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缓缓道:“你这两天身子不利索,合该顾着自己身子,别碰冷水,多喝红糖热水。”
说起这个,王氏忍不住多嘴几句,关切的拉着罗棠笙的手,问道:“大夫说你体寒,你是不是小时候掉水里落了病根,还是说,你身子骨本就这么弱?”
默默抽烟的谢长义闷声咳嗽了下,吐了一圈烟雾,端着一个小茶壶匆匆的离开屋子。
女人真难琢磨,刚才还冷着脸剑拔弩张的婆娘,怎么转头就风轻云淡的扯起私密事来?
阿弥陀佛,王氏是没瞧见他这个大男人在吗?
谢长义离开后,脸庞飞红云的罗棠笙松了口气,这些月信问题,娘怎好当着公爹的面这般大剌剌的说出来?
王氏才不管这些,她一心念着罗棠笙的身子,只盼着罗棠笙肚子是好的,她还是想乖孙儿能从罗棠笙肚子里出来。
朱雀街有不少人家后院住着小妾通房,她这几日四处溜达做客,见了不少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子,她还没靠近呢,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胭脂水粉味,那些个女人好看是好看,但看她时却吊着眼睛,一副贱兮兮的样子。
听那家太太说,那狐媚子一般的女人是那家老爷的心肝肉,那家太太说到这眼睛红的能滴血,咬牙说那狐狸女子用美色蒙蔽了老爷,不过后来又苦笑道:“妾终归是妾,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再得宠也越不过我这个正房太太,侥幸怀了孩子又如何,到底是庶子,翻不起什么风浪。”
那位太太说这话时满面狠戾,然而王氏还是从太太展露出的威风中尝出了太太心底的悲戚和苦涩。
别人的家事王氏想太多没用,她担心的是罗棠笙不能生,那后纳进来的女人生下的孩子都是庶子,听那位太太的口气,庶子似乎不是个好东西。
更何况王氏也是女人,更是当娘的女人,她一想到罗棠笙日后和那位太太一样过着没丈夫疼爱的日子,心里就有些不好过,二来她不喜欢狐狸精一样的女人跟在小宝身边,戏词中常说美色误人,这四个字不是没有道理的。
想来想去,王氏觉得小孙子还是应该从罗棠笙的肚子里出来,名分正!
罗棠笙不知道王氏心里绕了这么大的弯,更不知道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谢行俭的后院狐媚之火被王氏给熄灭了。
王氏神色和善的摸摸罗棠笙小腹:“这儿还疼吗?药喝了没有?”
王氏说的药指的是昨天大夫开的药,而罗棠笙误以为是她早上喝的药,两人正好想岔了道。
罗棠笙笑说药喝下去好多了,又言她小日子疼痛并不是身子骨弱的缘故,她娘年轻时也疼。
王氏一琢磨,故去的亲家母能平安顺遂的生下罗氏,想来这小日子疼痛并不会影响生孩子。
既然能生孩子,那就好办!
这头,谢行俭捧着文书来到大理寺,七月的天如女人的脸,变幻莫测。
他才下马车,就见外边分外阴沉,大清早便看不清东边的旭日,空气湿燥异常,扑面的热气蒸的他生生闷出一身汗。
大理寺前有一道高而抖的台阶,他方踏上顶端,这时,东面忽然传来登闻鼓声,声音急促而有力,咚咚咚的震的人心发慌。
☆、【一更】
大理寺东面就是京兆府,登闻鼓立在京兆府门前,此刻鼓声阵阵定是有冤屈者或是急案者击鼓上闻。
谢行俭在京城住这么久,还是头一回听到登闻鼓响。
所谓的“击鼓鸣冤”,敲击的就是登闻鼓,前朝时期,任何人都可以击鼓鸣曲申冤,然而敬元帝上位后,新帝勒令朝廷更改规矩,击打登闻鼓的要求日趋严格,为了防止有人戏耍朝廷,敬元帝三令五申:申冤、诉屈、提异议谏言皆可,但击鼓者,要先拉出去杖打二十个板子。
许是当众廷杖二十军棍太疼、太丢面子的缘故,自敬元帝登基以来,登闻鼓就从来没响过,谢行俭上回被孙思霖在国子监当众锤了两巴掌后,途径京兆府门前寻找京官信息时,发现登闻鼓上落了好厚的一层灰。
可想而知,登闻鼓好几年才响一回,这是一件多么稀罕的事,因此京城的老百姓听到声响后,立马放下手上的活计,纷纷往京兆府门口跑去。
登闻鼓声响如雷,远在深宫里的敬元帝神经一紧,连忙喊来随侍的钟大监,问外头是谁在击鼓?
