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娇俏农场主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77(2 / 2)

八零娇俏农场主 明景 4739 字 2023-09-07

gu903();孩子是长得好,但可惜体弱多病。捡回来没多久,就病了一次又一次,而且每次都不少小病。一次次的送医院,多少钱够花?

眼看着刚好起来的家又要借钱度日,但黄话茹和陈楼上都没想过把陈小五扔了。两人咬着牙,回娘家借钱,找亲朋戚友借钱。

几乎把能借的人家都借了。但也只能咬紧牙关继续。

虽然黄话茹和陈楼上能干,但因为家里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吃得多,用得也多,所以家里的存款不多,现在更是全部花费在陈小五的药钱上了。

黄妈妈说,这孩子是富贵病,现在花得多,以后也不会少。但两人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既然养了,就好好养,养好,养大。”

尽力的让孩子好好长大,这是他们夫妻心底最朴实的愿望。

1980年的年底,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但陈小五却病了,一度烧得迷糊。

凌晨1点多,陈小五烧得迷迷糊糊,像个小猫一样呜呜的哭着,闹着。孩子不会表达,不舒服就哭,就闹。

已经哭了一个晚上,黄话茹和陈楼上两人轮流的抱着孩子哄着,在孩子哭累的时候,用调羹沾点温水染在孩子的嘴唇上。

黄话茹轻轻的哄着孩子,“这药没有什么效果。”

陈楼上咬咬牙,“明天去医院看看。”

接着,一阵沉默。

因为他们没有钱了。

“我一早回灯火村。”黄话茹看着脸色通红的陈小五,怜惜的叹口气,“小小的孩子,遭罪哦。”

“如果有一天见到小五的亲生爸妈,我肯定要问问他们,怎么就这么狠心的在大冬天扔孩子?又冷又下雨的,这不是作孽么?就不能等一等,等到明年6月份,天气暖了再扔?”

“害得好好的孩子一天天的生病。真不怕天打雷劈的玩意,简直就不是人。”黄话茹把孩子给陈楼上,甩甩有些发酸的双手。

“药没有效果?”阿婆披着一件毛衣外套起来,看了一眼长长的眼睫毛上还挂着泪珠的小五,接过来,“我哄着。你们睡一会。”

阿婆刚说完,阿公就骂开了,说陈小五养不大,浪费钱,让他们把陈小五扔出去。这一天天的生病,闹得家里人都不安生。

一开始,黄话茹和陈楼上有些担忧,但听多,也就不当一回事了。阿公虽然骂骂咧咧,但也不是心硬心狠的人。

可能被吵到了,闭着眼睛的陈小五眼看着又要哭起来。

“乖乖。”阿婆轻轻的晃着手,“哎。也不知道什么爸妈这么狠心,把这么好的孩子给扔了。”

一家人轮流着照顾陈小五,但直到第二天中午陈小五仍然低烧。

考虑再三,黄话茹回娘家借钱,而陈辉年也出门找亲戚借钱。平时只想要剥削娘家的大妹肯定没有钱借的,即使有也不会借。

不过,陈楼上从小妹家还有堂妹家借了一些。阿祖再从粪坑的墙壁上掏出一个藏了很久的银镯来,这是阿祖的好闺蜜地主家的小姐送给她的。

在最艰难的时候,阿祖藏在了粪坑的墙壁上,不管别人怎么问怎么找,她就是没有透露半分。现在交给陈楼上卖掉换钱给陈小五看病。

阿公虽然在骂骂咧咧,让陈楼上把陈小五给扔了,但在陈楼上和黄话茹抱着孩子出门要去市里看病的时候,阿公还是偷偷的把藏了很久舍不得用的私房钱抠出来给了陈楼上。

“真是讨债的。”

“赔钱货。浪费啊。”

阿公依然在骂骂咧咧,一脸的冷漠。

黄话茹和陈楼上唯唯诺诺的听着,都没有注意到小被子包裹着的陈小五在咧着嘴笑。小小的人儿笑着,眼睛却朦胧如烟雨,带着泪光。

阿公看到了,也不管她懂不懂,瞪了陈小五一眼。

陈小五不仅没有被吓到,还朝着阿公笑。

“哼。”阿公冷哼一声,“讨债鬼。”也幸好遇上他们家,否则,早就被扔出去了。别说是捡来的,就算是自己家亲生的孩子这么体弱多病也是养不下去的。

穷怕了,没有人愿意被一个孩子拖累一个家。

虽然多病,活得艰难,但陈小五也慢慢的一点点的长大。随着长大,身体比小时候要更好一些。人看着也聪明伶俐,长得比陈小四更好,更可爱。

但家里的开销也更大了。

这一天晚上,陈小五正在抠着脚丫子,自己和自己玩,就听到阿爸和阿妈说要跟着别人出外打工的事。

因为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情况,所以阿爸先出去探探路,等确定能赚钱后再让阿妈出去。出门在外,总不如家里的,阿爸担心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他照顾不了老婆。

