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心计》TXT全集下载_26(2 / 2)

闺门心计 悠南桑 4718 字 2023-09-03

董氏明白祝妤君的意思,轻松地笑道:“一个丫鬟而已,既然舍不得,留在身边便是,你大伯父说了,奇峰山庄子培植灵芝,要从其他庄子调药农过去,如此老庄户需遣散一些,过几日安排妥当,我命人将麦冬的卖身契给你送过去。”

祝妤君很高兴,躬身道:“谢谢大伯娘。”

“小事罢了,客气什么。”董氏目光掠过麦冬,暗道小丫鬟挺厉害,知道跟着郭氏不会有好果子吃,转去投诚六丫头。

“对了,丫鬟的卖身契拿回来,那丫鬟的家人呢?”董氏想起来问道,一般主子用哪个人,手里都会捏着那人的把柄,否则不放心。

祝妤君摇摇头,“麦冬的生身爹娘已经没有了,其他人无所谓的。”

董氏哦一声,一脸如此更容易的笑容。

说着话祝妤君留意到坐在上一席的许氏,疑惑道:“大嫂面色不好?”

“不愧是学了医的,你大嫂估摸是昨夜没睡好,今天提不起精神。”董氏无奈道。

许氏朝祝妤君露出歉疚的笑。

“不如我替大嫂把脉,若真有哪里不妥,能早些治。”祝妤君关切道。

“那麻烦六妹了。”

不等婆婆客气两句,许氏迫不及待地伸出手,不知为何,六妹的医术令她特别安心,哪怕旁边人皆对六妹医术将信将疑。

祝妤君仔细地替许氏把脉,其实在庄子上时,她便有察觉,只是日子太早,不足一月,不辅以其他方法,她不敢百分百肯定。

“大嫂身体很好,脉象是滑脉,为保万全,平日吃食要注意起来,半月后再把脉,便能确定。”祝妤君抬头开心地望着许氏。

“君儿的意思是?”董氏眼睛渐渐亮起,许氏仍一头雾水。

祝妤君点点头,“嗯,大嫂多半是有喜了,但日子还太小……咱们自己小心周全,不宜声张。”

“谢谢君儿。”许氏激动地握了握祝妤君的手,又回头看董氏,眼睛隐约含了几点泪光。

许氏性子懦弱,嫁到祝府两年,没有子嗣伴生,个中苦楚唯有她自己懂。

董氏高兴自不必说,虽还需半月才能确定,但立即吩咐下人布置起来,守口如瓶,收起屋里尖锐物,再让小厨房换了每日菜单。

董氏在中馈上极利索,祝妤君好奇地跟在旁看了看。

没什么事了,祝妤君要告辞回去,祝妤瑛刚好进来寻董氏。

看见祝妤君,祝妤瑛笑道:“六妹妹过来紫馨院,怎不去寻我玩,我昨日写了几幅字,六妹妹帮我看看。”

祝府里不消说是祝祥渊的书法最好,后来祝老太太等人看到祝妤君写在药方上的字,嘴上亦夸祝妤君得祝祥渊真传。

董氏朝祝妤君说道:“君儿若不着急,陪陪瑛儿,府里姐妹,她只与你亲近。”

