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心计》TXT全集下载_51(2 / 2)

闺门心计 悠南桑 4635 字 2023-09-03

第218章慈父

躲开已来不及了。

祝妤君带春桃走下长廊,垂首静立在路旁。

闻老先生不曾言惠宗帝的功过,但曾说惠宗帝是一位性情中人。

性情中人一般是仁君,但仁君不一定是明君。

譬如惠宗帝身下不止二皇子一个子嗣,且知晓二皇子品性。

偏偏上一世太子没了后,仍让二皇子继承大统。

祝妤君有过猜测,惠宗帝或许是担心他驾崩后,荣亲王不再忠心。

而二皇子是唯一有能力制衡荣亲王的……

殊不知此举后患无穷,毁了北地,令整个大梁王朝岌岌可危。

祝妤君收回思绪,记忆里惠宗帝身体亦不行了。

不过这一世没有太子离世的打击,大约能多活几年。

至于皇上是否需要她诊脉和调理身体,非她考虑。

惠宗帝在祝妤君身前停下,“你是老太医的孙女?”

“回皇上,正是民女。”祝妤君见礼后回道。

惠宗帝颔首,“气度比你的外祖父和舅舅要好。”

气度好吗?

是因为她没有被天子的威严吓得战战兢兢?

“皇上谬赞了,民女惶恐。”

祝妤君规矩地回道,皇上说话气息不稳,肺弱症是必然有的。

“太子醒了吗,带朕去看看。”

负责照料太子的小济子出来了,安分地跟在魏公公身后。

惠宗帝每次过来太子府,只带魏公公一人。

走上长廊,惠宗帝看见堆在地上,未抬进耳房的几只箱笼。

小济子抹一把汗,他不知道皇上这会儿来,是太子交代他放外头让六小姐挑的。

惠宗帝看了会,没说什么。

进太子厢房时,皇上令张老太医陪同,祝妤君等人于外间等候。

……

惠宗帝面对太子时是一位慈父。

他也曾严厉教导太子,可太子中毒,又发生了那件事后,惠宗帝心里对黎家满是愧疚。

耐心地询问太子情况,得知太子身上毒已解两种,并且可以出厢房了,面上现出笑意,眼角皱眉愈发深刻。

“青出于蓝啊……”惠宗帝拍拍张老太医肩膀。

不知缘何,张老太医觉得惠宗帝的神情有些恍惚。

“淮儿准备读书和下棋?”

惠宗帝想起长廊上的箱笼,箱笼里除了书外,还有不少民间小玩意。

皇上早已不年轻,看见五颜六色的泥人,并不会觉得有趣和欢喜。

太子笑着点头,肤色仍是雪白,但唇色恢复不少,看着比之前有朝气,“是啊,孩儿平日闲着也是闲着,六小姐会下棋,正好陪孩儿。”

“不要太累,父皇在,有些事不必太着急。”

惠宗帝摸了摸太子脑袋。

太子垂散下来、梳得一丝不苟的长发被摸乱了。

“父皇……”太子皱眉生气。

惠宗帝朗声笑,“淮儿竟然皱眉了……父皇很高兴,等淮儿回皇宫,父皇陪你下棋。”

惠宗帝又揉揉太子脑袋。

太子十三岁中毒,年岁渐长,可形容变化不大。

在惠宗帝眼里,太子仍是当年十三岁模样,还是孩子。

“请祝女医进来。”惠宗帝道。

祝妤君跟随丫鬟停在距惠宗帝不远处。

惠宗帝示意祝妤君不必再见礼。

面对外人,惠宗帝颇为严肃,“朕希望祝女医尽全力治好太子,若太子能康复,天下赏赐任由祝女医挑选。”

“民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重托。”

祝妤君很恭谨,中规中矩的,不像面对太子时那般随心。

是以在惠宗帝看来,祝妤君还是一位于医术上有过人天赋的寻常人。

太子忍不住撇嘴。

点头哈腰的样子,真是判若两人。

不知将来他康复,成为名正言顺的储君,六小姐会不会高看他。

惠宗帝又坐了会,便回皇宫了,如来时,绕过假山石,而后再不见身影。

祝妤君猜到此处府邸与皇宫有暗道相连,但未去探究,许多事知道了会很危险。

……

连昭廷在京城日子不好过。

世子连昭显起初几天态度尚佳,好言好语地劝了几次连昭廷回北地。

可见连昭廷说不出必须留下的理由,又死脑筋不肯走,连昭显开始不待见他这胞弟了。

连昭廷对于自己亲哥哥的态度,亦感莫名。

他在府里,从未出去招摇,皇上都没说什么,为何大哥脸色成天冷冰冰的。

世子府有一株槐树生得高大。

夜里为解闷,连昭廷常跳到槐树上,朝皇宫方向眺望。

六小姐递消息与他言很好,请他放心。

但他直觉六小姐有事想与他商量,无奈他们之间只能通过內侍传话,连写信都不可以。

说完全不焦躁是假的。

在北地时连昭廷有想过到京城可能会与六小姐分开,却不知分开的日子竟很难熬。

……

北地连丹玥回安阳城了。

与此同时,云春乡疫病有了解药,所有病人都被治愈的消息亦传到安阳城。

“文大夫,六小姐快回来了吧,我家媳妇还等着六小姐给把脉呢。”

