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2 / 2)

闻言萧弘的脸顿时一僵,表情裂了开来,所谓得意忘形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贺惜朝没放过他,而是感慨道:你这手温水煮青蛙,实在用的极妙。

他的声音不轻不重,听起来也不像是愠怒的样子,可在萧弘的耳朵里,却让他的心无端抖了抖。

没,没有。萧弘结巴道,我当初没想那么多,就是看到工匠砌墙起来,我从这边走那边,得出门进门,不是麻烦嘛,就随口让开了一个暗门。

哦,随口。贺惜朝定定地看着他,我那时候多大来着,也就十一还是十二?我说萧弘,你第一次梦里那啥的时候不会就想着我吧?

萧弘:

呵,知道本少爷魅力大,没想到还是个萝卜头的时候就能引的大皇子神魂颠倒了。

贺惜朝说完,将目光落回纸面上,继续写,并没有深究的意思,也没有查问那暗门在什么地方。

萧弘僵了好一会儿,见贺惜朝一脸平静没生气,才敢松了松手脚。

他绕到了贺惜朝身后,弯下腰来看,结果失望道:惜朝,你写的不是规矩,而是帖子啊?

怎么,还真想让我给你下个规矩?

贺惜朝写着,过了一会儿便停下笔,他拿起来吹了吹墨,重新看了几眼,确认语句和措辞之后转身交给萧弘,人是活的,规矩是死的。若是将一个人放在心上,无需这般死物,所作所为自然而然便会为他着想。反之,再合情合理的规矩也是一纸空谈。特别是尊贵如你,英王殿下。

在这方便,贺惜朝想的很明白,也显示着对自己强大的自信。

萧弘一边看一边点头,看完惊讶道:你这是写给谁的,还有哪家少爷跟着我们去江东?

辅国公、岳亭侯、勇毅侯、永昌伯。

萧弘听着这几个爵位名字,奇怪地问:惜朝,你什么时候跟他们有联系?

我没说过吗?

贺惜朝见后者摇了摇头,便道:这些可都是祖父给我揽过来的好事。

他解释了一番,最后摊手道,既然都信誓旦旦说交给我了,我们去哪儿总不能拉下他们吧?

这帮公子哥儿去了也没什么用,不过萧弘想了想,马上猜到了贺惜朝的意思,重要的是身份有用就行了。

是啊,带出去,光背景听着也挺唬人的。

贺惜朝抄誉了三份,唤来了常公公,说:劳烦公公亲自代我跑一趟这四家,务必亲手交到几位公爷侯爷伯爷手里,顺便说一声,恭候大驾。

常公公去了之后,萧弘坐在椅子上支着下巴看贺惜朝,你好坏哦,惜朝,常公公亲自去,他们就算不愿意也得将人送过来。

否则就是驳了萧弘的面子。

贺惜朝耸了一下肩膀说:上船容易,下船难,既然想靠过来,总得表示些诚意吧?

萧弘问:那除了这些少爷们,你还想带什么人去?

贺惜朝说:虽说治水有些危险,不过却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我手下的那十二个人都会带过去。若是真有了解决水患的办法,方案预算就得做起来,向朝廷要银子么。

这次既然去了,我们就一定要将事情办好。

当晚,夜深人静。

已经躺平在床上,看似睡得不省人事的萧弘忽然睁开眼睛。

他静静地躺了一会儿,然后才悄悄起身摸下了床,连鞋子也不穿,直接赤脚走在地上,没有发出一丝的声响。

他走到床边灯柱前,伸手将灯罩取下,寝殿顿时明亮了一些。他托着烛灯,一路蹑手蹑脚地往边上的屏风走去。

屏风之后便是沐浴出恭的地方,那醒目的大浴桶后面靠墙依旧搁着一排梅兰竹菊颇为漂亮的屏风,平时没人注意,以为也不过是遮挡而已。

萧弘将烛灯放在一旁置物的架子上,然后小心地握住屏风边沿,一点一点以龟爬的缓慢速度,却无半点声响地将它挪开,然后一扇类似于墙面的隐形门就出现了!

说是暗门,萧弘也没特意掩盖,就如他所说当初就是嫌麻烦,懒得多走路,来往方便才开的一个。

他对天发誓其实没想到用来偷.情,啊呸,不是,去交流感情。

萧弘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那扇小门,然后双手按照门上

他心思转动,想着:惜朝睡了吗?方才书房里说的那么明白,也没见拒绝,那就是接受他来爬床,呃,同床共枕,不对,抵足而眠,是不是?

惜朝不会把他踢下床吧?

萧弘再次发誓他真的不会做什么,最多就亲一下,亲脸,亲额头,绝对不敢对着嘴巴。

或者只是陪他躺一会儿,哪怕不到一个时辰就得再偷溜回来,也是值得的。

一边想着,他轻轻一推

门纹丝不动。

萧弘眨眨眼睛,稍微使了点力

嗯?门还是不动!

萧弘定了定神,觉得这门一直没用,估摸着卡住了。

他再使大一点的力,门终于往里动了一下,然而却传来了一个清晰的撞上硬物的声音。

静谧之中,这声音就是再小,也被无限扩大,吓得他一跳,可是糟糕的是,门没有应声而开。

他不死心地再推了推,那撞击声依旧,显然有个重东西挡在了门后。

透过一丝缝隙,太昏暗的光线他根本看不清那头是什么,只能伸进小拇指去勾了勾,刮擦了一下那重物,伸回手之后他凑到烛灯前仔细一看,却是一点木屑。

他愣了愣,接着回过头,看到那只大浴桶,依样画葫芦对着大浴桶再刮一下,一模一样的黑屑

所以是大木桶挡在门口了吗?

萧弘:

这是故意的吧?

第二日,岳亭侯、勇毅侯和永昌伯相约到了辅国公府,手上拿着的具是贺惜朝写给他们的帖子。

措辞谦逊,很是恭敬,然而常公公一送来,再加上那句恭候大驾,再委婉的用词也变得强硬起来。

状元郎不愧为状元郎,摆明了不来也得来!

英王府的门槛高,果然并非浪得虚名,没那么随随便便就能靠过去。

几人凑在一起便是商议到底将重要的子孙送不送去。

这一送去,可就再也不能改弦更张了。

这四人如何矛盾纠结贺惜朝不管,他召集了账房十二人,将意思传达下去说:之前便说过,我们是随着英王殿下的差事到处走,所以这次殿下去治水,同样也得去。八天后出发,诸位若有特殊情况,请提早跟我讲明。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