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门心计》TXT全集下载_65(2 / 2)

闺门心计 悠南桑 4720 字 2023-09-03

“姐姐如此想,我便安心些了。姐姐会成为太子妃,会母仪天下,会与太子琴瑟和鸣,会是后宫唯一一人,但是……”

王如颖尚不知太子秘密,她被祝妤君一番话说得心砰砰跳,面颊酥麻酥麻的。

“妹妹今日究竟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

祝妤君嗯一声,“王姐姐将来除了没有子嗣,会拥有所有你想要的。”

没有子嗣?

正笑得闭月羞花的王如颖笑容僵在脸上,不敢置信地看着祝妤君,她以为自己听错了,“妹妹说什么?”

“除了没有子嗣,还不能行夫妻之事。”

祝妤君手心捏着一丸药,她在仔细观察王如颖的神情举止。

但凡王如颖露出一丝嫌弃、恶心,她都会让王如颖睡去,生一场病,失去成为太子妃的机会。

王如颖只惊愕地往后退一步,“妹妹的意思究竟是……”

“正如姐姐所想。”

王如颖惊愕后神情灰败下来,一阵静默,王如颖声音低低地道:“终于明白妹妹为何一大早来寻我了……”

全大梁都知道太子性命是祝妤君救回来的,太子身体状况祝妤君最了解。

祝妤君不可能拿这种事来与她开玩笑。

“姐姐如何打算。”祝妤君声音不夹杂任何情绪。

王如颖怔怔的没有回答,祝妤君也不催促,她理解王如颖一时半会无法接受。

王如颖端起桌案上冷茶,紧紧捂在手心里,“妹妹,这件事,是不是只有太子、你、我三人知。”

“是的。”祝妤君点头。

王如颖面上重新露出笑容,依旧明亮娇艳,“不瞒妹妹,在园林第一次与太子弹琴谱曲,我便知太子是良人。太子温和、有才华、重情义,虽然无法孕育子嗣是遗憾,可比起太子品行和将来家族荣耀,算不得什么。”

祝妤君眯了眯眼,在探究王如颖话中有几多真假。

王如颖微笑道:“妹妹虽喊我一声姐姐,但今日并非为我来,而是为了太子。妹妹乃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一词都不足以形容,若我有一丝半点对太子不利的心思,妹妹都会替太子解决掉我这个麻烦吧……妹妹,我说的每一句话,皆是真心。”

“太子会是明君。”祝妤君无奈道,她觉得对不起王如颖,可她要权衡利弊。

“是明君就够了,能陪在一位明君身边,此生足矣。”

王如颖满目憧憬,祝妤君说了,将来后宫唯她一人,她会与太子琴瑟和鸣。

她非贪婪之人。

祝妤君道:“好,我相信王姐姐,将来太子和姐姐有需要帮忙的,我定不辞。”

王如颖摇头,“我会替太子分忧解难,否则怎配陪在他身边,妹妹忘记此事便好。”

祝妤君笑了笑,王如颖已然有太子妃气度了,将来夫妻二人间的事,她确实不需多掺和。

……

赐婚圣旨辰时末刻到,同时还有几十抬赏赐。

不足半月便要成亲,王家人又欣喜又担忧。

欣喜王家出了太子妃,王家自律,当了外戚不会祸国干政。

担忧则是因为惠宗帝,婚期如此紧迫,说明惠宗帝时日无多了。

为了太子的亲事,京城和皇宫忙碌起来。

在太子提议下,七皇子的生母思才人被请出来打理后宫诸事。

荣亲王也在太子成亲前赶至京城。

太子迎娶太子妃自是隆重。

那日天公亦作美,不但艳阳高照,且在太子妃入东宫时,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寓意祥瑞的霞光。

太子成亲后三日,惠宗帝驾崩,红绸换白纱,皇宫素缟一片。

京城内外钟声响了整整七日。

冰棺停放二十七日葬入皇陵,同惠宗帝生前最爱的黎皇后葬在一起。

太子顺利登基,称号明宗帝,改年号为元永年。

荣亲王带着连昭显、连昭廷,随众大臣俯首称臣。

金秋颜色正浓时,京城的一切尘埃落定。

蔡震元和神秘男子的踪迹,明宗帝、连昭廷联手派人暗查,暂未有进展,但确定京城很安全。

京城安定,荣亲王、连昭廷不必再多留。

九月初一,小宫宴结束,王皇后让祝妤君陪她赏灯,明宗帝单独留下连昭廷说话。

“朕打算让世子随你们一同回北地,世子在京城蹉跎十几年了,不该再耽误他了。”

明宗帝与连昭廷说道。

“皇上可要再考虑考虑,朝臣那边也是要提前说服的。”连昭廷道。

“朕考虑清楚了……”明宗帝笑道:“说句实话,世子留在京城也无用,真要留,还不如留你。”

第280章回北地

连昭廷被吓一跳,“皇上,玩笑开不得,微臣心脏不好。”

“心脏不好找小师妹治,不能开玩笑多无趣。”

明宗帝拍拍连昭廷肩膀,“将你强留京城,朕也舍不得,不过将来有事,你必须随时入京相助。”

“皇上尽管放心,往北地送急信和传递消息的方式皇上皆知晓了,微臣在京中的暗卫和线网亦为皇上所用。”连昭廷诚心道。

“朕信你,皇叔定了何日回北地?”