钟大监躬身细言:“皇上,京兆府府尹左大人已经侯在外头了,正等着皇上您的召见。”
敬元帝连声让京兆府尹进来,京兆府尹左忠诚神色慌张的跪倒,气息紊乱:“皇上,击鼓申冤的乃今年新科进士李通许,状告同僚庶吉士朱长春冒名顶替他人去翰林院,此外…朱长春还……”
左忠诚大气不敢出,后面的话越说越小,到最后索性不敢再出声。
敬元帝闻言脸色沉如水,翰林院的庶吉士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不言而喻,翰林院的众人皆是朝廷的后起之秀,是他辛苦栽培出来的智囊团,若无意外,这些人将会是他日后的左膀右臂。
翰林院的三十六人,都是层层选□□的,把关严格,怎么会出现有人冒名顶替的荒唐事?
“冒名顶替这种大不敬之事都做的出来,世上还有什么事能越的过这件事?你只管说来,朕倒想听听!”敬元帝目光极为锋锐愤怒,语音森威有力,底下的左忠诚霎时额头冒冷汗。
左忠诚诺诺道:“回皇上,李通许打头阵是告朱长春冒名顶替,然而递上来的状子却是讨伐朱长春撒银害其母入赌坊,以及……朱长春为人狠毒,身为市井庸民辱骂踹打京官李通许,李通许未此遭受迫害声泪齐下,还望皇上为其主持公道!”
“反了反了!”敬元帝怒甩衣袖,愤而起身,急躁的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指着左忠诚的脑袋,杀气腾腾道:“李通许既敢击登闻鼓,想来此事十有八.九是板上钉钉的事,你且带人速去翰林院,将朱长春捉拿归案!”
敬元帝直直的立在左忠诚面前,面容阴沉果断,一字一句道:“过两天就是太上皇的寿辰,父皇最厌烦的就是以下犯上之人,朱长春若真是顶替他人入的翰林院,殴打辱骂李通许便不再是同僚之间的纠纷,而是庶民冒犯官僚,这件事务必给朕查,朕亲封的翰林院庶吉士可不是砧板上的鱼肉,岂能任由他人随意宰割!”
天子震怒,左忠诚吓的浑身无力,腿都软了,连忙滚爬带拽的起身行礼出去。
敬元帝这一声怒喝,震的御书房久久不得安静,待左忠诚离开后,敬元帝火速召见翰林院两位大人,仔细的看了朱长春的文籍信息后,领着杜大人和程大人出宫前往京兆府。
……
谢行俭在大理寺交完庆贺文书后,疾步走出大理寺,居三赶着马车早一步等候在外,谢行俭上车后便问居三打听到了什么。
“不得了不得了!”居三惶然的嘴唇发抖:“我刚挤进去看了,京兆府外立了不少持刀侍卫……”
“皇上来了?”谢行俭吃惊,他掀开车帘往外瞧,大街上的行人一个劲的往京兆府跑,带起一地的灰尘,天色沉沉无光,一堆人挤在一块将闷热的气息搅和成团,叫人透不过气来。
“那边人太多了,不知道皇上有没有来。”居三道:“不过瞧着阵势大,想必是有大官在主持。”
街面上人头攒动,马车行的很慢,谢行俭到了京兆府门前时,前边至少有成千上百人在凑热闹,马车压根进不去。
七月天暑气难耐,谢行俭站在车前都觉得热的慌,让他下车钻人群他当然不会去尝试,没得八卦瓜还没吃上嘴,他就顶不住晕过去就丢脸了。
因而,他让居三将车子停在原地,两人就这样站在车板上往前眺望。
嘿,还别说,站的高,看的视野也空旷很多,京兆府门前立的人,他能一清二楚的看的真切。
京兆府开了大门,威武霸气的审案堂前坐的赫然是皇宫里的敬元帝,正中为京兆府尹左忠诚左大人,下首坐的人是他最为熟悉的两位老翰林——程大人和杜大人。
除此之外,各部尚书等人均在现场,出动的阵营如此之大,可见登闻鼓的影响力有多广!
