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2 / 2)

天乾帝站起来,看着诸臣道:朕得了消息,英王受吕家所困,事态危机。

什么?

惊愕爬上了诸位大臣的脸上。

吕家敢这么对待皇子,不要命了!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刚不是还有承恩侯送来的折子,请皇上将吕氏女赐婚于英王吗?

英王的折子也瞧着欣然答应,怎么就成了受困于吕家了呢?

一个阁臣不得其解,便道:皇上,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瞬间天乾帝的一双厉眼就刺了过去,他下意识地打了一个寒颤,就听到帝王说:没有误会,千真万确。

至此谁也不敢再多打听。

谢阁老心下再次沉了沉:英王乃是奉着皇命前去治水,承恩侯敢对他有所威胁,必然与奎梁县水灾有关。

王阁老道:看来这不是天灾,乃是**了。

只是吕家为何要这么做?

不为权,便是为财,如此铤而走险,总是有所图的。

正是,这么多年来一拨又一拨的人派过去治水,皆无功而返,不过是加固了堤坝,却找不出原因,这本就奇怪。吕家在洛淄县,乃奎梁县上游之地,若是动点什么手脚,也不是件难事。另一位胡阁老也分析道。

胡大人所言正是,吕家乃天后母族,向来得皇上优待,江州官员不愿得罪,粉饰太平,也是正常的。若不是英王殿下前去,怕是至今都得蒙着朝廷!

英王向来不为名利所诱,所作所为一切出于本心正心,必不利于吕家。皇上,若真是如此,得即刻派人前去调查搭救殿下!

这你一眼我一语,仿佛早有预料似的,天乾帝简直气笑了。

不过如今他没工夫训斥,他只是担心现在派人来不来得及,又该派谁去?

谢卿。

谢阁老发现,哪怕天乾帝看起来再如何镇定,其实已经有所慌乱了。

未免帝王失去理智,他安慰道:皇上,英王受困,那么江州知府与吕家沆瀣一气便可以确认。可英王殿下毕竟身份尊贵,若他在江东有任何差池,这上上下下所有官员,包括吕家在内必然逃不过罪责。以臣对承恩侯的了解定然是以安抚劝说为主,加之监视限其行动,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取鱼死网破的法子,那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所以只有将殿下绑于一条船上,才可高枕无忧。皇上想必已经见过承恩侯和殿下的折子,将孙女嫁于殿下便是手段之一,是以臣以为殿下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危险。

可从江东送到京城,至少已经过去十日之久,弘儿的性子刚毅,向来不愿同流合污,朕怕他做傻事。

天乾帝一想到那傻小子只要认为是对的,必定梗着脖子坚持到底,哪里会虚与委蛇?况且承恩侯老谋深算,也容不得他多做周旋,婚事不过是基于萧弘答应的前提下才有效!

谢阁老倒没觉得萧弘如此耿直,更何况还有贺惜朝这个鬼灵精怪在。

于是便道:皇上,殿下既然已经写了请婚折子,必然心中有所计较,总会尽量拖延时间。好在如今江东还不知道皇上已经知晓此事,承恩侯正等着皇上赐婚,不如择一心思灵巧之人前往江东宣旨,另传令于江东军,里应外合伺机搭救殿下。

天乾帝正有此意,便点头:谢卿说的有理。

正在此时,门口来报:皇上,魏国公到了。

宣。

魏国公府离得最远,他是下了马车,紧赶慢赶小跑到了清正殿。

年纪大了,跑得气喘吁吁,一条老命都快交代了。

老老臣,参见皇上

他正待下跪,天乾帝立刻摆了摆手:免礼,魏国公,朕命你即刻草拟调令,命江东军入城,与钦差里应外合营救英王。

什,什么?

魏国公来得晚,之前讨论了什么没听见,此刻乍然听见天乾帝的命令,一时之间有些懵了。

他旁边的胡阁老立刻低声与他解释,他这才明白过来,也倒抽了一口凉气,马上跪下领命道:是,皇上。

萧弘是他的外孙,还搭着孙子贺惜朝,魏国公自然比谁都着急。

可是他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忍不住说:皇上,老臣斗胆一问,从兵部调令,需走内阁中枢签署,得皇上圣旨方可下达,消息容易泄露,老臣疑惑为何不直接命人暗中带着兵符前去调兵,这样更加快速且隐蔽。

这话说的有道理,几位阁臣不禁点了点头。

谢阁老本想提一提,可忽然见到黄公公颇为无奈的模样,心中顿时微微一动。

只听到黄公公道:诸位大人,兵符在英王离京之前,皇上已交于了他。

自古大权在握的皇帝对兵权有绝对的控制,更不会轻易将兵符交于他人。

英王只是去治个水,皇帝就派了一队禁军随身护卫,没想到暗中还给了江东军的兵权,这等宠爱信任,简直闻所未闻!

虽说如今江东以下犯上,可事先谁能知道呢!

诸臣简直震惊地无以加复,比英王身陷困境都来的令人吃惊。

天乾帝并不觉得有什么,他只是后悔给的不够,何须暗中给兵符,应该直接下令让江东军在城门迎接,陪萧弘一同治水才对!

明明知道奎梁县水患不简单,那么多人受灾而死,本就是件极为严重的事,怎么就没想到呢!

懊悔是真的懊悔,只是没有时间让他多思多想。

这宣诏之人

正在众人思索的时候,忽然黄公公一抬眼,只见一个小太监正往里面探头探脑。

黄公公想了想便转出了内殿,小太监凑上来在他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然后道:公公,人已经带来了。

这个消息让黄公公愣了好一会儿,才说:让他等着,杂家这就去禀告皇上。

他的脚步有些急,他顾不得什么,转身进了内殿,直接向天乾帝走去。

谈话都停了下来,黄公公对着帝王低声道:皇上,在驿站找到了江东军信使。

瞬间,帝王那双摄人的眼睛犹如寒霜冰冻,缓缓地扫过内阁诸臣,说:带上来。

一个御前侍卫带着一个士兵走了进来,跪下,行礼道:卑职江东卫军黄炎将军座下亲卫参加皇上,吾皇万岁。

这士兵自报家门的那一刻,站在王阁老身后的一个阁臣不禁晃了晃身体。

江东卫军为何上京?

回禀皇上,卑职奉黄将军之命送紧急军情。

天乾帝目光冰冷刺骨,然而口吻却极淡:那奏折呢?军情呢?

卑职两日前就交由了内阁。

此言一出,所有内阁大臣纷纷跪了下来。

砰!天乾帝重重的一掌拍在御案上,死死地盯着下方的大臣,好啊,上下沆瀣一气,合起来欺瞒朕!若不是弘儿聪明,想方设法向朕求救,怕是也要被你们齐力给害死了!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