一步一步走来,明宗帝愈发信任连昭廷,这种信任发自于血脉。

当年父皇大约也是这样信任皇叔荣亲王的。

“回皇上,后日即启程。”连昭廷回道。

“这么快?小师妹呢,可与你们一路?”

连昭廷点点头,“六小姐是微臣带离北地的,出来有大半年了,微臣有责任将她安然无恙地送回北地。”

……

另一处王皇后与祝妤君一边赏花灯一边闲聊,亦聊起祝妤君将回北地之事。

“妹妹这一离开,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王皇后神色惆怅,很是不舍。

“娘娘勿忧,若妹妹得机会来京城,一定会进宫看望娘娘的。”

祝妤君迫不及待回北地了,许久未见爹娘和八妹,十分想念。

“妹妹如今贵为公主,皇上赐了京城府邸,延仁药铺也即将在京城开张,妹妹不如接了伯父、伯母在京城住下,如此我们能时常相见。”王皇后诚心提议道。

祝妤君被封为玉君公主,享公主身份最高食封。由于先皇驾崩,凡事从简,故册封一事仅昭告天下,并未大摆仪式。

祝妤君摇头婉拒,“妹妹家在北地,何况妹妹此次回去,也并不久留,略做休息就要南下,四处走走看看。”

若非想念亲人,且听丹玥言好友沈云琳怀了身孕,但怀相不太好,她一定要回去一趟,否则她就直接南下寻找众人忘记李神医的原因了。

“妹妹出门一定要谨慎小心,哎,我知道妹妹是有主见的,我等皆自愧不如。”

王皇后本想替她表兄崔元靖撮合撮合,临要开口又打消了主意。

祝妤君心里若有她表兄,无需撮合自能成,若没有,口舌说干了祝妤君也不会答应,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还会怪她多管闲事,为难祝妤君。

让她表兄自个努力去吧。

……

到荣亲王等人远行之日,明宗帝亲自送至城门外。

此次回去的有荣亲王、连昭廷、崔元靖、祝妤君。

祝明轩跟随闻老先生学习,暂时不回北地,世子连昭显则言府邸尚未收拾妥当,并且要与京中认识的好友一一告别,是以要再耽搁一段时日。

其实连昭廷等人看出连昭显似乎不太愿意回北地,但皆没说破。

皇上说其不用留了,就不该赖京城。

回北地一路顺畅,青州郡的秦巡抚被先皇撤换处死,现在青州巡抚是荣亲王军里曾经的副将。

崔元靖对祝妤君仍旧关照有加、嘘寒问暖。

连昭廷则一直站在距离祝妤君不远不近的地方,他抬头能看见祝妤君,却又不会打扰到祝妤君的生活和心情。

不知为何,离北地越近,他越希望车队速度慢点。

到后来粗神经的荣亲王也看出儿子不对劲。

某次车队停下歇息烧火做饭,荣亲王发现儿子又在偷偷看人家小姑娘,忍不住上前重重一拍连昭廷脑袋。

连昭廷心里的伤春悲秋被荣亲王的蛮力打得稀碎。

“父王,无缘无故为何打孩儿。”连昭廷愤愤道。

荣亲王搓一搓粗厚长满老茧的手,“你不争气,老子为什么不能打你?”

连昭廷一脸不解。

当初为了迷惑二皇子和二皇子手底下对荣亲王府忌惮的朝臣,他每日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父皇在外人面前嫌他不争气打打他能理解,现在他立了一堆功,为何还打?

荣亲王清清嗓子,靠近儿子脑袋,指了指祝妤君方向,“喜欢那小姑娘吧?”

荣亲王见祝妤君第一眼就很满意,气度不输丹玥。

连昭廷红了脸,羞恼地摇头,“父王不要乱说话,孩儿不喜欢她,她是孩儿朋友。”

“朋友?你看朋友的眼神,比你老子当年偷看你娘的还炙热,你当老子是傻的,还是瞎的?”

