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59(2 / 2)

八零娇俏农场主 明景 4779 字 2023-09-07

gu903();为了美,为了白,她每次出门前都把自己全副武装,就为了抵抗紫外线。

想要当一个美美的女孩子,不容易。

“哈哈。是,小五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六叔公飞快的摘着柠檬,手拿着剪刀,一个接一个,很快就满一小篮子了。

“小五,听说柠檬在城里的大超市卖很贵是不是?”

“嗯。是的。贵一些的要9元一只,不过这是进口的。国内的一般也要3元5元一只。有些包装出售的是5元两个。不过,像我们这种大批出售的,论斤算......”

“算起来,价钱要比荔枝高一点。”

最重要的是柠檬不像荔枝那么娇气。

把柠檬摘下,挑选,然后称重,装车送到市里周凯的食品公司去。被挑选出来的,外表不太好看的柠檬则被陈白羽切片晒干,或者用来熬煮柠檬膏。

柠檬膏的材料很常见,想要效果好,最重要的是熬制的时间。切片的柠檬,陈皮,冰糖,山泉水一起放在砂锅里熬制24个小时,在冷却后加入蜂蜜搅拌均匀,然后装瓶。

“小五,还差多少瓶?”

陈白羽看了一眼柠檬膏预订的小本子,“还差十三瓶。”这些都是朋友预订的,并不急。所以陈白羽和阿婆一般都是有时间就熬制,没有时间就等一等。

“虽然赚钱,但时间太长,需要熬夜,不划算。”陈白羽抿抿嘴,有些后悔做柠檬膏了。害得阿婆熬夜。

在知道柠檬膏赚钱后,不管陈白羽怎么哄,阿婆就是不愿意不做。

阿婆瞪了陈白羽一眼,“熬夜也值得。有钱不赚是傻子。”一瓶一斤装的柠檬膏居然卖56元一瓶,天天熬夜她也乐意。

一开始,陈白羽要定价78元一瓶的,但阿婆说价格太高,哄着陈白羽把价钱定在56元一瓶。在阿婆看来,56元一瓶也高了,没看药店里的川贝枇杷液才7、8元一瓶吗?

陈白羽翻个白眼,“川贝枇杷液是按克算的,我这是按照斤算,能一样吗?”

虽然柠檬、陈皮、冰糖都不太值钱,但时间值钱,人工值钱啊。在外面做建筑一天能赚50呢。

24小时,相当于上班两天了。

真亏了。

陈白羽觉的收费低了,就应该卖78元一瓶的。

“今天熬制五锅。”不是阿婆不想多熬,是因为她家只有五个砂锅。

一锅能装三瓶左右,五锅就能把欠下的预定单清零了。

想到阿婆又要熬夜,陈白羽很无奈。但不管陈白羽怎么劝说,阿婆都坚定要熬夜,“有钱赚别说熬夜,就是不吃不喝我也精神饱满。”

陈白羽后悔得想要扇自己两巴掌。

第625章整合产业

不想阿婆熬夜,陈白羽干脆把熬柠檬膏做成农场产业。

陈白羽和陈明、村长叔商量,在农场建个熬制柠檬膏的小作坊。不仅仅是柠檬膏,还有桃胶膏。

陈白羽记得几年后,桃胶在女人中很受欢迎。

至于4、5月份的枇杷膏也不能少。至于黄妈妈常喝的四物膏就没有必要了。

“可以卖给游客,也可以在网上销售。”不过,网上销售的效果应该不会太好。因为大家会怀疑效果,会质疑卫生。

上辈子,某宝和微信上都有很多这种手工熬制的膏方。生意不知道如何,但陈白羽自己却是不会买的,既没有卫生许可,也没有质量许可,算得上是三无产品。

为什么陈白羽熬制的柠檬膏生意好?

因为她都是卖给同学朋友,而同学朋友信任她。

陈明点头,“我知道了,会尽快准备起来的。不放在网上销售,就放在qq上。现在不是有很多人在qq群里做生意么?我们农场也可以的。还可以放在旅游网上,农场的特产之一。当然,如果想要做大,不仅卫生标准要达标,还需要申请质量检测......”