一位住在市坊延仁药铺附近大婶提一包苞米粒送文叔。

“我们小姐制出解药后便出门子了,没小半年不会回来,”文叔摆摆手大声道:“你家媳妇身子好得很,过一年保准让你抱上大孙子,犯不着巴巴儿地找我们小姐把脉。”

六小姐交代过,待云春乡传来疫病可解的消息时,不用再遮掩她离开北地一事。

大婶听完乐的哈哈笑,她媳妇有妇人之症,去年年底寻祝妤君看了次病。

祝妤君开几味丸药,她媳妇吃一月后,言身子爽利多了。

这不她过来想替媳妇再寻一次六小姐。

有其他店铺的伙计和货郎听到文叔声音,探头进来好奇地问六小姐去哪里。

“六小姐自是四处行医救人,顺道找新药,大家放心,六小姐会回来的。”文叔笑呵呵地解释。

“找新药吗,那真是太好了,六小姐乃神医,以后就没有六小姐不能治的病。”货郎跟着夸赞。

药铺外头闹哄哄的很热闹。

藏在人群中一名小伙计挤出来,朝另外一条街跑去。

宝庆堂的一位掌柜上月给了他几颗碎银子,让他听到有关于延仁药铺,尤其是延仁药铺东家的消息时,到宝庆堂说一声。

第219章不是废物

“小贱人不回安阳城?”

提到祝妤君,祝老太太脑子便一阵阵抽疼。

她真真悔不当初,小贱人年幼时,该将其掐死的。

自从在大街小巷粘贴致歉告示,宝庆堂营生一落千丈,许多老主顾都不来了。

要知那些老主顾皆是有钱的主。

老主顾不来,宝庆堂一颗卖几两银的药,根本没有销路。

短暂的萧条宝庆堂能撑住,可长此以往,宝庆堂是要关门了。

虽然东府除宝庆堂,还有不少庄子和炮制坊。

没了宝庆堂,府里不会缺用度,但实是窝心和不甘,病倒的老太爷若知晓,恐怕会直接气死。

“孽障啊孽障……”祝老太太薄薄的嘴唇紧抿,绷直成一条线却在不停颤抖,小贱人害老太爷卧床不起,又毁宝庆堂招牌,这口气,实是咽不下去。

“什么游医、找新药,说得好听,我看多半是成天抛头露面,和哪个野男人好上私奔了,最好死在外面,尸首都别留。”祝祥茂诅咒道。

“若私奔倒好了……你到郭家传个话,说小贱人去京城了。”祝老太太沉着脸道。

祝老太太同样厌恶郭家,纵是商队遭重创,三万两银还不回来,也该主动上门道歉,给个交代。

郭二老爷是不懂做人做事,还是不将东府放眼里?

厌恶归厌恶,现在祝家东府和郭家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北地荣亲王府在一天,他们在北地的日子就难过一日。

东府迫切地希望二皇子继承大统,除掉荣亲王……

郭家得到消息,立即送往京城。

青州一带防范更加严密。

除官道外,绵延数百里的山路十步一暗哨。

山贼平日不去,或者偶尔巡视的界地,现在也立了小寨。

若祝妤君等人现在出北地,会困难许多。

……

祝妤君离开北地的消息传遍安阳城,连昭廷的动向却鲜少人知道。

连丹玥回安阳城后,按连昭廷信中吩咐,至别院看望崔元靖。

她对崔元靖印象微有改观,崔元靖不是彻头彻尾的废物了。

连丹玥到时,蒋郎中刚替崔元靖换完药。

尚未满一月,崔元靖仍不能下地。

看见连丹玥进来,崔元靖迫不及待地问道:“是不是京城有消息,祝六怎样?”

“他们顺利到京城,都很好。”连丹玥斜眼打量崔元靖。

二哥给她的信里,将崔元靖描述得很惨,除受伤,形容、声音都变了。

现在看恢复的还不错。

“剩几日能下地,崔老夫人想你想的又要生病了。”连丹玥随手拖一张椅子坐下。

“剩五日,祝六有没有说什么?”

