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心计》TXT全集下载_21(2 / 2)

闺门心计 悠南桑 4747 字 2023-09-03

一听自己要耽误小姐事,安掌柜才不安地坐下。

见小姐直接将手搭在他腕内,连巾帕也不挡一层,安掌柜又吓得差点站起来。

“安叔别动。”祝妤君听脉时神情极专注。

安掌柜渐渐平静下来。

祝妤君眉头微拧,面上有一瞬紧张。

“安叔近半月会突然感到胸闷不适,心悸、气短甚至恶心干呕。”

祝妤君肯定地说道,安掌柜是她西府的人,她不需像替他人诊脉那样,装出小心翼翼的模样去向病人证实病状。

安掌柜连连点头,“小姐说得对,老奴认为是中暑气了,炮制坊要比外面热许多。”

“不是中暑气,安叔别胡乱吃药了,我会到药铺配药,安叔照方子先服用半月,半月后我会想办法过来炮制坊替安叔行针。”

祝妤君说着站起身。

“还要行针吗?”安叔很惊讶。

“对,安叔负担别太大,现在西府有父亲和我呢,好了,我先去药铺,一会配好药我令人送来。”祝妤君又交代几句,带齐仲离开。

乘上马车,祝妤君缓缓舒口气,安掌柜病在心脉,幸亏她亲自过来。

李神医言此病的准确名字为心梗,今日探脉,安掌柜已有征兆,幸在未发,她能治。

……

从炮制坊出来,乘马车大约两刻钟到榆林巷。

榆林巷狭窄,马车进不去,祝妤君落马车,带上春桃,由齐仲领着寻到药铺。

巷子里非常冷清,药铺藏在巷子深处,无怪东府没瞧上。

药铺里仅有两位年逾花甲的老人。

其中一位老人在整理药柜,一个个棕色的小抽屉打开又合上,其中不少抽屉是空的。

另一位老人在翻看一张张泛黄的药方,手旁堆几味药材,边捡边念念有词。

“常叔、文叔!”

齐仲与两位老人招呼,再介绍祝妤君,“这位是六小姐。”

整理药柜的是常叔,翻看药方的是文叔。

“你是钦爷的嫡亲孙女儿?”常叔瞪眼问一句,不等祝妤君回答,又自顾地说道:“像,眼神像及了钦爷,错不了。”

常叔口中的钦爷是祝妤君的亲祖父祝时钦。

老人对药铺恢复二十年前的盛景并不抱希望,只要六小姐记得他们西府的老人,就很欣慰。

祝妤君向两位老人见礼后,先替安掌柜配药,药铺里药材不全,勉强配出大半,剩下三味,祝妤君记得炮制坊正巧有,遂在方子里仔细写上。

老人在旁看祝妤君开方子,心下暗赞六小姐的书法和对药性娴熟的把握。

配完药祝妤君与老人们聊家常,临近午时要回别院,祝妤君与老人说起过段时日会有一批丹丸送到药铺。

文叔叹气道:“药铺没有客人,丹丸再好也卖不出去。”

祝妤君解释道:“丹丸不是卖,是赠于街坊百姓的。”第二更

第88章嚼舌

丹丸外裹油纸,油纸再印上延仁药铺的名号。

众人当即明白,不卖只送,街坊的病好了,药铺便能口口相传。

除了崔老夫人可能需要的平血通脉丸,祝妤君让安掌柜帮忙制的皆是霍丹丸、苦丹丸、消暑丸等等针对夏、秋两季常见病症的,譬如苦丹丸,对受暑气导致的脾弱极有疗效。

丹丸的配方、用量、炮制方法,祝妤君皆有调整,药效绝非寻常丹丸可比。

“可是除了小姐给的丹丸,药铺里其它药材供应不上,纵是名声传出去,病人过来也买不到药啊。”文叔担忧道。

祝妤君颔首,“文叔所虑极是,我算过时间,从丹丸制成到赠送,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我会争取在一月内解决药材供应问题。”

祝妤君心里有数,只要收回宝盖山庄子,问题便解决了一大半。

如今医书药典上记载的各类药材近千种,而宝盖山庄子栽种了数十种,有常用的,有精贵稀罕的,除了药铺和炮制坊自需部分,剩下的可以换钱或者换购其它药材。

“六小姐,时辰不早,该回去了。”

齐仲在旁提醒。

祝妤君朝齐仲点点头,未免东府人怀疑,祝妤君请老人安心后告辞离开。

走在巷子,祝妤君与齐仲说了她的想法,“待延仁药铺名声起来了,我打算每月到药铺义诊两至三次。”

