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养娃美滋滋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1(1 / 2)

柳根发瞅瞅闺女,有些担心。

那记分员是个轻简活儿,可也容易得罪人。

会开完了,正赶上吃饭。

村民们一哄而散,都往家赶。

柳小樱也跑得飞快。

一进院子,冯玉兰就趴在窗户上喊:“樱子,快过来瞧瞧……”

柳小樱一阵小跑,进了屋。

只见五个小家伙,穿着小褂子,仰着脸儿躺在床上,正抱着脚丫子啃呢!

小娃娃腿软,那脚丫子扳过来正好够着嘴。

柳小樱哭笑不得,就唬着脸问:“这是谁开的头啊?”

大虎咧着嘴笑着,一脸得意。

“好吧,大哥没带好头……”

“虎娃,把脚放下来……”

娃娃们正啃得起劲,谁都不搭理她。

柳小樱就爬到床上,抓住大虎的脚底板,挠痒痒。

大虎“啊啊”地笑着,以为娘在逗他玩。

柳小樱没辙,又不能使劲儿扳,怕扳折了。

心说,娃娃们狗屁不通,那脚丫子能随便乱啃啊?想磨牙,啃啥不好,干嘛要啃脚丫子啊?

柳小樱赶紧泡饼干。

有了吃的,大虎不啃脚丫子了,其他四个也没劲了,都张着小嘴嗷嗷着,等着吃呢。

柳志江也跑进来看热闹。

见五个娃娃啃脚丫子,就哈哈笑了起来。

冯玉兰就说:“志江,你也甭笑,你小时候也啃过……”

柳志江一听,就咧着嘴出去了。

柳小樱瞅了瞅窗外,小鸡正满院子跑着,啄食吃。

那一窝小鸡满月后,就褪去了绒毛,扎出了羽毛,从黄绒绒的小鸡娃子变成了小鸡。

再看看床上的小家伙,还都是小不点。

第026章

一家人吃了午饭。

柳根发提起小樱当记分员的事儿。

“樱子,当记分员要一碗水端平,不然,可干不下去……”

冯玉兰也说:“樱子,咱这村子就那几个大姓,都是亲戚,得罪一个就得罪一大片,可得注意……”

“爹,娘,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呢!”

吃了午饭,柳小樱就琢磨开了。

过去崔大嫂子当记分员,靠得是崔队长给撑腰,现在轮到她了,只能靠自个儿。明天就要走马上任了,得把旧帐理一理,交接清楚了,免得日后麻烦。

柳小樱顾不上休息,就去了大队部。

她找到文书,要了工分表和花名册。

社员的工分都是集体评出来的,从10分到3分不等。每隔十天评一次,按照男女、劳动表现、力气大小、技术工种进行评议。像大哥这样的青壮年算全劳力,得10分,女的全劳力得8分,半大孩子和老年人得3至5分不等。

评工分时,记分员把上一期的工分当场通报一下,让社员们心里有数。

当然,社员们也有自己记录的,也有一团糊涂的,这就要核对清楚了,哪天没出工,哪天出了半个工,防止耍赖。

柳小樱三下两下就弄明白了。

柳志江也做了讲解。

队里一共有1538个劳动力,分为渔业队、农业队和副业队。每个队下面又分了小队,采取“分片包干”的原则,每个小队领了任务,各司其责。小队里是自由组合,能干的人待在一起,那些懒蛋、病号凑在一堆儿,任务完不成,就不能收工。

柳小樱觉得这个制度挺好,这样就有章可循了。

以后可以按照小队、小组分类统计,给小队也留一份底儿,这样小队长心中有数,她这个记分员只管统计,也不会得罪人了。

虽然麻烦一点,对柳小樱却不在话下。

不过是多誊写几份儿,花点时间罢了。

柳小樱当了记分员,每天都要准时出工。

不能像过去那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她上午下地统计一次,下午再统计一次,中间还要不定期的抽查。当然,监督的活儿是生产队长和小队长干的,她只管统计就行。

除了记工分之外,柳小樱还有巡逻任务。

解放后,海外对内陆的封锁很严重,颠覆活动从未停止过。电台广播、大喇叭喊话、从天上撒宣传品,坏分子传播谣言、破坏生产,真是花样百出。

南山村就发生过好几回,都被化解了。

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老百姓们哪会轻易相信那个?

可在当前形势下,巡逻任务不能少。

每天清晨,柳小樱带着民兵小队在海边巡逻。

天热了,特务们活动猖獗,潜伏过来的概率大大提高了。

那些特务,大多趁着夜里坐船过来,再到指定地点接头。南山村这边浅滩多,礁石也多,大船开不进来,适合小船停靠,就成了特务们的首选之地。

县武装部很重视,就给民兵们布置了任务。

趁着月黑风高之夜,男民兵们就埋伏在海边的树林子里,等着敌人上钩。

女民兵们就负责白天巡逻。

清晨时分,潮水退下去之后,什么痕迹都能留下来。尤其是那些特殊的脚印,熟悉海滩的渔民一眼就分辨出来了。

这么一来,柳小樱忙得脚不沾地,进山打猎就少了。

可鸡汤是必不可少的,兔子肉也吃上瘾了,不打猎咋行啊?