事情肯定不会少。

不过入口的东西,应该更严格,更严谨。

不能做大,只能是个小作坊。

没有办法,农场人手不足。最重要的是,不管是陈白羽还是陈明都不希望大唐农场工业化。所以大工厂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三五个工人的小作坊。

既然陈明有了计划,陈白羽就放心了。

虽然,农场本地人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但没有人会嫌钱多的。能给农场人民增收,陈白羽很高兴。

“小五,我准备整合一下农场现有的产业。”虽然农场收入的项目很多,但也很分散,很乱。

手工艺品、干果、漂流、温泉、拍照等等,都能赚钱,但比较分散,不集中。特别是手工艺品和干果。

陈白羽还初中的时候,炳堂叔靠着手工艺品和干果赚了第一桶金,然后通过李建国请来了不少的手工艺老师傅。

这些老师傅给农场带来了木雕、根雕等手艺。

但后来,炳堂叔和雁堂婶慢慢的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唐商城,对手工艺作坊就不那么上心了。

虽然手工艺作坊一直存在,但销售形式早就变了。以前是炳堂叔统一收购然后转卖给别人,现在则主要卖给游客,或者是网上销售。

手工艺品和干果作为农场的主要特产,陈明想要把这两个手艺整合起来,统一制作,统一销售。

不像现在这样你雕个小狗,我雕个葫芦娃,他雕个大白菜的,产品比较多,也比较乱。销售麻烦,而且售价上也比较难把握。

你家的葫芦娃木雕卖五元,我家的卖八元,他家的卖十元,给人一种比较随便,不够高档的错觉。

陈明想要统一手艺标准,统一销售价格。陈明有信心,整合后,必定会更统一,更专业。

“很好啊。你现在是村长,也是公司的总经理。”陈白羽笑嘻嘻的看着陈明,“你说了算。”只要对农场有好处,相信村里的人都会赞成的。

陈明叹口气,“我怕自己做不好。”村长,一村之长,肩膀上担负着全村人的希望。陈明怕自己做不好,怕自己让村里人失望。

“我相信你可以的。”

接下来的时间,陈白羽帮着陈明一起,忙着整合农场现有的产业。

在8月底的时候,《桃源生活》节目组从京都到大唐农场,开始为期二十天的录制。

第626章麻烦

所有车都不能进大唐农场,所以《桃源生活》节目组的车只能停在农场外的停车场。看守停车场的曾爷爷已经不在了,陈明另外安排了人过来。

停车场里搭建的一个个杜鹃花架和紫藤花架越长越好,花开正艳。

一片片粉色、紫色的杜鹃花盛开着,微风轻轻一吹,纷纷扬扬的落下好些花瓣。有些鸟儿正站在杜鹃花架上叽叽喳喳的乱叫着。

刚下车的明星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美。”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金山银山。”

大家对大唐农场的第一印象很好,不过,很快就皱眉了,因为他们的行李太多,而且需要人工搬运。

农场拒绝所有的机动车辆进入。

但节目嘉宾的行李实在太多,节目组负责和农场沟通的副导演人找上陈明,希望大唐农场能通融一下,让他们把车开进农场去。

“没有办法,行李实在太多。”副导演已经习惯了明星的各种幺蛾子。而他的存在就是帮明星解决各种问。

至于这些明星都带了些什么?为什么会带这么多东西?这并不在他考虑的范围内。他需要做的就是解决,快速的解决。

但大唐农场的人也有自己的坚持,还特别的倔强,丝毫不愿意让步。

副导演再一次感慨,真不愧是老板的家乡,就是非同一般。他们在出发之前,陈锦绣就和他们几个负责人说过了,在农场的时候最好不要以为自己是城里人就高人一等,因为农场本地人的收入绝对比他们这些所谓的城里人高出一截。

而且,大唐农场的人不追星。

对于大唐农场的人来说,明星还不如收购商受欢迎。

最最重要的是,在农场作妖会惹怒陈小五。

副导演希望陈明能通融,让车进去,“就一趟。把行李送进去就出来。”

陈明一脸真诚,“我们可以提供牛车。你们也可以请农场的人帮忙搬运,农场人收费还是很标准的。”

陈明在心里疯狂的吐槽,这些明星是在搬家吗?为什么这么多行李箱?一二三四......除了节目组装设备的大箱子,单是三对明星就有二十多个行李箱,里面装的是棉被吗?

大夏天的,这一箱箱装的是什么?

“可以使用牛车。我们农场平时运送什么都是用牛车的,很方便。很多游客在离开的时候,买的东西太多也是用牛车送到停车场的。”

陈明是真心建议。从停车场到农场的确有些远,而且都是小石子路,行李箱推拉起来不方便,而且轮子容易坏。这个时候,牛车最方便。

其中一个比较年轻的女明星却不太愿意使用牛车,觉得牛车很脏,配不上他们高大上的行李箱。

陈明有些气愤,“在签合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说明过,任何机动车都不能进农场。再说,搬运行李不正是男人表现男友力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表现‘爱’,什么时候表现?作为一个男人,却连行李箱都不愿意搬,这算什么男人?嫁给这样的男人,真的不是眼瞎?