随着京兆府大门敞开,看热闹的老百姓纷纷往里头钻,谢行俭的马车跟着人群相继往里赶,最终停在大门口。
恰巧京兆府画师主事谢令领着立簿官前来,谢行俭当机立断的跳下车,因他身穿官袍的缘故,众人见到后立马退开让出行走的空隙,谢行俭眼神一闪,昂首挺胸的尾随谢令,轻轻松松的进了京兆府审案内堂。
他低着头混在人堆里,身边的人虽不认识他,但忌讳着他身上的官袍,因而大家不约而同的往旁边站一站,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挤到了谢行俭。
谢行俭乐的如此,周围人离他远一些,他呼吸都能顺畅点,实在是今天天气太古怪了,阴沉闷热,人一多,他觉得他窒息而亡的可能性都很大。
说不定,他会刷新穿越者的新底线,成为首位被热晕惨死的搞笑之人。
离得近,他看的也清楚,之前周围有人围着,他都不知道是何人敲的登闻鼓,待他凑近些,才察看到狼狈不堪的趴跪在地上,后背血迹斑驳的人竟然是李通许。
谢行俭双手不由握紧,心头一凛,难怪翰林院的两位大人也来到了堂内,瞧两位大人均面色不虞,想来今日之事和翰林院是脱不了干系了。
他低头瞥了眼身上显眼的翰林院官袍,心道这时候他作为翰林院的成员,现在出现在这似乎有些不太好,便悄摸摸的转身准备溜走。
八卦是好看,但若是叫皇上看到他当职期间出来闲逛,定会将从李通许身上得来的怒火往他身上浇。
避免自己受无妄之灾,他觉得还是赶紧离开此地为好。
脚步微转,忽然他的身子腾空一瞬,后领不知被谁揪起,天旋地转中,待他回神时,他整个人已经跳出了拥挤的人群,双脚伫立在宽荡的内堂之中。
“微臣木庄参见皇上——”洪亮豪迈的男声响彻云霄,谢行俭诧异的看过来,只见提他衣领的木庄此刻正偏低着头朝他挤眉弄眼。
谢行俭顾不上木庄的戏弄,立马拱手行礼问安。
敬元帝一心念叨着李通许和朱长春的纠葛,见到木庄和谢行俭后,眉宇微动,但未言一字,只摆摆手让两人起身。
谢行俭随着木庄走向一旁的空位,当然了,他站着,木庄自在的坐着。
紧跟其后过来的还有都察御史徐大人,谢行俭眉头挑了挑,这下好玩了,敬元帝将朝中大半有份量的朝臣都叫了过来,足以可见事态的严重性。
谢行俭冷眼望向地上一动不动的李通许,心思百转千回。
能敲响登闻鼓,引来敬元帝如此重视,他不得不佩服李通许的胆大,李通许若状告无果,亦或是恶意闹起群臣恐慌,后果将不堪设想,不死也要残。
天家从来就无良善,登闻鼓名义上是为了肃清朝政、伸张正义,但从一开始杖打申冤者二十棍就不难看出,若非大贪大恶,奇冤异惨之事,这鼓就轻易敲不得,敲了定会惊动整个朝堂。
朝廷最大的王都被拉出来溜了,倘若李通许证据不足,告不倒要告的人,呵呵,李通许这个人今后也不必出现在京城了,敬元帝正好杀鸡儆猴给众多老百姓看看,威慑下登闻鼓的厉害性。
但,任何事都有另外一面。
倘若李通许告赢了,此后不说官途亨达,至少他这个人,在满京城定会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谢行俭忽想起昨日李通许跟他说的那件事,心思一动,莫非李通许今天敲登闻鼓告的是朱庶常?
若真如此,他怎么有些心虚起来,毕竟之前一直鼓动李通许以牙还牙对待朱庶常的正是他。
想到此,谢行俭脸色变了变,短促的瞥了一眼李通许。
如果真是因为他煽动,李通许才……那李通许若事后轮为阶下囚,里头怕是有他一份过错。
热炸的空气似乎在这一瞬间凝固,谢行俭只觉得寒冰贴背,惊惶不安的闭上眼,只好默默的哀求上苍,李通许一定要告成功,不然他于心不安。
木庄垂下的眼皮微微颤动,余光睨向一旁的谢行俭,只这一眼便再无其他动作。
内堂中窸窸窣窣的一阵落座声后,府尹大人惊堂木一响,闹哄哄的京兆府恢复静态,呼吸可闻。
左忠诚抬眼恭敬而又谄媚的朝右下方的敬元帝拱拱手,得了敬元帝点头之允后,左忠诚冷声高呵道:“人有穷冤则挝鼓,试问堂下人击登闻鼓告谁?又有何事?你且一五一十的说来!”
“今日皇上和诸位大臣皆在此,你既受了二十棍惩戒,想来知道登闻鼓的威力,若有半句谎言,当场格杀勿论!”
堂外围观的老百姓心猛的往上一提,谢行俭还听到了些许惊恐的抽气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