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倒挺美,我跟你妈干了一辈子,好不容易要退休了,你跟我来这个?”就算是醉了,苏父依旧条理清晰,“我们过去你就不用想了,两个孩子回来念书倒是可以。”
得,又是一番头疼。
留父母在家,身为独子的苏泽适也担心。好在暂时二老的身子骨都还硬朗,他拼几年事业还撑得住,可孩子就不一样了,总不能让两个小学生自己照顾自己吧?
深吸一口气,扶着苏父站起来,“爸,咱们去洗澡睡觉了啊,慢点。”
哪知苏父一把就将他推开了,“你爸我好着呢,哪用得着你扶?干自己的事去吧。”他一辈子要强,没服过老,要醉不醉的还记得这事儿。
苏泽适哭笑不得,一连声答应着,“知道了,您厉害着呢,我就是过去看看。”
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有什么不对,苏父摇摇晃晃地进了浴室。过了一会儿,苏母进去照顾苏父,苏泽适安心离场。
贺小枝去了苏泽适的房间,正坐在床沿理他们的衣服,带回来的东西已经交给苏母,不需要她操心了。
苏泽适一开门她就知道了,抬头看向他,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
昏黄的灯光给眼前的一切加上了一层温和,落在地上的影子靠得很近,似乎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
慢慢靠近还在动作的妻子,苏泽适抱住她,“跟我逞什么强?知道你受委屈了,我来整理行吗?”
本来还低着头的贺小枝一下子笑出来,“你就是把我看得太弱了,这才哪到哪啊,爸妈又没说什么难听话,还不至于。”
“对着我,你弱一些才好呢”,头靠着头,苏泽适声音里满是笑意。
没过多久,外面传来苏母的声音,“泽适,我跟你爸睡了,你们也早些睡啊。”
“好”,夫妻俩没耽搁,收拾好就睡了,结结实实的一天折腾,是个人都累得慌。
第66章年代文的渣知青(15)
时值六月,难得的一场雨送给了人们盛夏时节的清凉,小小的巷子里积洼着水,有小孩子蹲在一旁伸手试探着,却被大人发现,一顿臭骂。
早间正是人们上班的时候,处处可见步履匆匆的行人,吆喝的早餐摊子、打招呼的女人、开怀大笑的男人,充满生活气息。
在家待了五天时间,苏泽适简直心力交瘁。他实在不明白,简单的六口之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需要拜访的人。
此前他来去匆匆,苏父苏母一直没来得及显摆考上大学的儿子,这次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回来,少不了一番走访。
虽说二老嘴上说着不满意贺小枝这个儿媳妇,介绍的时候却满口赞扬,时时不忘说说儿媳妇也考上大学的事。
二老几天中的表现,让苏泽适觉得他们实在可爱,不仅没有为难贺小枝,还在她被人说乡下人的时候百般维护。
从这一点上看,他们或许观念上有些问题,可也不是什么恶人,甚至连重男轻女都没有,倒让他安心许多。
但因为他要离开所带来的麻烦依旧没有解决,连苏泽适一时间都拿不出什么好方案。涉及孩子,怎么小心都不为过,最好还是家中长辈能够帮帮忙。
今日,他们就要离开苏家回贺家看看。算起来,他们也有一年多时间没回去了。
依旧是大包小包的,却多了苏父苏母帮忙送去车站,让苏泽适轻松许多。
送他们上车的时候,二老都快哭了。他们一辈子就得了这么一个儿子,长期不在身边,哪能不想?
“泽适,有什么难事一定要跟家里说,你不说我们天天担心”,这次再加上两个可爱的孩子,苏母不止一次地动心想跟去照顾孙子孙女。
苏父也是拉着他们好一阵才放开,他比较理智,顾忌着不想给儿子添麻烦,不想放了就快到手的退休工资,这才拉着苏母不让走。
他算过了,儿子身上的负担不轻,又不要他们给的钱,不能再让他担着他们两人了。不过他也打算过,要是儿媳妇那边实在帮不上忙,还是得让老婆子过去,到时候他们省着些,一个人的工资也够了。
眼见他们就要上车了,饶是自喻冷静的苏父也难受不已,搓了搓手,还是说了一句,“不行就让你妈去,我是不去的。”
火车尽在眼前,苏泽适知道此去回来的时间很少。时间过得很快,父母的老去却不等人,到底两难。
苏泽适不知道父母的盘算,还想着尽量劝劝岳母,实在不行再请个帮工。
他们现在请的阿姨只是帮忙做做家务,孩子没让她接手。主要是她家里的人太多,麻烦事也多,夫妻俩不放心。
终究到了分别的时候,苏泽适一家挤上了车,隔着窗户不住地挥手,随着火车的前行,后面的人影越来越远,直至再也看不见。
小孩子的心思很敏感,这几天就跟爷爷奶奶处出了感情,窝在父母怀里哇哇大哭。
好不容易安抚好他们,贺小枝劝慰丈夫,“你不要担心,平常放假我会带着孩子回来看看爸妈的。”她性子温良,哪怕刚开始苏父苏母的态度不算好,却也确实没有难为她,就算为了丈夫,她也愿意多关心关心他们。
知道她是好心,苏泽适叹了口气,“你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就别折腾了,有时间给爸妈打个电话吧。”
中途转了一次车才到县里,后面就是夫妻俩提着东西在后面,两个孩子手拉着手在前面走。
好在贺家所在的村子隔县里不算太远,连骗带哄地让两个孩子走到了。
还没到贺家,就有人认出了他们,“军子,你妹妹和妹夫回来了”,吼声老远就能听到。
苏泽适没认出来热心的是谁,贺小枝开口打招呼,“金花婶儿,您还这么康健,柱子上初中了吧?”
