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16(2 / 2)

农家小中医 紫云飞 4725 字 2023-09-05

gu903();艾香立即挽起袖子进了厨房。

这些日子里,白术也学会了买高料,该有的都有了。

更让艾香惊讶的是:居然有新鲜的辣椒。

这可不容易了,这是冬天啊!

“是县城里李大夫让人送来的,说是一个镖师从天热的地方带回来的,这东西很辛辣。”白术道:“他说大冬天吃了浑身都发热,不怕冷,所以就送来让你爷爷偿偿。”

看来李大夫和白爷爷的关系还不赖,有一点新鲜的吃食都记得送到临化镇来。

“那成,今天我就做一道菜,吃了让你们都发热。”艾香抿嘴乐了,那哪是发热啊,那是给辣的浑身通泰:“但是,偶尔吃的也可能会有副作用噢,比如肠胃不适什么的。”

“试一试吧,能吃就多吃一点,不能吃就少吃。”白术表示很期待。

艾香将大公鸡砍了一半的肉下来切成了块,然后将鲜辣椒切成丁,因为少有吃,还给放了盐去腌渍一下。

再剁了姜葱蒜,也抓了一大把的花椒和了,鸡肉再在开水里煮好捞起,上面一层一层的撒上那些调料。

最后锅里将油烧熟了,全部淋在了上面。

“好香啊!”油淋了一半,白芨冲了进来:“师妹,你做的什么菜,真是太香了!”

“椒麻鸡!”白艾自己都在咽口水了,她只有在白家做菜才能体会到乐趣,是因为白家家底厚,调料齐全,只要是好吃的,根本不需要计较本钱!就像这锅油,少说也是半斤八两了吧,要是在自家放这么多油,春兰娘心尖都会疼。

“真香啊,一定很好吃!”白芨深呼吸一口气:“那我去喊爷爷吃午饭了!”

白艾蒸了艾粑,又做了椒麻鸡,另外将鸡爪之类的煮了一锅的山药汤,将白术前些天买的青菜发黄的叶子丢掉,煮了一个青菜凉拌。

菜上桌,老爷子的表情一下就出卖了他。

“师妹,你休假这几天,我们一家人都没吃好过。”白芨实诚,一下就说了出来。

“吃饭还堵不了你的嘴。”白大夫不高兴了,大孙子揭了自家的老底。

“呵呵,等新嫂子过了门就好了。”三个大男人,哪能做好饭吃,所以,白艾也寄希望于万月月早点进门。

第七十二章元宵汤圆

有些人对粑粑有天生的偏好,白爷爷当属这类型的。

他一口气吃了三个,吓得白艾都有点害怕。

老年人的肠胃可不敢这么折腾的。

“我又不是白芨。”面对白艾的担忧老人还不服气:“再吃两个我都行。”

“别,爷爷,省着点儿。”白艾呵呵笑道:“你要是喜欢吃,我再给您做就行了,您可别一次性吃厌了。”

撑了不敢说,说吃厌了好听一点。

“成,你改天再做一点。”自己就好一口,小时候喜欢吃娘做的各种蒸粑糕点,白术她娘原本也有好厨艺,可惜啊……

这么多年了,总算又可以吃到像样的糕点了。

老爷子爱吃,白艾乐得投其所好。

关键是白家厨房里不少调料,要什么买什么,白术这些年练就了一身的功夫:买买买。

连花生芝麻都买到了。

只不过,花生是生的。

生花生要变熟也不难。

白艾倒了半包盐炒热了倒下花生去煎。

炒花生就是这么简单,有钱人家用盐,没钱就用河沙也可以干。

花生炒香了,表面一点儿都没有糊的感觉。

“哥哥,帮我剥剥花生吧”炒了花生还要炒芝麻,芝麻可不好,只能是小火焙,一个不好就要糊掉。

白芨立即去帮忙。

白艾的要求还很多,不仅要将花生壳剥掉,还要将花生衣衣也捻了,白芨在捻了花生衣子后没忍住,丢了一个在嘴里面。

“真香!”大家吃大家香,一个吃了打标枪,艾芨连忙抓了一大把给爷爷送去。

“我一直觉得这丫头投错了师门。”这种花生他吃过,不过从来没吃过炒的,香香脆脆的都花苗了:“她不去学大厨真是可惜了。”

“爷爷,学厨做饭菜只是兴趣爱好,天天围着灶台转不好。”白艾一边锺着芝麻一边探出一个头笑道:“我的志向是做一个大药师,而不是大厨师。”

“但是我觉得你后者会更有成效。”白大夫丢了一颗炒花生进嘴里面,然后淡淡说道。

这是看不起自己学医,还是说学医她不够努力。

“天份,天份很重要。”白大夫道:“你在做吃食这一方面简单就是无师自通,在行医这一块,还得好好下苦功夫才行。人做事不是拣着轻松的来做吗?”

