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养娃美滋滋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2(2 / 2)

她和夏明扬有感情基础,在一起也挺好的。娃娃小还不觉得,等长大了有个爹护着,会踏实一些吧?

可有时候又挺矛盾的。

因为五个娃娃就一直窝在村里,以后再去部队上当随军家属?

那她自己的理想呢,就这么放弃了?

柳小樱不愿去多想。

她告诫自己,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娃娃养大,其他都是次要的。即便她有理想有追求,也要结合实际情况。

柳小樱的心定下来了,就细致了许多。

她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娃娃丢给娘,自己当甩手掌柜。收工回来,会先洗一把,就换上干净衣裤,爬到大床上跟宝宝们一起玩。

八个月大的娃娃,顽皮多了。

只要醒过来,就咿咿呀呀的,蹬着小腿儿,一刻都不老实。还特别喜欢吃手,哄都哄不住。

“樱子,娃娃们该长牙了……”

冯玉兰很有经验。

柳小樱也发现了,五个娃娃的牙床上都冒出了牙尖尖,白白的,难怪小家伙们喜欢磨牙。

半个月过后,柳小樱坐在床上,一个一个地检查着。

“大虎,张嘴,让娘看看你的牙……”

大虎就张开小嘴,露出了两颗小白牙。

柳小樱细细瞅了瞅,娃娃们的牙长得还好,可以吃一点玉米面饼子了。那个营养高,还可以磨磨牙,就是有点拉嗓子,不能吃多了。

小娃娃们长得很快,尤其是手指甲。

为了防止娃娃们乱抓乱挠,柳小樱把娃娃圈在怀里,一个一个地剪手指甲。小娃娃的手又小又嫩,不能乱掰,得慢慢来。

柳小樱屏息静气,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

看到五个娃娃挨个坐着,吮着小手,就说:“虎娃,把手拿出来,跟娘学拍手……”

说着,柳小樱就拍拍小手,学学小兔子,逗得娃娃们啊啊的。

这时候的小娃娃,不但会认人还能听懂大人说话了。

柳小樱就教娃娃们喊“娘”,五个娃娃就“啊啊”两声。

冯玉兰见了,笑着说:“樱子,不要着急,娃娃到一岁多才会说话……”

“娘,这叫早教……”

柳小樱坚持着,教娃娃们说话。

她希望五个宝宝聪明健康,把那S级的精神力发挥出来。

这天黄昏时分,柳小樱像往常那样,推着“娃娃车”在院里兜风。

一连跑了几圈,累了就停下来歇歇。

这时,大虎的嘴里忽然蹦出了一个单音节。

“娘……”

柳小樱又惊又喜。

“大虎,再喊一个……”

大虎坐在前面,拍着扶手,“啊啊”了两声。

原来,这是无意识的,并不代表娃娃们会说话。

可听到第一声娘,柳小樱还是很激动。

晚上哄娃娃们睡觉,就一首一首地唱着歌,把娃娃们都唱睡着了。

油灯下,冯玉兰做着针线活儿。

那是给娃娃们冬天穿的小棉袄、小棉裤和小棉鞋,一式五份,劳动量可不小。

柳小樱不怎么会做针线。

要说,小樱是会的,手可巧了,可她却耐不下那个性子。一开始,还想掩饰一下,后来就大大咧咧地暴露了。

冯玉兰也注意到了,以为闺女身体恢复了,不想圈在家里,就没在意。

说到衣服,空间里有给娃娃们准备,都是婴儿穿的,大一号的棉服却没有。

娃娃们大了,穿啥啊?

柳小樱硬着头皮,摸了摸针线。

可没坚持几天,就丢下了。

她生来是个好动的,让她绣花织布实在是太为难了。

九月是捕渔期,渔民们去近海打鱼。

赶上军事演习,渔船就纷纷避开了。

军演场面大,是少不了轰炮的,那声音很响,在村子里都能听见。

柳小樱在海边巡逻,听到那隆隆的炮声,就朝海面上望去。

海天连成一线,灰蒙蒙的,什么都瞧不见的。

不晓得夏明扬参加了没有?

在沿海一带,陆海空三军是紧密配合的。飞机出来耍一圈,也是有可能的。

演习持续了大半天。

结束后,海面上漂浮着大片的鱼群。

这是被炮声震晕的。

演习部队就用渔网捞起来,运回驻地改善生活。

邻近的渔民也开着渔船,参加捕捞。

谁家捞到的就是谁的,这就是军民配合吧?

南山村也运回来几船鱼,家家户户都分了一百多斤。村民们念着部队的好处,就开玩笑说:“咱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啊!”

