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10(1 / 2)

八零娇俏农场主 明景 4724 字 2023-09-07

告诉孩子们,生活是甜的。

阿祖虽然苦了一辈子,但她会苦中作乐,会细心的发生生活中的美好。阿祖常说,眼里有花,看到的全是花。眼里有牛屎,看到的就全是牛屎。眼里有花的人,即使看到牛屎,也是会看插在牛屎上的那一朵牵牛花。

背诵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陈白羽又背诵了《蜀道难》、《桃花源记》等耳熟能详的诗词。

陈白羽一篇一篇的背下去。

爸妈并不懂,但不妨碍他们夸奖女儿棒棒哒。

如果不是现在环境不允许,阿爸都想要把女儿亲亲抱抱举高高了。

陈白羽又用英语给爸妈背了一段《傲慢与偏见》,这是一段关于达西庄园的描述,陈白羽很喜欢达西庄园,也喜欢这一段描述。

“小五,你读这些,你爸妈都听不懂。”

“就是。小五唱歌吧。你们小年轻不是最会唱歌吗?我看那些厂妹天天唱。不过,现在的歌越来越直白了,不是你爱我,就是我爱你,情情爱爱的。”

“现在的流行歌那有我们的山歌好听?”

“什么流行歌?就是口水歌。”

“小五,唱一个吧。你们学校应该也教唱歌是不是?我上次回家,我家小女儿就常《小螺号》,挺好听的。还有那个《美丽的祖国是花园》......”

大家起哄,陈白羽只能唱。

陈白羽虽然会弹琴,但她唱歌真的很一般,甚至有些走音。

但大家也不过是听个大概而已,找个乐子而已。谁还能听出你走音不走音的?就是五音不全,在这一群喜欢粗着嗓音唱山歌的大叔大婶眼里也是好听的。

陈白羽盛情难却,给大家唱了《迎春花》,然后又唱了比较流行的《忘情水》《万水千山总是情》。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突然唱起了《财神到》。

陈白羽笑笑,然后跟着唱起来。

雨,没有变大,但也没有小。

仍然淅沥沥的下着。

“哎。眼看着又要天黑了。”总不能在这里过夜是不是?

不仅危险,还容易感冒。

也幸好他们人多,如果只有几个人还不一定敢随便找个地方避雨。毕竟,就快要过年了,多了很多干一票好过年的人。

那些好吃懒做的小混混想的就是如何干一票大的,过一个丰盛年。

很多过往的大客车都会遭殃,更不要说他们这些摩托车。总担心路上不安全,希望能够一路顺风到家。

在外面多呆一会,心里的担忧就多一分。

“小五,吃个面包。”

阿妈递给陈白羽一个面包和一瓶牛奶。

陈白羽拿过面包,却没有要牛奶,她不想再喝水了。

不想上厕所。

她刚刚扭头的时候,看到一个阿姨蹲在她丈夫的背后嗖嗖索索的。

后来陈白羽才明白,原来那个阿姨是在解小的。

虽然有她丈夫站在身后挡住,但也会有很多像陈白羽这样随意一个转头就不文明的人。

陈白羽靠着阿妈,小块小块的撕着面包,塞进嘴巴里,很干,陈白羽嚼得很慢。大家干坐着没意思,干脆就把买的零食拿出来,分给大家。

一边吃着廉价的饼干,一边吹大牛。

不管赚多赚少,总说今年没有赚什么钱,明天继续努力。

有些人也说起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也不知道家里准备了年货没有?准备了多少东西?

“也不知道我家孩子考级及格没。他阿公在电话里说不听话......成绩不好。我说不好就不好吧。没有考上初中,就不要去了。出来打工。”

“哎。还是读多些书好。你看看陈楼上家的几个孩子。两个儿子出国回来后,还怕工资低?”

“也是。听说他家小女儿单单是那奖金就够上几次大学了。还靠着拿奖金买下了大唐农场......”

“哎。我家孩子就不是读书的料。去学校也不过困一困,免得他在家里无法无天,还真不指望他们能考大学。”

......

