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诚连忙放下手中茶杯,结果没放稳摔在地上,碎成几片,也没顾及上那么多。
“殿下,上辽国夜袭边城,城主他们已经在城楼上应敌。”
赵诚刻不容缓要出门,想起身后的苏韵,他回头,苏韵对他一笑,“去吧,我在家中等你。”
赵诚朝她点头,回头快步出门。苏韵跟随至门口,看着消失在夜里的背影。
京都城外,沈启书思来想去决定擅自带兵支援赵诚,他相信赵诚不会骗他,否则也不会单独给他写信,甚至连赵慎也不知道。
前两年赵慎还拿门差事来做,自打赵诚离开后边辞去职务,据说天天在家养花养鱼。
夜中号召,沈启书站在最前头,铿锵有力的声音对着将士道:“今夜召集你们,你们也应该知道是为何事。若是不愿前去的,我不会勉强。愿意跟随的,一个时辰后同我出发。”
“殿下有难,我们誓死追谁。”
这些都是曾经赵诚的手下带的兵,对他忠心耿耿。
“好,全军整顿,一个时辰后出发。”
全部将士小跑回营帐收拾。他们散开,有人上前禀报,“庄将军在营帐外。”
沈启书出去见他,看到庄凛以及身后的两千精兵,两人相视而笑。
边城,经过两个时辰的应战终于把上辽军队打退。早前赵诚有猜想到他们可能会夜袭,所以让城主下命令随时把守好。
一战下来,精疲力尽。赵诚靠在城墙上,看着逃去的上辽军。现在京都城那边还没动静,估计城主的急报又石沉大海,唯一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沈启书身上。
苏韵一直站在总兵府门口的院子里,院里的灯芯更换了好几次也不见有人回来报信。
她来回踱步,心急如焚。正准备出府去看看究竟如何了?
有人跑进来,朝她躬身,“夫人,敌军溃败。”
听到这话,苏韵心头松口气,“老爷如何?”
“老爷马上回来。”
苏韵点点头,等了一会儿,赵诚回来,苏韵迎上几步,“情况怎么样?”
赵诚摘下头盔交给骆宾,“今晚他们只是试探,恐怕明日会有一场大战。”
虽然今夜是胜利,但明日如果上辽军再来那就未必,上辽军准备了足足两年进攻,肯定是有信心拿下边城。而如今边城只有不到两万兵力,训练再强,也抵御不住上辽十万兵力。
苏韵见赵诚眉头紧锁,宽慰着,“你也别担心,皇上肯定已经看到城主的急报,正派兵前来。”
京都城
赵晋刚起,苏婉正在此后他更衣,外面传来方淳的声音,“陛下,丞相有要事启奏。”
“宣。”
苏婉替赵晋整理着衣裳,轻声问着:“丞相有什么事情不能朝堂上说,偏偏这个时候赶来见陛下。”
赵晋轻轻拿开她的手,“朕去瞧瞧。”朝外殿走去。
苏婉也跟上。
方淳带着沈平山进来,“罪臣叩见皇上,贵妃娘娘。”
赵晋坐在上位,刚手中的茶杯放下,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人,“丞相一大早所谓何事?”
“老臣是替罪子来向皇上请罪的,老臣今早得知那逆子擅自带兵去了边城,恳请陛下下旨让老臣亲自去把那逆子抓回来。”
赵晋一愣,怒拍案,“混账,简直是无法无天。”
苏婉目光淡淡,她心知边城之事,再怎么说苏韵也是她的侄女,她倒不想让她丢了性命,所以昨夜有人前来禀告,她并未转达。
“臣知罪,陛下下旨追捕还来得及。”
苏婉见赵晋在沉思,轻声开口:“陛下,虽说沈将军没有您的旨意擅自带兵离城是大罪,但臣妾所知边城现在确实危机重重,万一真有个什么好歹,陛下······”
“不用说了。”赵晋抿抿唇,“昨夜已经离去,这会儿追上去也无济于事,等回京之时再定夺。”
“陛下······”
“退下吧!”
赵晋起身朝外去,沈平山还跪在地上,苏婉走到他身侧,低头扫了一眼,“丞相大人为了置三皇子于死地,跑来告自己儿子,真不怕皇上一动怒下命傻了沈启书?到时候丞相大人可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说完,苏婉迈着步伐离开。
汐王府
孙窈月正在院子里喝茶,迪儿匆匆从外进来,跑到她身边耳语。听着,孙窈月捏着茶杯的手越发的紧。
等迪儿说完,她抓起手中的茶杯便朝一旁的花坛上砸去,“真是自不量力,擅自带兵支援一个废子。”
“据说丞相大人进宫请求皇上追回,皇上拒绝了。”
孙窈月嘴角一挑,这不是意料之中吗?再怎样赵诚都是皇上的儿子,就算被废、被贬,莫非还真会眼睁睁看着他死不成。
“王爷回来了吗?”