柳小樱就瞄上了海边的树林子。

巡逻回来,就摸进去瞅瞅。

出来时,多有收获。

那袋子里不是野鸡就是野兔子,肥肥的,欢蹦乱跳的。旁人见了也很惊讶,那树林子里还有猎物吗?都扒拉过好多遍了,啥都逮不着啊。

可柳小樱就不一样了,从不空手,也不晓得是啥运气?

有人问起来,柳小樱就抿嘴笑笑。

心说,这都是自己撞上来的,不逮都不行。

她没了空间,弓箭就很少用了,大多是用弹弓。这个好携带不显眼,不知道的还真以为她赤手空拳逮得呢!

有了吃的,心里不慌。

宝宝们也能喝鸡汤了。

这个营养高,配着白米粥,再吃几口百家奶,小家伙们长得飞快,也越发顽皮了。以前吃饱了就睡,现在学会玩了,弄得跟前得有大人看着。

好在,冯玉兰带娃很有经验,志远和志广也学会看孩子了。

见娃娃们想尿,就抱起来把一把,省得尿裤子。

时间长了,也总结出经验了。

五个小家伙不尿也就罢了,一尿都赶在一起,像会传染似的。

想想也是,娃娃们一起吃,一起睡,一起拉粑粑也就不稀罕了。

一家人都围着娃娃团团转。

冯玉兰算了算日子,六月一到,娃娃就满半岁了。

老话常说,半岁的娃娃满地爬。

若是一个也就罢了,五个娃娃一起爬,怕是看不住。

柳小樱一听,就紧张起来。

这可了不得,五个娃娃在床上爬来爬去,像小老虎似的。一会儿看不住,就有可能掉到床底下去。

柳小樱这才体会到,奶娃娃光吃不动的好处。

冯玉兰又打了预防针。

“樱子,这才刚刚开始……”

柳小樱有些发愁。

一直盼着娃娃们赶快长大,可娃娃们一旦长大了就更顽皮了。一个娃娃就够闹人的,五个加在一块,还不把人折腾坏了?

柳根发是个实干派,就瞅了瞅娃娃,说:“樱子,咱家里还有木料,给娃娃们做个大床吧,周围加上栏杆,让娃娃们在里面爬,不怕掉下来,晚上睡觉也能踏实一些……”

“嗯,还是爹的法子好……”

柳小樱想起昔日看过的熊猫直播,那些熊猫崽崽,都像糯米团子一样滩在大床上,伸着小爪子,蹬着小短腿儿,爬来爬去的,还叠在一起玩儿。

养团子需要耐心,得给娃娃创造一个锻炼场地。

柳小樱找出皮尺,量了量屋子,说:“爹,咱要做就做个大的,2米5长,2米宽,以后娃娃们可以躺在上面睡觉,打滚儿……”

说着,柳小樱就画了一张草图,写了尺寸,那围栏还做了特别说明。

栏杆之间的缝隙不能太大,不然娃娃们会钻出来,也不能太小,不然会卡着娃娃们的小手。小娃娃脑袋大身子小,喜欢钻来钻去的,一旦卡住可就麻烦了。

围栏要高一些,打磨光环。靠外边的一面,要做成活扣的,这样便于抱着娃娃上下。

柳小樱很注意安全,把能考虑到的都考虑到了。

柳根发就揣着图纸,去了小集镇。

他找到蒋木匠家,递上图纸。

蒋玉山一看就明白了。

这是小樱妹子画的,还真是聪明。可惜,他太过现实,不可能把五个娃娃都接过来,也不可能入赘,只能在心里想想。

蒋玉山放下手中的活儿,打算优先做这张大床。

手工费也收得很低,只留了一块钱。

柳根发不好意思,就说:“蒋师傅,你再多留点儿……”

“大叔,这不少了,剩下的给娃娃们买点吃的……”

“那,那就谢谢了……”

