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这才是重点吧。
“紫鹃,雪雁,你们听说过守边大将军吗?知道他是谁吗?”不懂当然就得问了,黛玉先问身边的两个。
“没听过。”两脸懵逼,直摇头,都没听过。
“去请琏二哥进来,我问问他。”这个事儿不闹明白了,心里没底呀,便让紫鹃去叫人。
话刚说完,头才又转回河上,去看那船队。就见那最大的楼船船头上,站着几个人,中间的一个穿着一身银盔银甲,特别挺拔的那个身影,怎么就那么眼熟呢?
黛玉的眼睛就转不动了,盯着那个将领一直看一直看。
船离得越来越近了,人影也越来越清晰,那人的样子也就看得越来越清楚了。
绝对不会认错的,这身形,明明就是老秦头儿年轻时候的样子。黛玉的眼泪又跑出来,可马上就被她擦干净,还没看清楚脸呢,怎么可以流眼泪,都挡着她的视线了。
没有人会认错陪着自己过了百十年的伴侣的,她又不是傻的。哪怕还是看不清脸,那身型,她也不会认错。
可心里面又那么害怕,到底是不是他呢?自己可是魂穿回来的,那这个跟老秦头儿一模一样的身体,真的就是他吗?
别着急,别着急,再看看,再看看。
再近一点,再近一点。
黛玉甚至能看到那人与身边的军官说了些什么,还拿手指着码头上这些船的方向。
又近了,再近一点。
终于只有不到二十米的距离了,谢天谢地她的眼睛不近视,看得清清楚楚。
呃……
这个脸,是老秦头没错。
不过她可没见过这么年轻的老秦头儿。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都二十多了。
这个脸,最多也不会超过二十岁的。
所以,他肯定不是守边大将军,能闯下这么大的威望的将军,绝不会是一朝一夕,他就算出生就打仗,也不一定能做到吧?
不知道是不是心灵感应,年轻的小将军原本看着码头,突然转了下头,正对着黛玉的方面看过来,两人来了个对眼儿。
那这就不会错了。
眼神对得上,就是他。
黛玉的心噗通一下,就落了地,任由眼泪往下流,嘴上却是扬起了大大的笑容。身后传来开仓门的声音,迅速的把眼泪擦干净,放下了窗帘,转身回去了。
确认过眼神,是对的人了,那她就不用担心了。连原来还想着怎么说服老爹不回贾府的事儿都不用想了,老秦头儿会给她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妹妹可是有事问我?”贾琏进来就问,雪雁找他只说姑娘找,也没说啥事儿。
“以前从来没有听过守边大将军的名字,那船队的阵势又那么大,想问问琏二哥,他们是什么人呀?”十岁少女的好奇该是什么样子的?黛玉努力回想外甥女们小时候的样子。身边儿两个丫鬟也是一脸的好奇,都还是小孩儿嘛。
“你们不知道也不奇怪。这守边大将军秦观鱼,原本世代居住在东海上的一处叫做蚌鹤岛的小岛上,近两朝,海上贸易发展得快,不光是跑海贸的商家多了,那海盗也越来越多,那蚌鹤岛的渔民,也组成了船队,做海贸,后来更是发展成了东海上最大的海贸商人,家大业大,连海盗都不敢惹他们。秦观鱼就是这一辈的秦家家主,那守边大将军只是朝廷给的名号,没有品级,没有饷银,就是个称呼而已。严格说起来,那位秦将军,只能算是听调不听宣。也就是咱们圣人陛下英明,登位后为保海上安全,派了一队又一队的说客去蚌鹤岛招安,起初都没有成功。后来还是忠顺王爷亲自出马,才说服了秦观鱼归顺朝庭。但也只是同意蚌鹤岛挂咱们国的旗号。不纳贡不朝拜,听调不听宣。算是独悬海外的小小独立王国了。”贾琏当官不行,身上的官位还是捐来的,也没有实职,做买卖水平一般,但是办事能力可以的,又最喜欢听这些市井八卦,常在外面跑,跟前面儿的那些个洋货铺子也都熟,但凡是跑海贸的,那都恨不得把秦观鱼当活祖宗供起来,时常当传说一样说秦家的故事。听得不要太多。
“那这怎么上岸来扬州了呢?”黛玉就追问,老秦头儿果然是老秦头儿啊,这辈子也这么会投胎,找的地方可真够好的了,军队够不着,海盗惹不起,他们自己倒是黑白两头吃,利益大大滴。
“说是岛上的教书先生太少,秦家的小公子要进京去国子监读书。秦将军亲自来送小公子上岸,听说那船上整整带了一船的珍宝要献给两位圣人呢。看那吃水量,想来是不假的。”琏二哥只对钱的事儿,特别的敏感,一说起金银财宝来,眼睛都放光,赤果果的就是对有钱的土豪的羡慕。
“那不就是人质?”黛玉下意识的就说了一句。
“嘘,可不能这么说!”贾琏吓了一跳,这事儿咋能说出来呢,就算你心里清楚,也不能说呀。
其实他也是这么想的,要不然,都说蚌鹤岛富可敌国了,江南文风鼎盛,啥样儿的教书先生请不到?非得上国子监去读书去?估计老百姓们都是这么想的吧。
“那面可是巡盐使林老爷家的船吗?”两人正说话呢,一声特别宏亮的喊声从外面传过来,听着也就是船挨着船的距离。
