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大佬回村搞事[八零]》TXT全集下载_30(1 / 2)

季海明一点儿没有跟他说悄悄话的打算,反而嗓门大的让所有来开会的人都能听到:“这意见可是我闺女提的,看着这是老家,才提的宁泽,不要不识好歹!”

……

大家安静了一瞬。

突然人群里有人说:“支书,你早说是冬冬的意见,我们不早听了么。”

“就是就是。”

“冬冬可是文曲星下凡,她说的肯定对!”

“咱村从种草莓开始,听冬冬的,哪次能错了!”

“快点发种子啊!海明哥,我家地多,你得多给我们种子!”

“你不要抢,我们家地才多!”

……

现在轮到季海明沉默了。

没想到我闺女久不在村里,在村里的影响力比我强这么多。我这么多年干了个寂寞吗?你们一口一个冬冬,跟我闺女有这么熟悉吗?

种什么粮食,不如种柠檬。

连陈兴国也在旁边说:“海明哥你早说是侄女的意见啊。不是,侄女竟然能给国家提意见了?!”

“那可不。”

季海明听了这话才重新得意起来,国家大领导都听我闺女的意见,村里这些人听她的不是应当应分!

有了季小冬背书,牌坊村,额……不但没再有阻力,反而都嫌发的良种不够多。

牌坊村被拎出来特别表扬,别的村子听得牙根发酸。

谁不知道季海明事事赶到前头要当先进,别看现在高兴,等明年收粮食的时候看他怎么哭。

宁泽市里一层层的开大会,说专家要来了,到时候你们有什么疑虑问专家,专家都会给你们解释的。

专家。

是砖家吧。

有点人公开表态,我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现在阿猫阿狗都叫专家,别以为我能被什么专家名头唬住,没真本事的专家别想忽悠我。

话还没说几天,专家组到了宁泽市。

“非得让专家看看厉害”——“啊!专家真厉害。”

人类的本质是“真香”。

季小冬在宁泽市名气太大了,“季小冬”这三个字就有让人信服的无形力量。

等季小冬一露面,摩拳擦掌准备让专家“好看”的人,都跟牌坊村反应一模一样。

早说是季小冬啊!

怪不得牌坊村这么积极!

我们已经落后了!

快点去抢种子!

……

宁泽市的农业局负责人:……

颜长民不好说季小冬,埋怨季海明:“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小冬是专家!早说了还能这么麻烦?!”

季海明呵呵笑:“刚知道,我也刚知道。”

“你就给我装傻!”颜长民说完季海明,转头问季小冬说:“大侄女,你现在。”

说着伸出一根手指往上指了指:“这么厉害了?!”

“没有没有。”季小冬实事求是:“仅仅是在专业方面提一些意见。”

“我懂,我懂。”

颜长民一副不用多说我什么都懂的什么表情。

季小冬:……

“颜叔,这个高产示范区我们得好好干。”季小冬说:“这是个机会。”

“我懂。”

这个颜长民是真懂,不说拨的那些款项,但看全国两个,一南一北,就知道是什么样的分量和关注度。

“以此为契机。”季小冬有个在心里想了很久的想法,正好这次回来有时间,可以跟颜长民和季海明好好聊一聊:“我想着,不要宁泽这么大的范围,在我们金山区,可不可以在全国率先打造一个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示范区。”

你要说这个我可就来精神了。

颜长民两眼发亮,季小冬可很久没找他搞过事情给他出过点子了。

季海明也蹭啊蹭啊,打算蹭个“旁听生”资格。

没想到季小冬马上cue他:“爸,你还记得我们成立过新希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吗?”

从旁听生变成正式生的季海明挺了挺胸膛:“当然记得,小常和小齐还都是股东呢。”

提起小常,季海明看来颜长民一眼。

常松年现在已经考上了帝都大学的研究生,季海明也不懂怎么考的,只觉得真厉害。想不到常松年他家里那情况,竟然也能这么有出息。

季海明跟颜长民说:“到时候挣了钱,小常不在家,那部分直接给你?”

“给我不合适。”颜长民道:“八字还没一撇呢。小冬现在谈恋爱了没?”

