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林母想着山上的收获,心情不错。薯莨平时不需要随时照看,隔三差五的去给拔拔野草捉捉虫就可以了,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和精力。
但是这薯莨收获起来,不论是卖去药铺,还是染坊,肯定比种菜要划算很多倍。相比于一文钱一大把的青菜,好几文一斤的薯莨,完全就是白赚的。
“娘,这山上种的是什么啊?你还没跟我说过呢!”
明天要一起上山的事儿,林小弟倒是没什么意见。帮家里做活儿嘛,他应该的。要不是他年纪小,又要去读书,他其实愿意帮家里分担活计的。
“是……是山芋。”
料想林小弟不认识什么薯莨,林母故意忽悠他。
山芋是村里常种的一种作物,吃着很有饱腹感,和地瓜是不同的滋味。山芋不如地瓜那样不挑地方,种在山上倒也很合适。
林小弟一点都没起疑,林母说是山芋他也就信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一家人就挑筐背篓的上了山。路上没遇到什么人,要不然林母还得担心怎么把这事儿给圆过去。
目前来说,林父和林母商量了一下,还是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家在山上开荒种了什么的。
开荒这个事儿,村里倒没什么可说的。你要是觉得自家的田地不够种,买卖或者开荒,都是随意。
反正开荒之后,要去村长那里登记信息,三年之内都不会收税的。过了三年,这地就要开始纳税了。
林父林母不想让人知道的,主要是薯莨。这关乎一个面子问题,要是他们没种成功,或者说是没卖出去,那要让人知道了,不是很丢脸吗?
因此,他们商量之后,打算先去把东西卖出去了。后面有人再问,他们就可以大大方方的说出来了。
奚悦和林母来山上的时候多,当仁不让的走在了最前面。树林子里的这一小片范围,奚悦自认为闭着眼睛都不会走岔道的。
“到了,就这儿了,开干吧!”
林父和林母两个人拿着锄头就开始挖,之前种的时候,其实也就种了两排,并没有多少。
在奚悦看来,说不定林父带来的两个筐都不一定能装满,更别说她们三个小的带的那些背篓提篮了。
“这是、这是山芋?”
林小弟看着林父林母挖起来的泥疙瘩,很是怀疑自己的认知。在他的印象里,山芋好像不长这样的。
再说,地面上能看到的,山芋的叶子根茎也不长这个样子的啊!
“说什么话,还不赶紧帮忙。这几天的太阳晒人得很,早干完早回家。”
对于林小弟的不敢相信,林父林母却没心思搭理他。露娘已经蹲下身去把薯莨抖抖泥巴块,往筐里放了。
林小弟撇撇嘴,不敢再多说什么了。不过林小弟心里的疑惑,是一点都不少。特别是在看到林母挖烂了一个‘山芋’,断面是红彤彤一片的时候。
这会儿不是问话的时候,林小弟暂且把心里的疑惑都先憋住了,打算等回家了以后再去问。
林父林母那边,有露娘和林小弟帮忙就顾得过来了。奚悦想了一下,干脆跑到边上采药去了。
秋日里,山上的药材不少,拿回去炮制炮制,送到徐广白他们药铺里,又是一笔零用钱。
事情都是做惯了的,奚悦手里的动作干脆利落。这山上草木丰茂,不一会儿,奚悦就采了小半背篓。
当然,这是没有经过整理的时候。看着多,等拿回家去炮制一下,说不定就只有那么几两,连一斤都凑不齐。
不过半个多时辰,这一小片薯莨,就已经全部被挖起来,放到了林父带来的两个大竹筐里。
“雪娘,你好了吗?我们要回家去了。”
林母看着不远处蹲在地上背对着他们的奚悦,高声招呼道。
听到林母的喊话,奚悦把手上的这株车前草放到背篓里,起身过来和众人汇合。
因为奚悦要背着她装着药材的背篓,这次挖的薯莨,分了几个给露娘和林小弟拎着,剩下的就由林父和林母轮着挑下山去。
下山的路上,林小弟总不自觉的看向自己手上的篮子。林父给他和露娘选的,都是些个头小些的,这样轻些的拎着不坠手。
这个个头,这个形状,的确和山芋很类似。不过,这山芋的表面,好像不是这个样子的。
林小弟是越看越糊涂,最后都有点不确定了。既觉得这个就是长得丑的山芋,又觉得山芋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
回到家,林父林母把薯莨挑去放好。林小弟挨挨蹭蹭的凑到露娘身边,想跟露娘询问这个问题。
露娘指了指奚悦,“这个你要问雪娘,她常去山上,肯定是知道的。”
这个东西是什么露娘不知道,但露娘很肯定,这个东西绝对不会是林母告诉林小弟的山芋。
“二姐~你跟我讲一下嘛!我真的很好奇!”
