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我哥哥叫贾宝玉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7(2 / 2)

等他转身,贾瑾才看清这人。

这人竟是早前监考县试府试的主考官——方昭为,方知府。

贾瑾又偷偷瞄了瞄棋盘上的战况,这才见原先黑子的颓势已经尽散,反倒是对白子进行反剿,步步紧逼,白子败局已定。

老者和方知府领着两人进了房间,贾珠便从怀中将李祭酒写的书信交予老者。

老者看过信后对着贾珠好一番打量,又问了他好些问题,这才拉着他说起话来。

而一旁的贾瑾则有些无聊起来。

他听贾珠向老者请教的都是些开设私塾的事项,便知他这大哥动了些教书育人的心思,看来贾珠在国子监做教谕的两年,也是学到了挺多。

贾珠性子温润敦实且有耐心,看他当日肯教三岁的他读书就可知晓!

如今他带出来的贾兰比之贾珠天分更高,于读书一事上怕是比贾住都要更厉害几分!

贾珠的将来有了目标,贾瑾亦是真心实意为他开心!

方昭为已观察了贾瑾许久。

去岁府试后,他便想见见这个少年,可惜贾瑾府试结束后便迫不及待的回了京都,让想与贾瑾结交一番的方知府很是可惜。

如今见少年信手拈来的就解决了他这一盘必胜的棋局,心中对贾瑾的好奇就更大!

四皇子极力推崇的少年究竟有什么本事?

他是四皇子的人,当然知四皇子最近过得是什么日子?他这人性子里有些反骨,要不然当年也不会出暗指元嘉帝为帝不仁的考题。

以他看来,如今四皇子简直就是民心所向的大统继承人,元嘉帝如今身子微恙,便是他可以大肆揽权的时候,也不知为何四皇子又选择了蛰伏。

他有心想考考贾瑾,见贾珠与老者两人正聊的开心,便主动问贾瑾道:“我这有一题想要考考你,你可是敢应答?若是答的好了,这次院试我保你必过可好?”

贾瑾:……话说我这次院试的主考官可不是您!

话虽如此,贾瑾仍旧点点头。

方知府沉吟片刻,这才问道:“子产而死,谁其嗣之?何解?”

贾瑾嘴角一抽,这方知府胆子可是真大,这种问题也是敢问。

这题中的子产是春秋时的一个有名的贤相,这题的大义是子产死了,有谁能够继承他?

虽说这题是对国家贤能者流失的感叹,但这题从方知府口中问出,明晃晃的就是再问贾瑾,你认为当今能够承大统的人有谁?

他还能说谁?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入v,大家多支持哦,爱你们哦感谢在2020-04-0720:56:22~2020-04-0820:52: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637407860瓶;夜轻染16瓶;云岚、娇娇10瓶;亖分、玥杉木楚、绯月翳寒5瓶;飞羽弦乐、小乐、风纪扣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三合一

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他知最近徒晏清这消极忍让的方式,让他手底下跟着的人或多或少都起了点难言的心思,只是他原以为这方知府是个通达的人,会想清楚些,没想到竟也拐进了死胡同里。

“昔日有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先生以为拾得大师如何回答的?”

贾瑾不答反问。

方知府身子微微一顿,这种佛法中的禅礼他还是略懂一二的,他当然知拾得大师是怎么答复的,“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募地,方知府睁大了双眼:“你是说?”

贾瑾没等他说,便继续道:“先生可知勾践卧薪尝胆的道理,小子以为,凡成大事者需忍其不能忍,如此方可成事!”

说完,贾瑾便没在说话,他刚才的回答即隐晦的告诉方知府他的选择,却又间接向他说明,如今四皇子的蛰伏是为了将来所成的大事。

“好好,好!倒是我想左了!你这小子……哈哈!”