……

季小冬看着俩大老爷们儿话题越跑越偏,赶紧给他们说自己的思路把话题往回拉。

按照季小冬的想法,以牌坊村为核心,金山区未来的产业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卖产品”,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卖种苗和卖技术上。

现在作为全国的样板,明年如果可以一炮打响,在全国打出名堂,那么必然会有全国各地的人来学习、参观、考察。金山区可以通过带动周边,用同一种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让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打响“金山”的名气之后,用名气和品牌来获取利润,比单纯的卖蔬菜,卖粮食效益好的多。

“是个好主意。”颜长民说:“海明的那个公式完全可以承担这个任务。”

颜长民还在等着他的“任务”,颜长民相信,绝对会比季海明的艰巨比季海明的任务挣的多!

以他对季小冬的了解,搞事情绝对不会这么简简单单没挑战。

果然,就听到季小冬接着说。

“颜叔,我只是提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什么想法?我听听。”

季小冬说:“不说我们宁泽市,哪怕我们省,其实科研资源和高校都很少。但是如果我们想一直保持领先,那么必须不断研发和推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对!”颜长民点头同意。

虽然季小冬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他一点儿都不愁。

他同意盲目的相信季小冬。

“那该咋办?”

季小冬说:“我们可不可以给高校和科研院所一些丰厚的条件,让他们把实验基地或者研发中心转到我们这边来。”

“比如?”

“给钱!给地!给资源!他们需要的,只要我们能给,都尽力提供。”季小冬说:“但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所有在我们这边研发出来的成果,都冠我们的名字。”

“这……”颜长民犹豫了,他倒不是心疼自己这边给出的东西,只是:“人家能同意吗?”

“所以说得谈啊。”季小冬说:“只要我们给出足够心动的条件,绝对同意的不会少。”

“可以,这个太可以了。”颜长民当场拍板:“你看中那块地了?”

“我?”

季小冬一愣,随即大笑。

她回到家,还是习惯站在“牌坊村季小冬”的角度思考问题。

其实她现在,明明也是自己提出的点子的“攻略对象”嘛。

颜长民看她反应,知道她把自己这个“大佬”漏掉了。

跟季小冬说:“你有什么条件提一下,我明天一早,不,今天晚上!”

颜长民边说边拿出大哥大来打电话。

“我今天晚上就开常委会上会讨论。你尽管提,人家说千金买马骨,何况我侄女这样真正的千里马。”

啥意思?

文化水平低的季海明两眼蚊香圈。

季小冬扶额,自己天天给人家打样板,结果一不留神,也要被人当成“样板”展示了。

既然这样,季小冬也不跟颜长民客气:“那给我建个推广研发中心吧!”

第80章

宁泽这边的事情解决了之后,季小冬又马不停蹄到了广汉市。

在广汉市,她的“名人效应”要比宁泽市差的多。

所以只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季小冬一年里几乎有大半时间都待在了广汉市。

除了高产示范创建,三系法的水稻育种,也终于要见到成效。

这几年里,宁泽市已经从外地人没听过的地方,变成了全国响当当的科技创新基地。

他们的新希望科技有限公司,也应着这股东风乘势而起,成立行业领军企业。

季海明渐渐有点力不从心,私下跟季小冬盘点成立时的几个“股东”。

除了他们爷俩,还有常松年、齐北辰。

常松年读完研究生之后,目前和颜颂一起被公派到国外留学进修。

至于齐北辰,季海明叹道:“也不知道小齐去了哪里。”

季小冬自从高中毕业后,已经很多年没有齐北辰的消息。

现在因为她的原因,原书中的世界线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本来齐北辰是没有当过兵的,这么一来,季小冬也不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季海明愁的很,年轻人都跑没影了,让他这个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头苦苦支撑。

季小冬建议找职业经理人,季海明还是家族企业那套思想,对于商业化的“招聘”、“职业经理人”内心存在抵触。

季海明只好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几个侄子。

大哥家的季传胤……当个司机挺好的,再多的,就有点难为他了。

三弟家的季传业,还是个小孩子,正在读书。

都指望不上。

季海明只能又把主意打到季小冬身上。

自己的女儿那是做大事情给国家拿大方向的人,怎么能让这个小公司拴住。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让冬冬招个可以接手公司的女婿嘛!

