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锦绣和吴娘子走走停停,这边刚赏了花灯猜了灯谜,那边又跑去给对面的喷火表演拍手叫好。再顺着往下走,还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表演,惊险逗趣的舞龙舞狮……各种精彩,目不暇接。
最后,锦绣如愿来到了一片灿烂的花灯长河。围聚在岸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们,手里拿着琳琅满目的花灯,或正在许愿,或目送着花灯远去,或成群结队,或孤身一人。但无一例外的,是大家同样虔诚的姿态。
锦绣从未见过这般令她震撼的景象,呆呆看了许久,直至听到吴娘子的提醒才迫不及待到旁边的摊子上挑了两盏莲花灯,又蹦蹦跳跳地跑着回来。她将其中一盏递给了吴娘子,而吴娘子此前从未有过这般小女孩的心思和行为,忽而有些不习惯,正犹豫着要不要接,只见锦绣已经将莲花灯塞了过来,嘴里还振振有词说道:“若吴娘子您暂时还没有想许的愿望,可以先借给我哟。”
吴娘子对锦绣精灵古怪的想法已经见怪不怪,顺手拿好了莲花灯,说:“走吧。”
“快,我们去那里去那里。”锦绣指着一块行人稍少一点的河段,又拉着吴娘子加快了速度。
来到河边,锦绣跟着旁边的人有样学样,先是点亮了莲花灯,又蹲下.身将其放入河里,再双手合十对着自己的花灯默默许下心里的愿望,再尔,就是目送着河灯一路往东,慢慢漂流至那璀璨的长河里。
不知不觉间,锦绣将视线转移至灯火之外的远方,瞭望了许久,微微晃了神。这是她第一次放河灯,却感觉脑海里曾闪现过似曾相识的画面,但再要细想,又毫无印象。
吴娘子看出了异样,拍了下锦绣的后背,“锦绣?”
“啊?”锦绣回过神,像是想起了什么,呢喃细语:“吴娘子,我有点儿想吃糖人了。”
吴娘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但稍纵即逝,边走边说:“那就回去吧。”卖糖人的摊子就在她们过来时的半道上,现在往回走倒也顺路。
这一路,锦绣虽还是伸着头东看看西看看,却不似来时那般雀跃,甚至有好几次还因不小心差点撞上了擦肩而过的行人。吴娘子不放心,干脆将锦绣拉到自己身侧,边走边小心看着。
到了糖人摊子,锦绣给自己选了一个做成兔儿形状的糖人,含了一口,感觉甜味直入心扉,冲散了方才闷在心底的莫名苦涩,于是回头问:“吴娘子你也来一个?”
吴娘子摇摇头,又见锦绣神色已恢复如往常一般,不再过多追问。念及两人参加了府里的活动,又在城中来回走了许久,着实有些疲倦,询得锦绣也是一样的想法,便决定慢慢走着回府。
但刚一迈开步子,就发现锦绣这小丫头又带给了她另一个“惊喜”——
一面如冠玉的俊朗少年郎正既惊喜又有些害羞地看着锦绣,迟疑道:“真的是你?”
第21章少年
吴娘子看着那少年,正欲开口,却瞧见锦绣仍是一头雾水的模样,再联系起少年方才短短的四个字,猜测到了个大概:难道锦绣并不认识他?
果然——
锦绣茫然开口:“你是?”
那少年一听,欲言又止,垂在身侧的双手紧抓着袖口,连着耳朵尖都有些红了。
锦绣努力回想了下入府后发生过的事情,还是想不来起自己什么时候还认识了这么一号人物。她回以吴娘子一记“我也不知道”的眼神,随后看向那少年,轻声问道:“我们,可是见过?”
那少年似乎并不介意锦绣不记得他的事,而是踌躇了一会,才说:“几个月前,在药铺。”
说到药铺,锦绣倒是有了些印象,她自入了侯府,只去过一次药铺,就是刚到大厨房时帮着生病的吴娘子去抓药。现在再仔细一看,隐隐想起她进药铺的时候险些迎面撞上一位少年,难道就是眼前之人?
