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136(1 / 2)

农家小中医 紫云飞 4727 字 2023-09-05

孩子小不太懂事,怕冲撞了圣上,那可是要人命的人啊。

“姐姐,我也想去看看咱们明辉的本事,不如一起去?”艾叶提议。

“如此甚好。”还是自己的妹妹了解自己。

一行人就往箭亭而去。

风言听闻连皇后都去了的时候苦笑了一下,难不成不怕自己将明辉吃了不成。

“平身。”看着长相酷似伍志帆的明辉风言感慨不已,岁月果然是不饶人,年少已成往事:“听闻世子文武双全,朕今日倒是要领教一番。”

“微臣不敢!”别看明辉像一个小霸王一样,但是轻重还是分得很清楚的:“明辉不过是一个小孩,当不起皇上的抬爱。”

和皇上比武,赢了皇上的话那可不得了,说不定会被忌恨的吧。

输了也麻烦,屡战屡胜常胜将军的神话就要被打破。

而且这个消息绝对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大江南北,以后他还要不要出门见人啊。

所以,这招他万万不敢接。

“朕知道定安侯从小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世子比起乃父还是要差了一些?”风言心里好笑,真是一个滑头,当真是轻出于蓝胜地蓝啊,知道避开这场比武。

“微臣没有家父的勇气。”伍明辉心里抽了抽,皇上真是一只老狐狸,居然抬出了老爹:“微臣自愧不如。”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同样的道理,你完全可以胜过定安侯。”风言哈哈大笑:“来吧,朕觉得你一定行。”

皇帝是金口玉言,此话一出,必然得执行了。

早知道深宫是陷阱,他就不该来。

伍明辉心中好一阵哀嚎。

他可不敢真的和皇上打。

不过,他想起来了一个办法。

当日自己和蒿舅舅比武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好,都依了世子。”风言感慨如果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不仅敢接招还敢想出比赛的办法。

骑射跑马,艾香看着他们在校场上奔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万一有个什么好歹,那罪过岂不就大了。

摔了伤了自己的还好,要是摔了那一位怕是人头难保。

珍爱生命远离皇上。

艾香脑海里自然就浮现了这么一句话。

艾叶牵着女儿的手坐在看台上,看着场中着龙袍的男人骑马搭弓射箭心里一阵喜悦,她居然找到了郎骑白马来的感觉。

“姐姐快看,明辉真不赖。”艾叶也注意到了伍明辉的本事:“又射中了。”

“我说过啊,除了打架,他真的是没有一样拿得出手来的。”艾香有时候觉得自己真不是一个好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简直就像是诈尸一样,偶尔客串出场,并没有持续强化。

“不错了,我们家明辉很厉害。”艾叶却是摇头否认了艾香的话:“姐,您看京城纨绔有几个实干的?”

第六百零八章孺子可教

艾香也没和别人比孩子,真要比优秀的肯定是比不了。

那得看基因遗传。

自己读书吧,嗯,不冒尖,伍志帆读书,那就算了吧!

所以,对明辉的学习艾香就没指望过。

所谓的是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一直不愠不火平平淡淡才是真的。

现在皇帝不仅要考验他的武,还要考验文,这样的本事真是上不得台面。

就在艾香后悔来箭亭之时,伍明辉居然和皇帝打了一个平手,一连五箭,箭箭都中了靶心。

“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在之后伍明辉又给风言表演了一番剑法,这是伍家的绝活。

风言从小到大是看着伍志帆玩的,伍明辉也能将剑挥得虎虎生威,甚是欣慰。

风言想留下伍明辉给宁王做伴,但是被他自己给拒绝了。

“皇上,微臣性子不适合给宁王做伴。”宁王是二皇子,是皇后嫡子,自从太子出事后就没再立储君。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皇帝的心中宁王当是占重要位置的。

给宁王做伴前景一片光明。

哪知道,伍明辉会拒绝得那么干净利落。

“娘娘,明辉性子鲁莽了一些。”艾香对艾叶道:“现在爹和公公加上志帆三人一起管制他,稍微有些好转,我不想他半途而废。”

艾香也对皇后娘娘做出了解释。

“姐,我懂的。”艾叶自己尚且不想呆在深宫,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她的心底是希望亲人们都能幸福的:“明辉是雄鹰,不能折了他的翅膀。”

皇家的人就是那个样子,对你看重就要留你在皇宫。

他以为人人都喜欢这个地方吗?

