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心计》TXT全集下载_6(1 / 2)

闺门心计 悠南桑 4777 字 2023-09-03

“什么盛情难却,你是想说却之不恭吧,以后每顿再给你加三份饭菜,吃不饱该早与我们说,还真能饿着你。”祝妤君嗔怪地瞪春桃一眼,自箱笼小心地抱出几本书卷,书卷保管很好,没有一点被虫蛀或是生霉。

春桃嘿嘿傻笑,一口气喝完茶,上前帮祝妤君理书。

祝妤君先挑几本带回碧云居,剩下的仍装箱笼,并请小张氏放在她原先住的厢房里,她看完再来拿新的。

……

没有刻意隐瞒,仅两日功夫,祝妤君去琉璃院拿医书、看医书的消息便传开了。

祝老太太以为祝妤君是一时兴起,浑不在意,只命桂枝通知祝妤君,次日合寿堂摆席面请沈家女眷,让她早早过来。

第23章打探

沈家女眷有县令沈世霖的母亲沈老夫人、妻子沈夫人,及两位尚未出嫁的女儿。

前世沈老夫人似乎也有带媳妇、孙女来做客,可祝妤君因为走路崴了脚,没有见上。

桂枝离开不久,周嬷嬷进来与祝妤君说从外头听来的消息。

“最近老太爷和大老爷上赶着巴结沈县令,两边往来密切不少。”

祝妤君伸出纤细的手指摸摸下巴,县令仅是七品官,论起在绥陵县这半方地,祝家‘呼风唤雨’的能力比县令还要强些。

而且沈县令为官清廉,赋税、利益纠纷等处从不含糊偏袒祝家。

去年祝老太爷意识到从沈县令那捞不到好处,便淡了歪心思。

祝老太太与沈老夫人之间倒是有几分交情,但除了沈老夫人以外的沈家女眷,鲜少来祝家做客。

两边相处远近得宜,相熟不沆瀣,倒有几分君子气。

“老太爷他们是不是听到了什么?”祝妤君问道。

“小姐聪明,可不是听到消息了,前些日子沈县令到安阳城,连同知府被一起请去荣亲王府做客,有人看见知府与沈县令从荣亲王府出来后谈笑风生,知府还邀请沈县令同乘马车,没有半点上峰的架子。”周嬷嬷道。

“这样……”祝妤君若有所思,仅是七品官,祝家人不会上赶巴结,可若对方与知府,甚至是荣亲王府有往来,便大不一样。

那个安阳城的蔡知府,祝妤君印象颇深刻。

前世蔡知府于次年调回京中任兵部要职,紧接着在蔡知府推荐下,中毒已深的太子被送来北地疗养。

可惜太子到了北地身子非但不好,还越来越差。

眼见太子不行,荣亲王要去深山求李神医,无奈京中下一道圣旨,皇上不管太子是否经受得起舟马劳顿,定要求太子回京,荣亲王万般无奈,唯有亲自护送。

太子没熬住,半路上一命呜呼。

皇上悲伤过度,缠绵病榻,荣亲王请皇上治罪。

皇上念手足之情,让荣亲王回北地,可北地却传起流言,言太子是被荣亲王害死。

不出半年,皇帝驾崩,二皇子继位,瓦刺趁举国吊唁侵犯北地。

为抵挡鞑子,荣亲王无法回京送皇上。

瓦刺刚退,新皇以大不敬和谋逆治荣亲王罪,同时蔡知府任钦差大臣下至北地。

荣亲王军队不知什么原因爆发矛盾四分五裂,军队一乱,朝廷对荣亲王彻底没顾忌。

那愚蠢的新皇对荣亲王府没落沾沾自喜,以为他的江山已稳,却不知瓦刺也没了顾忌。

区区蔡知府和都护府邓长决岂比得过荣亲王带兵打仗……

祝妤君手指轻叩扶手,又问道:“嬷嬷,明日摆宴,府里多少小姐去。”

“未出阁的都去,包括庶出的四小姐,大房三小姐的咳疾因天气转暖也好了,明日亦会去。”周嬷嬷道。

祝妤君点点头,“我知道了,吃顿饭而已。”

“对了小姐,”周嬷嬷想起什么,“奴婢还听到一件事,那沈县令在中进士前曾是鹿鸣书院学生,沈县令与鹿鸣书院许多先生、博士相熟,其中不少世家大族出来的学生,见到沈县令还会唤一声师兄。”

沈县令是从鹿鸣书院出来的?这一点祝妤君真不知道。

周嬷嬷继续道:“现在祝家人都知沈县令不简单,下人间还传沈老夫人与老太太关系好,若祝家小姐得沈老夫人喜欢,将来能有更好的姻缘。”

祝妤君好笑道:“沈家有两位闺女,有好的能不先留给自己,周嬷嬷,明日让香巧替我准备寻常裳裙,你们可别打歪心思,拿些大红大绿的出来。”

