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大夫人娘家姓王,父亲、大哥皆在京为官。
七年前,已过世皇后和荣亲王妃的父亲黎老大人去世,崔大夫人的父亲王光显接任国子监祭酒一职。
没多久,黎家独子黎文砚被冤枉暗害二皇子。
黎文砚百口莫辩,为证清白,不得已带家人出逃。
王光显与黎老大人是故交,深信老友独子为人。
在形势极不明朗的情况下,王光显毫不犹豫地站在黎家这边,出手相助。
终于证实黎文砚是无辜的,可以官复原职不必出逃了。
王光显没来得及高兴,就收到黎文砚一家在回京途中,遭遇山贼,悉数遇难的消息。
山贼不但杀了黎文砚一家,还放火焚烧。
王光显不肯相信,亲自随刑部官员到黎文砚遇害之地。
亲眼看到黎文砚一家三口尸体挤在一起,连黎家才三岁的小儿,也被烧得面目全非。
王光显很悲痛,后悔自己太大意,明知那些人要铲除黎家,却没有派人保护。
出了黎文砚全家遇害一事后,王家哪怕心里盼着太子好的,面上也未再表现出来。
在朝中态度中立,既不依附二皇子,也不惹二皇子一党。
因为‘识时务’,且得惠宗帝信任,王家这些年平顺无事。
除了王家,崔元靖的叔祖父崔宜程乃礼部尚书,在朝中亦为中立。除两位重臣,崔、王两家还有不少后生在朝为官。
不用连昭廷指点,崔元靖也知道要帮忙,就该进京了。
到了京城,他离祝六也能近一些。
第227章记忆丢了
祝家西府,祝祥渊和小张氏得知闻老先生要收明轩为弟子,半晌没反应过来。
祝祥渊上前摸摸祝明轩额头。
“没发烧,胡说什么,你蠢头蠢脑的,不如你姐一半聪明,琴棋书画也不见天赋,闻老先生乃今世大儒,怎可能收你为弟子。”
祝祥渊说话全然不给儿子留情面。
“爹,是真的,孩儿没胡说,孩儿敬仰闻老先生已久,怎敢妄言。”祝明轩小脸涨红,激动地说道。
祝祥渊摆摆手,不为所动,“别诓你爹,老先生与其收你,还不如收我为弟子呢,出去出去,看到你这没用的样子,我更想君儿了,哎,也不知君儿什么时候回来。”
连丹玥来过西府,替祝妤君向祝祥渊和小张氏报平安。
知道爱女一切都好,心是安了可思念尤甚。
祝明轩被说的眼泪快掉下来,爹娘不信,就不会准备束脩,不会陪他去行拜师礼。
祝明轩求助地望向母亲。
小张氏感受到了儿子的焦急,嗔怪道:“哪有像你这样当父亲的。”
祝明轩松口气,母亲相信他。
“明轩资质差,又太想进鹿鸣书院,太想念好书了,难免魔怔,越是这样,你越该该耐心安抚……君儿不在,我们要照顾好这个家。”
说着小张氏看向祝明轩,“轩哥儿乖,心里难受与娘说。”
祝明轩:“……”
他大概不是爹娘亲生的。
祝明轩费了许多功夫,终于让祝祥渊和小张氏相信。
小张氏又开心又担忧,“要随闻老先生去京城吗,有点远……”
祝祥渊用力摩挲一块青玉石雕的鲤鱼纹小笔搁,一脸激动,“能拜入闻老先生门下,别说去京城,就是上刀山下火海落地狱都在所不惜。”
祝明轩不停点头,赞同父亲所言。
祝祥渊感慨完,拽着儿子胳膊,“轩哥儿,为父敬仰老先生多年,不求老先生指点,唯求见老先生一面,轩哥可能替为父引荐。”
祝明轩捂住额头,爹自己那么笨,还好意思嫌弃他,“爹娘要陪孩儿去拜师,哪里需要孩儿引荐。”
祝祥渊恍然大悟,拍脑袋,“糊涂糊涂,为父糊涂,何日拜师?”