这丫头倒好,偏偏要做最难的。

“爷爷,人做事拣轻松的做,但是做的人也多,也就没有大的造化。”白艾不赞同这种观念:“学难的,学和人少,学的时候难,学出来后就不得了。”

这就是世人常说的去攀登山峰,路好走的肯定人多风景不一定好;而路难的人少,风景独好。

“难得你想得这么透彻。”老爷子也只是随口聊聊,见她确实志在医学上倒也高兴。

最高兴的是,白艾做出来的汤圆简直让他吃得两眼放光。

又香又甜还很糯。

“比外面买的好吃十倍。”白芨一口气吃了六个,还有点想吃,又怕吃撑了,因为他总看见爷爷在盯着他。

可是,他也数过了,爹第一次给爷爷盛了六个,第二次是师妹给他舀的有四个,结果,他还去添了第三次,两个,真是吃了个月月发财啊。

“嗯,咱们算是提前过元宵节,还是元宵节那天还能吃一次呢?”白术也吃了六个,万般不舍也放下了碗筷,他知道自己这身板比不过儿子更胜不过老子。

“丫头会做,让她多做一些出来,不仅元宵节吃,往后也可以当早餐。”白大夫觉得这样的打算最好。

“好,我明天再炒花生和芝麻。”白艾确定,老爷子这是可劲儿的在压榨她的血汗。

在白家,不仅要练字,还要看诊学开处方,惹老爷子生气了要体罚。

完事的时候,不管老爷子高兴不高兴,自己都要下厨搞一顿吃的。

真是辛苦自己了。

不过,今天的汤圆也没有枉费自己的辛苦。

在白家做饭,最大的乐趣就是这儿的食材能让自己找回现代伙食的味道和感觉。

今天的炒花生让白芨剥最是失策,一斤花生剥出来还不到三两花生米,余下的都溜边了。

“我明天多买几斤花生和芝麻。”白术道:“白糖红糖还要不要买一点?”

“买啊,糖不一样口味也不一样。”白艾自然是支持的。

白术的大方很多的时候是成全了自己,她一贯是连吃带拿的。

哪知道,这一次白芨也参言了,言外之意,他想送一些汤圆去万家。

“成,那我再多买一点,到时候,你也别偷懒,我们都帮着搓汤圆。”白术知道花生炒了捣碎,芝麻锺成粉,和了白糖猪油,这是一种馅;再和了红糖,又是另一种口味。搓汤圆这事儿没技术含量,都可以帮忙。

白艾的手艺这一次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万月月看着陶钵里的汤圓脸绯红,嗔怪道不该拿来的。

“嫂子,这些可都是我哥亲手搓的,那可是他的一片心噢。”艾香笑道:“不信你煮了来吃,颗颗都很甜。”

万月月窘得更厉害了。

“谢谢你了。”万月月跑进屋里,又拿出了两双鞋子出来:“叶儿妹妹和他一人一双。”

“好,知道了,我哥的鞋子真不少!”看着码子也知道谁是谁的,这个万月月很来事。

难怪白老爷子看得起她当孙媳妇。

有胆有识有手腕,挑得起当家主母的担子。

白芨也给艾香家里装了二十个汤圆。

“你这孩子,又住家里拿?”温春兰觉得总拿白家的东西不好吧。

“娘,这是哥哥装的。”替他办事讨好丈母娘,拿点汤圆也不为过。

第七十三章临河路上

汤圆味道极美。

艾叶一口气吃了四个,吓得艾香直喊暂停。

“你要记得姐姐给你说过的,再好的东西也不能一次吃得太多。”艾香道:“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顿都可能有好菜,你得为你的小肚子想想。”

“嗯,姐,我知道我,我不吃了。”虽然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大碗里的汤圆,但是还是很自觉的入下了碗筷,舔了舔舌头:“姐,我还想喝点汤。”

汤随便喝,只要汤圆真不能再吃了。

糯米也是不容易消化的。

“这味道真好!”温春兰轻咬一口:“香儿,谁做的?”

“我啊,原本是要元宵节在家里做的,可是爷爷喜欢吃粑粑汤圆之类的,就提前做出来了。”艾香道:“哥哥还让做了很多送给万家呢。”

“他倒会来事。”艾长青笑道:“这汤圆味道好,就是街上卖的也没这么香,万家一定很稀罕了。”

卖的没有自己的香!

