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鸣,你好!说来好笑,这是我记忆中为数不多地用大名称呼你。在我还是艾草的时候,我叫你哥哥、宝宝、阿拉鸣崽,脱粉以后,我叫你无心法师、钓王、失格艺人,后来我脱粉脱黑,你在我的世界里好像还是不能提及之人,朋友在我面前说起你,会用某人指代,就像哈利波特里的youknowwho。
这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这出戏我从15岁唱到了25岁,在我的生活中,追星占的比重一直不大,但你确实是我少年时代回忆里一个重要的陌生人,就好像这是一场漫长的暗恋,只不过自始至终只有我在讲这个故事,并且没有听众。
我今天给你发私信还有点紧张。考虑到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如果你看到了我的这些留言,那该怎么办呢?我想对你说这些话,又不想真的让你看到。这很好笑吧,当年追星狂热期,我每天给你发十几条私信,生活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想马上跟你分享,糟心的事也想对你吐槽。你的私信一直是我的树洞,没有回响又让我安心的存在。
你曾经有抑郁症的消息是我闺蜜告诉我的。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我还是哭了出来,我以为25岁的我拥有坚硬铠甲,不会随便落泪的。我会哭也不完全是因为当时我在不了解你处境的情况下在网上斥责了你。也和我被迫重新回顾自己20岁的心境有关系。
当时我心气很高,现在才工作了两年,就快要被生活磨平了棱角,这实在是很奇怪。在你的对比之下,我越发觉得很对不起15岁的自己。
虽然只是陌生人,但你一直在我人生道路上紧要处出现,为我带来一束微光,让我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我决定辞职考研了,本科毕业以后除了法考,我没有参加过其他考试了,对学生身份也感到很陌生了,但我仔细思考以后,觉得这才是真正利于我长期职业发展的选择。
谢谢你带给我的勇气,能不能把好运分我一点呢?只要一点点就够了,我真的想要够到遥不可及的星啊。希望明年4月份,我能躺在光华楼门口的大草坪上给你发私信。也祝你一切顺利!】
陆鸣还看到了许许多多无比真切的文字,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通过更多的渠道来告诉大家:他现在过得很好,也希望大家能快乐,不要再为他担心了。
纪录片《凝望》借此契机,正式发布了。
《凝望》是纪录片导演陈锋的作品,纪录片素材时间跨度长达十年,是一个一度被搁置的计划,如果不是陆鸣又回到了北京,当上了导演,这可能就成了一个破产的项目,早早宣告失败了。
2018年陈锋在征得陆鸣和他妈妈同意,每个月有一个周末他会飞到重庆,记录陆鸣的高三生活。陆鸣是系列纪录片中的一个主人公,陈锋原本是打算跟踪报道五个零零年出生的孩子十年的成长,以此为切入点,真实纪录不同家庭条件、教育背景的孩子十年间的成长和变化,也间接反映十年间时代的巨变。
可惜,这个计划中途受到了很多阻力,其他四位主人公都先后退出了拍摄,不再愿意在镜头前谈论自己的生活,只有陆鸣一个人留了下来。
2024年的时候,陈锋就告诉陆鸣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暂且搁置了,很可能以后也不会重启了。
陆鸣知道了这个情况,但这并不妨碍他每年依然会告诉陈锋自己什么时候有空,可以进行为期三四天的拍摄。
陈锋已经着手忙其他拍摄工作了,可这并不代表他心里完全把《凝望》的拍摄放下了,陆鸣一个大明星都愿意腾时间出来配合拍摄,他自然会想办法调时间去拍。
陆鸣拍摄《母星》期间,陈锋也跟组了一半的拍摄,陆鸣拍电影,他拍陆鸣。
《凝望》里有一段是陆鸣晚自习结束以后,从学校里走出来,重庆春天九点的暖风吹起了陆鸣额前的碎发,导演问他:听说你明天要二模了,会紧张吗?
陆鸣笑了一笑,说道:会。
会紧张不代表我准备得不充分,越是前期投入大,对结果有强烈的企图心,我就越是紧张。考试成绩是有一定波动范围的,我不一定就能发挥出我最好的水平,如果努力了两个月的成绩,和之前比起来也没多大进步,那我会怀疑自己努力的方向出了问题。当然我的理智会告诉我:复习备考就是不断地增加在一场考试中的赢面,一次的失利不代表什么,踏实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陆鸣随后又补充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紧张的原因。
很难想象会有一个认真学习的人在面对考试的时候一点紧张心理都没有,18岁的陆鸣是这样想的。
相似的画面在2028年继续上演,《母星》上映前,陆鸣自己一个人独自焦虑,9月29号,上映的前一天,陈锋来到陆鸣工作室进行拍摄。
现在还会紧张吗?
紧张吧。现在和高三不一样,高三的时候虽然紧张,但我心里有底,艺考文化课分数线我知道我肯定会过的。现在不一样,后果不是由我一个人承担,我也对电影成品到底怎么样没有把握,我自己拍了一年多的电影,看的时候肯定有滤镜,我不知道普通观众会是什么看法。
《凝望》上线的时候,《母星》已经是科幻电影新票房纪录保持者了,纪录片放到这一幕的时候,弹幕激增。
【放心,结果很好,特别好,大家都很喜欢《母星》,是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式的存在,你做到了,陆鸣!】
【养成系真的犯规吧,我是因为喜欢《母星》才来看这部纪录片的,怎么会有18岁和28岁的侧脸渐渐重叠的镜头啊?要疯了呀,我的理智正在慢慢远离我,有预感今天晚上做个梦,梦到重庆街头的少年,明早醒来,我就是一棵新鲜的艾草了呀!】
一些难以释怀的前艾草在看了这部纪录片之后,也成功和自己达成了和解。陆鸣现在过得很好,这个认知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在《母星》成为票房年冠,被认为是2028年影坛最大的惊喜后,聚焦在陆鸣身上的目光又多了起来,甚至超过了他17岁左右流量巅峰期的关注度。
那天陆鸣只是和好久不见的三个队友聚餐,吃晚饭开车回家的路上却发现一直有一辆可疑车辆尾随自己。
陆鸣拐进了一个商场地上停车场,倒进车位,从后视镜看到后面那辆车也跟着停了下来。
陆鸣走下车,来到那辆车前,敲了敲车窗玻璃,那人抵不住压力,还是开了车窗。
怎么又是你?你还在当娱乐记者?
陆鸣被围观的路人认了出来,他看到狗仔的第一句话也被人录了下来,视频很快被上传到了微博。
有眼尖又记性好的路人马上反应过来陆鸣为什么会说这样一句话。
他们翻出了15年8月份的一条新闻狗仔深夜潜伏陆鸣别墅所在小区,竟发现陆鸣深夜离家!
标题起得很有吸引力,点进去会看到陆鸣扛着一套器械下楼,来到小区空旷地,开始组装器械。
黑灯瞎火,狗仔也拍不清陆鸣在摆弄什么器械。
后来陆鸣自己出来澄清,大家才知道陆鸣是带着长焦大口径望远镜和单反出来,准备进行深空摄影的。
陆鸣当时完全是头脑一热,中考完不久,急着尝试一些新事物,觉得星空拍摄特别有意思,就下单定了设备,设备送到家的第一天,就软磨硬泡,说服调休来北京陪他的妈妈同意他半夜一个人跑出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