齐仲惊讶地看着祝妤君,换做寻常大户人家小姐,懂不懂医术另说,哪个肯出来抛头露面替人看病的。

六小姐义诊,于百姓而言是幸事。

齐仲认同道:“现在安阳城的许多药铺,亦是有坐堂郎中的,与医馆并无区别,到时小姐出来义诊,我会在旁保护小姐。”

祝妤君笑道:“好啊,不过打理药铺之前,我们需先收回宝盖山庄子。”

齐仲道:“六小姐,安阳城是否还有事情,若没有,我即刻动身前往宝盖山庄子,顺道查查三位老人死因。”

“安阳城暂无事,我写一封信你带上,明轩身边的小仆僮冬生会陪你去,他爹娘在宝盖山庄子三十年了,你住在他们家,权当远房亲戚来投奔的。”

齐仲答应下。

二人一路说话,很快走到巷口。

祝妤君等马车,齐仲护其于身后,尽量避开路人视线。

街市上往来行人的视线容易遮挡,可那些歇于高处,正朝下看风景的,却避不开。

隔街对岸有一座雅致的小茶楼。

正巧崔家的几位少爷小姐在附近坊市逛累了到茶楼歇息吃茶点。

崔五小姐靠在窗边,眼尖一下认出素衣打扮的祝妤君。

“咦,那不是祝家六小姐吗,她怎与一名男子在一块。”

崔雪蕊的声音吸引了室内其他人,除了昨日同在玉锦园的崔雪薇和崔雪菡,还有一位和祝妤君一般年纪,眼睛和脸蛋都圆圆的,容貌极可爱讨喜的女孩。

“祝家六小姐在哪里,街上没人啊。”崔雪菡探头疑惑道。

“你们太慢,她刚乘上马车走了。”崔雪蕊指着一辆远去的马车,撇嘴嘲讽道:“商户就是商户,府里再有钱也不懂规矩,生为女子竟与外男私会,不知羞耻。”

崔雪薇和崔雪菡没说话。

脸圆圆的女孩将手中吃了一半的桂花米糕放下,看向崔雪蕊问道:“你怎断定那小姐一定是与人私会,别说除了你以外没他人看见,一人自说自话不作数,纵是全瞧见了,男子为何不能是家中兄弟,或者护卫、家仆?”

崔雪蕊一噎,心下着恼,却不敢顶回去,讪讪地说道:“郡主说的是。”

“少在背后嚼舌根说三道四,听得人心烦。”

女孩不是别人,正是荣亲王独女连丹玥,她和家中兄弟一样,被带去军营历练过,性格爽直,最看不惯小姐间的勾心斗角。

今日她本打算去城郊马场,无奈崔家小姐相请,她母亲跟着凑热闹,强迫她出来买劳什子珠宝首饰。

崔雪蕊闭嘴不说话了,连丹玥继续埋头吃点心。

崔雪蕊口中的祝六小姐,她不认识也没兴趣认识,不存在偏帮谁,仅是看不惯。

半块米糕塞进嘴里,崔家两位兄弟推门进来。

崔元靖问道:“你们刚才在说什么,谁不知羞耻。”

崔雪蕊被郡主骂了,哪里敢应。

眼见崔元靖因得不到回应,眉头皱起要发火,崔雪薇忙笑道:“没说什么,五妹看到祝家六小姐在街市上与人说话,不过我们都没瞧见,大约是五妹看错人了。”

“祝六?”崔元靖快步走到窗前,半个身子探出去。

祝妤君早乘马车离开。

“她和什么人说话?”崔元靖阴沉沉地问道。

“家仆吧,少爷、小姐出门,哪个不带丫鬟家仆的,都怪五妹妹没事大惊小怪。”崔雪薇疑惑崔元靖为何关心,可仍笑着解释。

“是啊,五妹眼神常不好。”素来闷闷的崔雪菡也插一句嘴。

“那男子穿着袍服呢,哪里像家仆或护卫。”

崔雪蕊小声嘀咕,她憋了一肚子委屈,被郡主骂就算了,府里姐妹凭什么说她。

崔元靖站在崔雪蕊旁边,自然听见,胸口蹭蹭地腾起怒火,想起昨日玉锦园,祝妤君望着谢家小白脸发呆的情景。

祝六与一男子私下出来,那男子是谁,是不是谢家小白脸?