陈白羽听着听着就困了。

趴在阿妈的腿上,闭目养神。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地方,陈白羽以为自己不会睡着,但没想到很快就睡了过去。

“小五,醒醒了。”阿妈推了推陈白羽。

陈白羽打个呵欠,一觉醒来,发现天已经黑了下来,但雨却依然没有小。

大家产生了分歧,有人说要冒雨回家,开慢些没有关系,有人要等雨停了再走,不安全。

各有各的道理。

冒雨前行很危险,但是一直等的话,又不知道雨什么时候会停?他们带的吃食和水都不多,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就算想要讨个热水也没有人家。

不方便。

两拨人很快就吵了起来,都在试图说服对方。

阿爸想要去劝一两句,免得大家吵起来伤了和气。

陈白羽拉住想要去劝架的阿爸,摇摇头。

大家都等烦了,也都有些急躁了。

有些火气,吵吵也好。

反正都是老乡,打不起来的。

最好分成了两拨,一拨冒雨离开,一拨留下来。陈白羽一家属于留下来的人,阿爸不会冒险。

本来路就不太好走,再加上下雨就更难走了。要是冒雨前行,很可能会出事。即使是万分之一的危险,稳重的阿爸也是不会去尝试的。

这个牛棚虽然简陋,但好歹也是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陈白羽也赞同阿爸再等等。

牛棚里的人少了,气氛却好了很多。

有人坐过来,找爸妈聊天问他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能把孩子教育得这么好。

爸妈都笑着说,功劳是家里阿祖的。

孩子都是阿祖养大,教育长大的。

也有人问陈白羽关于大学的一些事情,然后还有京都。长城是否很宏伟?天门是否很大气磅礴?

大学里的学生是不是来自全国各地?大家都说什么话?

陈白羽一一的认真回答,不敷衍。

爸妈有时候也会插几句,他们也是去过京都的人,也是有谈论资本的。

不少人看爸妈的眼神都带着羡慕。

“你家几个孩子,出息。”有人竖起大拇指。

“我家铁蛋要是有你家小五一半,我就烧猪还神了。”

大家说说笑笑,也不觉得时间难过。

虽然天黑了,但雨慢慢的小了。

“走吧。开慢些。”

已经到了阳江,即使没有人带路也不会走错了。

陈白羽伸伸懒腰,给自己打气,快要到家了。

因为刚下过雨,而且现在还有着蒙蒙细雨,所以阿爸开得特别慢。

小心翼翼的。

在回到宝阳镇的时候,陈白羽真的要激动哭了。

真的太不容易了。

陈白羽想起上辈子,自从阿爸买了摩托车后也是年年都是开摩托车回家过年的。她每次都会欣喜的带着爸妈带回来的零食奔走相告,告诉小伙伴们她爸妈回来了。

却从来没有想象过,过程会这么艰难。

以前,爸妈过年回来迟了,她会生气,会难过,但从来没有想过,爸妈为了回过来陪他们一起过年,在这过程中需要付出什么。

一直开车的阿爸回到家的时候,唇色已经青白,双手僵硬。

二姐三姐已经煮了热水,让爸妈赶紧去洗澡。

家里只有一个澡房,阿妈先洗澡。

陈白羽拿来一个水桶,倒了一些热水,放上一把阿婆晒干的艾绒进去,“阿爸,你先泡泡脚。”

阿妈去洗澡了,阿爸在泡脚。

陈白羽坐在阿爸旁边,拉过阿爸的双手,轻轻的给他揉着。因为冷,因为长时间维持一个动作,阿爸的双手很僵。

“呵呵。”阿爸高兴的享受着陈白羽的孝心。

二姐走过来,推了推陈白羽,接过陈白羽的工作,“你先去火庐里烘一烘,可别感冒了。”

“好的。”陈白羽也不和二姐客气。

虽然穿着雨衣,但她还是觉得身上的衣服有些潮湿了。

火庐里也已经烧起了柴火。

陈白羽烘暖身体再靠近阿祖,在阿祖的耳边大喊,“阿祖。你家小亲亲回来了。”

二姐三姐同时翻个白眼,就没有见过陈小五这样不要脸的。

还小亲亲?