这个代表了至高权力的皇宫其实就是一个囚笼而已。

好在,皇上并没有勉强他,依然赏赐了一把宝剑给他。

“谢皇上。”这可将明辉高兴坏了,这可是进皇宫最大的收获了。

赏了明辉东西,明珠自然也赏了珍宝,听说三岁的明庆正在启蒙就赏了一本前朝大儒的字帖。

兄妹仨人都谢恩,高兴不已。

艾香也就算是完成了进宫的使命。

定安侯伍志帆给皇帝翘蹶子,皇上不仅不计较,还赏了他三个孩子好东西,可见皇上对定安侯有多么的看重。

这样的消息传遍了京城。

“真是毫无道理的事。”刘小八在书房里对着老爹表示不明白。

“这就是我们常人与皇上的区别了。”刘大人耐心的教导着他:“皇室是要恩威并施,这一次伍志帆逆了皇上的心意,他非但没有怪罪而且还看重他的孩子,这是一种怀柔策略。如果伍志帆一而再,再而三的继续这个样子,皇上一待发怒,伍志帆肯定是承担不起。”

刘小八就觉得皇帝没有脾气。

还有啊,大哥去了长密山,为何皇上不厚待刘家?

“不急,只要你大哥立了功,皇上就会看重刘家了。”刘大人到底是高人一等,他明白皇上绝对不会这么早表现出对刘家的厚爱,毕竟还有一个皇后存在。

自家的女儿与皇后之间就只有隔了一个份位。

机会,是要慢慢的等。

长密山那边有好消息传来的时候,皇上就会更加倚重刘家。

至于艾家,虽然有易王府当靠山,但是现在的易王可不比当年的老易王那般厉害。

同样的一个招牌在不同的人身上肯定是不一样的。

艾家很低调,这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既然他要低调,那就让他低调下去吧。

艾家,绝对不能允许他们在京城扬名。

可是,接下来的消息让他气得不行。

十四岁的艾蒿下场居然考了一个秀才,而且还是一个榜首的排名。

这一下,想不扬名都不行。

艾蒿,皇后娘娘嫡亲的弟弟,小小年纪就这么有出息,世人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关于艾家的信息就在京城不断,成了名门权贵茶余饭后的谈资。

“真是想不低调都不行啊!”艾香好气又好笑:“蒿弟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很惊人,咱们艾家的人啊,真有有本事!”

这样的艾家,想不服都是难事。

艾香忍不住小小的骄傲了一次。

“夫人所言极是。”紫苏笑道:“夫人,您开了白氏药坊,越来越多的人一提起您可是赞不绝口,白氏药坊生意也越来越好。”

“唉,这倒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艾香道:“爷爷曾经说过,但愿世间无人病,宁可架上药生尘,天下平安是好事。看见这么多人生病,我这心里也难受得紧。”

艾香在百草堂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时代看病的人少,想的是人身体好。

后来才知道,人吃五谷生百病,没有身体好不好的说法,只是有没有钱的差异。

有钱人有个头痛脑热的赶紧找大夫看,没钱的人就算要死的也只能干熬。

最常见的就是扯点草草药药自己煮来吃了,寄希望于奇迹出现。

可是生病是各种原因造成的,吃什么草草药药还是要看情况,要对症才行啊。

自从白氏药坊出了五文钱治好临死的病人之事后,那些看不看得起病的人都来找她了。

艾香不得不采用叫号的形式来应对,一天看个一两百人,累得腰酸背痛的。

“是啊,夫人,您这样看病太累了。”还不赚钱,紫苏觉得夫人还不如多做两种药丸来卖。

“是有点累,好在艾风这段时间能帮忙看一些轻症了,请的两个大夫也到位了。”艾香道:“以后轻症缓症就让他们看,我专看一些疑难杂症吧。”

她就叫专家门诊。

结果,这样的安排受到了众人的质疑,他们只信艾香,叫着嚷着要艾香看。

这简直是浪费人力!

请的墨大夫和潇大夫诊室经常空无一人,找艾香的却是排着长长的队。

“青竹,贴出告示,找我看诊的人不管病重病轻,一律收一两银子的诊费,药费另计。”艾香没辙了,看来只能采用经济手段来制止。

第六百零九章污名又起

青竹觉得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可是,告示一贴起,污篾艾香名声的流言又起。

“不是说五文钱就能治好病吗,怎么要收一两银子,简直就是抢人。”

“对啊,凭什么要收这么贵,这就是抢人。”

“还说是仁心,我看就是黑心!”

“走了走了看不起病了,咱们这些没钱人就回家等死!”

“人可是给达官贵人看病的,没咱这些穷鬼什么事!”