“想知道啊?咳,我突然觉得有些口渴,这个时候要是……”奚悦故意逗他,想享受一下林小弟的殷勤。
林小弟一看奚悦的眼神,立马就懂了,“二姐你坐着,我去屋里给你倒水来。”
奚悦心安理得的在廊下坐着,等林小弟给她端水出来,露娘在边上看着,没忍住偷偷一笑,也就只有奚悦,最爱弄这些花样。
喝了水,奚悦才告诉林小弟,所谓的‘山芋’到底是什么东西。
“那是我上山的时候发现的,是一种叫薯莨的植物。可以入药,炮制好了也可以做染料。
之前送去镇上的药铺里,人家说这种东西好种,爹娘听了,就寻摸了几个,在山上种来试试了。
没想到就那么几个,还收了不少回来。光这些,估计就起码值半吊钱了。”
林小弟恍然大悟,原来是在那么早的时候,家里就在山上开荒种这个了。要是真的和奚悦说的一样,那这薯莨的确可以多种一些。
奚悦和林小弟说话的时候,林父和林母也去存放好了薯莨,走了过来。
“雪娘,这几天,你就在家,把那些大个儿的给炮制了。再过几天,送小弟回学堂去读书的时候,我就顺道去镇上问问,看除了徐大夫哪里,还有没有人收的。
至于那些个头小的,都先留起来。要是真的有人要收,等明年春天,我们就把地腾出来,多种些。那些小的,就留着做种了。”
林父对之后的事情,还是想的很清楚的。他们林家,可以靠着这个薯莨,做一两年的独门生意,先赚一笔。
但是林家村就这么点儿地,薯莨就在地里种着,时间长了肯定瞒不住什么人。林父也不打算藏着掖着,等确定薯莨能赚钱了,他们就把这件事情告诉村长。
到时候,要是有想跟着他们一起种的,他们也不拦着。说不定等种的人多了,就会有人专门到他们村子里来收薯莨呢!
“好的,爹。”
炮制薯莨的活儿,目前还真就奚悦干的比较顺手。之前让林三叔帮忙做的几个大簸箕,如今总算是又能发挥出它们的作用了。
原本林小弟还跃跃欲试的想跟着奚悦一起的,但是听到林父说的过几天送他回学堂,立马就蔫儿了。
学堂放了这些日子的假,并不是一点功课都没布置下来的。他的功课,算起来还有一些没做完。
要是回学堂以后,褚举人的检查不过关,那可就大事不妙了。褚举人提出要给他们放假,是让他们劳逸结合的,不是让他们完全放松的。
最后的结果不能让褚举人满意的话,一顿排头是少不了的。
“爹,我回房间去做功课了。”
跟林父打了声招呼,林小弟就垂头丧气的回屋去了。想的再好,也抵不过现实的残忍啊!
说干就干,之后几天,奚悦除了做家务活儿,就是收拾那些薯莨了。还别说,看着少,实际上炮制好了还挺多的。
林家的几个大簸箕,没浪费一点儿空隙,放的满满当当的。
到了林小弟要回学堂的这天,林父把奚悦炮制好的薯莨背上,带着林小弟就出门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那个……对手指……
五一的时候,我能不能申请放个五一假啊?人家想去爬爬山,呼吸一下山里的清新空气。
至于为什么爬山只要一天,我却要请几天呢?
这是因为爬山后遗症,我可能会短期的瘫痪,手脚都不听使唤的那种。
爱你们哟!
第74章村长上门
奚悦看着出门的父子两个,只希望一切顺利。靠人不如靠己,尽管知味楼每个月给的分红不是个小数目,但是相较起来,还是这薯莨的钱拿的踏实。
林父是怎么去说的不知道,但是等林父回来的时候,奚悦看他心情很好就是了。
奚悦的疑惑,在晚上的时候,得到了解答。
“我今天拿着薯莨去了徐大夫家的药铺,徐大夫一口就答应,以后种的薯莨可以送去药铺,药铺都会收下的。
还去了镇上的布庄,布庄也说会要一些,但是不多。要说到薯莨需要的多的,还是县里的染布坊。可惜染布坊在县里,下次去县里的时候,再去打探一下情况吧。
不过今年我们种的这些薯莨,肯定都是能全部卖出去的。就算我们家再多种几倍的量,也不怕销不出去。”
林父今天先送了林小弟回学堂,没多留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就这么大半天的功夫,林父去了徐大夫的药铺,又去了几家布庄,费了不少功夫,才了解到这其中的情况。
总的来说,情况还是很不错的。整个镇上,或者说整个县城里,和林家一样大量种植薯莨的人家,至今还找不出第二家。
周围的薯莨的来源,全部是商户去外地进的货,就连徐大夫的药铺也是,全部是外地供货。
如果附近有人种了薯莨,那么这些商户肯定更愿意在周边买。不仅可以减少运送费,还能降低成本。
这样的好事,谁会不愿意呢?
