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这主动权,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拿在自己手里,靠的自然是她背后的男人了。
说曹操曹操到,这不,苏莹背后的男人终于从船舱里出来了。
在胤禛出现的时候,苏莹觉得她身边的王长老眼睛那一瞬间闪亮的都要超过一百瓦的电灯泡了——虽然只有那一瞬间。
看着王长老的反应,要说不失望吧,那绝对是骗人的,不过对于这个属于她的船队是怎么一回事心知肚明的当事人,作为捡便宜的那一个,苏莹觉得,王长老有这反应绝对是正常的,这船队之所以能到她手里,不正是因为她现在的身份?
刚刚看了满脑袋的史书传记并为一个王朝的覆灭做了总结,正处于一种忧虑状态的胤禛一下船就被人热情迎接,心情一点也不美妙。
“四皇子……”
本着良好的教养,胤禛对明显是领头人的王长老点了点头,然后,“福晋,咱们在哪里摆饭?爷饿了。”
王长老这人也是有意思,瞬间就领悟到了这位四皇子的意思,“福晋,我在这里托大一回,饭已摆好了,您和姑爷就给我这个老人家一个面子,让我给两位接风洗尘?”
苏莹抽了下嘴角,这就变成姑爷了?不过,苏莹看了下对姑爷这个词适应良好,已经抬步往前的胤禛,只能跟上。
王长老经过这一下,就像是被打开了什么开关似的,对着苏莹的时候再没称呼过大小姐,只称呼福晋,对着胤禛的时候那是姑爷姑爷的不停,胤禛这孩子还整天一听姑爷的称呼,那没啥表情的脸上立马就从冬天变成了初春,温度都上升了十度以上,弄得苏莹每次听到他喊人都想翻白眼。
在外面不能表现出对一家之主的不敬,苏莹只能忍了,而王长老在经过一天的观察发现这四皇子真的就是只出一个人,整天抱着本书在那里看,什么事都是苏莹出面解决之后,总算是认了命,开始和苏莹谈正事。
原来,这一次之所以只有王长老一人,是因为王长老把她来的时间晚报了三天,而另外两派的跟船人,自然是被王长老给拦下了,现在就摊牌的原因是因为,现在另外两派派人来了。
在王小哥暴露了身份之后一直都觉得哪里不对的苏莹总算是明白哪里不对了,这下,苏莹就不明白了,“你们这三派发展的方向都是不同的,您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这一次苏莹是在船上见的王长老,这个船是曹寅在江宁送的船之一,里面布置的要多舒适就有多舒适,所以,江宁之后,苏莹和胤禛就把居住的地方改到了这里——整个澳门也没找着比这个条件更好的地方,也就没挪窝。
和苏莹一起坐在船上看星星的王长老捋了捋白胡子,“大小姐,咱们船队到如今也有将近三十年了,现在我这老头子虽然还能说得上话,但是我啊,老了,看朝廷,海禁随开,但是水师自从前些年把台湾拿下之后就没有什么操练的迹象,看皇帝的意思,这海上事务对他来说无关紧要,可是我在海上生活了也这么久了,也接触了不少洋人,大小姐,洋人在印度那里有一个东印度公司,前些年有郑成功在咱们这里镇着,也没洋人敢耀武扬威,可是这几年可不行了。”
虽然王长老说的有些乱,想要表达的意思也没表达出来,但是还有点早知道金手指的苏莹却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东印度公司的鼎鼎大名虽然不怎么为大清所知,但是它的罪恶程度绝对堪称世界之最,不说其他,单说鸦片就足以让人知道这个东印度公司的可怕了。
苏莹没想到,东印度公司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已经在印度扎根落脚了。
学过历史,却没专门研究过鸦片背后的黑手的苏莹自然不知道东印度公司的创建时间,但是从王长老的话语之中就可以听出来,这个公司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甚至让常年在海上的他感受到威胁。
“您不喜欢大清。”
王长老沉默良久才捏着胡子道,“我是不喜欢,大明虽然问题多,但是也给了我一口饱饭,我活了这么久了,大明打东北女真打了那么多年,不管是胜还是败,咱们这些百姓都能够接受,可惜到最后,大明是被李贼给破了,我那时候对这个大清还真没什么恶感,老百姓一个能够或者就好了,还能奢求什么?”
“那您现在?”
“大小姐你年纪小,知道扬州十日吗?”