方知府突然开怀大笑的表现将贾瑾吓了一跳,也将贾珠和正说话的老者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老者是白鹤书院的孔山长,同时又是方知府的授业恩师。

方知府年少得志,自是傲气非常,虽说因他伯父的事一时受挫,但很快便得了四皇子的相助,总体上日子顺风顺水。

孔山长一直就觉得他这徒弟的性子在官场上怕是会混不下去,原因无它,他的性子太过冲动,几乎是想到一出是一出,虽说做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难保将来不会受人攻讦!

倒是难得看他有如此肯低头的时候。

总体上来说,这次的见面算的上是宾主尽欢,当然前提是方知府不用那种吃人的目光一直盯着贾瑾的话。

日子很快便到了院试的日子。

院试由各州府的学政官主考,凡是府试通过的童生都可以参与,院试的报名与县试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不同于县试的连考五场,院试只分为正试与复试两场,两场考完,即会发出长案,在长案上的人皆录取为秀才。

因着去岁的县试,府试贾瑾一举夺下两个案首,因此这次院试,贾瑾倒是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少年站在人群中,身姿挺拔,气质清扬。

耳边传来别人对他的窃窃私语,贾瑾也是面上无波,自是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

不知何时,贡院的大门处已经被抬过来一面大锣鼓,一道清脆的锣鼓声,从门口处传了过来,响彻现场,同时也正式拉开了院试科考的序幕。

一众学子在听到锣鼓声后,尽皆提心吊胆起来,有几个学子的身子哆哆嗦嗦的颤栗起来,也有几个学子不断擦拭着额头的冷汗,一时人间百态尽显!

毕竟院试不同于府试县试,三年只考两场不说,只要跨过了院试的门槛,就等于一只脚跨入了士大夫的门槛,又怎么不让这些学子心绪激动。

经过繁琐的唱保、查验身份等步骤,贾瑾这才进到了贡院中。

贾瑾整理好考棚中的环境没多久,此次主考的学政官便缓步进入考场。

院试的学政官一般都会在考生科考前巡视一圈考场,等巡视到了贾瑾这地时,领头的男子脚步微微一滞,随即又不动声色的往前走。

贾瑾抬头快速看了那领头之人一眼,随即便又低下了头。

领头的人身着红袍,面色威严,看着便是一个古板周正的人,倒是与前些日子所见的那位孔山长有些肖似。

肖似?莫非······

贾瑾脸色略微有些不自然,他忽然想起那次与方知府见面时,方知府曾大言不惭的说他若是答好了他的问题,他就必保他通过此次的院试的话。

他原以为这不过就是方知府的一时妄言,如今看那主考的学政与孔山长面容肖似,相必两人定是有什么亲缘关系,而方知府又是孔山长的关门弟子,那他与这位学政大人大人是什么关系也就不言而喻。

等巡视过考场一圈,孔学政这才进了贡院中为考官准备的房间中休息。

他才跨进房门,便见方知府已经端着茶坐在房中品茗。

“师兄可是见过那个小子了,看着可是个良材?”

孔学政见他那副样子,心下就有些来气。他这个小师弟从小就受尽他父亲和众兄弟的疼宠,便是他,虽说嘴里总是要说上他两句,但是行动上仍旧是很关照这个小师弟。

“只是看了一眼,能够看出个什么来,也不知你怎么就对他这么上心,莫不是你动了收徒的心思了?”

方知府端起茶碗又抿了一口这才缓缓道:“那小子挺合我的心意,若是他这次过了考试,我就在宴会上亲自收这个小子做我的亲传弟子,想来那时,那小子也是不能拒绝!到时候师兄和老师可是要多看顾着些!”

孔学政原本对他投靠了四皇子的行为十分看不上眼,如今见他一副对贾瑾势在必得的无赖行为,有些没好气道:“若是那个少年人真如你说的那般是个有才的,便是你不说,我也是个惜才的!”