祝妤君答应下。

她的三姐目前不像三房人那样坏,可小算计多,心思也深,她没打算与其多往来,但也不愿交恶。

到了祝妤瑛厢房,发现外间多了一张红木书案,玉石镇纸压着一沓字画。

祝妤瑛开心地去拿她刚写的字,镇纸被放到一旁,恰巧一阵暖风自格窗吹进来,书画哗啦啦作响,又落两张到地上,露出藏在下面的彩画。

祝妤君余光看见那是一副人像,画的不咋滴,可还是一眼认出画的谁。

三姐对‘赵公子’仍念念不忘啊。

第109章新居

祝妤君很快收回目光,去看八宝橱上精致的玉雕箭刻沙漏。

祝妤瑛显然也发觉,匆匆拿镇纸压住,偏头见祝妤君没留意,松一口气。

其实祝妤瑛对‘赵公子’的念想已放下十之七八。

她很理智,身份不般配,她不会要的,但不要,不妨碍她怀念清俊如玉的容貌。

祝妤瑛将大字递给祝妤君。

祝妤君看出三姐很努力,进步亦快,真心实意地指点几处尚且不足的地方。

临近午时,祝妤君谢绝留在大房用饭,自回琉璃院陪小张氏。

祝妤瑛则去寻董氏,并得知大嫂可能怀孕了。

向许氏道完喜,祝妤瑛忍不住羡慕祝妤君,能书会画,还懂医术。

分完家,西府拢共两位小姐,祝妤君能得到的,来自于长辈的照顾,亦或将来的嫁妆,她都比不了了。

如此一想,大嫂有孕一事,在她心底没剩下多少欢喜。

董氏却顾念祝妤君恩情,晚上祝祥济回厢房,她问了夫君奇峰山庄子上庄户名单。

祝祥济得知缘由,立即记下麦冬名字。

次日董氏去桂兰院找郭氏,郭氏病的迷迷糊糊,祝祥茂那一巴掌几乎将她的气势打散。

得知大房要发卖一部分庄上的人,郭氏虽气得浑身发抖,可还是在文书上摁了手印。

董氏凭借文书,可自去找庄上管事,处理写在文书上的庄户。

……

当麦冬拿到自己的卖身契,又哭又笑,不论怎样都要跪下去向六小姐叩几个响头。

“麦冬,卖身契在你自己手上,你可以再决定一次,是跟我,还是以自由身出府。”祝妤君问道。

“小姐,婢子定是要跟您的,婢子出府不过是落到贪婪的哥嫂手中,再被他们卖去别家当丫鬟罢了。”麦冬坚定地说道。

祝妤君颔首,“如此东西收拾好,明日我们可以搬了。”

……

五房搬走时,除大太太遣几名仆僮帮忙,还有六少爷祝明谦来送他五叔,剩下合寿堂和桂兰院皆悄无声息。

祝祥渊看着自己一箱箱书画被搬出去,焦急又担心,不停叮嘱仆僮小心,千万别磕着碰着,交代完这人交代那人,反而是五房主子里最忙碌的。

一个时辰不到,书房搬空了。

看着空荡荡的屋子,祝明谦眼圈发红,他五岁启蒙,五叔教他识字读书,五叔的书房是除厢房外,他最常来的地方。

“五叔一定要走吗?”祝明谦难过地问道。

祝祥渊心中亦有感伤,他感伤的是在书房日夜苦读的时光,并非东府的一亩三分地。

祝祥渊拍拍祝明谦肩膀,“我与你六妹说了,西府书房布置如旧,给你在书房附近留一处小院,你可以随时过去,想住几日住几日。”

叔侄两个伤春悲秋,有仆僮来催祝祥渊上马车。

祝祥渊走到大槐树下时,又停下脚步,感慨一句可惜树不能挖走……

到府外,祝妤君发现三宝等在一旁巷子里,他是未经崔元靖同意,自个儿跑来帮忙的。

朝三宝感激一笑,带了三宝一同去新院子。

临时落脚的院子不远,从东府到院子脚程仅两刻钟,而院子离西府南边的垂花门更近,隔条巷子,方便祝妤君等人随时到西府查看修葺情况。

……

主子一走,哪怕东府的仆僮皆留下,琉璃院和碧云居还是冷清下来。

合寿堂里老太爷和老太太坐在上首,面色难看。

祝祥济和祝祥茂两兄弟不敢说话。

“那一窝孽畜搬走了?”老太爷冷声问道。

“人走没什么,反正财产还在我们手上,到时不一样要来求我们。”祝祥茂撇嘴道。

祝祥济皱眉道:“五弟哪里会打理产业,就怕到时讨回去,又败光了。”

“落不到我们头上,不如败光。”祝祥茂冷笑,他不耐烦大哥,西府财产目前没捞着,东府的产业大哥又紧攥着不放。

祝老太太眼见两兄弟要斗嘴,打断道:“茂郎,你媳妇怎样,病还不见好吗?蒋郎中可去看过。”

“不见好,成天要死不活,长吁短叹,看了都晦气,不如死了算了。”祝祥茂嫌弃道。

“尽胡说,她不论做错什么事,也是你妻子,也是灿哥儿和婷姐儿的亲娘。”老太太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母亲说得对,回去劝劝你媳妇。”祝老太爷补充一句。

祝祥茂疑惑地看着爹娘,当初对郭氏所作所为最生气的不是他们吗。

老太爷咳嗽一声,“郭氏的大哥深得蔡知府器重,大约会同蔡知府一起调往京城去,官阶据说也会往上升一升。”

郭家家业没有祝家大,可耐不住郭氏的大哥郭屹十二年前考中同进士,从此走上仕途。

祝祥茂恍然大悟……

……

祝妤君购置的小院亦有稍稍修整,不宽敞但非常雅致。

为了让父亲习惯,她特意在父亲的书房外栽一片紫竹林,没法搭曲水流觞,便用鹅卵石砌成一道细长蜿蜒的小池子,池边点缀的常见蒲草和素兰,池里养几尾颜色鲜亮的鲤鱼,园外题联是前贤徐铉的诗句‘紫竹遮书幌,红蕉拂钓舟’。

祝祥渊第一眼便喜欢上,躲在紫竹园一天没出来。

用晚饭时,祝祥渊得意地说道:“文人居陋室,不失德馨。”

祝妤君:“……”

陋室……爹是在责怪这里破吗?

住了两天,祝祥渊又跑来找祝妤君。

“女儿,题联上有红蕉和钓舟。”

祝妤君:“嗯?”