柳根发在心里叹息一声。

要是蒋木匠做自家女婿该多好啊,真是可惜了。

到了六月,宝宝们半岁了。

果然,开始爬来爬去的。

那大床还没做好,就在院里铺了一张大草席,垫上床单,让娃娃们在上面爬着玩。

一会儿看不住,就爬到地上了。

搁在“娃娃车”上也不老实,不是你摸我一下,就是我揪你一下,还蹬着小腿儿往外爬。

冯玉兰就留在家里看孩子,也不出工了。

就这样,还是忙得焦头烂额的。

林阿婆就过来搭把手,让冯玉兰抽出时间去做饭。

柳小樱心说,亏得娘和奶奶帮忙,不然,还真是弄不住。

这天上午,张庆民来到了南山村。

他是做回访的,宋文晖也陪着。

虽然宋文晖死活不想来,可这是工作,硬着头皮也得过来,

张庆民找到柳家,隔着院墙就听到娃娃的“啊啊”声。

叩开院门,看到五个娃娃坐在“娃娃车”里,冯玉兰正推着。

“哎呦,记者同志来了……”

冯玉兰一眼认出了张庆民。

张庆民穿着白衬衣,戴着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很好认。对宋文晖自然不感冒,可看在张庆民的面上,也不为难他。

张庆民见了“五胞胎”很高兴,就问:“婶子,小樱同志呢?”

“唔,樱子下地了……”

张庆民询问了“五胞胎”的情况,就举起相机拍了两张照片。

还说,等照片洗出来了,就给捎过来。

临走之前,张庆民又掏出二十块钱和五斤粮票,说是县里的同志捐的。

冯玉兰推让了一番,就收下了。

她本想提一下部队那边的捐赠情况,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小樱跟她说过要低调,钱和粮票的事儿不能往外说,省得人家害红眼病。

出了柳家,张庆民想见见小樱,就朝地头走去。

看到社员们在干活,就举起相机“咔嚓咔嚓”拍了几张。

可到了地里,社员们说:“小樱去海边巡逻了。”

张庆民有点失望。

可又一想,女民兵也是一个好题材啊,那就给女民兵们拍张照片好了。

宋文晖一听,就落在了后面,说在路口等着,再也不敢往前走了。

张庆民兴冲冲地来到海边。

远远地看到一队女民兵在沙滩上训练,就挥着手,大声喊着:“柳小樱同志!”

女民兵们见记者同志来了,兴奋不已。

一听要拍照,就整整衣襟,扎好武装带,系好草帽,手持红缨枪站成一排。

镜头一闪,这英姿飒爽的一幕就留下了。

柳小樱有点遗憾。

这红缨枪要是换成钢枪就好了,那样就威风多了。

第027章

一个星期过后,张庆民又来到了南山村。

这一回,是他自己来的。

带着几份报纸和照片,有关于“五胞胎”的,也有关于女民兵的,篇幅虽然不大,荣誉却不小。

老支书一见,就笑着说:“文书,把咱女兵民的照片贴在报刊栏里,报纸也贴上……”

文书立马照办,这样出入大队部的群众都能看到了。

正事办完了,张庆民找到柳家。

冯玉兰和柳小樱都在家。

院里铺着大草席和布单子,娃娃们在上面爬着玩。一溜儿的黄褂子和小裤子,都是小樱提前备好的,不然穿衣服都困难。

“小樱同志,这是虎娃们的照片……”

张庆民从挎包里掏出报纸和照片。

“哎呦,真是太好了!”

柳小樱接过照片细细瞅瞅,还真精神啊。

她想,有机会了,得让娃娃们跟夏明扬拍个合影,留个纪念。

张庆民看着小樱,只觉得欢喜。

小樱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夏天热,穿着月白色的褂子,那辫子分成两股盘在头顶上,既干脆又利落。

柳小樱对这个文质彬彬的记者也颇有好感。

人家帮了不少忙,虽然是出于宣传,可帮助不小。尤其是在困难时期,真是雪中送炭。

冯玉兰赶紧沏了茶水端上来,请记者同志润润喉咙。

张庆民说了会儿话,就准备告辞。

冯玉兰心存感激,就说:“记者同志,中午在家里吃个便饭吧……”

“哦,不了,我还要赶回公社去……”

张庆民知道老乡家里困难,自然不能留饭。

正推让着,院门开了。

蒋木匠和柳志江推着架子车进来了。

车上摆着一堆木条和木板,码得整整齐齐的,还有四扇围栏,打磨得溜光发亮。

“婶子,小樱,大床做好了,装起来就能用了……”

蒋玉山穿着帆布衣裳,戴着线手套,一副干活的架势。

“蒋师傅,您先歇一会儿,喝口水……”

“好咧!”

蒋玉山也不客气,就坐在小板凳上,脱下手套,端起了茶碗。

柳志江见过张记者,就陪着说了几句话。

张庆民听说这是个两米多宽的大床,颇感兴趣。

他还没见过这样么大的床呢。如果不是赶时间,真想留下来,看看蒋师傅把床组装起来后是个啥样子?

张庆民告辞离开了。

柳小樱去送他,张庆民说:“小樱同志,有时间了去县里逛逛啊……”

“好……”

柳小樱点了点头。

gu903();长这么大,她还没去过县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