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薛霸王的日常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5(2 / 2)

gu903();陈太太道:“只是京凡是有些脸面的人家儿,哪个不知道咱们两家过了定的,这……”

陈皇后嘴角微翘,“母亲可真是,我亦是陈家女,难道会叫人坏了咱们陈家的名声。女儿既然说了,自然是有法子解决了那林家且不坏咱家半点儿名声的。”

陈太太知女儿素有段,亦十分信服,便做出一副深明大义的模样,道:“总是要先紧着皇子这边儿的,别的都不打紧,便是失了名声又如何,将来咱家皇子……哪个敢说咱家半句闲话?”

陈皇后端起茶盏轻轻啜饮一口,听见母亲这般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话,心知母亲是个没什么脑子,却能为了前程不择段,说服她再容易不过了。

陈太太果然又压低了声音,“娘娘心里可已有了章程了?”

陈皇后笑着放下茶盏,拍了拍母亲的,“母亲不必担心,女儿难道会坑了自家不成?母亲且回家安生等着,稳住了,事情没成之前,对谁都不要露了口风。届时女儿必请了皇上圣旨,叫也俊风风光光地娶了那周家姑娘。您只管安稳地等着做您那威风的婆婆就是了。”

陈太太笑道:“我哪里有不放心娘娘的,只是也俊那孩子如今还下不得床呢,着实可怜得紧。且他对林家那丫头却是真心的,若知道了这事儿,怕是撑不住呢。若闹起来,可怎么好收拾呢?”

陈皇后微微扬起一抹冷笑,“就是母亲平素忒惯着他了,如今咱家是个什么情形,转眼便是倾族的祸事,哪里容得了他任性?母亲不必理会他,他且舍不得死呢。只是母亲也守好了他那院子,趁着会也将那些个平素不老实的该打发都打发了,也好圈圈他那性子。表哥那里也替他告了假,这般没个出息,也别去表哥那里现眼了。”

怨道帝后是打小的情义呢,这般表哥表哥的叫着,便也只有当今皇后了。

陈太太想了想,从皇后这里怕是问不出什么来了,便也应了。左了她也不是十分满意林家姑娘的,瞧着便不是个好生养的。其实说起来,这陈太太倒是挺喜欢宝钗那模样的,为人有规矩不说,瞧着便是个好生养的。只是薛家门第忒低了些,还不敌林家这般的,好歹是个书香世家世禄之家。且薛家本就与九王爷不清不楚的……想到九王爷,陈太太便不自觉地生出几许心虚来。

要说这做婆婆的就是难答对,娇弱的不喜欢,怕撑不起家来;厉害的也不喜欢,怕摆不成婆婆的谱儿,儿子再受了欺负。

陈太太出宫时,恰好遇到了被自家女婿和林珏合伙挤兑了的陈老国丈。陈老国丈一瞧妻子,便知这妇人定是不听自己的话,跑来同女儿诉苦来了。

当面教子背后教妻,陈老国丈索性一同上了陈太太的马车。

陈太太硬是憋着没把自家女儿的打算说了,被老头子一通急头白脸的教训,便也只能一味装哭罢了。

陈老国丈面对老妻的哭诉,自然也不好说得太难听,到底叹了口气,温声劝道:“娘娘在宫本就不易,你莫老去同她说这些有的没的,徒惹她烦心。”

陈老国丈便将林珏那一番命理之说,捡着要紧的同陈太太说了,陈太太听后大惊,又隐隐庆幸这赐婚诏书没写成,遂怒道:“这林大姑娘是个什么命相,原小定时说最是个旺夫旺家的,如今可还没过门呢,大丫头那里的事儿便一遭遭的出,这哪有一丝旺家的意思呢?再瞧瞧咱家俊哥儿,自来再是孝顺不过的孩子,如今都敢跟咱们摆脸色了,真真是个搅家精才对!”

陈老国丈喝道:“你莫胡说,娘娘那里的事同林家又有什么干系呢?那是天家的事儿,再不与咱们陈家相干。这话你莫叫旁人听了去,可是杀头的大罪!俊哥儿犯糊涂,难道也是人林家的错了?”

陈太太被唬得一缩脖子,却仍强自端着仪态,试探道:“原说是个旺家旺夫的命格,如今又出了这许多的妨克出来,可见也不是个好的。索性也没正式下了明旨赐婚呢,且她还要在家里念一年经呢,咱家俊哥儿可多少岁数了,哪里耽搁得起呢。要我说,老爷刚刚就该回了陛下,各自婚假方是正理儿。”索性这一年间陈林两家的亲事是不必提的,皇后那里倒是大有可为。