有了鲜鱼,冯玉兰炖了一大锅红烧鱼块。

加了白酒、酱油,味道就不一样了。

要说,还是有钱好啊,以前哪舍得买酒和买酱油啊,都是直接烧,腥味十足的,不怎么好吃。

剩下的鲜鱼吃不了,怕放坏了,就晾成了鱼干。

存起来,可以放到冬天。

柳小樱冒出了一个念头。

靠着大海,几乎天天吃鱼。鲜鱼不好存放,要么冻起来要么做成鱼干。村里是不是办一个罐头加工厂?即便做不到现代化,小作坊总可以吧?

这样,就多了一条赚钱路子,副业也搞起来了。

柳小樱把想法列下来。

她吃过豆豉鱼罐头,味道很不错,都是用铁皮盒子装的。六十年代,铁皮盒子和玻璃瓶子成本高,不好找,不如用瓦罐来代替?

镇子上就有烧制瓦罐的,各种型号都有。只要把鱼肉加工好了,封好口,就能存放好久。运到城里去,会很受欢迎的。

柳小樱跟爹娘说了说。

冯玉兰觉得不错,海边不缺鱼,一年四季都可以干。柳根发说:“法子是好,先问问老支书吧?”

柳小樱就兴冲冲地找到老支书。

老支书听了,笑着说道:“这个队里开会讨论一下,看看要投入多少?具体怎么个做法?”

柳小樱暗自欢喜。

这事若是成了,也算是给村里做贡献了。

日子一晃而过。

赶在“国庆节”前夕,孤岛那边又蠢蠢欲动。

这天,天刚蒙蒙亮。

出海的渔民发现海面上漂浮着什么东西?把船靠过去,细细瞅瞅,像是个什么器械?

渔民用网拖住后,立马返航。

一上岸,就报告了公社。

公社通知了县里。

当天上午,县武装部来人了,码头被封闭起来。紧接着,东港那边也有一艘舰艇开过来,还有两辆吉普车和一辆大卡车,从陆路方向过来。

码头上,人头攒动。

村民们好奇地围观着。

柳小樱也伸着脖子,朝那边望着。

她希望见到夏明扬,却没看到人。

归队后就没那么自由了,见一面可真难啊。

东西被运回了东港。

第二天,就有技术专家飞过来,组成了专门小组。

夏明扬也听说了,很感兴趣。

可他只是个飞行员,哪有机会参与这个?

夏明扬有些遗憾。

就在这时,夏明言来到了营区。

他见到夏明扬,就透了一点消息。

“老三,军区要招女兵了,这一批是文艺兵……”

夏明扬心说,即便是文艺兵也要试一试。

当天晚上,夏明扬给小樱写了一封信,让她关注一下征兵信息。

第031章

转眼“国庆节”到了。

海边加强了巡逻,又赶上收秋,柳小樱忙得脚不沾地。

这天收工后,有人喊:“小樱,大队部有你的信!”

柳小樱兴冲冲地赶过去。

文书从信袋里翻出了一个牛皮纸信封,递给柳小樱,还随口问道:“小樱,你哥来信了?”

“唔……”

柳小樱含含糊糊的。

她一眼就认出了信封的不同。部队上的信件没有地址只有信箱,大哥的信箱跟这个不一样,信封上的字体也不同,一笔一划遒劲有力,大哥可写不了这么好。

柳小樱捂着信,心咚咚直跳。

她猜测是不是夏明扬的来信?就揣在口袋里,一溜烟地跑回了家。

冯玉兰在灶屋里做饭,五个娃娃在床上睡觉。

柳小樱躲在自己屋里,拆开了信件。

果然是夏明扬写来的。

信很短,除了同志间的问候,还提到了征兵。

这是要招收女兵了?柳小樱一阵激动。

出于保密需要,信里并未提到兵种,却提到要准备工作。柳小樱猜测可能是文艺兵,通信和护理是不需要准备的,够条件就行。

柳小樱坐不住了,在屋里走来走去。

心说,当兵好啊,甭管啥兵,当上了就成。

正高兴着,就听到床上传来了动静。

大虎哼哼了两声,蹬了蹬腿儿,想尿尿呢。

柳小樱赶紧把娃娃抱起来,冲到院里。

一阵嘘嘘,把了尿。

大虎闭着眼睛继续呼呼。

二虎也有了动静,接着就是三虎、四虎、五虎,排着队尿尿。

柳小樱一阵忙乎,头上都冒出了汗。

心说,带娃娃是个体力活儿,娘真是辛苦了。

这时候,柳小樱想到了一个问题。

她当兵走了,娃娃们咋办?不能丢给娘一个人啊?志远和志广还小,家里就爹一个壮劳力,还不忙坏了?

柳小樱有点泄气,可又不甘心。

对她来说,这是个机会,一旦错过了,就找不回来了。

她想,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

如果选不上,也就死心了。

再说,她这么努力,不也是为了家里嘛?