季海明把这想法跟王荣花一说,王荣花也觉得特完美。

兴致勃勃跟季小冬说,季小冬满头问号。

这就离谱好吗?!

被闺女噎回去的季海明和王荣花,虽然心里还有点蠢蠢欲动的小心思,但也只能在家里偶尔叹息两句,不敢再到季小冬跟前说。

季小冬越来越忙,三系法种出来的第一批水稻,终于到了快要收割的时候。

这时候出不得一点儿差错。

季小冬带着学生索性在试验田附近租了一间民房,以便每天都能得到水稻生长状况第一手的数据。

只不过天气似乎越发不好。

入梅以来,广汉市整日阴雨连绵。

积水越来越多。

季小冬她们住的地方,门口的小水沟越来越宽,水流也越来越急。

季小冬的目标,已经从抢收所有的收成,变成了留存一包种子。

她让学生先回去。

大部分的学生走了,只有两个学生,非要留下来跟她一起坚持到最后。

终于等到天气放晴。

季小冬带着两个学生,雇了几个老乡,去田里本着能收多少是多少的目的抢收。

本来打算第二天再继续收,到了晚上,却又下起雨来。

雨越下越大,没有一点儿要停的趋势。

门口的那条小河又开始涨水。

季小冬对两个学生说:“人身安全要紧,剩下的不收了,我们明天一早离开。”

没想到根本没有到第二天早上。

凌晨两点多的时候,村里的大喇叭突兀的在雨夜里响起。

“所有村民、所有村民,请大家马上向高处转移!大家马上向高处转移!”

季小冬一个激灵坐起来,赶紧去隔壁房间敲门叫两个学生。

学生们也已经被大喇叭吵醒了。

他们刚醒时有些慌乱,等到季小冬一件件事情有条不紊的安排下来,心里的那点儿慌乱已经消失的无形无踪。

最重要的是收来的水稻。

带不了太多,季小冬用油纸和塑料袋一层又一层包了几包,每个人的背包里都放了一些。

其他又带了手电筒、备用电池、干粮、水和衣服。三个人背了三份。

“其他的都不要了。快走。”

季小冬穿着雨靴雨披,拿着手电筒,带学生往高处转移。

他们路不熟,只能看着有光亮的地方,慢慢汇聚到村民转移的行列里。

跟着大部队不知道走了多远,大家转移到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

季小冬是北方人,从没见过水漫泽国的景象。

一夜过后,借着发亮的天光,季小冬看到,他们所在的高地周围一片汪洋,似乎是大海中的一个孤岛。

幸运的是,他们对面的不远处,就是长长的河堤和河堤保卫着的田野村庄。

不幸的是,他们和河堤之间,隔着湍急狂奔的洪水。

雨还在下,水位越升越高。

能够站立的陆地越来越少。

大家越挨越近。

最后已经没有空间再往上移动了。

可是水位还再涨。

有的人小腿已经浸泡在水里。

人群里开始有低声抽噎的声音。

接着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大。

两个学生往季小冬身边凑了凑,拉住了季小冬背包的带子。

季小冬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她也紧张的很。

“噗通!”

噗通一声,所有人都心头一紧。

紧接着看到水里一个人影,挣扎着游向对岸。

没游多远,被一个浪头打来,淹没在了水中,被迅速冲往下游。

人群里猛然爆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声。

“老师。”

不知是不是因为雨水太凉,说话的学生脸色苍白,嘴唇哆哆嗦嗦。

看的到却永远过不去的希望对岸,更加让人绝望。

“不要怕。不要怕。”

季小冬安慰的话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救起来了!救起来了!”

季小冬背面的人群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

紧接着,所有的人疯了一样转向那个方向,争先恐后挥舞着双手。

“这里!这里!”

“救命啊!”

“救命啊!”

季小冬混在在人群中,转过身跳起来看向引起人群疯狂的方向。

她看到灰白亮色的天地中,有一抹鲜亮的橘黄色。

橘黄色越来越近。

“有救了。有救了。”

人群里有人在小声抽噎。

“子弟兵来救我们了。”

“老师。”

年轻人的声音里难以抑制的激动。

“太好了!”季小冬也有些鼻头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