“还没有。”
“等他回来立即告诉我。”
“是,王妃。”
赵诚、苏韵,我不相信你们次次都好运。
边城
不出赵诚所料,第二日下午上辽国两万人马集结在边城城门外,带头的还是上辽国太子夏侯央。
赵诚站在城楼上看着驾马立于最前面的人,夏侯央亲自出马看样子对今天这一战很有信心。
随即,他听到夏侯央的喊话:“赵诚,边城里面的情况我一清二楚,若是不想无辜百姓受牵连,直接投降,本太子保你一命。”
城主说:“殿下,上辽军两万人马,怕是边城难保。”
赵诚凌厉目光朝他一扫,城主立即低下脑袋。
“莫非你要眼睁睁看着边城数万百姓成为他们的奴隶,任由宰割。”
城主咬牙,“一切听由殿下吩咐。”
城主虽然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十分了解城内的情况,若是硬来几战,最后不仅不能赢,这城内的百姓还会遭殃。
“夏侯央,既然你了解城内情况,我也不和你废话,我俩单挑,若是你赢了,我投降。”
夏侯央大笑,挥起手中的长剑,“好,本太子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若是你输了,马上退兵。”
“本太子答应你。”
赵诚知道夏侯央的性格,为了安宁那一战,输给他,夏侯央心中一直不服,这次来战也是想赢过自己。
赵诚独自出城迎战,两马相对,夏侯央挑衅,“实在是没想到,今生我们还有持剑相对的时候,更没想到如今你被废。”
“少废话,直接来。”
“那本太子不客气。”
夏侯央挥剑朝赵诚,赵诚一个侧身躲开。夏侯央立即又是一剑向他。
府中等候消息的苏韵听到赵诚独自出城迎战,立即要出府去看情况,被府中的将士拦下,“殿下吩咐,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不能让娘娘出府半步。”
“莫非我的命令也不听了。”
将士低下头,苏韵缓缓闭上眼,知道赵诚是不想让自己担忧,可她万万没想到他会独自出城迎战,夏侯央如此狡猾,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该怎么办?
现在她困于此,孤立无援,就算求助外援,恐怕也难短时间内抵达。
第65章
苏韵坐立难安,足足等候了一个时辰,望眼欲穿。过了大概半个时辰,终于见到一身疲倦的赵诚,她赶紧迎上去,检查他有没有伤。
“你怎么能冒这么大的险啊?”
赵诚看着她为自己担心的样子,嘴角微微上扬,“不是没事吗?”
“夏侯央呢?”
“他输了,带兵回营地。今日算是躲过一劫。”
“你怎么那么傻,万一他使诈,今日······”说到这里,苏韵啜泣起来。
赵诚轻轻揽她入怀,“傻瓜,我怎么可能将自己身陷囫囵,丢下你不管。”
苏韵紧紧抱住他,“若是明日再来,我同你一起前去。”
赵诚没拒绝,轻轻点头。
上辽军消停了整整三日,在第四日的时候突然直接发起进攻。那时,苏韵和赵诚正在用早膳,将士跌跌撞撞来报,“殿下,上辽军来袭。”
赵诚放下碗筷,刻不容缓出府,苏韵赶紧跟上。两人一前一后上马望城楼方向去。
他们一上楼,骆宾立即带领他们看现在的局势,上辽军这次来势,准备了云梯,是准备直接登楼。
赵诚观察局势,上辽军大概来了一万,他们还有机会,“让弓箭手准备。”
“是,殿下。”
弓箭手全部准备好,赵诚看着上辽军扛着云梯朝城楼来,一声令下,“放箭。”
前面带着云梯朝前冲的敌军一一被射中,连续四发出去,带着云梯的敌军基本倒下,但他们是铁了心要攻上来,后面的人跟着扛云梯朝前。
“准备搬运石头。”
赵诚看到远在后面指挥的人,夺过一旁将士手中的弓箭,拉弓射箭,直接射中指挥人身旁的人。
对方一看,更是下命令,“给我冲,弓箭手准备。”
苏韵见状立即叫道:“不好。”
骆宾指挥:“盾牌准备。”
后面的将士立即上前防御,一整排箭射过来,少许将士中箭。
与此同时,两军开始陷入混战之中,城楼上不少将士倒下,苏韵看着血泊心中难受。
局势越来越乱,赵诚命人将苏韵带回府中,但苏韵不走。她要与赵诚共进退,虽说她不善战场,但好歹也能自保。
云梯已被搭上,上辽军的人开始攀爬,苏韵不顾赵诚阻拦,同人一起抱起石头从云梯上滚下去,将那人砸下去,并顺势将云梯推倒。
骆宾见城楼上倒下的将士,对着赵诚道:“殿下,上辽军一直在增援,怕是这下去,我们只有投降。”
“若是继续下去,只能开城门迎战,或许还有一线机会。”赵诚看到那抹身影,“骆宾,城门一旦被迫,带娘娘去兹铆国,找苏雪。”
“殿下。”
“记住没有?”
