战神,咬牙放狠话,这笔帐你给我记住,迟早要你血债血偿,死无全尸!

秦九王爷何等英杰,当然嗤之以鼻,看也不看眼前无名小卒,目光落到白衣女子身上,连称呼都省去了事。

凡事讲究先来后到,我们先来,你们挡着路,这不妥吧?

休要嚣张!

本王与你主子讲话哪有你插嘴的份,滚。

让他们先过也无妨。一旁楚怀珉适时截止他的话。

若不是长公主拦着,陈浩恨不得把秦九凤生吞活剐。

情势敌强我弱,压根没有还手能力,楚怀珉忍辱负重收僵催马让道,抬手示意下面照办,众人服从吩咐分开很快让出一条路。

楚怀珉冷冷注视着,等人走近到了身侧,她抿唇冷声:这笔帐,劳烦九王爷记住。

闻言,秦九凤立刻抬高下巴,扭头看向楚怀珉,正了正色,道:一人做事一人担,尽管来找本王寻仇就是。

言毕,秦九凤斜望了身后那辆马车一眼。

马车里,李世舟捏起帘子一角,正巧对上她的视线,轻声地:大王不看一眼么?

秦棠景手持一卷兵籍,脸匿在里头,眼波动了动,这时又想起长公主赠送她的八字箴言,最终她若无其事,手中兵籍握得更紧。

隔了好些时候才有声音响起,李丞相,你可认罪?

终于开始兴师问罪,李世舟立即伏地,认。

为何叛我?语气平静。

李世舟苦笑道:臣实属无奈,大王若要治罪,臣绝无二话。

秦王生平最恨背叛她知道的,做了便是做了,反正答应太后之事已完成,她觉得自己死在眼前这位秦王手里很值,只是

大王,臣还不能死。李世舟忽然改口,直起身道了这句话。

秦棠景挑眉,说说你不能死的理由。

一,大王需要臣;二,臣尚未看到大王一统天下,死也不瞑目;三,王爷不会让臣死。

李丞相,孤王还能相信你么?

大王自幼由臣授业,臣为人如何,大王心里也清楚。李世舟低下头,双手归地恭恭敬敬行大礼,臣愿意将功补过,还请大王留臣一命。

秦棠景念着师生之情,自然不会取李世舟性命,何况那三条理由,已经足够让她活命。

信任这种东西,除了小皇叔与母后,秦棠景谁也不信。

小皇叔没杀李世舟,肯定有小皇叔的道理,她便不会私自动手。

孤王姑且再信你一次,起来吧。

多谢大王不杀之恩。李世舟松口气,坐到一旁擦了擦脸颊的冷汗,瞧把她吓得。

秦棠景睨了她一眼,待会你跟小皇叔说一声,传信魏王,宣战。

臣遵旨。

少年君主经历多了风浪终究会成长,之后马车内归于寂静,缓缓朝前驶去,秦棠景则继续看她的兵书,从头至尾没有往外看一眼。

几日后,杀俘消息传至秦王宫,群臣哗然,卫太后依旧闭宫不出。

运作照常,书玉殿爷孙俩与心腹开始探讨接下来的行动。

剿杀俘虏已成,她们也反目成仇,此刻正是秦姬凰最虚弱的时候,为何不能出兵?秦明月紧紧皱眉,被反驳有些不悦。

李大夫仍旧摇头,秦姬凰尚存实力,咱们胜算不大,还不是决战胜负的时候。

二十万大军,将领还是秦九凤,真打起来相当棘手。

天下至此已经大乱,各国之间混战不断,怕就怕他们斗得头破血流,旁人趁机而入。

秦明月只好收起心思,冷笑了声:也罢,再怎么说还是一家人,放到最后算账,那么下一步该楚国了吧?

经过商议,心腹们不再反对,一致决定,打楚国!

gu903();虽然打魏国也可,但魏国上面压着秦姬凰,李大夫推测出秦姬凰势必攻魏,这样一来相遇的风险不小,为避免与秦姬凰正面对碰,只能将目标放到杀俘后的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