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说完连丹玥从窗户跳出去。
“君妹妹,你没事吧。”沈云琳紧张地握着祝妤君的手。
“我没事,郡主确实是找我替人治伤,但是那人身份特殊……”
沈云琳摇头,笑道:“君妹妹不必解释,你与郡主皆无事就好,我知晓轻重,在家爹也常提点我,此事我不会与任何人提起……”
沈云琳想了想,又补充道:“包括我爹娘,都不提起。”
祝妤君笑着点头:“我们煮茶,你尝尝我的茶艺。”
小沙弥送了风炉和银炭进来,寺庙用的水是上好山泉水,茶香从厢房飘出去,传至长廊和临近几间厢房。
沈云琳不吝惜地称赞了祝妤君茶艺,有太太和小姐闻香想进厢房讨碗茶,可听说是祝家六小姐在里面,又嫌弃地撇嘴走开。
二人品完茶,准备去道树系祈福带子,出厢房拐过一棵银杏树,看见连昭廷神采飞扬地与几位红袍官员自佛殿出来。
不知之前聊了什么,官员朗声大笑。
连昭廷插科打诨几句,回头看见祝妤君,眼睛发亮,当即向官员拱手告罪,言要离开一会。
官员哪里不知道连昭廷秉性,登时笑得更大声,还夸一句少年风流。
不过连昭廷并未真的来寻祝妤君,因为他走了没两步,就听见后方道树下有女子发出惊呼声。
抬眼眺望,道树下至少十几名小姐。
连昭廷眼睛更亮,甩甩袍袖转往道树方向。
祝妤君苦笑,问沈云琳还要不要去道树了?
“算了,时间也差不多,等郡主来找我们下山吧。”沈云琳亦受不了那些一声比一声娇嫩的惊呼,她不明白平安结抛不到高枝上有甚可叫的。
过了未时,宾客陆陆续续下山。
连丹玥邀请祝妤君和沈云琳同乘一辆马车,到了分别通往安阳城和绥陵县的岔路时,沈云琳独自换马车回绥陵县。
告别时沈云琳心情颇激动,妤君与郡主言有事不能去崔府,让她陪郡主去,郡主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还说未免到时崔家惊讶,郡主会事先与崔家通气。
不知那日能不能见到崔家大公子,其实她没有奢想,多见几面知足矣。
……
到了王府,连丹玥带祝妤君去她厢房,还命人到药铺接春桃和祝妤君的那只大药箱。
郡主厢房很素净,架子床上连幔帐也没有挂。
“妤君,二哥会过来我的厢房,到时就拜托你了。”
祝妤君问道:“连二公子是骑马回来吗?”
连丹玥点头,“是的,虽然我二哥也常乘马车,但为了装得更像,去骑马了。”
“胡闹。”
颠簸得那般厉害,她上的止血药粉,必是不顶用的。
祝妤君蹙眉往窗外看,骑马应该比她们乘马车更快到吧。
有下人过来言,官员进了府,二公子还陪着。
直到两刻钟后,连昭廷才摇着扇子,气定神闲地来找连丹玥。
“你不要命了!”连丹玥将人拽进来,直接关上门,“有父王在,你陪着做甚。”
“父王也不耐烦的。”
荣亲王自诩武夫,不喜应酬,一年中北地世家望族办的宴席,唯重要节庆他才去上一去。
连昭廷放下扇子,缓缓朝祝妤君走来,二人间不足五步距离时,连昭廷忽然停下,那春风拂面般的笑容再维持不住,嘴角有一丝血水淌下。
连丹玥吓得忙将连昭廷扶到矮榻躺下。
祝妤君打开药箱,开始替连昭廷医治。
刀伤不大,消毒上药缝合还算容易,解毒上则因为连昭廷服用了强心和提气的丹丸,变得麻烦,一次行针下来,祝妤君汗湿衣背。
连昭廷也不好过,五脏六腑、四肢血脉都在痛,痛得指尖不停发颤。