“‘百草堂’?”锦绣问。
“你记得?”那少年欣喜,连着方才的羞怯都褪去了几分。
“记得一些。”锦绣礼节性地点了点头。她与眼前的少年并不算认识,也不想知道对方为何会将这么一件小事记了这么久,正打算欠身告退,就看见那少年的身后匆匆走来一男一女,像是夫妻。
“小杰!”其中那妇人喊了一声,继而直接撇下身旁的爷们,三步并做两步走了过来,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锦绣身上,刚站定时还别有深意地瞥了一眼。
此般轻蔑中带着警惕的眼神,锦绣再熟悉不过了,但她无意纠缠,也就没给任何回应。
“娘。”那少年克恭克顺道了声。
那妇人才将视线转移至吴娘子身上,又一愣,说:“吴娘子?”
吴娘子自然没错过那妇人看锦绣的眼神,已有些不悦,这会儿听到自己被点了名,才正眼瞧了过去,认出对方竟是打过几回照面的人,就打了声招呼:“孟夫人。”
孟夫人知道吴娘子是淮丰侯府里的厨娘,猜想跟在一侧的小丫头顶多也就是个在厨房打杂的,就更不屑了。但又想着刚才远远就瞧见这小丫头在搭讪自家儿子,眼神也变得锋利起来,颇有些警告的意味。
吴娘子的性子,自然看不得锦绣被这样的人无故看低,点头致意后拉起锦绣的手就要离开。
不料,却被那少年拦了下来,又对着锦绣冲口而出:“你,你叫什么名字?”
锦绣还未来得及开口,孟夫人已经提前一步拖走了少年郎,边走还边唠叨:“你问这做什么。”
锦绣看着那两人的身影,一个是唯恐避之不及,一个是一步三回头,忽然觉得好笑,她还什么都没说,而且也没打算要说什么。
吴娘子更是叹了口气,说:“回去吧。”
“听您的意思,与那孟夫人认识?”锦绣闲着无事,随口问了句。
“这家人姓孟,是淮丰侯府的旁支的旁支,就住在侯府的附近,之前在府里见过几回,也算认得。”吴娘子忽然话锋一转,有些担忧地看向锦绣,“之前没听你说起与那孟公子还有过这样一段缘分?”
“只是路过,要不是他说起来我都忘了还有这事呢。”锦绣把玩着手里的糖人回答。
吴娘子听了,才稍微有些放心,又说:“那孟家虽远没有侯府富贵,但再怎么一般,也是淮丰侯的族亲,也正因为连着侯府的这一层关系,如你刚才所见,他们家族里的人大都觉得比一般人更高贵一些。”
吴娘子说得隐晦,但锦绣听得明明白白,且深有同感。她对那个叫阿杰的少年不了解,不好多说什么,但孟夫人可真真如吴娘子所说的一样,那股自视甚高的劲儿,仿佛每一个路过的人都是为了攀附他们而去的。
锦绣本来对那少年没多少印象,又因他使得自己平白遭了些白眼,不仅没有想进一步认识的心思,还打定了主意,以后要更加小心不会沾上这样家族里的人。同时,也把自己的想法都说给了吴娘子。
吴娘子见锦绣心眼明亮,反而觉得自己多虑了,就将话锋转到了别的一些家常里来。两人一边说着些有的没的,一边看看街巷里的各式小花灯,一路往侯府走回去。
在经过一处拐角时,锦绣忽而不经意瞥见侧边巷子里的身影,似是有些眼熟,就多看了两眼。
“在看什么?不会又是你识得的人?”吴娘子调侃道,又顺着锦绣的方向看过去。
“不识得。”锦绣摇头,“我们去买糖人那会儿,她就在我们前边,我看她一下买了一大把的糖人呢。”
吴娘子不留意这些,也没什么印象,笑道:“你倒是眼尖。”
“我就是馋她那一大把的糖人。”
“你一个还没吃完,馋人家一大把做什么?”
两人正说着,只见老妇人弓着腰,抽出一个糖人递给了她面前那正抹着眼泪的小孩子,同时嘴里还说着些什么,笑容可掬。
但锦绣却觉得那笑容莫名的刺眼,心中蓦地闪过一丝不安,甚至是恐惧,她不由自主拉住了吴娘子,眼睛死死盯着那老妇人与小孩处。
老妇人的糖人似乎没有完全讨得小孩的欢喜,他嘴里还是“呜呜呜”哼着。后老妇人又蹲了下来,与小孩面对着面,说了好一会儿,才终于使得他破涕为笑,一手拿着糖人,一手搭上老妇人的手心。
“这有什么好看的?许是人在教训自家小孩呢,打了一巴掌,又给一颗糖。”吴娘子一时没想太多。
“我……嘘!”锦绣瞥见老妇人牵着小孩正朝着她们的方走出来,迅速拉着吴娘子退了几步,站到隐蔽处,又竖起了耳朵。
“你这是做什么?”吴娘子甚是不解。
锦绣只是摇摇头,示意吴娘子先不要出声。
果然,就听那小孩奶声奶气地说:“奶奶,你真的知道我爹娘在哪里吗?”