“可园子里实际上没有。”

祝妤君:“……”

祝祥渊拧眉叹一声。

祝妤君忙问道:“爹喜欢芭蕉吗。”

“喜欢,为父想听雨打芭蕉的声音。”祝祥渊面上露出几多愁绪。

祝妤君笑道:“待西府修葺好,父亲书房外会有几棵芭蕉,有一片竹林,还会有一条青石路通往内湖,内湖上用青竹搭有钓鱼亭。”

祝祥渊大喜,“知我者唯君儿也!”

……

安定下来,祝妤君要开始处理事情了,要知东府是绝不肯主动归还西府财产的。

正好这日齐仲从宝盖山回来,祝妤君到前院见了他。

第110章待客

齐仲说了庄子上情况。

“已挑选出新的管事和账房,管事和账房非同一人,彼此无亲缘或姻亲关系,另外庄户们也从交租钱改回发月钱,月一千五百钱,再按包片和药田的年收益分红利。”

“如此安排妥当。”祝妤君赞许地点头,“齐大哥,下午你可能陪我去一趟安阳城,半月前我发现炮制坊安掌柜身体有恙,虽已服药,但还需施一次针,明日要递状子到县衙处理和东府分家一事,之后几日怕不得空。”

“好的,昨日到安阳城,我有顺道看望安掌柜,安掌柜的面色比之前好许多了。”齐仲一口答应。

祝妤君放心地笑,“那太好了,这会无事,你回去陪陪妹妹,厨房做了新鲜点心,还有鲜笋鲜鱼,你一起带回去。”

齐仲感激道谢。

告辞时,齐仲回头迅速地看一眼,祝妤君也发现八妹躲在梁柱后面。

“怎么了,鬼鬼祟祟的。”

送走齐仲,祝妤君将八妹揪出来。

“谁鬼鬼祟祟了,我是有正事找你,可见你与齐管事谈事儿,才没上前打搅。”祝妤桐撅嘴道。

从东府搬出来,祝妤君未再隐瞒齐仲的存在,并直接任齐仲为西府管事协助她。

祝祥渊虽什么都不懂,但将齐仲叫到跟前问了几句话。

祝妤君不知爹问了什么,亦不知齐仲如何回答,好在爹对齐仲任管事一职满意,最后慷慨地赠送一支羊毫、一块墨,以供齐仲记账本。

“好吧,算我冤枉你了,是什么正事?”祝妤君抬手要捏祝妤桐耳朵。

祝妤桐躲开魔爪,说道:“崔公子递拜帖,下午要来府上拜访,你知道爹一向不喜欢招待客人的,到时他定会将自己关书房里,七弟又不在,所以娘问怎么办。”

“我下午要去安阳城,既然崔公子和三宝过来,我将春桃留下陪三宝玩,娘那儿吩咐厨房多做点心,前日我写了水晶粽子的方子给厨房,正好做几只,至于招待崔公子,只能爹出面,下午你陪爹一起便是。”祝妤君脚步轻盈地往内院走。

祝妤桐担忧道:“爹会肯吗?”

祝妤君无奈一笑:“总有办法说服的,将来父亲考中进士,过府拜访的人会更多,爹能在书房关多久,若真想将自己关一辈子,便不用科举了,寻一处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过真正闲云野鹤的生活岂不自在。”

祝妤桐吐吐舌头,府里大约只有六姐敢抨击父亲。

祝妤君见八妹神情古怪,猜八妹大约是误解她话中意思。

实际上她没有责怪父亲,她责怪的是东府。

父亲立志读书、科举、入仕,说明父亲并非真的厌恶和排斥与外人往来。

父亲之所以性子孤僻,身边连个同龄朋友都没有,是与东府人的教养脱不开干系。

东府人自收养父亲开始,便将父亲丢在屋里,好吃好喝地养着,却从不带父亲出门参加任何宴席、聚会。

久而久之,父亲真成了书呆子,纵是后来长大成家,除非有甚诗会、棋赛,否则也不肯出门。

东西两府分开,父亲是一家之主,该开始慢慢地尝试并习惯与他人接触。

……

祝祥渊初闻要他出书房招待客人,百般不同意,最后祝妤君承诺亲自写一本棋谱,供父亲平日练棋,祝祥渊才勉强答应。

用过午饭,祝妤君顾不上午歇,直接出发去安阳城。

……

祝祥渊信守承诺,下午崔元靖过府时,他候在了外院。

小张氏照祝妤君交代,准备几样精致糕点,其中一样是鸽子蛋大小的五色水晶粽。

三宝看到点心欢呼雀跃,崔元靖则在听见春桃与三宝言六小姐去安阳城时沉下脸。

正堂里,祝祥渊不擅待客之道,崔元靖心情不爽,一长一少相对无言大眼瞪小眼。

祝妤桐站在一旁被气氛尴尬的冷汗涔涔,绞尽脑汁提出二人下棋的建议。

总算可以打发时间,祝祥渊和崔元靖皆暗暗松一口气。

摆起棋局,祝祥渊的棋艺得爱女指导,多少有进益,但比之崔元靖还是差一些。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