“对啊,之前就是想要好名声,才给我们看,现在名声出来了,又收银子了……”

围着告示七八个人抱臂起哄。

紫苏冷眼看着,唤了青竹过来,低声如此吩咐了一番。

“奴婢明白。”这些混蛋,还真是有心要污了夫人的名声啊。

青竹跑了回去找了冉婆婆。

“你去找城东卖米糕的封大娘。”冉婆婆道:“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她,她知道该怎么做。”

青竹又跑去找了封大娘。

“我知道了,你先走吧。”封大娘点了点头,穿着围裙手里拿了两个米糕,边吃边朝白氏药坊走来。

“哎,写得什么呀?”封大娘嘴里嚼着米糕唾沫四溅:“老婆子不识字,认不得。”

“写什么,写着要钱。”一个五旬开外的男子嗤笑道:“真是想疯银子想疯了,看一个收一两,十个就十两,百个就百两,原来她是靠这个发财的啊。”

“什么?”封大娘又咬了一口米糕:“谁这么赚钱,一两银子得买我好多米糕了。”

“谁,还能有谁,白氏药坊的白大夫,堂堂定安侯夫人,皇后娘娘的亲姐姐。”那男子说得特别是的起劲儿:“这简直就是讹人啊!”

“白大夫是干什么的?”封大娘又问。

“当然是看病的,大夫不看病还能干什么呢?”旁边有人回答这个婆子,真是连大夫都不知道,无知至极啊。

“噢,原来是看病的大夫啊?”封大娘点了点头,然后道:“我说,找他看病的人才有病吗?一两银子呢,可以买我多少米糕了,干嘛要找她?”

“哪儿来的疯婆子,有病不看大夫去看你买你的米糕,你米糕能治病?”终于有人听不下去了:“有病米糕可以不吃,药却是不能不吃,不吃会死人的。”

“噢,原来是这样啊。”封大娘将米糕嚼得满嘴都是,咽了半天咽了下去:“差点哽死我了。”

这个疯婆子,没人会理她。

“我看这儿围着一群的人,还说抢钱什么的。我还当真以为是在抢钱。”封大娘道:“原来是大夫治病你们舍不得钱啊。我要是你们啊,生病了就不看大夫,看大夫多贵,一两银子呢,嗯,米糕都可以卖几蒸笼了。”

“疯婆子,你当然不看大夫,你的病根本就不值一两银子。”旁边有人气笑了,时时处处都拿她的米糕说事。

“对啊,我的命没有一两银子贵,你们的也是一样啊。”封大娘没有半点发怒的意思:“生病这事儿啊,看大夫也是有钱人才看得起的,那谁谁谁来着,那些个有钱人想方设法请御医,花上十两二十两都是小事,他们的命才值钱呢。”

御医是请不起,不过京城稍微有名气的大夫出诊都是好几两银子,也没见谁少了一两。

听了这个疯婆子一说,不少人就想通了这个关节。

“那是有钱人,我们是没钱的,她还要收那么贵,这不是抢人是什么呢?”五旬男子见风向有变连忙插嘴。

“呵呵,我听说这白大夫是定安侯夫人,还听说有一个郡主的母亲,皇后的妹妹,我反正是没有见识,我就想她们这些有钱人头上戴个什么头鉓估计都是纯金纯银的,不值一百也值八十两吧,她原来也缺银子啊。”封大娘抚掌笑道:“如果真是这样我就放心了,我卖米糕和她开药坊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赚钱,大家都是累得半死,我这心里总算是平衡了。”

什么意思?

“对啊,说定安侯夫人为了钱这话我不同意。”旁边一个年轻男子总算回过了神:“告示上说了,只有白大夫的诊室才收一两银子的诊费,而药坊其他大夫的看病并没有涨价。据我说知,他们十文八文的都有,而且,定安侯夫人确实不缺银子,天天这么累看诊病人还被大家误会,这也太没良心了。”

“是啊,要不是白大夫,我家大孙子早就死了。”一个婆子道:“那时候她才收了四百文药费,我觉得,就算是一两银子也是值得的,毕竟我大孙子金贵。”

“你们真是傻子。”封大娘道:“觉得贵就不找她看病不找她卖药就成了,还围在这儿浪费时间和生命,真是不值得。说她抢人,那还不是你们送上门给她抢的,与其在这儿说,还不如上衙门去告她去。”

“你这个疯婆子……”众人听她说话有时候有理,有时候却又很逆耳朵。

仔细想想,有些话还特别的有道理。

“本来就是,这个白氏药坊开起来的时候也不到一年,以前你们生病的时候怎么处理的?”封大娘道:“没找她看病不也没死,以后还找别的大夫去,让她抢不成钱不就结了。”

紫苏在旁边听到封大娘的谈话都有点搞不清她到底是帮谁。

“我觉得她说得很对。”青竹知道冉婆婆安排的人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