他们闲聊的功夫,贺保军大踏步地到了他们身前,“怎么回来了也没提前说一声?要是家里没人你们就该哭了。”
“大哥,这不是怕你们麻烦吗,没有客气的,帮忙拿点东西?”苏泽适说着将贺小枝手里的包袱递给大舅哥,他自己倒还好。
一路上不断地有人跟他们说话,说说笑笑地到了贺家门前。
村里就是这点好,谁家来人了都不用专门去请,很快就会有人将消息传过去。这不,贺父贺母已经从地里回来了。
贺母显然也刚进家门,脚上还沾着泥,洗了手就冲过来拉住两个孩子,“哎哟,外婆的小乖乖,这都多久没见了,还记不记得外婆?”
玲玲和晨晨离开家的时候已经记事,一屋子的人都没忘,惹得长辈们又是一番疼爱。
“爸、妈”,贺小枝也很高兴,她离开家时心里惶然不安,现在却只有纯粹的回到家中的愉悦。
贺父的腿已经养好了,除了不能挑抬重物,站在人前没有丝毫问题。他矜持一些,没有跟老婆子争抢外孙,应了一声,“嗯,先进屋吧。”
“你看我这都忘了,一路回来累坏了吧?先进屋坐会儿,你们嫂子已经在做饭了”,贺母一拍脑袋,招呼他们进去。
贺小枝和苏泽适将东西放进屋里,现在他们也没心思分。
苏泽适陪着岳父和大舅哥说话,他出过国,贺父和贺大哥对他的见闻相当感兴趣。
贺小枝见没什么事情,转身去了厨房。大嫂的性子,真让她一个人做一桌菜肯定又有怨言。
一顿饭吃得喜气洋洋、和乐无比,哪怕是小心思过多的贺大嫂都难得没有插话。
体贴夫妻俩累了,天一黑贺母就赶他们回房休息,两个孩子也是早早睡下。
窗外不知名的小虫欢快地啼叫,偶尔一缕风穿进屋中,给睡梦中的人送去一阵清凉,让人在夏日中难得有个安宁。
安安静静的一个晚上过去,第二天一早贺家人就都起了,农家之人,早已习惯天亮即起的作息。
院子里有母鸡要食的叫声,几个孩子凑在一起不知说些什么,一会儿各自散开,跑跑跳跳间尽是轻快的笑声。
贺小枝依旧去帮大嫂做饭,贺母端着破瓷碗味鸡,还要准备猪食,一大早就没有轻松的。
苏泽适转了一圈,去了后院给贺父帮忙。
一切都是平常的样子,苏泽适却从这平常中感受到了放松。每日里忙忙碌碌,回到乡间难得轻松。
吃过早饭,贺家人拿着农具该上工的上工,女儿女婿不算外人,真要特意招待才奇怪。
苏泽适没有丝毫的不适,也扛着锄头跟着去了。贺父贺母走在前面,
没注意女婿,贺保军奇怪地看了妹夫一眼:吃错药了?他不是最讨厌下地吗?
他脸上的表情太过明显,想忽视都难。苏泽适无奈一笑,“别看了大哥,我别的不会,稍微帮点忙还是可以的。”难不成他还能让一家人都干活自己待在家里歇着?
哦,也对,原主就是这样干的。
不出所料,村里最不缺的就是随时找话题的伯母婶婶,一见苏泽适和贺小枝就是一阵调侃,“银花嫂子,小枝他们难得回来你还这么勤快呢?”
这就是挑事了,明里暗里说小辈不孝顺呗。贺母可不是软柿子,当即刺了回去,“你姑娘那么久没回来,你不照样下地吗?”
