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2 / 2)

赵羡词握紧双拳,对雷守青道,走,我们从正门回家。

小姐晚晴急了。可话没说完,就被赵羡词打断,如果我连见都不敢见秦大人,牧云的这辈子就是真毁了。就算现在不能说实话,决不能做个缩头乌龟。

赵羡词握紧双拳,又深呼吸一口气,硬着头皮回到正门,刚要进去,就被门前带刀护卫拦住。

赵羡词强压着心里的不安,稳稳道,这是我家。

那护卫对视一眼,这才放行。右边护卫道,赵康是吗?秦大人有请。

赵羡词心里紧张的不行,面上还是强行压着,一派稳如泰山的模样到了大堂。

秦御史端坐堂中,不怒自威。赵羡词还是第一次见到秦牧云的父亲,只是不敢细看,打一眼过去也觉得温文儒雅,气度卓然。可眼下这情境,赵羡词只觉得秦御史威压逼人,令她忍不住心内紧张。

赵羡词暗自努力按住情绪,告诉自己绝不能露怯。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这秦大人是秦牧云的父亲,又是来兴师问罪的,不然就是在堂堂公主莫谷宣面前,赵羡词也不带慌的。她心虚的紧。

秦大人一眼就看到了赵羡词手上的天蚕手套,那可是他女儿极喜爱的东西。于是脸色更不好看了,这才认真的打量眼前这个青年,个头不高,看着甚至比一般男子还要矮上半头,这样的身高,实在令人不满意。

又看了他脸,肤色暗沉,着实算不上好看,令人不满。只有五官还算精致,眉眼倒是一等一的温润有神,只是长在这暗黄色的脸上,也算不上长处。

秦大人看了一圈,觉得也就这通身的气度能让人稍微青眼了。可这气度没有配上最够的身高,倒显得沉稳有余,潇洒不足。

简而言之一句话,秦大人看不上这个赵康。

草民赵康,拜见秦大人。赵羡词拱手行礼,渐渐稳住的情绪倒让她没有落了下风。

秦知寒没说话,半晌才鼻子里哼了一声,可有功名在身?

赵羡词眼皮一跳,稳稳地回道,未曾考过功名。

秦大人的眉头就皱得更紧了,白丁一个,商贾之家?

是。

秦大人又沉默一会儿,据说,你孤家寡人一个,族中可有朝中为官的?

赵羡词仔细想了想赵康的经历,小子家贫,幼时即离家远赴京中谋生。原不是大户人家,后父亲过世,家中老母和幼妹也死于灾荒。唯有小子一人,因在京中谋了一份生计,才得以苟活。

和秦知寒查到的扬城赵康资料一致。可惜秦大人没有细查,不然一定能发现赵康的资料被人动过手脚。只是幸而秦大人在扬城做的是监察御史,监察江南官员,却不涉及扬城具体事务。莫谷宣给他篡改的这份资料很详实,实际是那扬城赵家确有一子,只是早在进京途中就和父亲一起饿死了。这升斗小民,哪里会有人记载他生平?原就是极不显眼的人物,又经过那么许多年,档案是洗的干干净净,这才让莫谷宣挑到了这家的档案。

可有读过书?秦大人还是想挣扎一下,听你谈吐,倒不像白丁。

赵羡词道,读过一些,是自己胡乱念的,虽说四书五经皆有涉猎,然不过囫囵吞枣,并不精通。

秦大人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气。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子,简直一无是处!就连长相都没有周雪津英俊,怎么他那个宝贝女儿就被猪油蒙心,非他不嫁呢?要不是看秦牧云身体不好,秦大人恨不能立刻当场提溜着女儿远离南省这个是非地。左右他们家是在扬城,南省这些风言风语传不了那么远,到时给秦牧云找个京城的合意郎君,想也不知道民间这些浑话。

但秦大人又知道女儿的性子,平时看着柔弱,骨子里却极倔强。打定的主意就很少有人能改变!秦大人就冷了脸,问他,可有考取功名的打算?