周嬷嬷不好意思地笑道:“小姐连奴婢心思都猜中了,奴婢哪还敢违逆小姐意思。”

……

翌日,祝妤君辰时中刻进合寿堂向祝老太太问安。

沈家女眷进府时,大太太董氏带人去垂花门接迎,五小姐祝妤婷也一同跟了去。

祝妤婷不论大事小事皆喜盛装打扮,穿一身桃红绣百蝶纹锦缎褙子,百合髻上的牡丹金钗明晃晃的,不要太显眼。

祝妤君坐在妹妹祝妤桐身边,听见祝妤桐小声评价祝妤婷,“丑人多作怪,穿个桃红,生怕别人不知道她生得黑。”

祝妤君忍住笑,拿手肘轻碰八妹。

“父亲又去安阳城参加什么诗会了?”祝妤桐随口问道。

祝妤君含糊地嗯一声,父亲确实去安阳城,但并非为了诗会,炮制坊事情安排了八九成,最后一成需要父亲亲自去,此事不能让东府人知晓,正好借诗会遮掩。

“听说六妹妹最近在看医书。”

身侧忽然有声音响起,将想心事的祝妤君吓一跳,偏头见是大房的三小姐祝妤瑛。

脚步悄悄的,祝妤君和祝妤桐都没留意她是什么时候过来。

“吓到妹妹了?”祝妤瑛脸颊泛起红晕。

祝妤瑛长得很漂亮,巴掌大小脸,五官线条柔和,薄唇高鼻,一双黑白分明的鹿眼眨啊眨,大约是体弱缘故,祝妤瑛形容动作有弱柳扶风之姿,瞧见令人心生怜惜。

祝妤桐翻了个白眼,“知道吓人以后走路声响点。”

祝妤瑛不好意思地说道:“许多时日不见妹妹们,心里想念,着急过来反而思虑不周。”

“三姐姐坐。”

待祝妤瑛挨着她坐下,祝妤君笑问:“三姐姐身子可大好了?”

“嗯,大好了,”祝妤瑛对打探祝妤君看医书一事锲而不舍,“妹妹都看的什么医书。”

祝妤君说道:“之前看了《本草纲目》、《伤寒论》、《金匮要略》,现在在看我外祖父的手摘,其实皆是寻常医理,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的。”

“妹妹好心性,我也喜欢看书,对医理亦有兴趣,祝家产业与药、医皆有关,无奈我这身子,书未看多会儿就头疼眼花。”祝妤瑛丧气地说道。

“我是胡乱看,姐姐将养身子,别累着才是。”祝妤君淡淡道。

“心中还是遗憾的,妹妹若得空,能否过来紫馨院陪我,或者我去碧云居寻妹妹,妹妹与我说些医理。”

祝妤君正打算拒绝,堂外丫鬟通禀沈家女眷进合寿堂月洞门了。

第24章懂医理

祝老太太从矮榻上站起,祝妤君等一众姐妹跟随老太太,至廊外接迎。

两厢见礼,祝妤君余光悄悄打量初次见面的沈夫人和沈家小姐。

沈夫人精神很差,目光虚浮,面上笑容勉强,沈家大小姐约十二、三岁,二小姐年纪小,梳一对丫髻,乖巧地牵着沈夫人的手。

“可算到了,快进来。”

祝老太太满面笑,走在沈老夫人身边,关切地询问沈老夫人身体,原来前几日沈老夫人感风寒,好在不严重,几服汤药痊愈了,否则今日也不能来。

到内堂坐定,祝老太太请沈老夫人与她一同坐上座。

相互介绍认识,祝老太太目光落在沈大小姐和沈二小姐面上,欣喜又慈爱地笑道:“长得真水灵,快过来让我这老太婆仔细瞧瞧。”

沈大小姐带幼妹缓步到祝老太太身前,蹲身见礼,端的是令人称赞的好礼仪。

“稳重端方,比我家那几只猴子乖多了。”祝老太太说着朝祝妤君看一眼。

祝妤君没反应,自顾地端起茶喝,祝妤婷却是忍不住,径直上前挽住祝老太太胳膊撒娇,“祖母嫌孩儿调皮,不如让沈大小姐教孩儿。”

“要我说,你是该多向沈大小姐学学。”祝老太太嗔道。

上首一片热闹,祝妤君略听一耳朵,记住沈家两位小姐闺名,大小姐叫沈云琳,二小姐叫沈云馨,听名字该是婉约的性子。

“和苍蝇一样,哪腥往哪钻。”祝妤桐冷笑,抓了把松籽放手心里剥,斜睨祝妤君,“你不也喜欢凑热闹,怎不过去沾点荤腥?”