随着祝妤君行针近尾声,连昭廷身上疼痛终于开始缓解。
比之二人的紧张,连丹玥很闲,她一直盯着祝妤君的药箱,那些奇形怪状的刀具、剪子是做什么用的?许多比她的暗器还要尖利。
取出最后一根银针,祝妤君开始写药浴方子。
“每天晚上泡一刻钟,连续三日,三日后,我再行一次针,改药浴方子,继续泡五日,身上毒便能完全解了。”祝妤君想起一事又交代道:“你左肩有伤,要注意不能碰到药浴。”
连昭廷努力地朝祝妤君笑,笑得嘴角都在抖。
祝妤君收拾好东西,与连丹玥道:“郡主,你安排人随我去药铺取药浴的药材,关于今日我在德清寺看到的,我会详尽地写了给你。”
“六小姐先别走,我们不如一起讨论了。”连昭廷道。
连丹玥看一眼天色,点点头,“干脆说完话再走,一会我随你去药铺,再送你回绥陵县。”
祝妤君摇头,“郡主不用送,我身边有成汉,郡主一去一回,时辰太晚了。”
“我没打算回来,晚上同你睡,你床够大吗?”连丹玥豪爽地说道。
“嗯……够大的,不过二公子怎么办?”祝妤君哭笑不得。
“他有泽平和千枫,没关系。”连丹玥说着打了下连昭廷脑袋,“一会让千枫跟我们到药铺拿药。”
连昭廷顶着被打乱的头发,他觉得自己作为哥哥的尊严遭到了践踏。
“好了,二哥,你先说你看到什么,遭遇什么,怎会这般狼狈。”连丹玥拖了两张圆凳,示意祝妤君坐下。
祝妤君惊讶地抬眼,原来郡主也不知二公子受伤原因。
第144章信
“京城送了一封信给蔡知府,蔡知府让青州秦巡抚手下的按察使看信,我亦想看啊,他们不请我,我只能翻墙了。”连昭廷理所当然地说道。
“然后呢?”连丹玥又嫌弃地看一眼连昭廷受伤的肩膀。
“他们带了高手,我从屋顶跳到树丛一时不察发出响动……那些人丢暗器就算了,居然淬毒,真不道德。”连昭廷一边说一边埋怨。
祝妤君安静地听,连丹玥对自己二哥慢吞吞的叙事方式极不耐烦,催促道:“你怎么逃出来的,是否看到信内容了?”
“多亏我聪明果敢,暗器打到我,我立即从肩上拔出,并随手用暗器打死一只野鼠,蔡知府暗卫的身手其实不如我,我在灌木丛中隐匿了一会,那暗卫过来查看,见暗器插在野鼠身上,以为响动是野鼠发出的,回去复命了,我是不是很机智。”连昭廷得意洋洋。
“哼,毒发后还不是像条死鱼。”连丹玥冷笑。
祝妤君好奇地问一句,“郡主如何知道二公子受伤的。”
“他向我求救了,烟雾,战场上常用,在城里我们用的白烟,不容易引起别人怀疑。”连丹玥解释道。
连昭廷点点头,“六小姐,我给你一颗烟弹,如此你遇见危险,我能知道你在哪里。”
祝妤君感激一笑,直接拒绝,“谢过连公子好意,我会尽量避免去危险的地方,不需要烟弹。”
“我会护妤君周全,你少献殷勤,信内容呢,到底看见没有?”连丹玥要抓狂了。
“看见了。”
连丹玥和祝妤君神情都认真起来。
“只有两句话……准确说,是两个词,‘李代桃僵’和‘以静制动’。”连昭廷说完面上现出疑惑的神情,“是故意让旁人看不懂。”
“二公子先才说青州的按察使也在?”祝妤君问道。
连昭廷颔首,“青州按察使身份未暴露,过来斗茶会乔装为蔡知府幕僚。”
“二公子怀疑京城要用青州巡抚制衡北地,蔡知府的士兵会迁往青州。”
连昭廷点头。
其实祝妤君在听到‘李代桃僵’四字时,忽然福至心灵。
前世荣亲王军队自内爆发矛盾四分五裂,闻老先生未告诉她原因,她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过此时她想通了。