妈呀,贾琏当时脸色就变了,不会是林妹妹刚刚那一嗓子,让人家听到了吧?连皇帝都不怕的人家,他这样儿的,可惹不起来。
“正是。军爷有何贵干?”马上起身往外走,下人们倒是先接了话儿。
“我们少爷说,林老爷是读书的前辈,他很是仰慕,正想改日去拜访请教,哪能让林家的船在这里等,请你们一起上岸呢。”那军官操着有些奇怪的方言与现身的贾琏说道,称呼礼仪什么的,马马虎虎,并不精致。
“多谢秦公子。”贾琏一听,这事儿得接着呀。多好的装逼机会呀,以后回到京里,这可是够他吹一辈子的牛了,怎么滴?哥们儿就是这么牛逼,守边大将军送独子进京,咱一样儿不用回避,还得被请着同行。
黛玉在船仓里听着,就笑。
这是要借着贾琏的口跟老爹表达善意呢,还没上岸呢,就知道抓住一切机会讨好老丈人了。
“小姐,您终于回来啦,路上辛苦了。”林家的老管家福伯一看到自家船靠岸,一脚就踏上了船,先到仓里给黛玉见礼,后面跟着小厮,把小轿抬到仓口,等着黛玉上轿,世家大小姐,是不可能自己下船的。
“福伯,好久不见了,您还好吗?爹爹还好吗?”真的是好久好久不见了呢,一百多年了。黛玉看着福伯都觉得老亲切了。都说十个管家里,有八个叫福伯的,她家这个福伯,也是从小跟着老爹长大的,家生子,本本份份,忠心耿耿,跟贾府那些个吃里扒外喝主子血的蛆虫可不一样的。
“好好好,好着呢。老爷一听说小姐的船到了,都能起身下床了,我看用不上几天,就能好了。”福伯脸上的褶子都笑出来,眼睛里还带着泪花儿。
船上不是叙旧的地方,还好些个船都排着队等靠岸呢。只是稍微寒暄两句,两人便也不再说。
黛玉上了小轿,到了岸上,又换马车,直奔林府了。
第八十三章
父女见面,自然是哭哭哭,劝劝劝,就不细说了。
贾敏死后,后宅一直是刘姨娘打理的,林如海写信让黛玉归家,她的房间,刘姨娘早就安排人归置好了,打扫得干干净争,窗帘被褥全都换成新的,熏香都是早前她用惯了的。说实在的,黛玉都觉得,也就是以前的自己个儿,因为亲娘关系,对父亲这老妾总是亲近不起来,他爹也觉得闺女不能让妾室教养,才把她送去了贾府。其实呢,现在想想,还不如就在家呢,这刘姨娘没儿没女的,性子也绵,说是打理内宅,跟王熙凤的功能其实差不多,就是个挂着钥匙的使唤丫头,大主意都还是林如海拿。对她这个大小姐,向来尊着的。没人欺负,又能跟在亲爹身边,非得去贾府干什么?傻子嘛!
“父亲病的这些时日,有劳姨娘照看了。”黛玉就客气了一下。
“姑娘说哪里话,都是我应该做的,如今姑娘回来了,老爷的心情好了,病也就轻了。”刘姨娘真是受宠若惊,大小姐啥时候这么跟自己客气了,眼泪差点儿没激动下来。
以前伺候自己的四个二等丫鬟,也都被安排回来了。雪雁一回到林府,就跟那小鱼儿回了大海似的,一下子海阔凭鱼跃了,欢实得不行。一刻也不能等,去找自己的小伙伴儿玩去了。她不是家生子,但也是很小的时候就入了林府的,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姐妹也不少。
身边儿有老人儿伺候了,紫鹃又是人生地不熟,倒是真个儿闲下来了。黛玉也是有意支开她,便安排了两个小丫头,带着她熟悉府中的事务,认认路认认门,了解了解府里的规矩啥的。住的地方,也是安排在厢房,她是一等大丫鬟,刘姨娘早都问过了,刚来头一天的时候,就打赏了两个月的月钱。黛玉也不用她值夜。每天就是早晚来请个安,伺候她起、卧,其它时间,都不怎么能近身了。
“玉儿,还没歇过来吗?我怎么听着,饭都吃得少了?”林如海自打黛玉回来,确实精神了不少,已经能下床走动了,黛玉每日来问安,在床前伺候汤药,没事儿就随便在她爹的书架上拿本书来,打发时间,也不离开。
“还吃得少啊?女儿现在每顿饭要吃足足一平碗的饭呢。早晚还有养身汤,下午还加小食,都快吃成个大胖子了,哪里就吃少了?”这就是亲爹,闺女吃下一座山,估计他也不会觉着多,回来这两天,到了自个儿家了,黛玉也没再客气的,直接吩咐人按自个儿拟的食谱做饭的,且不少呢。
“咱们家又不是养不起你了,怎么每顿饭只要两个菜,一样主食?”林家是诗书传家的人家,不像贾府那种以武立家的暴发户,只知道奢华享受。但是再低调,也没到一顿饭两菜一饭,连汤都没有的清贫程度。
“做再多的菜,女儿吃的也就是那一两样,何必浪费呢。”上辈子可一直都是普通人,也一辈子被教育粒粒皆辛苦,好习惯早都养成了。这会儿,黛玉也不觉得有浪费的必要。
“怎么,在你外祖母那里,还有人限制你的饮食不成?”林如海皱眉,无缘无故的,闺女怎么就简省起来了?他能想到的原因,就是黛玉在贾府,一定被慢待,克扣了吃穿用度,不然,这么小小年纪的女娃,正是无忧无虑爱打扮的时候,那边府里又有好些个小姐妹可以做伴,怎么闺女就得从嘴里省呢?
