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啊,我妈要求严格,反正早晚是要弹的。小孩老成地叹气,我就想问问那些作曲家是不是闲的,写这些破曲子折磨后人,没有最难只有更难,唉!
那以后我给你写,就写小星星那样的。
你?小孩一脸不相信地打量他,不过这小孩很懂得人脉投资,虽然不信但还是从身上掏出一个小本本,递给他一支笔,口说无凭,你给我留个签名吧,以后你成了作曲家,我找你写曲子你别不理我。
行。小吴也接了纸笔,一笔一画形如拙劣的雕刻,写了两个像是拆了骨架没接好的大字多多。我再给你盖个章,你右手伸来。
小孩伸出右手,小吴也用铅笔在他指间的小痣上覆盖一个不那么清晰的小星星,行了,章我已经用内力刻上去了,洗掉也没事,我能看见。
啊,这么神奇?
屏幕里的少年肩背挺直,指尖流出的音符圆润俏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副行云流水的山水画,山峦苍劲,水流柔润,酷也是他,柔也是他。
那个稚嫩的小孩已经破茧成蝶,不必再为钢琴技艺而苦恼,他游刃有余,有足够的能力接受八方赞誉万众瞩目。
呀!拍视频的妹子后知后觉身后站了个人,一回头顿时窒息,慌忙捋了捋头发,结果捋了一手三天没洗的老沉油,简直不想活了,你怎么没声儿啊?
学长弹这么好,出声就破坏气氛了。吴也坐在她们后面,眯眼看着台上,忘戴眼镜了,借学姐的镜头看得清楚。
都听见没有?油头发妹子忽然激动,哆哆嗦嗦地在手机上打字,吴也同学是真近视,我得通知所有人,你们赌耍帅的快给我认罚。
吴也:
啊,你一大帅哥怎么能近视呢?赌输了的妹子不想接受输钱的残酷现实,假性近视可不算啊。
吴也举着微信二维码给他们扫,赌金我出吧。
赢了的妹子瞬间不香,早知道我也输了,请问赢了的可以扫码然后把赢来的钱转给你吗?
吴也笑起来,学姐可太会了。
林凌唱完第一段,陆余舟结束了他的伴奏任务,这才放松心神看向台下,正瞥见某学弟跟一帮女生有说有笑,顿时无语。
明明可以靠才华混,非要出卖色相。
彩排结束后台,老刘几个老师纷纷对陆余舟大加赞赏。
老刘:余舟啊,不错不错,比之前好太多了。
老朱:小陆又叫我刮目相看了,证明暑假没虚度啊。
声歌系一老师:看看人家优秀的同学就是自觉,我家那熊孩子给钱都坐不住。
陆余舟被夸的不好意思,都不知道怎么接,余光正好瞥见来后台的吴也,立刻转移话题,主要是曲子写得有水平。
学长太谦虚了。吴也过来,开始互吹彩虹屁,学长琴技出神入化才对。
陆余舟:
诶,吴也来的正好。老朱看见年度头号大宝贝就乐呵呵的,他指着吴也跟陆余舟说:你俩这回合作我看有戏,明晚上好好表现,争取两人都去巴黎比赛!
吴也点头:紧随学长脚步。
陆余舟:
这小嘴叭叭的真是甜。
等老师们得啵完离开,两人同时抬头扫了对方一眼,又异口同声:
小学长弹得比我想象中好。
你曲子写不错。
双双一愣,又同时笑出声。
经过方才一番商业尬吹,这会儿哪怕是真心夸也油然一股互捧臭脚的油腻感。
陆余舟依在走廊墙上笑,感觉他们俩之前的误会,好像就这样傻啦吧唧的笑开了。
从理论上说,他认为他俩这辈子也不可能成为一路人,哪怕没有那些误会也不可能,可因为这首曲子,他觉得吴也开始对他胃口了,甚至有了一些欣赏。
音乐往往就是作者内心的映照,演奏者演奏的过程某种意义上说就等于慢慢走进作曲者的内心世界。陆余舟不敢说走进了,只能算窥视到对方内心一角,得出的结论是这位同学的内心远比他油滑的外表要单纯的多。
什么叫你想象中?陆余舟抓住漏洞,感觉对方把自己当成了浪得虚名的棒槌。
吴也笑,没有,就是那段颤音还挺难的,反正我是弹不出来,没想到学长弹得很惊艳。
陆余舟琢磨着他弹不出来这话是真还是谦虚,你们写曲子的人就不能以己度人么,那段可把我难坏了。
要是以我度学长,那曲子也就小星星级别的。
陆余舟心头一怔,抬眼看着他。后台走廊灯光不甚明亮,一束昏黄照在对方脸上,一点星光在轻敛的眼皮下偷偷闪耀,相映成辉,像是眼睛里藏了颗珍珠不舍得被人瞧见似的。
眯缝眼,但很亮。他记得自己这样形容过一个小胖子,你胖得都没眼了,我看你叫多多差点事,叫多肉吧。
多肉人欠,还满嘴跑火车,说以后给他写简单的钢琴曲,小星星那样的,结果没多久就把这话当屁放了,人也跟个屁似的人间挥发了。
陆余舟摩挲着无名指间的小痣,要不是吴也跟死多肉长得仿佛两个物种,他得怀疑他乡遇故屁,那小王八蛋又回来找抽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有关专业部分都是胡诌,露怯处请专业人士包含哈。
第15章追妻典范
第二天正式演出的时候吴也坐在台下当观众,他昨晚没怎么睡,这会儿有点打盹儿,趁着校长讲话的时候眯了一会儿。
后排有几个大一的小女生一直窃窃私语,好像是打赌要跟陆学长搭讪,什么要微信请吃饭的,吴也的瞌睡就这么被一口一个陆学长打跑了。
校长说了一通漂亮的场面话,而后是新生发言,发言代表是作曲系状元冯宽。发言稿他在宿舍念了能有八百遍,吴也不晓得他哪来那么多高昂的情绪,每次都像入党宣誓一样抑扬顿挫充满了激情。
开场表演是管弦乐合奏,作曲冯宽,小提琴首席是梁栋。冯宽在附中就挺出名,他今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C音并不叫人意外,相比对吴也专业的质疑,对他都非常服气。所以今晚师生们对他的作品非常期待,听得十分专注。
但不知道是少了一个小提琴的缘故还是这首曲子本身的问题,听众们并没有什么反响,掌声也稀稀拉拉的。
冯宽就坐在吴也旁边,全程都很忐忑,演奏结束后他小声问:吴也哥,你觉得怎么样,我怎么瞅着大家都没什么反应呢,尤其咱朱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