“……知道。”扬州十日又称之为扬州屠杀,那场屠杀死了多少人没人知道,只知道只尸体就有八十万,这段历史随着时间的更迭逐渐被人遗忘,但知道的谁又真的敢忘?
“我的姐姐就嫁到了扬州,那时候我还是个少年郎,现在也过去快五十年了!很多人不明白皇帝为什么要时刻注意着江南,扬州十日就是缘由。”
苏莹看着哭的像个孩子一样的王长老默默闭了闭眼睛,等着哭声渐止才轻声道,“我以为有这种国恨家仇,你不会对清廷低头。”
“我确实没想过要低头,可是人老了,有了后人,求的多了,想的也就多了,我都这么大年纪了,报仇又如何?无非是给小辈们带来杀身之祸,”王长老长叹一声,“东印度公司这么些年越发展越壮大,按照它的发展,再过几年就会把咱们的财路给堵上,我这老骨头也就罢了,但是船队里的孩子这么多,船队再发展下去,迟早要和这个公司对上,人家公司要地有地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咱们呢?什么都那么点,岸上还有个朝廷想着从你身上薅羊毛下来,大小姐你说,我们能怎么办?总不能真拖家带口的去做海盗吧?!”
第54章
苏莹送走了王长老,回了船舱,看向一边拿着书不知道想什么的胤禛,“你听了这么久,听出什么来了?”
“扬州十日是什么?”
苏莹坐到胤禛对面,“你叔祖爷爷多铎南下到扬州,遭遇史可法的抵抗,城破后对城内百姓进行了十天的无差别屠杀,这场屠杀死了将近八十万百姓,除了扬州十日,还有一个嘉定三屠,要我介绍一下吗?”
胤禛绷着脸冷冷的看了苏莹好长时间,发现对面连眉毛都没皱一下,无趣的转头,给手中的书翻页,继续看书,“我以为你对此会愤怒。”
苏莹微笑,“胤禛,你看史书的心得是什么?”
胤禛略微迟疑,“强者为尊?”
苏莹点头,“是啊,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唐太宗李世民,后世对他的评价经过他子孙后代的渲染,简直成了一代雄主,但是历史依然记住了他杀兄夺位的事实;明成祖朱棣,他在世之时,西北被他打的闻风而逃,郑和下西洋更是宣扬了他的威名,著书《永乐大典》宫里现在都还在沿用,但是史书对他篡位一事依然如实记载,史书里面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虽然有美化,但是事实都是还算完整的被记录了下来。”
“然后呢?”
“胤禛,历史只是忠实记载发生过的事情的工具,可能会被美化,但是并不会出现遗漏,也不会被掩盖,再怎么大的弥天大谎,也会有大白于天下的时候,尤其是这些事情和皇室挂钩的时候,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整个国家。”
“这样的话,太子才是被记的重点吧?我以后最多也就是一个闲散王爷,按照太子对我的不喜欢程度弄不好以后连闲散王爷都没得做。”
“即使是闲散王爷,你也是要在史书有一笔的,所以你要好好干,本姑娘希望本姑娘在史书上的形象如同美玉一样,白玉无瑕,最好任谁提起本姑娘都称赞一声,总之,不希望有任何不好的评价出现。”
“这个是不是有点难?”
“你不要犯错不就好了?放心好了,我会好好辅佐你的,即使是闲散王爷,你也一定是世间最出彩最优秀,让人交口称赞的闲散王爷。”
胤禛看着对面说着说着就开始奋发向上的福晋很有求生欲的肯定点头,“福晋说的是,闲散王爷而已,没什么难的。”只要不冒头就行,有这么一个喜欢管事的福晋,胤禛觉得他一定要低调一些,不然别说闲散王爷了,贝勒都有点悬。
苏莹看出了胤禛对此的不以为然,不过一想到这位未来可能的皇帝现在是这个样子,苏莹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嗯,他高兴就好啦!