“真的啊?爹你好厉害啊!等明年我们多种一些,一定能够赚很多钱的。”
种植薯莨的事儿,奚悦从一开始就在关注着。如今总算是看到了一些成效和回报,她心里也是高兴得很。
“我看山上的那块地还是小了一些,等明年春天,我们再把地扩的大一点,把今年存下的薯莨都种上。到时候,我也去帮忙。”
露娘之前一直不知道这件事情,现在知道薯莨能赚钱,也积极的想给家里帮忙。
林母不自觉的点点头,如果要扩大薯莨的种植,那山上的地的确还要再开一些。光是那一小块儿,可还不够。
“再过几天,村塾也要继续上课了。这两天,我就去找村长,先把山上林林地的地契给办了。要不然,等以后大家知道了,总也是一个麻烦。”
林父又想起地契的事情,现在山上那一小块种薯莨的地,既然已经开出来了,空在那里也不是个样子。
干脆在把地扩大的同时,再在地里种点东西,不求能有多大出息,但能养养地力也是好的。
“现在村里荒地是二两银子一亩,价钱可比一般良田都便宜了三分之一还不止。我看着家里留着做种的薯莨,种一亩地的还是够的。
不过这办契的话,还要麻烦村长跟我一起去县城里跑一趟。加上打点,三两银子应该也够了。”
林父计算着这次要花多少银子,才能把事情干净利落的办下来。
三两银子,林家不是拿不出来。只是林母想着上次买院子花的一百多两银子,这次又要花一笔。
上次院子租出去收的租金,林母还没捂热,这次又得拿出来大半了。心里这么想着,面上林母还是很干脆的点头,“三两银子,自去银匣子里面拿吧。”
从前没钱的时候,林母就知道钱不够花。等现在家里有钱了,钱还是不够花。诶,真应了那句老话:越会赚钱越会花钱。
没等林父去找村长办地契,村长倒先上门来了。
这天下午,奚悦听到院子里的说话声,出房间一看,发现来人正是林家村的村长本人。
“善端,这次你可真是把事情瞒的很紧啊!要不是我老娘去镇上恰好看到,还不知道你私底下竟然弄出来这么一桩事。”
村长姓林,和林父是同族。看两人是的年纪,肯定是村长要年长一点。这会儿村长一开口,林父就知道怕是自己送林小弟去镇上的那天,被人看到了。
“爹,你们进屋去坐着说话吧!我去厨房给你们倒水。”
村长只听他娘的描述,就猜测到了这件事情背后可能带来的利益,哪里还坐的住,直接就来林家找林父了。
“雪娘真是乖巧,走,善端,我们兄弟俩进屋去好好聊聊。”
林家村在老村长的手上,发展得很不错。作为老村长的继任者,村长自然也不甘落后。
可惜林家村不像上游的桑树村,村里家家户户采桑养蚕。只在田地里下功夫,稻田养鱼就是一个好成果。
近些年,明明林家村的村人们没有懈怠,但是林家村的发展也有些停滞了。村子里和十年前相比,除了多了林父开办的村塾,并没有其他变化。
为此,村长心里还是有些隐忧的。林家村目前的这个程度,还不够!
现在,林父在忙的这件事情,让村长突然有了想法。
“……善端,你跟我好好的说一下。”
奚悦端着茶水进屋的时候,就听见村长正拉着林父的袖子,颇有些不依不饶的问着什么。
村长来家里,奚悦去把沈掌柜以前送来的茶叶捻了一小攥出来,没什么泡茶的技巧,开水冲泡,这茶水的茶香味儿也比一般的茶叶要浓些。
“咦?真是什么茶?瞧这品相,啧啧啧,善端你倒是舍得。”
奚悦一进屋,茶香味儿一弥散过来,村长的说话声就戛然而止了。光凭着这茶香味儿,他就能嗅出这茶叶的不简单。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