“与在家的饮食习惯不同,是难免的。哪里就能说苛待了?女儿在外祖母那里,吃穿用度都是跟几个姐妹一样的,没有半点分别。就是日常吃的人参养荣丸,也是老太太特意让人给配的。”林如海身子还弱得很,黛玉可不想刺激他,而且,她说的,字面意思理解的话,也都是真的。
“那就好。我儿也是大家出身,实在没必要如此简省,日后许了人家,嫁为他人妇,平白让人家小瞧了去。”孩子没娘,当爹的就得想得多一些,在家里,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没毛病,节简本来也是美德嘛。就怕日后嫁给哪个不开眼的,以为自家穷得吃不起饭,看不起他闺女,那可就冤了。
“这个女儿可不担心,有爹爹在呢,您还能把女儿许给那样的人家啊!”黛玉哄着她老爹开心,未出闺的女儿,要搁上上辈子,张口闭口说什么嫁不嫁的,那就是不害臊了。对现在的她来说,这可真不是啥事儿了。
“那玉儿给爹说说,想要找个什么样的夫婿?”往常与贾府通信的时候,贾母也提过两家姑表结亲的意思,孩子娘活着的时候,自然是千肯万肯,黛玉从小身子骨弱,他也觉得嫁到亲舅舅家,多少有个照应,所以,如今倒是逗起女儿来了。
“哎啊,爹你说什么呢。女儿一辈子不嫁,伺候爹。对了,爹,女儿闲着无聊,也看了几本医书,您让女儿把把脉呗?看看女儿学得怎么样。”黛玉转移话题,什么嫁不嫁的,这事儿还是留给老秦头儿去操心吧,她现在最主要的事情还是给林如海治病。
“哦?玉儿还学了医术啦?那就给爹爹看看吧。”林如海哪里会当真,多少名医请了,也没治好他的病,小姑娘看了两本医书,就想治病?怎么可能。不过是哄着女儿玩罢了。
黛玉等的就是他这话。
上手细细的号了脉。
嗯???
这是毒啊……
虽然脉像非常非常隐蔽,还是被她给号出来,感谢现代科学,复原了好多中医古法,要不然,她还掌握不了这么厉害的三部九候法。
什么情况?
黛玉诊不出来是什么毒,但是她能诊得出来是身体自己生了病,还是外因引起的。想了无数种可能,心里也做了很多种预判,就是没想过,居然会是中毒。
“爹爹是积劳成疾的脉像……”中毒的事儿是肯定不能说的,连这都诊得出来,谁能相信她只是看了几本医书的闺阁小女儿呀,就只看表面的脉像说。
“我玉儿真是厉害,自学也能学会医术,与城中的名医无常避脉的结果一样呢。”林如海就笑,夸闺女有本事。
如果不是有了上辈子的厉练,黛玉可能就看不出来,林如海眼底深处的伤感了。
看来,他自己心里是有数儿的呀!
“爹,以后您可不能再那么不要命的当差了,要不然,趁着现在病了,您跟皇上辞官吧?就在家里看看书,养养花,身体肯定能养好的。要不然,您不是一直想当教书先生吗?咱们回老家,办个免费的学堂,你教教孩子们读书认字,也是功德无量呀。”黛玉就借机劝人,自己明明知道中了毒,却不治,那能逼得他这么慢性自杀的人是谁,还用想吗?巡盐使呢,位不高,权是真真切切的重,不是皇上的心腹,是不可能做上这个位子的。更重要的,巡盐巡盐,巡得可不光是盐,还巡查整个江南呢。那就是皇帝在江南的眼线,完全就是曹大大映射自家祖上江南织造的官位的。
“你向来不爱理这些仕途经济上的事情,又是闺阁女儿,哪里会明白,这有些官,并不是想辞就能辞的。”林如海轻叹,给女儿念了这么一句。
“官还不让辞啊?不是都说当今圣上最是英明神武吗?还有老圣人,向来是最宽和的,怎么?还非得把人累死在任上啊?一个六品的小破官,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能辞?”黛玉戏精上身了,开始胡搅蛮缠。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