“记住了。”
战事越来越吃惊,赵诚已经准备好带一队人马出城迎战,同时让骆宾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将苏韵带走。
墨算好时间准备迎战时,突然有人来报,“援兵到、援兵到。”
赵诚紧缩的眉头微舒缓开,再次登上城楼,看到驾马驰骋而来的队伍。很快原本在攻城楼的敌军开始转向与援军对战。
苏韵看到城楼外的人突然红了眼眶,万万没想到沈启书会来救他们。
忽然想起沈启书对她说,“娘娘,若是人能记得从前犯过的错,那这一次肯定不会再犯。”
“娘娘,若有难,无论多远我沈启书一定相救。”
沈启书,难道你对我说那些话都是因为你和我一样经历过上一世吗?
本已经连续持战几个时辰的上辽军面对沈启书带来的三万精兵越发吃力,上辽军指挥只好下令收兵回营。
赵诚立即下令开城门迎他们进城。
沈启书和庄凛见到赵诚和苏韵先行礼,赵诚立即让他们起身,不必多礼。留下骆宾处理后续的事情,他们先回府。
赵诚得知并非赵晋下旨支援,而是他们擅自带兵离城。
“你们擅离职守,父皇肯定会怪罪。”
“大不了一辈子不回去。”庄凛一直是豪爽性子,这次带着精兵来就没打算回去。
“不行。”
沈启书开口:“等这里一切安定,我会带兵回去请罪。”
赵诚点头,若是没他们,今日怕是边城不保。“有你们的支援,上辽军应该不敢再来。”
他们一来就是一场硬战,赵诚让人安排他们先休息。之后的事情再商量。
苏韵在院子里见到沈启书,两人只是一笑而过,并未开口说话。或许有些事情彼此心中了然,并未说穿。
隔日,上辽国果然撤军,赵诚早就料到这场战只是处于夏侯央想出口气,上次输给自己。也想若是能攻下边城,也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事。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有援军。
边城的事情传到了赵晋耳朵里,赵晋第一时间宣见兵部尚书,问他急报一事。兵部尚书见赵晋此次是真的大怒,直接将沈平山给抖了出来。
赵晋并没有第一时间召见沈平山,而是去了明銮宫。
秦媚儿还不知道边城的事情已经被赵晋知道,正在得意之时,赵晋走进去,吓的她手中盛有燕窝的玉碗掉落地上,碎成几块。
赵晋走到罗汉床上坐下,秦媚儿朝他请安,“臣妾不知陛下到来,有失远迎。”
“淑妃这么高兴盼着边城的消息,自然听不到宫人的传报。”
“陛下,臣妾······”
“大胆。”赵晋猛拍案,吓得淑妃跪下,屋里的宫女也跟着跪下,“你真是好大胆子,既然敢伙同丞相陷害太子。”
“陛下,臣妾冤枉啊!”淑妃跪着爬到赵晋跟前,“殿下,臣妾真的是冤枉,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
“冤枉?你和丞相那些勾当,朕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万万没想到你的心如此歹毒,太子被废已经不会阻碍你,但你还是容忍不下他。”
秦媚儿咬着牙,委委屈屈的看着赵晋。
“当初与上辽国一战,太子凯旋,你生怕再也没机会为你的儿子争夺皇位,在太子回来的路上撒播谣言,说太子要造反。而你和丞相在朕耳边煽风点火,才让朕信了你们,废了太子。”
“臣妾······”
“不要说你冤枉。”
“淑妃,朕次次容忍你,可你便不知足。你以为太子被废,你的儿子就能继承皇位,别做梦。”
秦媚儿狠狠咬牙,心一狠,既然全都被知道了,她也没什么要隐瞒的,“是,臣妾知道,就算没了太子,陛下依旧不会把恪儿放在心中。臣妾出身卑微,比不上出生将门世家的皇后,也比不上出生门名的宸贵妃。臣妾不过就是皇上寻乐的而已。”说到这里,秦媚儿笑了起来,“可是陛下最在意的,最宠爱的,都被你伤害了。太子被废、被贬,安宁被你逼得有家不敢回。”
赵晋目光阴鸷起来,扬手一巴掌打在秦媚儿的脸上。
秦媚儿捂住自己的脸看着赵晋,“怎么?皇上被臣妾说到心坎去了,心底不痛快了?”
“住口。”
“皇上不要臣妾说,臣妾偏要说。皇上现在责怪臣妾,若是皇上不猜忌,怎么会轻而易举相信外面的谣言,废了自己最爱的儿子,贬了世世代代忠心耿耿为开梁国的孙家军,如今的局面,都是皇上您自己造成的。”
gu903();“你······”赵晋指着秦媚儿,突然胸口一疼,一只手捂住胸口,瞬间脸色苍白,站在一旁的方淳见状立即喊道:“陛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