“知道啊,就是他们让我过来带你回去的。”
“我刚才找了好久都找不着他们,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许是说到伤心事,小孩又起了哭腔。
“不是不是,他们正在前边的巷子里等着你呢。”
“奶奶,我喜欢你的糖人,你以后还会来找我玩吗?”
……
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近,内容也越来越清晰,锦绣与吴娘子面面相觑,继而同时点头:是个拐子!
锦绣心急,刚要出声喝止就被吴娘子给拦了下来。
“不可冲动!”吴娘子毕竟是过来人,事情想的周全,曾听人提及说有些老练的拐子甚至已经“拐”出了经验,对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一一准备了对策,这事若处理不好,可能还会被反咬一口。
“那怎么办?不能就这这么看着她走了!”锦绣深知被人拐卖的痛苦与绝望,今日又碰巧遇见同样的事,说什么都要尽己所能去阻止它往下发展。
吴娘子想到了办法,正要开口,就听到锦绣说:“我想起来了,好像往前拐个弯就有衙门巡逻的衙役。”
吴娘子一拍大腿,她怎么给忘了!元宵灯节这么盛大的节日,为了维持秩序,官府每年可都是出了好几队巡逻的衙役,满城来回走着呢。“锦绣,我在这跟着她,你腿脚麻利,去前边喊几个衙役过来,速去速回,快!”
锦绣一溜烟往前飞奔了过去,一路上什么都没想,只是铆足了劲往前冲,没一会就看到了衙役。在简要说明情况后,衙役见锦绣长得乖巧,又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不像是恶作剧,跟着跑了回来。
好在,老妇人牵着小孩还没走远,衙役赶紧追上去将其按住。正如吴娘子所料,一开始那老妇人不愿说实话,甚至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为自己辩驳,说遭人陷害,但经过一番追问,老妇人逐渐站不住脚,败下阵来,才承认了罪行。
后衙役再一施压,老妇人心虚害怕,连着把之前的事情也都交代了。原来她不仅是个拐子,还是个惯犯。经常趁着人多热闹的时候,特意拿着一把糖人来来回回走在街上,一逮到这种与家人走失落单的小孩,就瞅着时机上前以认得其家人为由,又辅以糖人诱惑,一般都能得手。在此之前她已经用同样的方式拐走了几个小孩,今日见这小孩穿的整齐又长得白白胖胖的,觉得应该能卖个好价钱,就铤而走险故技重施,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揭发了。
这么一闹,周边街巷里的人都逐渐围聚了过来,对着老妇人指指点点,又或是同情那还未寻得家人的小孩子,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四五岁的小孩哪见过这等场面,嗷嗷哭了起来。小孩的家人及仆从正满大街找得焦头烂额,这会儿循着吵闹声才得以找了过来。
锦绣看着小孩窝在其母亲怀里,慢慢止住了哭泣,既欣慰又有些羡慕。再一回头,看到吴娘子正好也在看着自己。
两人相视一笑,默默从人群中间退了出来。
第22章三等丫鬟
锦绣在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上小出风头,赢得了老太太的赏赐,这事几乎第二天就已在侯府的丫鬟们中传播开了。
院里有些丫鬟之前没怎么太注意过锦绣的,现在也会多看上两眼。关注的人增加了,自然也伴随着各种声音,好的或是不好的。有的人是见到锦绣得势想趁机讨好,当然,也有部分是因为嫉妒而说酸话。
“今日可真是够倒霉的。”还没回到厢房,一丫鬟就止不住开始抱怨了起来。
“怎么了?”另一丫鬟搭着话。
“一不留神差点出了漏子,被春芸姐姐给训惨了。”
“嗐,谁让你没有一个大丫鬟给你撑腰呢。”
“我倒是也想,可得有那手段啊。”
两个丫鬟正在你一言我一语地唠着,突然听到旁边另一个没有参与其中的丫鬟轻咳了一声,齐齐回头,见是锦绣跟在后头,就换了话题,但也没搭理锦绣。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