也不怕别人腻掉牙。

陈白羽可不管别人怎么想,她拉过阿祖的手贴在自己的脸上,“阿祖,我是小五,我放假回来了。”

阿祖睁开眼睛,也不知道能不能看清楚,然后笑了起来,“啊。是我家小五啊。回来了?呵呵。我家小五越长越好的。”

二姐和三姐笑了笑,她们回来的时候,阿祖也是这样说的。所以千万不要指望已经眼花的阿祖能看清谁是谁。

这不过是半年的时间,陈白羽感觉阿祖的身体差了很多。具体说不上来,但这种感觉很真实。

陈白羽把阿祖的手贴在脸上,“阿祖你摸摸,我是小五。”说着,陈白羽眼眶有些红。

在家人面前,她的眼泪很浅。

阿妈总说她娇气。

其实不是娇气,而是善感了。

其实想,相对上辈子,阿祖已经多陪她很多年了。

但人总是贪心的,总想要更多。

陈白羽想要阿祖永远不会老,永远陪伴着她。不管她走多远,只要回来,就能看到慈爱叫她‘我家小五’的阿祖。

“是小五。小五回来了。哎呀。我的花生糖和芝麻糖都被小胖子吃完了。”

二姐和三姐还是笑了笑,因为她们回来的时候,阿祖说的是‘是小二小三哦。你们回来了。我的花生糖和芝麻糖都被小五吃完了,没有了耶。让你阿婆做,赶紧做。’

陈白羽捏着阿祖的手,让阿祖感受到她的存在,“是我。我回来了。阿祖,我给你买了礼物......阿祖,我告诉你我们学校可大可漂亮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听到,阿祖乐呵呵的看着陈白羽,时不时的点点头。

“阿祖,我越来越漂亮了。我们宿舍最漂亮,我们系......阿祖,你知道什么是校花吗?就是全校最漂亮。如果不是因为我太矮,我就要当选我们学校的校花......”

吧啦吧啦。

陈白羽很夸张的和阿祖说起学校的情况。

两个姐姐推了推陈白羽,“小五,你是欺负阿祖没有读过大学?”

“就你这样,还校花?呵呵。应该是校花她妹吧?”三姐踢了踢陈白羽的脚,“说话悠着点。不能因为阿祖听不懂就乱说一通。”

二姐则是很担心陈白羽的身高,以前读小学初中的时候没有发现,现在陈白羽大学了,两个姐姐才发现原来她们家小妹这几年光长智商不长身高了。

“小五,你怎么半点不长高?”真急促。

二姐是真的担心。

以前,她觉得自己还算高,毕竟在她的初中高中期间都算是高挑的一类女同学。但是,自从到了大学后,她就发现自己竟然还属于矮个子一类。被打击得不轻,然后就开始担忧陈小五。

二姐有些同情的看了陈白羽一眼。

她可是足足比陈白羽高了十厘米的呢,可想陈小五在学校里的身高压力了。简直就是不言而喻。

陈白羽懵逼的看着两个姐姐,“我没有身高压力啊。”

上辈子就经历过的事情,她早就已经看开了。

再说,身高不足,不是有高跟鞋吗?

担心什么?

上辈子,她穿着高跟鞋和职业装霸王气也是妥妥的一米八,根本就不用担心。

因为两个哥哥都在国外,所以家里只有陈白羽和两个姐姐在叽叽喳喳的,不过,就因为家里多了她们三姐妹的确热闹了不少。

“阿婆呢?”陈白羽有些好奇,这么冷的天气阿婆干什么去了?

“去磨粉了。阿婆说今年不仅要做饺子和粉皮卷,还要做艾团。”

为了保持食物最原始的味道,虽然村委会已经有了磨粉机,但村里人还是习惯用石磨。

虽然石磨磨出来的粉虽然没有机器打的细腻,但吃起来却比机器出来的要更纯正。

不管是粉还是浆,村里人都喜欢用石磨。

一家一家,慢慢轮流着来。

村委会的机器就是摆设。

村里人除了给稻谷去壳使用机器,其他的一般都是用最原始的手工。

而陈白羽喜欢的恰恰就是这一种手工的纯正。

“阿公呢?”

“有个有钱人来买走地鸡,阿公卖鸡去了。”

“听说今年的鹅特别贵,阿公卖二十二一斤,带毛。”

“陈小五,农场真的是你的了?那你岂不是很有钱?”三姐双眼发亮的看着陈白羽。

陈白羽打个哈欠,“有没有钱,只有阿公知道。我只知道,有没有债务,过年我还要给村委会11万呢。”

哎呀。

快要过年了。

还是尽早把钱给村长叔叔送钱去,让他发给大家,过个好年。

三年21万,签承包合同的时候,她给了10万,说好的过年给剩下的11万。

“哎。穷。”陈白羽扶额,“我现在是一个穷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