她出息了,给志远和志广带了个好头,对娃娃们的将来也有帮助。她去部队上,娃娃们也能跟着过去,家里的负担减轻了,大哥和兄弟找对象也不用发愁了。

柳小樱给自己找了好几个理由。

心想,这就开始准备吧?可又能准备什么呢?

柳小樱对文艺不感兴趣,最擅长的是射箭,唱歌跳舞显不出她的优点来,不如表演武术吧?这个是基本功,民兵训练有练习,一点都没拉下。

第二天清晨,柳小樱就爬了起来。

她盘起发辫,扎上裤腿儿,在院里甩甩胳膊,活动了一下,就练起武来。

柳小樱本就有基础,那拳打得虎虎生风,一蹦就是老高,腿能踢到头顶上,就是劈叉有点困难,腿筋还未拉开,甭得有点紧。

这一番动作,把一家人都惊住了。

柳根发看着闺女,这是变成侠女了?

冯玉兰也一边做饭,一边朝外瞄着。

志远和志广从床上爬起来,就跑过来围观。

“姐,我也要练拳脚……”

“好啊,那可要坚持下去啊……”

柳小樱满口答应。

志远和志广立马换了衣衫,跟着比划起来。俩娃娃没有基础,一出手笨笨的,更衬得小樱技艺高超。

冯玉兰好生奇怪,樱子啥时候学得这个?

吃了早饭,冯玉兰跟柳根发咬了咬耳朵。

“当家的,你晓得吗?”

“你都不晓得,我哪晓得?”

柳根发摇了摇头。

他知道闺女变化大,可这个变化也太大了吧?

想着樱子当了民兵,在队里练的?

柳小樱不好解释,就咧着嘴笑笑。

她列了一个计划,一边练习,一边当老师,让志远和志广跟着习武。

她不晓得征兵什么时候开始?也无从打听,就加紧准备着。

“国庆节”过后,就是中秋节。

小鸡成材了,可以宰了吃肉了。

冯玉兰狠了狠心,就宰了一只公鸡,连汤带肉,炖了一大锅。

志远和志广捧着大碗,吃得可开心了。

小鸡长这么大,他俩可没少掏力,每天都要挖野菜、剁鸡食,还赶着小鸡去自留地里叨虫子,可忙了。

柳小樱吃着,觉得跟野鸡比起来,味道差不多,肉更好嚼一点。

这时候,母鸡也开始下蛋了。

一天能收七八个鸡蛋,都是新鲜的。

这么一来,娃娃们的营养问题解决了,大人也能跟着吃点。

冯玉兰喜滋滋地说:“樱子啊,咱有母鸡,明年再孵几窝……”

柳小樱嘿嘿笑笑。

空间没了,不好再拿着育婴箱孵小鸡了,可有了母鸡,问题就解决了。在困难时期,老母鸡可是立了功的。

一番忙碌,秋收结束了。

村里又分了一次口粮,有稻谷、玉米和红薯。

柳根发拉回来后,就搁在库房里。

自留地里也收了南瓜、萝卜和红薯,拉了好几车。

可别小看自留地,虽然一亩多一点,出产却不小,光刨出来的红薯比队里分得都多,够一个冬天吃的。

有了粮食,就格外踏实。

柳根发怕红薯放坏了,就下了地窖,用沙子埋着。一部分晒成了红薯干,装在布袋里,搁在大缸里避着潮气。

萝卜也埋在沙土里,可以存放好久。

萝卜缨子晒成干菜,味道可好了。

趁着天好,冯玉兰还晒起了萝卜干。

把萝卜洗干净,切成条儿,均匀地摊在席子上,准备腌起来。

调料面是自家准备的,院里种了几棵辣椒,收了小半口袋。柳小樱去集上买了花椒大料,打成粉,跟辣椒、盐掺在一起,揉萝卜干用。

为了多储存粮食,柳小樱去野地里寻觅了一番。

她挖到了两处洞穴,里面都是金灿灿的稻谷。

趁着天黑,柳小樱桃跟爹一起把稻谷运了回来。

这样,每天都能喝上香喷喷的大米粥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口粮,吃东西不用像过去那么偷偷摸摸的。再说,她家有娃娃,就靠米汤喂养呢。

除了寻粮,就是抽时间打猎。

秋天的兔子肥嘟嘟的,柳小樱发了狠劲儿,捉了五六只。

吃不了,就养起来。

柳根发扎了一个兔笼子,养了一对兔子,一公一母,几个月后就可以抱窝儿。兔子繁殖得很快,不打猎也有肉吃了。

这一忙,就到了十一月。

天气开始转凉,村民们闲了下来。

队里就琢磨起了罐头加工厂的事儿,还组织农户做试验,一个是看看罐头口味,一个是算算存储时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