不过有一个问题,胤禛还是要重视的,那就是东印度公司,这个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也值得被重视。
和王长老说开了一部分之后,苏莹第二天就见到了另外两派的带头人——苏莹感觉更像是松散联盟的代表。
和这两派聊了几句之后,苏莹就知道她猜对了,这两个代表其实也不是选出来的,是她祖母给指出来的把一群人聚在一起,属于一家子一家子的家庭联合,渔民每家每户都有船,靠海吃饭,而做海商的则是自己拉拔着一群人,就是跑生意的,而负责保护的是祖母的死忠——也就是苏莹手下的那一批人。
这些情况听是一回事,现在看到了又是另一回事。
苏莹总算是明白为什么祖母对于这一趟南行一点担心的样子都没有了,合着原来的船队的战斗力直接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王长老这些人手上,另一部分就在自己手上。
去做渔民的这些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分布于台湾岛、海南岛以及陆地周边,为了苏祖母,在山东天津也有分布,充分做到了只要有渔民的地方就有他们的存在。
做海商的这一部分也很有意思,人家说做海商,那还真就是本本分分的做海商去,一点犯法让人抓小辫子的错误也不给人留,据说,要不是苏莹成了皇子福晋的消息传的快,海商里的有钱人差点把女儿送给市舶司的官员做小妾。
海商们因为只做生意,倒是与同样认为自己只做生意的东印度公司关系良好。
不过这样也有坏处在这个欧洲的海盗被官方支持的时代,没有自己的武力值,被抢一次就够他们倾家荡产的了,要不是几方都没有彻底分割清楚,海商们只会更难受。
渔民没有后台身为最底层容易被盘剥,所以需要她海商没有后台没有保护力量很容易成为官员和海盗眼中的肥羊,所以需要她而有力量能靠自己的海盗海商都做的,又怕成为海上的孤魂,还要和有欧洲皇室做靠山的海盗以及东印度公司抢生意,同样需要一个靠山。
各有所需,要求明确,那么一切也就好办了。
其实,三派之中最不好办的是渔民,他们分布的广,人口也多,总不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去给他们站台吧!
“为什么是渔民最难办?”在胤禛眼里,渔民的事应该是最好办的才是因为他们要求是三者之中最少的,同时因为分散太广,抱不成团也就产生不了什么威胁。
苏莹想了想,问胤禛,“你觉得对你来说是有所求的人好帮,还是无所求的人好帮?”
“……无所求。”
“是啊,可是我的属下这么无所求,我这个当老大的会很烦恼啊,他们求的是不受人盘剥,可是市舶司都敢对着可以面见皇帝的洋人收钱,可见官员的素质如何,再说了,就算是好官吧,这一个是好的,下一个官也是好官?”
胤禛都要被福晋那浓厚的责任感惊呆了,福晋这是要负责这些人一辈子的节奏啊!她要拉着这些人一辈子,换算一下就是自己要拉着这些人一辈子,胤禛只要想想就觉得脑门疼。
为了减少负担,胤禛当机立断的开口了,“既然如此,咱们可以按照这些人的所在地分成几旗,看看有几个,然后让他们选出负责人,你不是说,内陆的人少有吃到海鱼的吗?咱们可以学那个什么东印度公司也成立个公司,就卖海上出产的海鲜。”
吃了一路的不重样的海鲜,胤禛可算是知道大海里有多少稀奇东西了,他这个皇子都觉得一路上吃的很满足,更别说那些一辈子没见过海的人了,而这个世界上,总是有很多的穷人,也有很多的富人,这海鲜绝对不愁卖不出去。
真卖不出去,大不了找皇阿玛做个广告,从手表和镜子就可以看出来,京城的王公贵族对他皇阿玛吃的穿的喝的用的那是买账的很。
第55章
苏莹听了胤禛的打算,觉得她有点对不起康熙皇帝,她好像把他的四儿子给带偏了。
不过,她对此感到发自内心的高兴。
胤禛这个向来对金钱没啥概念的,都知道怎么赚钱了。
不过,让一个皇子会赚钱也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哦,但是他的提议确实可以实行,回去就带一船的海鲜做为伴手礼好了,皇室上上下下以及宗室有名有姓的都应该送一些,嗯,还应该专门给这些海鲜记录一个菜谱,这样就完美了。
既然要这样做,那完全可以沿着海岸线开展一下养殖业,养珍珠、养鱼、养虾、养蟹、养海带、养紫菜、养鲍鱼……
海里那么多可养的东西,这是一个大工程,完成了,绝对于民有利。
胤禛艰难的按住苏莹还要继续写下去的笔,“福晋,咱们只有五个月的时间!”
“嗯,最重要的是这是个无底洞,想要做,就要先做好赔银子的准备。”而奔波于生活的百姓哪来的时间闲钱去研究这个就是研究了,他们也赔不起,所以说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时间有钱的没必要研究这个,有必要研究的没钱没时间,从古到今,从现在到以后,这一点都不会改变,也没啥改变。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