此时的贾瑾当然不知道房中两人的交谈,他看着眼前的试题,微微陷入了沉思。

院试的整张试卷分为三道题。

第一题,是默写《圣谕广训》中的一段文字。

这类题出卷者常是选取其中的一段句子,截掉两头,只留中间,让考生来补充完成。题型简单,通常考查的是学子对考试最基本的熟记,背诵。

这题对贾瑾并无甚难度,他只匆匆略了几眼。

第二题,是道四书文题,以四书文中的一些句子为题目,让考生作答,就如县试府试科考的内容一样,需要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这一类题目,通常有一套自己的回答模式,毕竟四书文也不过寥寥万字,对于出题者来说,其实翻来覆去也就那么些题目可出,除非如上次的方知府一般,出个截答题,要不然题目也不会很难,只是如何答得出彩,却要考生放点心思进去。

院试的第三题考的却是县试和府试都未出现过的策论题,这道题在整张试卷中难度最大,几乎就是一道题决定了此次院试的成败。

“今有河间府水患,流民四散,······既往之失,何者宜惩?将来之虞,何者当戒?”

这策论题并不是很难猜,毕竟这几个月来朝中最紧要的事情也就只有河间府的水患。

只是这题问的犀利,只问考生如何帮扶百姓摆脱当前的困境?在处理这次水患中为官者犯了哪些错误,应该如何修正?将来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这题需让考生将实际问题与儒家经典结合起来,做一遍长文章,阐述自身的看法,这样便需要下些心思了!

这三道题目,循序渐进,彻底将一个读书人的学问考核出来,倒是与孔圣人的循序渐进这一思想十分符合,想来那学政大人必是个受儒家思想极深的官员。

如今朝廷已经发布政令减免了河间府的赋税的举措,想必大多数的考试都会往这方面写,只是贾瑾却不想写这些。

减免赋税虽然也很重要,但如何发展民生这才是其中的关键,贾瑾沉思片刻,这才缓缓动了笔。

“民生为国之重······”手中之笔,随之而动,一手清隽的馆阁体随之跃然于笔下,挥毫拨墨之间,笔下有龙蛇在飞舞。

贾瑾以一副势不可挡的架势完成了手中的策论题。

等搁下了手中的笔,贾瑾才缓缓的舒了一口气,手下的试卷字体端正,内容也看着满意,他擦擦头上的薄汗,缓缓的舒了一口气!

院试的考试就以这样一种情况落下了帷幕,等待榜单的日子里贾瑾的生活一直十分平静。反倒是贾珠也如之前的贾琏一般,一直心绪不宁,要不是有贾瑾劝慰,又时不时的与他提起在京都的贾兰,贾珠怕是要焦虑坏了!

此时院试的阅卷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孔学政看了手下阅卷官递上来的几篇文章,只是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不自觉的皱紧,“这什么狗屁不通的文章,陈词滥调,溢美之词,俗不可耐!”

手下前来送考卷的阅卷官擦擦头上的汗水,他们这位孔学政虽说不是孔家的嫡支,但是在孔家也是能够说得上话的,自己本身也是文采斐然,因此他说的那几张卷子基本就已经在落榜之列。

阅卷官看看手中的这一张试卷,深吸了一口气,还是来到了孔学政面前。

孔学政正在皱眉,他已经阅过不下几十份的试卷,没有一份试卷如方知府讲的那般,阅之便让人心潮澎湃,有通体舒爽之感!

若是方知府说的那个少年的卷子就在刚才丢掉的那几个人,那他还是在去劝劝他那位小师弟吧!

话虽如此,孔学政再接过了阅卷官递过来的试卷时仍旧看的十分仔细!

这卷子,好,好,字字珠玑,精彩绝伦啊!

阅卷官小心的看着孔学政的神色,只是这次如先前几次的愤怒不同,孔学政越看心情越舒畅,等看到最后更是连连叫好。

“这试卷,给我拆了弥封,看看是哪家学子?”

院试因着是最后一场的缘故,誊录后试卷就不再以座号的方式填写,而是直接会将考生的籍贯姓名都写在上面,学政官若是有意想要查看学子信息可是可以的!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