“我虽然喜欢凑热闹,但不想当苍蝇啊。”祝妤君趁祝妤桐没留意,伸手把祝妤桐剥了一小堆的松仁拿走,待祝妤桐反应过来,松仁已被祝妤君塞进嘴里。

祝妤桐眉毛竖起来,要骂人,祝妤君打了个噤声的手势,“别那么大声,否则会被苍蝇笑话,我是你姐姐,分姐姐一点松仁,母亲知道了高兴。”

祝妤桐哼一声,捏紧拳头偷偷在祝妤君眼前晃。

祝妤桐表面上警告祝妤君,心里并不真的介意,她甚至觉得六姐孩子气地与她玩闹,很暖心。

“八妹,你快看,那几只苍蝇各自寻到主了。”祝妤君低声道。

祝妤桐拿锦帕擦了擦手,抬眼看去,众人已经凑堆儿各自攀谈起来。

大夫人董氏和三小姐祝妤瑛不知何时坐到沈夫人身边,董氏在聊祝妤瑛平日吃的丸药。

沈夫人身体不好,祝妤君仔细地看了她面色,因其施了较厚的脂粉,故一时无法准确判断,应该是虚寒体征还有胃病。

而祝妤瑛除了咳疾,恰好亦体虚。

只听董氏说道:“蒋郎中是祝家医馆的坐堂郎中,医术在绥陵县很有名,蒋郎中替瑛儿制了一味温香丸,是用性子温和的中药配伍炮制而成,乃调理的滋补药,吃了不伤身体,我瞧瑛儿每日吃着十分好,不如沈夫人也试试。”

沈夫人渴盼的神情里夹杂几分犹豫,她到绥陵县后有听说蒋郎中医名,但替她看病的大夫,已经是荣亲王府推荐的,是北地都有名的,她怎会再去请其他郎中。

祝大太太推荐的温补丹丸,大约是不差,可她不敢胡乱吃药。

沈夫人想要丹丸配方,亦知祝家靠药发家,丹方定不肯外传。

祝妤瑛似乎看出沈夫人犹豫,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竟开口唤祝妤君过去。

祝妤瑛朝沈夫人解释道:“夫人知晓我们祝家有草药营生,府里不少人懂得药理,尤其是晚辈的六妹妹,读了许多医书,对了,六妹的外祖父曾是太医院医官。”

沈夫人很惊讶,祝妤瑛一提,她立即猜到祝妤君的外祖父是谁。

张太医医术精湛、品德高尚。

若非德高望重,皇上当初也不能请张太医坐镇詹事府,也不会将张太医之子提为詹事府左谕德,只可惜世事难料……

沈夫人目光温和,朝起身见礼的祝妤君招手,“六小姐过来一起说话。”

祝妤君歉疚地看祝妤桐一眼,祝妤桐混不在意地耸耸肩。

走到沈夫人跟前见礼。

沈夫人笑着将腻在她身侧的幼女沈云馨推开,请祝妤君坐下。

“六小姐懂医理?”沈夫人问道。

祝妤君发现沈夫人的目光中没有轻视没有质疑,反而暗含欣慰,这一点令祝妤君有些讶异。

“回夫人话,小女确实读了医书和药典,除了前贤医书,还有外祖父的手摘。”祝妤君回答,她看医书在府里不是秘密。

“真难得,”沈夫人赞许地点头,“依六小姐看,你三姐平日吃的温香丸,我可能吃了。”

“晚辈也不敢妄下定论,三姐,能否将您服用的温香丸给我一粒。”祝妤君在琢磨祝妤瑛点她名字的用意,是想看她笑话,还是想让她出风头?

她若丢人被笑话,正好衬托祝家另外几位姐妹,她若出风头,也是祝妤瑛在贵人面前提携她,惜姐妹情深。

祝妤瑛自袖笼取出一只小巧的滴水白瓷瓶,祝妤君打开白瓷瓶上木塞,一股淡淡的幽香飘出,倒出一粒闻了闻,又放入口中,祝妤君很快辨出其中药材和炮制方法。

除了一味升麻,入胃能引清气而上,用的精妙些,其余药材和炮制法皆常见,依祝妤君看,该丹丸算不得什么秘方。

心思百转,神色却不动,尝完丹丸,祝妤君不慌不忙地替沈夫人把脉,脉象沉细,血亏脾胃虚,有湿热……

沈夫人这边动静引起祝老太太等人关注。

祝老太太见祝妤君亲自尝药,不可思议地睁大眼睛。

祝妤婷则在心里嘲笑,认定祝妤君是装模作样,还把脉呢,真当自己是郎中,反正一会祝妤君只要说一句‘三姐服用的药丸对沈夫人病症’即可。

可真是轻松,换成她去她也行啊,根本不需要会医术。

祝妤婷思索着,附在沈大小姐耳边说道:“我六妹刚看医书不久,逢人就喜欢卖弄。”

第25章卖弄

沈云琳家教好,不在背后说人坏话,微笑应道:“姑娘家能看医书已属不易。”

祝妤婷轻嗤,“生为小姐,看医书有何用,不能去外面行医救人博名声,还不如多练习琴棋书画,对了,听说琳妹妹古琴弹得极好,改日我们一起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