“听说在东莞做建筑一个月能赚好几百。虽然辛苦些,但赚钱不难。”阿爸也是用心打听过的。

附近村有不少人出外打工,有人做建筑,有人入厂。当然,也有人做些小生意,例如卖肠粉和包子之类的。还有人住一块地种菜卖。

阿爸没有手艺,只有一身蛮力,做不了细致的工作,入厂肯定是不行的。人老实,口才不好,脸皮也不够厚,做不了小生意。

想来想去,只能做建筑。

做建筑是最辛苦的,赚的是汗钱。

但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赚钱就好。

“好。你出去看看,我过两年再出去。孩子长大了,花费会越来越多。等阿一他们读初中、高中,然后考大学后,花费就更大了。”黄话茹抿抿嘴,“建筑,我也能做。趁着年轻,我们多存一些钱。”

陈楼上握着黄话茹的手,眼眶有些红,“你跟着我吃苦了。”与其说是他撑起这个家,还不如说是黄话茹在撑起这个家。

黄话茹能干,家里家外都是一把手。

她好像不知道疲惫似的,忙完外面忙家里,然后照顾孩子。很多人都说,他能娶到黄话茹这么能干,这么本事的姑娘,是走了狗屎运。

的确是上辈子积福了。

不知不觉,他们结婚已经十年了,但他不仅不能让她过上好日子,还累出了皱纹。十年过去,孩子长大,但他第一眼就喜欢的姑娘却老了很多。

“我努力赚钱,让你跟着我享福。”一次次的承诺,一直在努力。虽然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让她享福,但他会继续努力,继续拼命的赚钱。

黄话茹不好意思的瞪了他一眼,“说什么呢。”虽然日子辛苦,但家里人和睦宽容,她觉得自己比很多人要幸运。

没有婆媳矛盾,孩子也听话乖巧,除了身体上的累,心是宽慰的。

陈小五睁着圆溜溜的眼,捏着脚丫子,假装自己听不懂。虽然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歪歪腻腻,但她还是从爸妈身上看到了粉红色的泡泡。

被迫吃狗粮的陈小五,拉着脚丫子本能的往嘴巴里塞,然后撇撇嘴把脚放开。孩子身体的本能,控制部住。

陈白羽不玩脚丫子,玩手指。

阿爸阿妈还在继续说着外出打工的事情,陈小五抵不过小孩身体的本能,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阿爸背着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两套换洗的衣服,几双稻草鞋,然后就是半袋的红薯,一些菜干,跟着外村的人外出打工。

黄话茹抱着年幼的陈小五,站在村口的大芒果树下,“记得安全最重要。”

“好。等我回来,给你买金耳环。”陈楼上把蛇皮袋甩上肩膀,一边走一边回头看。

这次一起出去的还有好几个人,大家能有几分照应。村长也站在村口,目送大家离开。

“等我回来。”

陈楼上回过头摆摆手,大声喊。

“好。”黄话茹抱着陈小五,用力大喊,“家里有我呢。”

陈小五嘟嘟嘴,阿爸什么话都没有跟她说就出门了。

男的外出打工,女的留在家里照顾家人和孩子,是这几年甚至以后十几年农村的必然趋势。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将会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时代发展的热门讨论的名词。

陈小五和哥哥姐姐一起,成为了最早一代,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代留守儿童。但她比很多人要幸运,因为她有疼爱他们的家人。

第4章再好一点

外出打工比在家里赚得更多,但也是真辛苦。陈楼上和村里的几个年轻壮小伙子一起,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

没有手艺?

慢慢学。

从搅拌混凝土和砌砖开始学起。白天一边搬砖一边学习,晚上躺在工地的木板上听着蚊子的嗡嗡嗡睡过去,然后还要忍受别人的呼噜声。

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把所有的钱都省了下来寄回家去,只希望家里人能生活得更好一些。逐渐年老的父母,辛苦劳累的老婆,正在慢慢长大的孩子,每一个都鞭笞着他,再努力一点点,再拼命一点点,再多赚一点点。

躺在工地的木板床上,想家,想老婆孩子。睡不起,爬起来看一看天空,想着第二天的工作量赶紧躺下让自己赶紧睡。睡眠不够,没有精神,而建筑工地最忌讳的就是没有精神。从第一天进入工地开始,包工头就一再叮嘱,要注意安全,要活着回家。

想家人了,怎么办?

写信?

不识字。

拍电报?