崔元靖很安分地养伤,完全按照祝妤君叮嘱的做,没有一点含糊。

连丹玥摇头,“他们递消息出来不容易。五日很快过,一会我去趟崔府,告诉老夫人这好消息。”

崔元靖努努嘴,暗道祝六也不关心他一句。

“五日后我回崔府再养一段时间,伤完全恢复,便进京,郡主,我要如何联系沛时。”

崔元靖见郡主一脸戒备,没有生气,还解释一句,“我不会给祝六添麻烦。”

连丹玥目光在崔元靖面上停留一瞬,不得不承认,崔元靖变化挺大。

她是第一次见崔元靖神情这般认真。

“二哥不方便收信,待他在京城能安顿了,我再告诉你。”

说完连丹玥起身走人。

她很忙,除了琐碎事儿,她要接替平泽去细查云春乡山上发现硝石一事。

周知府和平泽前几日查完发现除大量硝石外,还有少量硫磺、碳粉。

这几样凑一起可以制爆竹。

连丹玥直觉,不是制爆竹那般简单。

硝石、硫磺、碳粉混在一起会炸开,很危险。

北地制烟花爆竹的作坊皆是在官衙登记的。

每年要消耗多少硝石、硫磺,又能制出多少爆竹,全有定数。

“有祝六的消息,记得告诉我。”

崔元靖朝连丹玥背影喊一声,无奈连丹玥懒得回头应他。

在连丹玥看来,哪怕崔元靖有改变,仍配不上妤君。

……

连丹玥到崔府,得知崔家在替大公子崔元陵说亲事。

女方不是别人,是她的好友沈云琳。

沈大人得她父王重视,如今已非小小县令,而是破格升为句州知府。

崔老夫人听闻崔元靖五日后能回安阳城,很是高兴,至于开口提长孙亲事,则有几分试探的意味。

这门亲事是王妃在中间提点的,崔家没有反对。

崔家乃世家望族,而沈家家底薄弱。

崔家答应,一是知晓王府确实看重沈世霖,将来沈家前途无量,二来沈家姑娘他们见过,容貌端方大气,性情温柔,知书达理,比那些世家小姐有过之无不及,又是郡主的至交好友。

崔老夫人答应这门亲了,可见到郡主,心里仍有不甘。

郡主身份,是沈小姐不能比的。

郡主与陵哥儿自小相识,陵哥儿不论容貌才华,在北地皆是数一数二,郡主真无半分心悦吗。

“太好了,恭喜老夫人。”连丹玥不在意崔老夫人的探究,笑得很开心。

沈云琳那点小心思瞒不住连丹玥,好友心想事成,她替好友高兴。

崔老夫人嘴角抖了抖,郡主平日过府神情皆淡淡的。

这会儿竟眉开眼笑的。

罢,看来她大孙子与郡主真没缘分。

五日后,崔元靖回府,崔老夫人见到宝贝孙子,又高兴又心疼,个中欢喜自不必提。

……

京城里,太子开始解第三种毒。

解毒的药很散,服药后,人会疲软使不上力。

好在之前调理过几日,太子身体能扛住。

天气好时,太子上、下午都会去庭院转转,天气不好,也要在廊下看西风和落雨。

这一日太子午歇起来,精神颇佳,让丫鬟去耳房找一支笛子。

自从內侍采买,被父皇看见后,父皇便照他儿时喜好,送许多东西过来。

很快丫鬟捧一支上好白玉竹节笛进来。

太子拿过笛子,白玉清透如冰,但笛身摸着却温润细腻。

这只白玉笛是早年父皇送母后的礼物。

太子试了试笛音,与丫鬟说道:“请六小姐过来听我吹笛子。”

第220章北境小曲

正将自己埋在药草堆里的祝妤君听说太子要吹笛子,点点头将沾在身上的草梗和枯叶扫去。

太子不被束缚于厢房中,整个人开朗活络起来。

而祝妤君不必故意刺激太子,话少了。

祝妤君沉默下来,太子反而不习惯,没事儿就找祝妤君到屋里坐。

“殿下。”

祝妤君进厢房看见太子在摆弄白玉竹笛。

“六小姐可曾听过用笛子吹奏的汉宫曲。”太子笑问道。

祝妤君摇头,以为太子要开始吹笛子了,不想太子絮絮叨叨地说起往事。

“……母后擅古琴,评母后的琴艺为全大梁之首都不为过,我小时跟随母后学音律,父皇知道了不高兴,言我乃储君,该随闻老先生多读圣贤书,学习治国理政,读书之空余,亦不能玩物丧志,该习武,学一身本事,还请了曾经出征苗疆的老将军教我和堂弟连昭显……母后不理会父皇,告诉我累了就弹琴吹笛子……我在音律上刚学有小成,能帮母后修补古曲了,母后就离世了。我不如父皇勇敢,消沉悲痛,书念不进,武功没再练。我不练武,连累堂弟也不能练……后来我终于觉悟,决定努力读书,替父皇分担,将来成为明君,慰藉母妃在天之灵时,中毒了……”

太子不停地说,像个小话痨,似要弥补八年的沉默。

祝妤君默默地听,她挺同情太子,生在帝王家意味着生命中充满残酷和无情。

同情归同情,听多了,祝妤君有些犯困。

直到太子提及世子连昭显,祝妤君才眨眨眼,重新打起精神。

“殿下,荣亲王府世子是怎样的人?”祝妤君问道。

荣亲王世子连昭显与太子年纪相仿,同年出生,仅小数月。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