祸根是蔡知府离开北地时种下的。
王府在等京城对蔡知府的一万兵士做安排,并以之判断京城的态度。
“二公子、郡主,蔡知府的士兵会留在北地,交给王爷,一同并入王府军队。”祝妤君道。
“六小姐如何知道?”连昭廷很惊讶。
“以静制动,便是不动,一万士兵不会走,李代桃僵,意味着士兵不仅仅是士兵,尤其那些领兵官,可能都被换了人。”祝妤君暗示道。
那些人的加入,不是为了壮大荣亲王军,而是为了摸清军队底细,自内分裂。
连昭廷瞳孔一缩,笼罩心上的迷雾,被一下撕扯开。
父王和皇上相互信赖,皇上不过多干涉北地事物,父王却将北地所有官职任免交给朝廷。
皇上是愿意一万兵士留在北地的,但是别人正好借此动手脚。
连丹玥一开始还有些没想明白,连昭廷细细解释后,连丹玥气得重重捶打桌案。
“可恶,王府军队是抵御瓦刺的,不是他们对付王府的工具。”
连丹玥越想越气,“谁稀罕什么一万兵士,统统滚出北地。”
“郡主不用生气,一万士兵可以留的。”祝妤君一双眼睛特别亮。
连丹玥皱眉。
连昭廷认同道:“对,不留白不留,士兵我们一视同仁,假的除去便是,我会和父王说,暂时不要混入王府军,单独编一个队。”
听到这里连丹玥眉毛也扬起来,“我懂了,到时编队交给我操练,我不信揪不出那些假冒的。”
“真假士兵虽然有区别,但保不齐真有从军队里出来的。”祝妤君道。
“妤君放心,我心里有数,既然知道了他们的伎俩,怎么可能让他们得逞。”连丹玥握起拳头扬了扬。
说了不少话,连昭廷忍不住咳嗽两声。
祝妤君要去给连昭廷倒水,发现茶壶空空如也,其实进屋时,她就发现郡主厢房里没有丫鬟。
“我的侍卫都在校武场,用晚饭时才会回来,”连丹玥似乎看到祝妤君心思,“你不用管我二哥,泽平和千枫已经在门口等候,千枫随我们去药铺,泽平会照顾他。”
连昭廷见二人要走,开始慢悠悠地系衣襟上扣子。
之前祝妤君替连昭廷行完针,郡主又拿一套干净袍衫丢给连昭廷。
连昭廷乖乖穿了,可故意留几颗扣子不系,衣领子向两边敞开。
祝妤君真不知道连昭廷这些乱七八糟的做派从哪里学来,分明郡主是如此正直一人。
连昭廷理好袍衫,回自己厢房,郡主找人同王妃知会一声她晚上的去处,便与祝妤君出门了。
配好药,连昭廷自去泡药浴不提。
绥陵县,一直焦急等待女儿回府的小张氏已跑去乌头门等马车。
其实沈云琳有请人递消息给小张氏,言祝妤君会迟一些,可天色一暗,小张氏心里就不踏实。
等到女儿和郡主一起回来,知晓郡主要留宿,小张氏虽惊讶,可没多问,只仔仔细细地去准备。
用过晚饭,连丹玥又吃几碟点心,才肯去休息。
因为连丹玥不习惯,祝妤君让今天值夜的麦冬也自回房休息,反正她晚上一般不起夜。
帮连丹玥换好绫衣,吹灭灯烛,就着月光,两人一起爬到架子床上。
柔软的青丝贴着脸颊,祝妤君舒服地闭了闭眼,大约是郡主在身边的缘故,虽然累,可一时没有困意。
“小姐的床铺总是垫得特别软,我母妃也是,都说了喜欢睡硬的,她还给我垫三四层褥子。”连丹玥嘟囔着翻个身。
“郡主不习惯是吗,我叫人进来重新理理。”祝妤君坐起身。
“不要,你快躺下,我在王府的床榻更软,照常睡的。”连丹玥扯祝妤君一把,待祝妤君躺下,她又翻了两个身,忽然问道:“妤君,你对王府和我二哥好奇吗?”