对啊,为什么自己不干一票。

听说艾香要卖汤圆,艾长青和温春兰相互看了看。

“元宵节真正热闹的是县城里面。”温春兰道:“我们刚成亲那年,你爹带我去看了灯会,人山人海的,卖汤圆、茶水、杂耍的生意好得不得了。”

“那我们就去县城卖!”艾香觉得这是一次发财的机会:“让余三哥一起去。”

“我也去。”艾叶道:“我可以帮忙烧火。

说得轻巧吃根灯草,县城人生地不熟,总不可能锅碗瓢盆一起带上啊。

再有一个,大老远的跑一趟,又只能卖元宵节一晚上,豆腐都要盘成肉价钱。

“我们可以去找李大夫帮忙。”人是社会的人,和李大夫也打过交道,再则有白爷爷的关系在里面,去他那里搭个伙什么的问题应该不大。

“算了,有点麻烦。”艾长青摇了摇头:“热闹是热闹,可是人也太多了,别说叶儿,就是香儿都害怕被人拐跑,不行,我们不去凑那个热闹。”

偏偏,艾香却是想得入了迷,一心想要去挣一笔。

她甚至告诉了白大夫。

“你掉钱眼里去了?”这丫头,炮制一点山药之类的也就算了,毕竟也是本行;卖点卤肉卤料也算是打了擦边球,可这次卖汤圆完全就是偏离了本位了。

“爷爷,我们家里好穷,必须得挣钱,抓住一切机会挣钱。”白艾可怜巴巴的:“您看,我们还住在山洞上,家里田土也没有,爹明年还要赶考,什么都要钱啊。”

这该是你操心的事吗?

白老爷子叹了口气,春兰嫁了艾家那个呆子,男人不抵事,妻子和女儿却是很能折腾。

“你要去县也也不是不可以。”白老爷子掏出一把钥匙:“这几间屋在临河路五号,你们去住几天吧。”

“爷爷?”白艾惊讶的看向他:“您的房子?”

“上次去县城,李大夫说这个院子临河不错,价格还便宜,我买了想着放在那儿,以后去县城也有个地方落脚”白大夫道:“锅碗瓢盆好像没有,也没有收拾,你们自己去打理一下。”

“行,爷爷,算我们租您的,回来后就给您租金。”太好了,白老爷子简直就是神助攻一般的人物存在啊!

艾香问了一下,温春兰手上有三两多银子,搭个马车顺便将锅碗瓢盆一起拉去,差不多要花费一两银子。

如果重新置办,也是一两银子左右吧。

反正人都是赶时间,那就搭个马车去吧。

有房子住,叫上余有庆带上锅瓦瓢盆甚至床上用品全家齐出动。

临河路五号,果然是临河啊。

“你们是新来的住户?”旁边的一个大娘见温春兰开钥匙高兴的说道:“我姓洪,就住在六号院,我们是邻居呢。”

“洪嫂子好。”温春兰温柔的笑道:“这是我伯伯家的房,我们临时来住几天。”

“是来看灯会的吧?”洪嫂子笑道:“今年元宵灯会就是临河路上举办呢,到时候,咱们这条街可热闹了,不过,你家这俩小姑娘可得看好,别乱跑,人多拐多子也多。”

“多谢洪嫂,我知道了。”温春兰的重点停留在拐子上,她的女儿一定会看好的,到时候,不让姐妹俩出门。

“婶子,您说灯会是在这条街办吗?”艾香却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好一阵雀跃。

“是的,去年在沿河路,就是河对面,今年该是我们临河路了。”洪嫂子道:“到时候很热闹呢,有灯会,还要放河灯之类的。”

在这条街上办,意思是她们根本不需要出去摆摊设点,就在家门口就可以发财,真是太好了!

这个小院真的小,只有四间屋,一间堂屋,两间房间,还有一间居然是书房,而厨房和厕所是在旁边的角落上。

饶是如此,也足够自己一家人住了。

艾香和爹一起去街上采买;余有庆和春兰娘带着叶儿就在家里打扫卫生。

正月十三这一天天上下起了雪。

馅都调好了,也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影响灯会的盛况。

“不会不会,一年就一个元宵,大家都要来看热闹。”洪嫂子来串门:“咦,你们这是做什么呢?”

“婶子,我们准备到时候卖点汤圆挣点零用钱。”艾香连忙解释道:“婶子,到时候我们客人多可能会对您有所打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