刺她的是会计老婆,闺女嫁进了城里,少有回家的,最不乐意的就是有人提这事,此时一听,脸色一下就垮了,“还不兴说了。”
贺母没理她,转头看见女婿,顿了顿才说,“实在不行你回家帮你侄子看看作业,臭小子就知道疯玩,眼看就要开学了,肯定作业都还没写。”
从这句交代就能看出原主给别人的印象,苏泽适无力解释,还是老老实实地帮忙吧。
他没接话,在贺家人看来就是默认了。
贺小枝狠松了一口气,丈夫基本没干过活,今日看样子太阳就热,她就担心他逞强,愿意回家就好了。
见不得他们紧张兮兮的样子,贺父发了话,“大男人家家的,就是得干活,你们这像什么样子”,说完自顾自地开始锄草。
苏泽适问了一句,“咱们是要施肥吧?”
“是啊,等会儿我和你大嫂负责挑,这些草得翻过来晒着,你看着帮忙就行”,贺保军不在意地点点头,就准备去另一边。
贺大嫂虽说小心思多了些,嘴碎了些,可干活却从不含糊,记工分的时候她可是次次满工分。
闻言,苏泽适叫住了就要走的人,“不必了,等下我跟你去挑,草就让他们来吧。”贺家的土地靠得近,劳动力也不少,动作快点趁他们在家能把这一轮忙完。
贺父听到了这话,打断了贺保军就要拒绝的话,“让他去,磨磨唧唧的。”
他也不信苏泽适能干这活,城里娃,有点脏的臭的就受不住,能挑粪才有鬼了。可既然话是他说的,总得让他试试,他最是不喜空口白牙的放大话的人。
第67章年代文的渣知青(16)
贺保军摇了摇头,心中暗道:这可真是青天白日的见了鬼了,还真让他去?
接下来一天的时间给贺家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苏泽适不仅没有被恶心到吐,体力比贺保军更胜一筹,原本满打满算要四天才能完工的施肥现在看两天就差不多了。
苏泽适管不着别人心里的想法,自顾自地埋头干活。
在他看来,他们安排的农活算不上重,早起干了四个小时不到,中午休息近三小时,下午再四个小时,他还有余力。
尽管他的转变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冲击,可这不重要,毕竟,他不会留在村里一辈子,哪怕体力好些,也仅仅会让人惊讶一点罢了。
此番卖力,还是为了让贺父贺母少操劳一些,他看得出来,妻子很担心父母的身体。
如此几日之后,终于到了苏泽适一家要离开的时候。
“你们不用担心,我跟你妈这把老骨头看两个孩子还是能看住的”,贺父爽朗的声音传了出来。
原来,经过这几天的商议,贺父贺母终于下定决心去海城帮夫妻俩照顾孩子。
苏泽适感动于二老的付出,如此一来,他的担心至少去了一半。
何况,他打心底是希望能由自己夫妻给二老养老的。
不仅是出于弥补原主所犯错误的原因,更有贺小枝的不舍与孝顺。她过得不好时,是父母与哥哥权力照顾,过得好了,自然想尽一份力。
明日一早就要走了,父母能常伴身边,贺小枝自然高兴,“爸、妈,谢谢你们,我这早年麻烦你们,现在又要劳累你们,实在羞愧。”
她是真心想让父母跟着自己过好日子的,不过看现在的情况父母去了免不了受累,照顾小孩子可不是什么轻省活。
“你这孩子,跟自己父母有什么好客气的,我们这把老骨头,能帮你们的忙才叫高兴呢”,贺母拍拍女儿的手,语气温和。
她算是看出来了,跟儿媳妇天天住着免不了受气,既然女儿女婿愿意给他们养老,自然再好不过。
至于女婿的父母,到时候合得来住在一起也不是不行,合不来大不了租个离孩子们近些的房子住下。
原本老头子还不乐意,还是她坚持要去才妥协。她有直觉,以后不会后悔的。
苏泽适可不知道岳母对自己的信心那么足,眼见天色已晚,主动提出了休息,“既然爸妈愿意去,以后咱们肯定尽全力照顾好你们,大哥不用担心。”
按农村的规矩父母肯定是跟儿子住的,就没有跑去闺女家几年的道理,此举肯定引起了贺保军的不满,可苏泽适也别无他法,只能尽力相劝。
不过贺保军倒是出乎意料的大度,摆了摆手,“爸妈愿意就去吧,城里的日子不比乡下舒坦?要是以后有机会了,我跟你嫂子也去看看。”
虽说他也觉得父母应该由自己养老,却对他们帮妹妹照顾孩子这一点没有意见。他性子直爽,一直将照顾妹妹看作责任,在这一点上爽快得让贺父贺母都有些惊讶。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