第145章一臂之力
适应了黑暗,祝妤君能看见幔帐上的缠枝花纹,郡主大概是睡不着,才随意寻了话来问她,不过对于王府和二公子,她并不好奇,她只盼着王府安然无恙,可以保护北地百姓。
没等祝妤君回应,连丹玥自顾地说下去,“因为朝臣的一句话,我大哥六岁去了京城,当时母妃哭得很伤心,直到大哥十八岁回北地娶崔家大小姐,中间十二年,母妃和我进京两次,见大哥两面,父王进京次数多些,能多见两次,每年母妃让人从京城捎大哥的画像回来,她想知道大哥的变化,有没有长高,有没有变瘦,母妃拿到大哥画像,比过节还高兴……但是母妃从来没有主动开口说想大哥,要大哥回来。”
“皇上信任我们,是因为我们做得周全,没有让皇上为难。”连丹玥声音闷闷的。
“王爷一直是北地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我甚至不敢想象没有王爷,北地会怎样。”祝妤君侧过身子,朝向连丹玥那一面,她正是因为知晓北地没有王府会满目疮痍,会民不聊生,才更加不敢想。
“可是远在京城,享尽荣华富贵的人不担心,他们一边享受王府给他们带来的安稳无忧,一边将王府视为谋夺皇权的绊脚石。”
许多话在连丹玥心里憋了很久,她没有同任何人提起过,包括她最敬重的父王,今天忍不住与祝妤君倾诉,是因为她发现祝妤君会懂,懂得王府处境,甚至懂得比他们这些局中人还多。
“王府不会为一己私利枉顾江山社稷,如果太子真的好不了,不论将来谁登大宝,王府都会忠心耿耿……现在大哥作为世子在京城,一点武功、兵法没学,二哥又被母妃宠坏了,是个没谱的……”郡主对王府的将来也是忧心忡忡。
祝妤君握住郡主的手,“世子我未见过,不便多论,不过二公子平时看起来玩世不恭,正事儿却不含糊,何况王府还有郡主,不是我奉承,放眼大梁,没有几位须眉能比得过郡主。”
“那是,大梁唯父王比我强,至于二哥,算了吧,你是不知道他都干过什么丢人事,大哥回北地迎亲,他居然去偷看教引嬷嬷给大哥压箱底的物件,还被人发现,当时过来的京城官员不少,王府脸面都被他丢尽了,幸亏没传出去。”连丹玥倒豆子似地说出连昭廷的糗事。
成亲时教引嬷嬷给的压箱底自然是春、gong图,祝妤君登时也觉得以后无法直视连昭廷了。
连丹玥又与祝妤君说了不少王府的事儿,祝妤君也告诉郡主之前她在东府的经历。
不知聊了多久,月亮在薄雾里几番隐了又现,院墙外梆子声渐行渐远,彼此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轻了,祝妤君才迷迷糊糊睡去。
第二天起来,二人都顶着黑眼圈,祝妤君用沸水泡开白菊,再将花捡出来,和着一些药材花膏包进绢帕,让郡主一起敷眼睛。
“我没那么娇气,不用这些玩意儿。”郡主嗅了嗅,绢包味道不浓不腻,清凉里带着甜味。
“不能吃的,郡主敷完眼睛,我去泡菊花枸杞茶,一会带了回安阳城的路上喝。”祝妤君笑道,将绢包放到郡主手里。
连丹玥揉揉鼻子,闻着好吃却不能吃的东西,用着应该很舒服吧。
敷完眼睛的干涩感完全消失,人也跟着清醒许多,连丹玥惊喜地捏捏菊花包,湿漉漉的水渗出来。连丹玥好奇地问菊花包做法,打算回去做了给父王用。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