陈老国丈见与老妻着实说不通,索性闭目养神,修起了闭口禅来。及至回了家,便直接去了温言解语的姨娘女娇女娥处,气得陈太太摔了满屋子的珍稀瓷器珐琅。

做戏做全套,拜别了帝王后,林珏回府便吩咐妻子冯氏收拾了一间小佛堂出来,将妹子团吧团吧塞了进去,并嘱咐其短时间内不得会客。

黛玉虽不明所以,到底素来听哥哥的话,便也安静地守在小佛堂。恰好头几日惜春托她帮着默一册经,她便沐浴更衣,潜心在佛堂内默起经书来。

冯氏自打嫁入林家,再是没有不满意的。她原就是因着倾慕林珏才华,方才央了堂伯帮忙筹谋,且不惜背上了逃婚的污名。嫁入林家后,上无公婆立规矩,下首小姑子又是个再和善不过的,姑嫂相处极是融洽。虽每月要去贾家给老祖宗请安,可老祖宗亦不是个难相处的,且隔了一辈儿,又是外家,再是教训不到她身上来的。更别说两位舅母,待她虽客气有余亲热不足,却是叫冯氏十分的满意。

冯氏替林珏宽衣解带,换了家常的舒适衣裳,忍不住叹气道:“妹妹真是再好不过的人了,要才有才要貌有貌,性子又好,只这婚姻上却是颇有些坎坷。”女人家素来信些怪力乱神的,便忍不住劝道:“不若咱们正经请位有修为的大师来家里瞧瞧,别是哪里妨克了妹妹了。”

林珏摆摆,“不必如此,那位跛脚道人虽无甚名望,却是个真正的有些道行的。”

冯氏原瞧着那跛脚道人同他身边那疯癫道人有些个破落,心下难免不屑,只她素来爱重林珏,自是林珏说什么她便认什么,便道:“既是高人,何不请了家来,咱们也好好生招待着。”

林珏笑道:“这些样人素来都是高来高去的,瞧不上咱们这等俗世门第,既然破解之法有了,不过是一年时间罢了,咱家黛玉还小呢,并不着急。”

冯氏便不再多言。

没过几日,陈太太便亲自来了一趟林家,探望黛玉。

林珏原就防着陈家这一儿呢,便引着陈太太去了那处颇为僻静的小佛堂。彼时黛玉正在用饭,见着陈太太忙起身问安。

陈太太原就是专捡着这个时辰过来的,打眼一瞧,桌上不过一碗青菜豆腐,一碟儿腌萝卜条,外加一碗用了一半的黍米饭,尚还微微冒着热气,显现不是临时现弄的这么一出。

“林丫头先用饭吧,原是我来的不是时候了。”说着,便由冯氏陪着去了旁边的抱厦里说话。待黛玉用完了,方过来一同说话。

陈太太来,不过是瞧着林家有没有骗他家,也好拿住了林家的把柄,将来也好说嘴。随意应付了几句,便问起黛玉每日都做什么。这些林珏都是嘱咐过的,黛玉便道:“每日早晚念一遍经,别的时候都是抄经的。”

陈太太来了兴致,便笑道:“哦?且拿来与我瞧瞧。”

黛玉便看了眼身边一个伶俐的丫环,那丫环便去佛堂取了黛玉抄写的佛经来捧着给陈太太看。

陈太太笑道:“这写的是《地藏经》?”

黛玉应是。

细细看了一遍,新近抄写的墨迹尚还未完全干透,开头几篇已是早便干了,且装订成了册子的。陈太太心下惊讶,不想林家竟真的叫女孩儿吃斋念佛起来,莫不是林家小子说的都是真的?若是真的,她可是万不该叫这样的女孩儿进门的,没的妨克了自家儿子。好在娘娘那里已经有了旁的打算,陈太太面上便越发地和蔼起来,笑着对黛玉道:“我平日间亦常理佛事,正也差这么一册经书,你不若也给我写一册,可好?”

黛玉自然无可不应的,这“本愿经”本也没有多长,并不费力。只是,这“本愿经”乃是最寻常不过的经书,陈太太若果真一心向佛,哪里会没有这一册?黛玉心下疑惑,却也不会问出口,不过一册经书罢了,她并不觉为难。

说了会儿话,陈太太便起身告辞了。冯氏心下明白陈太太是干什么来的,只是这话不好说出口,唯黛玉有下已生出了疑惑来,不知这未来婆婆演得是哪一出。她素来心思重些,又十分灵透,联想到哥哥突然叫自己在家吃斋念佛且不与外人相见,多少品出些许意思来。

这时紫鹃来回话,“姑娘,适才那陈太太身边儿跟着的嬷嬷借口如厕,我领着她去时,她偏闯进了佛堂。虽只是瞧见了一眼,便被我请了出去,到底也不知是个什么规矩。”

黛玉心下有了底,便道:“无妨的,也没甚可怕人瞧的,哪里的菩萨还不是一个样子呢,偏咱们这里便稀奇了?”

紫鹃听黛玉这话,似有些赌气,便不敢再多言了。

第102章我很有钱

陈太太回了陈家,见到陈老国丈,被他一通训斥。“既然已经如此,何必去讨这没,难道你还惦记着这门亲事不成?”

