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屯前头儿的坝并不是单独的,那是统一修的引松坝,引松花江水的灌溉工程,每一段儿的深浅宽窄也不一样,平常屯里的坝那水也就是到小腿的高度,根本看不到鱼,但是学校前面的一段儿原本就是一道小水沟,后来又拓宽加深了,水能有一米来深,大的鱼没有,但是小野生鱼还是不少的,平常周围村子里的半大孩子们都爱往这一片儿来摸鱼。
小宝因为有个傻病的事儿,别人也不爱跟他玩儿,平常都是跟二子还有柱子在一起。柱子家日子过得紧,一直就没上学,二子上学的时候,小宝跟柱子到大坝摸鱼的时候,有时候就到学校里去找二子,没放学的时候,俩人就在窗户底下玩儿,老师讲课都能听得到。冬天的时候天冷,老师还让他们到教室里面坐着去。乡里乡亲的都认识,都能论出来亲戚。能帮的都会帮。
“那才能认识几个字儿啊?”贾园就笑话宝玉,她跟她爹一样,都是小学毕业的文凭,学得不好,就没上初中,在家干活儿了,便是跟小宝比起来,她还是高学历。
“我都认识。”宝玉不服气,他是看不上那些个蝇营狗苟的读书人,但他可不是不认识字,相反,他相当的有才华,做诗都是张口就来的,看过的书也正经的不老少。
“哟,你还来戏了。你等着,我去把课本找出来,你给我认认。”贾园也来了劲了,就不信了,一天儿学没上过的人,敢说字儿他全认识?那她吭吭吃吃的费了那么些劲还没学好,算怎么回事儿呢?到底是谁傻?
“对对对,把你那些个书本儿都找出来让宝儿看看,他爹,把灯点上。”小宝娘一听也跟着起哄,当娘的一直就不乐意承认自个儿儿子傻,这要是小宝不上学就能认字儿,看谁还敢说她儿子傻。
“大黑天的,折腾什么?不费灯油啊?赶紧收拾收拾睡觉,明儿早上起来再认。”贾长发坐着不动,不肯跟着娘几个一起闹腾,不过到是没有继续之前说让小宝上学的事儿。
“也行,那拾掇拾掇睡觉吧。明儿早点起。”小宝娘一想也是,也不差这一晚上,真没必要费那个灯油。
宝玉看爹娘不提上学的事儿了,悄没声儿的就回后厦准备睡觉了。
炕上是没有褥子的,就是草席子,躲下去一会儿身上就硌出来草席的纹印,宝玉躺在上面,也不敢吱声挑捡,家家都这样,一人一床被子盖四季,也没处给他找褥子去,现在有了过去的记忆了,他很清楚,要褥子只能要来一顿胖揍,褥子肯定是没有的。
宝玉老老实实的枕着草籽装的枕头,平躺在冰凉的土炕上,身上盖着的被子都没有以前府里上夜的丫鬟们铺在地上的褥子厚实呢。动也不敢动,一动身上又要再硌一遍。要不是这身子都已经习惯了这个硬度,怕是一晚上睡过来,身子都要僵了。
“把这篇课文念念吧!”第二天一大早,四点多钟天就亮了,小宝娘把一家子都叫起来,她自己在厨房做早饭,贾园找出来她六年级的书本,让宝玉念,贾长发在一边儿看着。
“敬祝毛|主|席???疆……”开篇扉页上第一行九个字就仨不认识的,宝玉尴尬了。“这字儿怎么写得都缺胳膊少腿的?”
“就这,你还好意思说自己认识字儿啊?”贾园笑得不行,感觉出了口气,总算觉得自己没那么笨了。
“接着念……”贾长发倒是没像他闺女一样笑话儿子,而是让宝玉接着念。
宝玉就接着念,念完了前言又翻后面的念,一直到小宝娘把饭都做好了张罗着吃早饭,才停下来。一本书已经念了一大半。宝玉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他以为自己看过的书够多了,可是这本书上,不光是字他认不全,就是上面那些内容,也都是他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
“你再看看这本?”贾园心眼儿比较坏,又把另一本数学课本拿出来,让宝玉念。
这下子她是彻底找回了自信,宝玉哪认识阿拉伯数字啊,跟看天书一样。
“行了行了,别念了,吃饭了。”小宝娘放桌子了。
早上吃的是干饼子,土豆炖豆角儿,生菜和大酱是顿顿不会少的。宝玉还是咽不下去饼子,就只朝着菜使劲。
“总算还有点儿悟性,开学老老实实给我上学去,东头你们五姑父下学期正好下来教一年级了,在他班里还能照看你点儿。”贾长发下了结论。他是做了很久生产队长的人,经过见过的肯定跟贾园不一样,一个一天学都没上过的孩子,能认识六年级语文课本上差不多一半的字,这都不是聪明了,这只能说是有悟性,有天赋了。
“对,听你爹的,宝儿啊,好好念书,好好学,咱也考大学。”小宝娘很了解自己男人,看那表情就知道小宝的表现很好,她心里甜得很,腰都直了,觉得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儿了。
“娘,我不想考学。”宝玉觉得这世界的考学,上大学,跟他以前那世界的科举是一样的,非常的抗拒。
“不想考学你想干啥?”还没等贾长发咋地,小宝娘的眼睛先瞪起来了。
“就在家,不行吗?”宝玉就问。
“在家?在家你想干啥?”小宝娘有点儿傻眼,这是什么问题?