赵羡词抿紧双唇,竟一下就体会出了秦大人的意思!可她怎么能去考取功名?现在女扮男装做生意,就算日后败露,也不过是伤风败俗。要是敢去科考,那可就是欺君之罪!无论如何去不得,便道,小子无能,对读书一道并不擅长,只想做点小生意,挣点钱财谋生。

这话一出,秦知寒就气的拍了下桌子,冷声道,你可知我云儿是什么身份?你一介布衣商贾,何敢肖想我女儿!

言下之意,就差没说赵康癞□□想吃天鹅肉了。

赵羡词心里清楚,要真论身份地位,别说赵康,就是赵麒年乃至南省知府之子杨士显,都是明显的高攀了秦家。秦大人原本是要与侯爵之家结亲的,比如京中的周家,又或者赵羡词的祖父季青林家。简而言之,都是显贵之家。

赵羡词就不说话了。她实在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怎么说明她和秦牧云的关系。

福隆楼开张在即,她的身份绝不能暴露。可秦牧云住在她家中,又是事实,南省传得满城风雨,秦大人不可能不生气。

所谓士农工商,商人是最卑贱的。就算有钱,吃得好穿得好,却总是没地位。要不然杜三酉也不会拼了老命,都想让杜翰林考个功名。

况且,何止人分士农工商,就是士还分三六九等呢。秦家就是上等士族,就算配士,也得显贵之家才配得起。

赵羡词是无论如何配不起的,出生如此,又能奈何?

第71章071你可以有点想法

秦知寒本来是想给这小子一个下马威,毕竟他秦家的地位摆在这儿。谁成想,几句话问下来,倒真把秦知寒给气到了。这个赵康,竟当真除了会做点生意外,半点长处也没有!

要脸蛋没脸蛋,要身家没身家,要背景也没背景,还是贫贱的商贾出身,甚至还欠了一屁股债!

就这么一个一无是处的小子秦知寒打定了主意,不管秦牧云怎么闹,都绝不可能同意这桩婚事!

心意已决,秦知寒就不打算和赵康浪费时间了,当下吩咐左右,带小姐走。

大人且慢

赵羡词还是在这个时候开了口。

秦知寒面无表情,你还有何话说?

赵羡词恭敬行礼,秦大人,小子有几句真心话,必须要说。

秦知寒顿了顿,挥退左右,又坐了回去,示意她可以说了。

大人,赵羡词理了理头绪,才道,秦小姐虽然在我家里住着,但却与我一清二白,什么都没有发生。

秦知寒闻言脸色阴沉,你道是清白,别人却未必这么看。

赵羡词敛眉,沉声道,旁人怎么看固然重要,但您相信自己女儿的清白,更重要。

秦知寒一顿,想到秦牧云委屈的神色,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他确实不相信秦牧云,这个女儿骨子里有倔性,又早已到了该出嫁的年纪,要不是身体不好,只怕直接就留在周家成亲了。如今虽然机缘巧合治好了病,却又出了这档子事况且,秦牧云的性子,还能有谁比他这个做爹的更了解?若非用了心,又岂能就这样住进人家家里去!

她这个女儿和他年轻时一样,用情深时,便什么都不顾了。不然当初,他也不能不顾家里反对,一意孤行娶了如此病弱的周乐清,并且在周乐清几乎没有生育能力的情况下也从未纳妾没有通房丫头。

但周乐清也是个倔强的人,拼了命也要为秦知寒生一儿半女,这才有了秦牧云。却也因此大伤元气,能保住命已经万幸,再想为秦知寒生个儿子也不行了。

这种情况下,秦知寒更心疼妻子和女儿,决意守着妻女过这一生。

可对秦家来说,这是相当大逆不道的事情。毕竟秦知寒身为秦家嫡子,竟然没有儿子,只得一个女儿,这岂不是要断了香火?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