陈太太恨恨道:“总不好这般轻易就放过了那小丫头,我去瞧了一趟,她竟果真在府里吃斋念佛呢,我还叫她给我抄了卷经,待这两日的就去取呢。便是她本没打算日日抄经吃斋,有我时时盯着,谅她也不敢瞒骗。待这卷经抄好了,自然还有下一卷等着她。”

陈老国丈知晓她心下憋闷,只得随了她折腾。原是想借着这件事,将恩科主考官的位置捏在里的,实在可惜了。“俊哥儿这也告假几日了,如今正是陛下用人的时候,他不紧着去搏个前程,竟还沉溺于小儿女之事上,真真是出息了!”

陈太太便替儿子辩解道:“咱家俊哥儿最是个实诚孩子,如今被这般欺骗,竟还不许他伤心两日了?”

陈老国丈最知自己太太,明理时是真明理,端的是大家气派,可不讲理时也真真的叫人头疼,大有市井泼妇之态。“他这也伤心了几天了,赶明个儿赶紧叫他去当值。你做母亲的也劝劝他,不过一个女人罢了,这个不成了再寻个更好的便是了,若不是皇家公主年岁都不相当,咱家俊哥儿便是尚主亦是使得的。”

陈太太闻言便是一叹,“我哪里劝得动他呢?”

陈老国丈沉下脸来,“慈母多败儿,瞧瞧你竟把他惯成何等模样了?”说着,甩袖而去。

陈太太被气了个倒仰。

既是加的恩科,便不好撞上了春闱的,大抵这年前衙门各部封之前便要将一应事项打点妥当了。这恩科的主考,昭和帝御一挥,点的是一直在家“闭门思过”的九王爷景以彧。朝虽亦有大臣反对,提出种种不妥当之处,却被昭和帝一意挡了下来。四皇子年纪虽小些,亦被昭和帝派了出来,跟在九王爷身边看一看听一听。

转眼便临近恩科,京却忽地爆出了一桩丑事来,惹得皇帝陛下龙颜大怒。

这事件的起因,却是那御史贾雨村一纸奏折,参宁国府品威烈将军贾珍,竟将天家恩赏作价百万外卖,导致自家同族子弟不得享天子恩德。如今便有同族旁支的子弟,将事情捅到了御史这处。御史风闻奏事,自然要将这般大逆不道之事表上一表的。

一时满朝哗然。

先不说此次恩科专为朝五品以上有职有爵人家加赏,难免便要触动一些阶级的利益。自古庶族与士族便没有真正和气过,此番恩科,虽庶族之亦有恩享,到底还是士族这边占着大头儿呢。

如今庶族子弟繁多,奈何老子不给力,没能拿到那么多名额,便只能按着能力给配了。族多少有出息的子弟,竟只能白白地干看着了。而士族这边,家子弟纨绔居多,有出息者甚少,能排得上号的自然就更少了。无奈只得将名额让给族旁支有些出息的年轻人。到底有些族支或是已经没落了,或是关系远了,要么也有如九王爷这般几下不靠的。难免便有那等贪心的,想着这名额白白放着也是可惜了,便打起了旁的主意来。

有些人家尚好,起码便是作价卖了,也都是私底下的行径,等着人家拿着金银来家里求的,且都是有些个关系的人家儿。

可这宁国府倒好。贾家族支繁多,打先头荣宁二公起,统共便分有二十房,单单这京便住了八房。族子弟甚多,自然也不是全无出息的。结果因着宁国府人口简单,嫡系只这么几个人,要么便是有官有爵的,要么便是无甚出息的,里白白握着四个名额,又不舍得分出去,他家竟然将这恩赏做了商贾之事。

这且还不算,便是荣国府那边大老爷里握着的五个名额,亦叫贾珍这族长以族分配的名义要了去并卖与了旁人。自然,这是赦老爷的说法,贾雨村姑且采信了。

这事儿说大不大,其实哪家主支里握着这么个金疙瘩乐意将其白白让给旁支的。且不说旁支人口繁多,这么几个名额,分且还不够分,给谁是不给谁是,没的得罪了人。有那精乖些的旁支,素日便会逢迎主支的,自然能得些便宜。可这便宜也不是白给的,自然也要真金白银的换来,到底也蒙了一层遮羞布的,说是旁支的“孝敬”。

除了有些远见的人家,哪家不这么干的。只是如宁国府这般直接开堂吆喝买卖的,也实在是忒少了。说小不小便也在此处了。你私下里如何,有哪个会去特特揪着你不放的,这般大张旗鼓,搞得阖京没有不知的,便实在有些过了。这说白了,就是将皇家的面子做了鞋垫子,忒恶心人了些。

昭和帝闻言自是大怒,当即就令人严查,这都闹得阖京尽知了,且还不是一查一个准儿。结果便是,贾珍降爵,贾蓉夺官,宁国府名额俱被收回,罚了一大银子,买卖名额的银两亦被充入了国。这也算是小惩了,贾珍贾蓉自只有谢恩的份儿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