“只在家待着,不行吗?”宝玉也有点儿傻眼,这是个问题吗?
“在家待着?你个完犊子孩子,就想在家待着?美死你。我还想在家待着呢!在家待着,你吃啥喝啥?就你这体格,扛活你都不是个儿,不念书你将来要饭去啊?我看你敢不去学校试试?揍不死你!”小宝娘直接就爆了,也不管是不是在饭桌上了,大巴掌上来就拍在宝玉的后背上,一巴掌下去宝玉嘴里的饭都吐出来了,起来就想跑,他哪里能有常年干活儿的小宝娘动作灵活啊,刚起了身儿就让抓住了,小宝娘随手拿起扫炕笤帚就开始揍。
“娘,娘,我知道错了,我去上学,我去上学了。”宝玉被打得涕泪横流,哇哇哭,看老娘一点儿也没有停的意思,嘴里还一直骂着不争气,自己也哭,哭着这些年养他多不容易,到底抗不住,服了软,开口求饶。不光是真的被打疼了,也是心软了。
“哼。”小宝娘听到儿子服软了,又打了两下,才停了,也不管宝玉趴在炕上哭,气儿喘匀了又坐回去吃饭。
贾长发跟贾园爷俩跟没看到似的,饭都没停下。很显然,这种打骂就饭的事情也不是一回两回了。这年代就是这样,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孩子的人家太少太少了。
第九十一章二??第一部分
宝玉被揍了,心里恹恹的,爹娘和姐姐吃完饭上工去了,他也没动,二子跟柱子在村东头儿等了他老半天也没见到人,到家里喊人的时候,他还在炕上趴着呢!
“小宝哥,你这是咋了?”二子进屋看小宝还在趴窝,以为他又病了呢,半大小子,哪里有大白天不出去在家磨磨叽叽的呢?
“没事儿,不想动。”宝玉赶紧偷偷把眼泪擦了。
“不得劲儿了?”二子又问他。
“没有。”宝玉被问得有些不好意思。
“那咋不起来呢?我跟柱子都等你半天了。快点儿滴吧,柱子还等着呢。”二子就上手想拉宝玉起来。
“你们去吧,我不想去了。”宝玉也不伸手,只把头转向窗户那边儿,不看二子。
“小宝哥,你咋跟大姑娘似的呢?再说了,放牛和鸭子是生产队里分给咱仨的活儿,你这在家里躺着不去,我跟柱子也啥都不能干,只能放牛了。你去了看着牛和鸭子,我俩还能去抓鱼挖野菜,这几天地里正锄二遍草,忙得走不开,柱子家没有挖野菜,昨天晚上一家子都饿着没吃,早上还是到我家借的野菜做饭……”二子就劝宝玉,柱子家里就他一个小子,还是老来子,四个姐姐都出嫁了。爹妈都已经快五十了,不比壮劳力,家里日子特别苦,常常是有上顿没下顿,靠着屯子里街坊四邻救济着过活。
“哦……”宝玉记忆里有柱子家的情况,这会儿二子一说他就想起来了,又动了恻隐之心,就爬起来了。
“柱子看老牛,我跟二子去挖野菜吧?”到了东大坑边儿上,宝玉想想,柱子九岁,是他们三个里最小的,就有点儿不好意思让两个小的干活儿,他自己看牛,实际上只要看着点儿别让牛进地里祸害庄稼就行。就说让柱子看牛。
“可拉倒吧,还是小宝哥你看牛吧。就你那身板儿,可没有柱子兄弟能干,还是我们两个去吧。一会儿先去坝上把网下了,我们俩就去南树林挖野菜了,你想着去看着点儿网就行。”二子一听宝玉那么说都笑了,小宝儿自小身子就弱,又有病,家里说是没惯着,实际他也没干过什么活儿,跟柱子那样四五岁就开始拿着小筐四处捡粪的孩子是比不了的。
“那也行,你们去吧。”宝玉被说得脸红,但是也没法子。
二子跟柱子两个一人背个打着补丁的破麻袋,手里拿着个柳条筐就走了,留下宝玉自己在大坑边上,还是坐在头一天睡着的那棵老树上,老黄牛很自觉的自己就在坑边儿上找草吃了。鸭子们也特别自觉的到水里找食儿吃去了。
三棵树屯像是小宝这么大的孩子得有三四十个,生产队里也不只是一头牛和那十几只鸭子。就是为了给这帮闲着没事儿又干不了重活儿的半大孩子找点儿事儿干,才把队里的家禽分了几拨,让孩子分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还有一些羊、鸭、鹅的都被别的孩子赶到别处放去了。那些孩子们都是一边给生产队放羊啥的,一边跟二子他们一样,给家里挖野菜吃。还有一些孩子,专门负责挖野菜的,回去喂猪。那就属于比较累的活儿了,都是小宝这样年纪的大孩子干的。