贵,舍不得。

潮水般的思念,也只能忍着。

忍一忍,日子就过去了。就这样,一天算一天的,直到年底才能回家见家人一面。他们在本省的,还方便一些,外省的可能两年三年也不能回家一趟。

一年回来,陈楼上又黑又瘦,一双手掌上还带着细细碎碎的小伤痕,黄话茹直接红了眼眶。出门外在,真的太不容易了。

在家里虽然也累,但总归休息的时间自由。

家里的孩子几个孩子也围住陈楼上,让他讲一讲外面的世界。

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总是好奇的,外面是会否真的有大车?是否有比天空还要高的楼房?即使不能见到,也想要听一听,然后再和小伙伴们炫耀一下。

一年不见也不生疏,只想要听一听外面精彩的世界。

看着孩子们热切的眼神,陈楼上瞬间词穷。因为他除了在回来之前,急急忙忙的在工地附近的大市场给家人买了一些东西外,就一直在工地根本没有外出过。

外面的世界怎么样?是不是很精彩?

他并不知道。

因为他看到的只有脏乱的工地。不过,即使没有见过,也听工友们谈论过,陈楼上还是能说一些的。

车很多,楼很高,人也很多。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说着各种听不懂的话。

然后?

没有然后了。

他本就不是善言辞的人。看着孩子们闪烁发亮的眼神,陈楼上只能把在市场地摊上买的东西拿出来。

给黄话茹买的是一个小发夹。

金耳环太贵了,他还买不起,只能买个带着蝴蝶花的小发夹。为了干活方便,黄话茹一直都是齐耳短发,把发夹别在耳边,唠叨道,“买这个干什么?浪费钱。”

陈小五看着心口不一的阿妈,直接大声夸赞,“阿妈好漂亮,是最好看的阿妈。”

陈小四看了一眼马屁精陈小五,立刻加入拍马屁的的一列,“最最好看。全村最好看。”

“全大队最好看。”陈小三有样学样。

剩下老实的陈一元和陈小二傻眼,你看我,我看你,话都让狡猾的弟弟妹妹说了,他们还能说什么?

再说,他们一天天长大也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撒娇卖萌。

陈楼上打工回来,给家人都带了礼物,虽然都是便宜的小礼物但也足够让大家高兴很久了。又过了两天,小叔也打工回来了。

相对老实木讷不善言辞的陈楼上,小叔更受欢迎。家里的孩子拉住小叔,让他说一说外面的好东西。

小叔没有入工厂,也没有做建筑,而是跟别人学修收音机和电视机,见识更多、更广。小叔妙语连珠,不仅吸引了陈家的几个孩子,还有邻居家的、村里的其他小屁孩。

每天,一群小屁孩聚在陈家的火庐里,一边取暖一边听小叔说外面好玩的人和事。阿祖躺在摇椅上,笑看着孩子们。

小叔实在是太会实话了,本是平淡无奇的小事也说得跌宕起伏。修个收音机都能修出半天的故事来。

陈小五靠在阿祖身上,一手里拿着筷子,筷子的一头沾着小叔从外面买回来的麦芽糖,时不时的舔一口,甜滋滋的,美滋滋的。

过年后,经过深思熟虑,黄话茹决定把孩子留给公公婆婆照顾,她跟着陈楼上出门打工。她跟着出去,一能多赚钱,二能照顾陈楼上。

家里人当然没有意见。事实上,村里很多夫妻都是一起出去的。老人和孩子留在村里也不用担心,村里的人多少也会帮着照顾一些。

为了多赚钱,村里的青壮年差不多都外出打工,一些小年轻也不例外。

年例过后,黄话茹背着蛇皮袋跟着陈楼上出门打工。为了不让孩子们难过,他们夫妻两人趁着天未亮就早早起来,出门去。

黄话茹手里拿着手电筒,小心翼翼的走,就怕踢到石头摔倒。

摔不伤,但不吉利。

走到村口的大芒果树下,遇到早就等在这里的村里人。昨天晚上,同去东莞的人就约定了一起出发的时间。

有人早早等在这里,也有人还没到。

初春,天气有些凉,雾水有些大。大家一起坐在芒果树下聊天,说的都是希望今年赚更多的钱。

很快,人齐了,一起出发。

一边走一边说话。

旁边的山林黑漆漆的一片,时不时传来几声鸟鸣。

坐上车,闻着浓浓的汽油味,黄话茹头晕想吐。第一次坐这种长途客车,感觉气味很难闻,不其然的晕车了。

陈楼上打开车窗,从蛇皮袋里掏出一块姜来。没有刀,直接用口咬下一块来,然后在黄话茹的太阳穴上、额头上,用力的擦了擦。

黄话茹拿起姜块放在鼻翼两边闻,整个人无精打采,软绵绵的,也不敢说话,好像张嘴就会立刻吐出来。

黄话茹也没想到一向强壮的自己竟然会晕车。

“靠着我睡一会。”看着脸色青白的黄话茹,陈楼上也很担心,怎么办?要三十多个小时呢。不晕车的人都觉得辛苦,更不要说晕车的人。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