“明日一早。”
祝明轩双眸放光,闻老先生当然不可能食言,但他希望越快越好。
“为父明日早起沐浴更衣,随轩哥儿去见老先生。”祝祥渊双眸比儿子的还要明亮。
……
在闻老先生要求下,拜师礼从简,祝祥渊和小张氏带来的一马车东西,闻老先生仅留下一担米、一沓宣纸和一套笔墨,其余金银器皿一概不收。
拜师礼结束,祝祥渊示意小张氏先回去,他站在昭贤院舍不得走。
“老夫曾看过你的书法,很好。”闻老先生走到祝祥渊面前,颔首道。
祝祥渊受宠若惊,老先生看过他的字,还夸奖他。
“拙作……拙作……能入老先生眼,晚辈……万分荣幸。”祝祥渊激动的结结巴巴。
“听说五老爷饱读诗书,不如进屋论道一番。”
祝祥渊心都快跳出来,躬下身,“晚辈求之不得。”
闻老先生带祝祥渊进屋。
祝明轩与小书童留在院里玩耍,一个时辰后祝祥渊告辞老先生离开。
祝祥渊原本积淀便深,得老先生指点,犹如醍醐灌顶。
后来读书在理解和领悟上犹如神助,对来年科举帮助之大更不必说。
……
闻老先生收祝明轩为弟子一事,祝妤君远在京城尚且不知。
下午太子服过药休息,连昭廷煮好茶,邀请祝妤君同饮。
一番絮叨,二人聊起太子。
“六小姐,太子身上剩下的三种毒,什么时候能解?”
祝妤君摇摇头,“尚没有万全把握,剩下三种毒皆是一旦发作,毒性便非常猛烈的,我将三种毒分别禁锢在三个地方,单解任意一种容易,但很可能令另两种毒突然发作……”
祝妤君垂首略沉默,“准确地说……是肯定会引起另两种毒发作,发作若能马上发现,我也还来得及处理,无奈太子身体痛觉感知太弱……原以为是太子心里抗拒,现在看来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祝妤君捧着茶碗,指尖触碰温热,叹气道:“如果李神医在就好了。”
“什么神医?”连昭廷疑惑地问道。
祝妤君纳闷道:“连公子没听说过吗,李神医医术精湛,救人无数,只是四处游医,行踪不定,很难找到他。”
连昭廷茫然地摇头。
“去年外祖父到安阳城,有提及寻找李神医一事,当时闻老先生、连公子亦在,连公子真不记得了吗?”祝妤君心砰砰跳,其实之前在鹿鸣书院,她便心生怀疑。
连昭廷努力回忆,俊眉越拧越紧,“六小姐,若大梁真有如此厉害的神医,我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张老太医也不曾提过李神医啊。”
连昭廷以为祝妤君是听了什么民间故事,然后当真了。
可论聪明和明辨是非真假的本事,六小姐非但不逊于他,甚至比他强,不应该轻信没根据的故事。
连昭廷察觉祝妤君神色不大对,怔怔的不知想什么,似乎很迷茫。
六小姐不开心,连昭廷心里也不舒服,伸手接过祝妤君捧在手里的茶碗,“凉了,换一杯,六小姐别急,说不定是我忘记了,不如请张老太医过来问问?”
祝妤君直觉外祖父也不会记得,还是点点头。
张老太医果然忘了。
去年一整年,张老太医只言他在寻找高人和奇药,至于李神医,他真是半分没有印象。
寻找过程中的摘记,他整理过一次,没用的全烧了。
祝妤君试探地问了外祖父一些旁的细节,老太医皆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外祖父身体很好,仅是关于李神医的记忆丢了,连二公子亦是。
待张老太医离开,屋内只剩二人时,连昭廷小声道:“要不我递消息出去,让千枫安排人找找看。”
祝妤君诧异道:“消息递得出去?”
连昭廷认真道:“难是难些,院子有不少高手保护,那些高手比世子府外面的厉害多了,可若六小姐需要,没有办法,我也能想出办法。”
祝妤君微微一笑,“没有必要的,连公子不必费心,我等闻老先生进京再问问。”
祝妤君按捺下心事,恢复神色,继续道:“关于太子,我还有事要与连公子说。”
第228章令他心动
“六小姐的意思是,太子虽然毒未全解,但可以试着站起来走路了。”连昭廷惊喜地问道。
祝妤君点头,“原想再等等,不过昨天替太子行针,发现太子腿骨恢复得不错,但要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也非一两日之功,二公子要帮助太子。”
“好的,六小姐教我该如何做。”
祝妤君连说带比划地教了许多康复的方法。
连昭廷仔细听完,笑道:“像教婴孩一步一步学走路,要耐心和小心,六小姐放心吧,我在行。”
祝妤君奇怪地看连昭廷一眼。
连昭廷忙解释,“我三弟啊,我是看着他一点点学会走路的,一直想带六小姐认识,圆头圆脑,正是可爱的年纪。”
“是吗,待太子恢复,我们回北地了,二公子可以带三公子来玩。”祝妤君笑道。
连昭廷很得意,他就知道祝妤君喜欢孩子,一提三弟,六小姐便笑得很开心。
……
世子府在连昭廷带人走后,重新变回一潭死水。
连昭廷悄悄出府时,连昭显有派人跟踪。
可跟了没两条街,便将人跟丢了。
连昭显想了想,写了封信去北地,明面上问一家人安好,暗中探问连昭廷情况。
王妃看完,信直接被连丹玥拿走。
王妃知道自己这几个子女皆是有主意的,王爷又交代过她不要干涉孩子。
所以爱女连丹玥要回信,并交代她别往京城送消息,她都同意了。
……
连丹玥与世子大哥不熟,拢共只见过两次面。
连丹玥信服有本事的人,善恶则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
她的直觉很准,在外打战,直觉救过她许多次。
所以对于不熟的、直觉又不愿太亲近的大哥,她很警惕。
“大哥不知道二哥留在京城没回来?”