小宝因为身子弱又有病,才跟二子还有柱子一组,也是因为贾长发是队长,得了照顾的。大坑边儿上草少,周围都是地,别的孩子都不爱来这儿,才成了他们三个人的后花园。屯子往十来里地就是大草甸子,周围几个屯子的孩子都往那边儿去的。运气好了还能打到野鸡野兔什么的,甸子里的水泡子里也有大鱼。三人组从来不去草甸子,是家长交待的,一是怕小宝犯了病,孩子们处理不了。再一个,也是因为草甸子深处的水泡子周围都是沼泽,不小心就能陷进去,哪一年都有在草甸子里丢掉性命的。
宝玉干坐着,一会儿就觉得没意思了。这里又没有姐姐妹妹的陪着他吟诗做对,更没有府里那些请安见礼的晨昏定省,早上刚刚因为上学的事儿挨了揍,他一时间也对那课本有些畏惧,一点儿都不想看。周围连个人都没有,连那瘦得只等着养到秋长点儿膘就要杀了吃肉的老黄牛都不理他。
想了想,宝玉觉得别人能干的活儿,他也能干。就想在坑边儿地头也挖些野菜,等柱子回来都给他,算是他这个朋友的帮忙。
可是挖野菜,他没有工具啊!回家拿的话又怕牛跑了,去奶家拿?还是算了,老太太看到他又得叫他下晌去吃饭。
自己做吧!
不就是柳条筐吗?应该不难编吧?
宝玉起身就奔着坑边那棵老柳树去了,专门找那半个筷子粗细的柳条折。可就是折个柳条儿,没一会儿,手就破了,不是皮肤太嫩,一个农村娃,打小玩泥巴长大的,皮肤不可能嫩。是他不会,掌握不好力度,不是没折到根上,拽不下来,就是用力太大差点儿把自己闪到,抓着树干的时候划到手,就是被树叶子划到。中间还被树上的毛毛虫吓哭了一回,吓掉地上一回。
最后弄得裤衩上黄黄绿绿的树油,身上手上都是一条一道的,不是伤就是脏的,才弄了几十根长长短短的柳条儿。
坐回到老树干上,着着一堆的柳条儿,又傻眼了,心里觉着不难,可到眼前了,却是大脑一片空白,根本不知道从哪开始。
倒是老黄牛,看到宝玉折了一堆柳条儿,还以为是给它找的食物呢,晃晃悠悠的就到了跟前儿,直接咬住叶子就开吃。
“喂,喂,这不是给你的。我要编筐的,你别吃呀!”宝玉冲着老黄牛喊了几声,又拿起一个柳条儿赶牛,老黄牛根本不为所动。
“那你先吃吧。”宝玉就放弃了,任由老黄牛啃树叶,他接着发愁,想着怎么编筐。
“宝儿啊,好利索了?”老太太在院子里看到宝玉如往日一样出来放牛了,还惦记着他的病,就过来看他。
“奶,我好了。”宝玉站起来,规规矩矩的给老太太回话。
“这是干什么呢?”老太太看着地上那一堆的柳条儿。
“我想编个筐。”宝玉不好意思的说道。
“会编吗?”老太太一看就知道这是想了第一步没想第二步的主儿。
“不会。”宝玉闹了个大红脸。
“奶教你。”老太太脾气可好。
然后老太太也往老树干上一坐,祖孙两个一个教一个学,开启编筐教程。
“你看,得先把树叶儿去了。再按粗细长短挑出来……”老太太一点一点,说得可仔细了,宝玉听得特别的认真,手上拿着老太太挑出来的不合格不能用的特别细的废柳条儿跟着做。
中午老太太说回家做饭,让宝玉过去吃,宝玉说什么也不去,直说不饿。实际两天没怎么正经吃东西了,早都饿得前胸贴后背,却想着老爹说过的话,不肯再蹭老太太的伙食罢了。
“那奶去园子里给你摘几个黄瓜吃,解解渴。”老太太到底没强求,也知道儿子回家肯定要收拾孙子了,起身回去摘了几个嫩黄瓜来。宝玉不想吃生菜,又实在饿,也渴,一上午没喝水了,也就顾不了什么生不生,干净不干净的了,拿起来就吃,一口下去,就觉得两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黄瓜,直接啃了两根才停下。
上午的柳条都用完了,却不够编一个筐的,下午宝玉又去折了一些,才凑够了一个筐。自己那一个残次品虽然卖相很难看,总算有个筐的样子,免强也能用。宝玉美得不行,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