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能有家传的作风,会学习一些“祖传秘方”和中医传统治疗方式,学习一些医疗技术,入门会背诵一些汤头歌诀一类的“医术”,对于五行阴阳等等,也是半通不通的,也没有兴趣去学道。但是,他们利用积累的经验,也是能够有效地治病的。他们是很多中国人熟悉的“传统中医”。
道为一,术为万;术医其实有很多品种,各种层次的都有,各种技术的都有,不好一概而论;就像是“武之道”很简单,但是体现出来的“武之术”就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了;术医也一样,有名医,也有靠一个偏方走天下的民间草医,比如各种“气死名医”的民间偏方等等。
因此术医们玩的花样也很多,实际上也能够有效治疗一些病。“神医”就是典型的“术医”,特别强调“祖传”“秘传”等等,故意弄得很玄乎的样子,高高在上的让人掏钱。
他们很多是以“医”为职业的商人,玩各种不同的精彩花样,无非就是想多赚钱。不过,既然是谋生,也能有效地治疗一些病人,会根据自己的专长,形成一些“特效治疗方式”,因此也无可厚非。
不过,真正的术医,目前在中国也不多了。国外有很多,比如在美国开业的中医。因为要在这种靠治疗的实力说话的国家生存,不懂一点真正的医术是混不下去的。而且美国的医疗制度也为这些非正统的治疗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舞台。
下品:庸医。这种医生的特征,就是“大病治不了,小病治不好,就看运气好不好”,顶个医生的牌子混混日子,靠东拉西扯一些偏方怪方哄弄人,靠碰运气治好病。由于不通医道,缺乏真正的医疗本领,他们的日子过得可怜巴巴的,与有一定特长的“术医”们衣食丰足可比不了。
但是他们最怕别人发现自己的无能,对于自己不会治的病,就搞些无法实现的目标来逃脱自己无能的责任。比如鲁迅童年遇到的那种中医,要他去抓“一对原配的蟋蟀来做药引”的医生就是庸医。这种医生似乎很多,缺乏医德,最容易搞怪。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医疗本事,缺乏成就感,因此会把时间精力用在各种标新立异上面,活得很辛苦。
下下品:废柴医。本来我以为中医只有三品,这也是传统的分法。不过据说中国的中医比较特别,在传统三品的基础上,还有一品,比庸医的档次更低。这就是“废柴医”。基本上,这些废柴医充斥了各级的中医院和中医学院,是华夏大众接触中有可能遇到最多的中医医师。
真正属于苏秦的医道是什么,苏秦到现在都没有答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