连丹玥抓几颗铁橄榄在手里丢着玩,随意发力,一颗铁橄榄自指缝飞出,深深地嵌入最远一根柱梁。
“不管二哥出于什么目的隐瞒,我都站二哥这一边咯。”
于是连昭显接到的回信里,言连昭廷已到北地,但未留安阳城,又去句州等地玩乐了。
……
闻老先生和崔元靖都在准备进京事宜。
他们不必像祝妤君一样躲躲藏藏,可以光明正大地走官道。
闻老先生有皇上早年亲写的一道手谕,崔元靖仗着崔家、王家在京城的势力,也无人来为难他。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医术,二皇子暂时不用防备他们。
两边皆于半个月后,天气转暖了出发。
路上相遇,崔元靖知晓闻老先生正式收下祝明轩为弟子,惊讶得合不拢嘴。
闻老先生年轻时开堂讲学,带学生四处游历是常事,那些有幸听过闻老先生授课的,如今大多颇有建树。
闻老先生过了花甲之年便几乎不讲学,除太子和连昭廷,也不再收弟子。
崔元靖是沾了连昭廷的光,跟了闻老先生一段时间。
他静不下心念书,可那短短几日,已终身受用。
闻老先生收下祝明轩为亲传弟子。
祝明轩是太子和王府二公子的同门师兄弟。
崔元靖想起自己祖母和母亲提及祝家时,一脸不屑的神情,嘲讽一笑。
两方搭伴进京,连昭廷和祝妤君自內侍那得到消息时,闻老先生他们已行至半路。
太子呼哧呼哧地扶着连昭廷学走路。
祝妤君蹲在地上按摩太子小腿。
太子膝盖仍不怎么使得上力,脚踝关节也不能正常活动,可比最初站都站不起来好太多了。
太子低头心疼地看祝妤君。
他像婴孩一样学走路,偏偏又不是婴孩那样幼小的身子骨。
他要费很大的劲,不断地强迫自己抬腿、迈步,导致他非常容易痉挛。
以他的身体状况,一旦痉挛,不能马上坐下,只能祝六小姐蹲下替他按揉。
不停地按揉,直到症状缓解。
六小姐懂穴位,双手细弱,但按在穴位上力度刚刚好。
有几次他痉挛严重,六小姐蹲在地上足足帮他按揉了小半个时辰。
他恢复坐下休息了,六小姐双腿却在发抖,站起后一步也走不动。
他很心疼。
大约是从那刻起,他脑海里时不时浮现起祝六小姐素净却清丽如花月的脸孔。
六小姐清澈双眸中隐忍的坚韧,尤其让他心动。
有祝六小姐在,他很安心。
解完毒,六小姐会回北地吧,到时他与父皇说一说,让六小姐留下。
“今天殿下脚踝关节没有昨日那么僵硬了。”
祝妤君抬头,朝太子安抚一笑,因为太累声音有些不稳。
对上祝妤君的视线,太子脸颊发热。
不过他本来就气喘吁吁双颊绯红,旁人看不出异样。
“六小姐也快歇一歇。”太子温柔道。
庭院摆了几张藤椅,太子话音刚落,立即有丫鬟搬张藤椅到祝妤君身后。
香巧端来温热的饮子和糕点,太子的是药茶饮,祝妤君和连昭廷的是梨子水。
歇息时,三人谈及闻老先生。
“闻老先生年纪大了不能赶路,元靖重伤刚愈也不能太疲劳,算一算,他们大约还需十日才能抵达京城。”连昭廷说道:“不过闻老先生何日能进府,还得看皇上的意思。”
“闻老先生是接到皇上手信才进京的,不会在外耽搁太久,殿下近日复习如何?”
祝妤君慢慢地喝着梨子水,未免二人只知道弹琴玩乐,她列了个时辰表,哪个时辰该吃药,哪个时辰该读书,哪个时辰可以弹琴,写得清清楚楚。
“照六小姐要求,一刻钟不敢懈怠。”
太子靠在四轮椅上,呼吸很快平稳了,下肢那些六小姐按过的穴位酸麻感消失,整个人格外轻松。
“先才听沛时言,闻老先生新收的弟子,是六小姐的亲弟弟?”太子好奇地问道。
祝妤君点点头,初听闻她亦惊讶,但很快释然,这一世与闻老先生无师徒缘分的遗憾,能由明轩来弥补,她很高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