荣亲王一脸不屑,嗓门越来越大,“所以你立再多功,老子也不满意你这儿子,磨磨唧唧,娘们兮兮,半点不如你妹妹。”

连昭廷恨不能跳起来捂住他爹的嘴。

见儿子一副沮丧、失魂落魄的模样,荣亲王颇不落忍,决定传授过来人的经验,顺便安慰安慰,“你看崔家小子,多得劲,多死皮赖脸?喜欢小姑娘就得像崔家小子那样,你不比崔家小子差,有机会的。”

连昭廷仍旧不吭声。

荣亲王恍然大悟,“我知道了,你是不是追过小姑娘,结果没追上,现在死要面子不肯再追求了?听老子说,追小姑娘这事和练武一样,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哦,还和打瓦剌一样,要有耐心,手段要快准狠。”

连昭廷烦躁地退后一步,“爹您别乱说话了,一会六小姐和元靖听到要误会的。”

“误会?你是怕失去崔家小子这兄弟……”

不用听连昭廷也知道他爹接下来要说什么,无非是为兄弟可以两肋插刀,但女人不能让之类,遂赶忙打断,“父王,孩儿实话告诉您,孩儿有意中人了,不是祝六小姐,待回北地,寻到合适时机,孩儿会告知小姐身份。”

说罢连昭廷转身便走,离满嘴胡说八道的父亲越远越好。

走时连昭廷余光看到崔元靖叉一只喷香的烤鸡腿给六小姐。

他心里一酸,撇过眼,也不知道六小姐有没有接。

荣亲王错愕地望着儿子背影。

他平日粗是粗些,武将嘛,但直觉和观察力是没问题的,从儿子那哀怨的小眼神,就知道是看上祝家丫头了。

居然不承认,还拿有意中人来搪塞。

明宗帝‘切’一声,亏他好心指点蠢儿。

罢,懒得操闲心了,他等着看儿子会领回什么意中人,若是比祝丫头差,就打出去。

第281章打主意

祝祥渊、小张氏带祝妤桐早早到城外等爱女。

除了祝家,周知府、崔家家主也带了各自夫人于城外搭起临时幛房,他们是接荣亲王的。

虽然确定荣亲王一行人早上将入城,但具体时辰却不知。

崔大夫人等得无趣,让丫鬟扶了来寻小张氏说话。

“五太太,您是等公主殿下吧。”

崔大夫人没话找话问一句,公主殿下指祝妤君。

明宗帝昭告天下认义妹,祝妤君成为民间公主,身份与以往大不同。

听到旁人喊爱女公主,祝祥渊很不高兴,他觉得女儿被皇家抢走了。

“是啊,大夫人是等崔二公子吗?”

小张氏见夫君板着脸拖小女儿走开,她唯能独自耐住性子与崔大夫人攀谈。

崔大夫人的娘家侄女贵为皇后,皆是皇亲国戚,谁也不能怠慢谁。

“我家那皮猴不用等,我是随夫君来接迎王爷和公主的。”

崔大夫人赞赏道:“听说公主不但救了当年中毒的明宗帝,在逆臣谋反时,也立了大功,说来我们家元靖,就是为了帮连二公子和公主,才去京城的。”

“崔二公子亦立了大功,听说皇上想留崔二公子在京任职,可二公子拒绝了。”

京城传到北地的消息真真假假满天飞,其实小张氏都不甚在意,她只想爱女平安回家。

“元靖是为了保护公主,否则随他叔祖父或外祖父走仕途,怎么不比回北地无所事事的强。”

崔大夫人掩嘴笑,“说来元靖和公主年岁相当,又相识已久……公主今年满十四,亲事可以定了,不知太太可有替公主相看人家。”

崔大夫人完全忘记自己当初嫌弃祝妤君出身低微,特意跑去延仁药铺令祝妤君离她儿子远点一事,她只记得祝妤君是皇上义妹了。

小张氏知道崔大夫人在打什么主意,君儿优秀,好女百家求,但依君儿脾气,这人得她自己挑,婉拒道:“君儿的亲事……漫说我了,恐怕她爹也做不得主……”

小张氏的意思是祝妤君自己做主,但崔大夫人听成另一番意思。

崔大夫人以为小张氏是指祝妤君身份太高,他们这从商的爹娘,没资格指手画脚,该由皇上或皇后说了算。

崔大夫人觉得有道理,不过没关系,她娘家侄女就是皇后,遂岔开话笑道:“过几日王府世子回来,我们府会办一次赏菊宴,到时还请太太一家赏脸参宴,明日请帖会送去贵府。”

小张氏忙应下,她还未去过贵家宴席。

小张氏这边艰难地应付崔大夫人,另一边周知府、崔大老爷等人也去找祝祥渊攀谈。

好在没过多久,等在前方官道的仆僮小跑回来,禀报车队已拐上这条官道,大约再过一刻钟就到了。

祝祥渊迫不及待见到女儿,直接去路口。

若祝妤君再不回北地,祝祥渊都打算去京城了,反正由于先皇过世,明年的贡试延到后年,他闲着也是闲着。

车队抵达,两厢见面,激动欢喜不必多言。

祝妤君随爹娘回府邸,崔元靖若不是被他娘抓着,大约也要跟了去。

临上马车前,祝妤君想起一事,走到崔大夫人面前,曲膝见礼。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