陈明抿抿嘴,这些明星看着还没有开始拍摄,就不注意形象了,各种挑剔嫌弃。哎。难怪陈白羽说,千万不要把明星电视里的形象和真实等同,会失望的。

《桃源生活》拍的是生活,从明星住下后开始拍摄。所以在开拍前,这些明星有恃无恐的对导演提各种各样的要求。

三对明星同时看向导演和负责人,希望他们能尽快解决,然后住下来休息。他们从京都过来,已经累了一路了,很迫切的需要休息。

这次来的是两对夫妻和一对情侣。这三对明星分属不同的年龄层,其中情侣对最年轻,还没有结婚。这对情侣,女的是模特,男的是有钱二代,属于女明星和有钱人、明星和豪门结合的一类。

这样的组合在娱乐圈很常见。好像漂亮的女明星最后嫁的都是有钱人,或者是有钱二代。好像不嫁入豪门,就不能证明曾经红过一样。

而另一对比较年轻的夫妻则相反,属于女强男弱的一类。女的是偶像剧女王肖琼,拍了很多部比较火的偶像剧。而她的丈夫则是三十八线外的小透明,不配拥有名字的小虾米。这两人的结合震掉了不少圈内圈外的眼珠子。

还有一对属于中年夫妻,已经结婚七年,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这两人都是演技派,口碑不错。行李也最少,就两个箱子。

如果说第一对情侣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恋爱观,美女爱嫁有钱人;第二对夫妻则是‘作精’一类的相处方式,即使我再作,你也要爱爱,爱不完;第三对夫妻走的则是温馨日常路线,最接地气,也应该最适合《桃源生活》。

陈明没想到《桃源生活》的主题竟然不是温馨、温暖路线,而是撕逼风。看这三对明星嘉宾,就知道接下来有不少的撕逼大戏。

不过,这些都和陈明没有关系。

反正车是绝对不可能进农场的,至于怎么解决就看节目组了。陈明想,幸好他没有带着村里人来停车场接人,而是让大家等在大芒果树下。

陈明赶紧和导演说了一下,农场的人正在村口等着欢迎大明星呢。可不能太拖拉。大家都忙着呢。

如果不是导演说,希望农场人表现出‘热烈欢迎’的姿态,陈明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和人集中起来。

浪费时间。

大家都忙着呢。

最后,导演组决定,然后男性工作人员帮忙搬运行李箱,明星夫妻则先进村。

陈明:“如果需要,可以雇佣农场的人帮忙搬运。”

导演摆摆手,“不用。”反正工作人员里有不少男性,不用白不用,能省就省。

“这就是大明星了吗?女的没有小五好看,男的没有小四好看。”

“哇。这么多行李?他们不是只住二十天吗?看起来像要住两年。”

“你看看,你看看,那鞋,好高啊。这么高的鞋不拍摔着吗?”

“那个人走得摇摇晃晃的,随时能摔倒。为什么要穿这么高的鞋?哎呀,真是作孽。”

“啧啧。你看那胸?是真的吗?听说很多明星喜欢往胸里塞橡胶或者盐水袋。”

“什么橡胶?是屁股肉。”

......

虽然不追星,但对明星还是好奇的,喜欢围观明星八卦。

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看着女明星穿着清凉,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甚至有人感慨一句:世风日下。虽然农场人也会穿短袖短裤,但对于刚到大腿根的热裤还是很抗拒的。

陈白羽也很无奈,这些女明星不知道乡下很多蚊子吗?穿着这么清凉是怎么回事?露胳膊露腿的,只怕明天就全是蚊子咬痕。

大人只挂着八卦。

小孩子明显要更激动,更想要亲近明星,特别是女孩子们,都觉得明星好看漂亮。

陈明带着村里人欢迎了节目组,送上农场的特产,刚做的热腾腾的艾团。节目组给艾团来了一个特写,一个说明。

艾团,大唐农场的特产之一。

好客的农场人给远道而来的客人送上可口的艾团。

热烈欢迎后,农场就散开了,最近忙着呢。

作为新上任的村长,陈明也很忙,“有什么事,你们到村委会找我。这段时间,农场有不少的游客,如果你们希望游客入镜,则需要经过对方的同意。否则,喜欢你们在剥出的时候打上马赛克。”

有人渴望上电视,有人则不希望露脸。

“这是当然的。”这一点,在签合同的时候就已经说明过了。

陈白羽找到负责和农场对接的副导演,建议他让明星们穿上长袖长裤,防止蚊子咬。最好就是涂抹一些防蚊液。

副导演看着陈白羽的短袖,有些怀疑,“很多蚊子?”既然很多蚊子,为什么农场的大人小孩都穿着短袖短裤?而且,身上也没有蚊子印痕?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