“她确实是不知羞耻不要脸。”崔元靖冷笑,面上神情有几分吓人。

崔雪薇和崔雪菡皆愣住了,怯怯地瞧郡主。

崔雪蕊却是极高兴,以为二哥观点与她相同。

没等郡主发作,崔元靖快步出雅间,身后崔雪薇连唤几声他也不理睬。

“哎,二弟性子,真愁人,让郡主见笑了。”崔雪薇无奈地说道。

连丹玥根本看不惯崔元靖,她不明白二哥为何要与崔元靖这种缺了教养、不懂尊重他人的纨绔交好。

连丹玥默默将跟前几块糕吃完,拍拍手站起身,“我要回去骑马,谢谢茶点。”

崔雪薇一愣,二弟跑了无所谓,郡主是长辈们千般叮嘱要好生招待的。

“郡主别急,茶楼的招牌鲜肉酥饼没送来呢,还有郡主不是答应晚上到府里陪老夫人用饭吗,世子妃令人从京城快马送来上好的肉脯和外藩进贡的果干,郡主可得尝尝。”

荣亲王府嫡长子连昭显为世子,六岁时离开北地入京,住进当年先皇替还是皇子的荣亲王建造的王府,而世子妃则是崔家大小姐崔雪茹。

当年两家定的是娃娃亲,世子入京后,崔家以为皇上会干涉世子亲事,不料崔雪茹一到及笄之年,皇上亲自下赐婚圣旨,并让钦天监挑日子,送贺礼百车,从京城到北地接亲。

喜事办得极风光。

亲家关系不同旁人,但世子和世子妃成亲后留在京城再未回北地。

崔家想与王府来往更紧密,却有浑身是劲使不上的感觉。

无怪崔家生出与王府再结一门亲的奢想。

连丹玥听到有好吃的,又坐下来,崔雪薇忙令人去催茶楼伙计送糕点。

……

祝妤君和崔元靖前后脚进的祝家别院。

接到崔元靖过府消息,祝老太太和祝青荨惊讶地相视一眼。

祝青荨面上隐隐透出兴奋,“娘,崔公子与我们家关系如此好?”

在绥陵县要住祝家,回安阳城了,还要每日来一趟别院。

祝老太太看似无奈,言语却颇自得,“或许吧,崔公子与府里几位孙辈难得的投缘。”

祝青荨靠着老太太肩膀,如儿时向母亲撒娇道:“娘,女儿改主意了,下午摆桌席面吧,不能怠慢崔公子了,借着席面,女儿能在崔公子与琛哥儿间当个和事佬。”下午三点还有一更

假期结束了……诶εο`

第89章质问

“摆席面容易,但得看崔公子自己是否愿意留下。”祝老太太说道。

“女儿明白的。”

祝青荨催促老太太吩咐下去。

待秦嬷嬷出去安排,祝老太太说道:“我们祝家最多的是药材和医馆,一会我命药铺将上等的祛伤膏送来,你带回去给谢家二房。”

“谢谢娘,这世上也只有娘会事事替女儿考虑了。”祝青荨叹一口气。

祝老太太皱眉道:“娘一把年纪了,能护你几时?我只问你,新纳的通房可有动静?”

祝青荨一脸郁闷,“若有动静,女儿也不必讨好二房。”

祝青荨为祝家东府幺女,自小被宠着长大,出阁前未受过挫折。

老太太不舍女儿远嫁,挑了门当户对的谢家。

祝青荨嫁给谢家嫡出四子,谢府上下对她颇友善,唯一遗憾是肚子不争气,开始生了一个女娃,不想女娃先天不足,没养多久夭折了,之后祝青荨肚子再无动静。

在祝老太太多番开导下,祝青荨从五年前开始主动替谢四老爷纳妾室。

此举在谢家博得了好名声,不过那些妾室也没用,多少年了,愣没怀上一个。

祝老太太和祝青荨早怀疑谢四爷问题,但谢家不开口,她只能装贤良继续替夫君纳妾。

年头谢四爷又收了两通房,祝青荨许诺谁怀上便提谁为贵妾。

小半年过去了,祝青荨是越来越失望。

祝青荨不傻,自己膝下无子,就得寻个依靠,除了四房,谢家另外几房不缺子嗣,而子嗣当中,最优秀的当属谢子琛。

谢子琛容貌出众,与荣亲王府二公子、崔家两位公子齐名,学识也好。

据她所知,明年谢子琛要下秋闱,极有希望得解元。

于是在谢家,除了谢老太太,祝青荨努力与谢二太太处好关系,并将谢子琛视为嫡子般疼爱。

“照理你屋里那位该找大夫查查,竟一点自知之明也没有。”祝老太太埋怨道。

“哎,说不得。”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