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1 / 2)

若如此口无遮拦,也怪不得太子殿下忍不下去。

想到这里,他将怒意压下道:老夫的确比不得贺状元来的才华横溢,只是国库如今就是这个模样,每一笔都有大用处,挪不出来那笔军饷,你能如何?

他看着贺惜朝,就见这小子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落下,只剩下犯愁,最后长叹一声:这不就是难处所在吗?他放下茶壶,回了自个儿的座位,否则我也不会在这儿了,您说是不是?

狡猾奸诈,进退收放自如,这是李尚书对贺惜朝的评价。

这才十六岁啊!

书房里安安静静,李尚书思忖片刻,放缓了声音道:所以何必那么为难呢?你年纪还轻,一步一步走稳了便是。

闻言贺惜朝自嘲地一笑,为难道:可是,我已经在太子殿下面前,皇上面前放下话了,一定顺利展开边贸,禁走私,您说这可怎么办?

边贸开展这是好事,老夫也是赞成的,能充盈国库。不过走私,寻着几条线禁了就是,何必断人财路?

贺惜朝闻言扬了扬眉,却摇头:禁走私便是为了让商贾走边贸互市,走私不禁完,谁会去交税?国库如何充盈?我又如何交差?

终于说到重点了。

李尚书说:这部分钱财,你不用担心,总是不会让你为难的。

您的意思是有人填补啊?贺惜朝脸上立刻露出惊诧的表情来,那得多少银子!这数目您那五条线可不够。

自然不止这些。

原来如此,果真是暴利,不过贺惜朝定定地看着李尚书,我演算了几遍,每年至少得近乎千万两,这也能填补?

什么?李尚书大吃一惊,眉头一皱,千万两?怎么那么多?

关税二成五呢,的确差不多这个数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这么庞大的数字,您打算让谁来填?

为何关税那么高?这是谁定下的,太离谱了!李尚书是第一次听说,整个人都震惊了。

贺惜朝清咳了一声,脸上有些不好意思,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折子,递过去,笑道:不才就是在下我,经过缜密计算的,作为户部尚书,您看看,应该能算这笔帐的吧。

李尚书接过,就听贺惜朝继续说:这是第二份稿,本打算离开李府,就前往太子府给殿下看看,年前再让皇上过目。

贺惜朝的计算繁杂,然而的确如他所说的那样,缜密细致。

户部尚书常年跟银钱打交道,很清楚。

然而那数字却让李尚书的眼睛充血,他将折子摔在高几上:你疯了吧!商税哪儿来那么高,岂不是横征暴敛?

贺惜朝眼皮都未曾掀一下:横征暴敛这词儿用错了。合不合适,您心里有底,我就不多解释了。这最先的一份折子是二成三,皇上心动,才派了谢家老三去了西域,所以低于这个数字即使无妨,也不能低太多了。就算两成,也要八百万两,这才说得过去。这笔银子,若是没人填补,为了我的政绩,该禁还得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什么意思,容易被揭发,我死的就更惨。所以要么不禁,要么全禁,您觉得呢?

贺惜朝,你真是厉害。李尚书由衷地说。

过奖,毕竟当初我是全心全意为了太子殿下,豁出去了,可惜后面贺惜朝耸了耸肩,端茶一口,将失落咽下。

李尚书瞥了一眼,望进了心底,然而面对这庞大的数字,他却高兴不起来。

一时间,书房里只有李尚书来回踱步的声音。

贺惜朝一口接一口地喝茶,老神在在,待茶饮毕,他说:您这么为难,我想想也是,就是所有人都一起填补,怕也困难,不然还赚什么?不如,您给我的那五条线的两成我不要了吧可这话一出口,他却不高兴了起来,那我忙乎些什么?

李尚书停下脚步看他:说给你了,自然是你的了。

可是,那笔钱都凑不齐啊

李尚书沉沉地吐出一口气,叹道:八百万两虽然多了一些,但也能凑凑,大不了多次给付,也行。

贺惜朝惊诧地再一次瞪大了眼睛:真有呀?

只要你同意,就这么办。李尚书目光紧盯着他。

贺惜朝脸上愣愣,他都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这辈子我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李尚书将一张契纸递给贺惜朝,按了手印,这就归你了。

契纸放在面前,贺惜朝却犹豫了:我觉得是不是再考虑考虑,太快了吧?

快过年了,你也没有多少时间。李尚书沉声道。

我发誓过要对太子殿下从一而终,不背叛。

呵,这也不算背叛。国库的银子的确多了,只是任何新政,起初都有效果,然而时间久了,总会被人钻了空子,重新走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过个两年,你将这事一推,卸下任来,走进了内阁,这便与你无关了,不是吗?李尚书道。

我总觉得好大一个把柄落在您手里。贺惜朝看着他。

李家不是也有很大一个把柄落在你手里吗?李尚书笑道。

贺惜朝点点头:说的好有道理,许久未见,表哥过得还好?

托福,这几年提心吊胆,总该让他过安生日子了吧?惜朝,都是自己人,以你的聪明才智,无人能及,也没人招惹,不如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说起那件事,李尚书真是如鲠在喉,这两成的利,他给的也是心在滴血。

签吧,以你的本事,难道还怕这点银子,将来封侯拜相,只会更多。李尚书劝道。

似乎也只能这样了,我算是知道这高位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拿着真烫手。贺惜朝一叹,执起了笔,然而刚要落下,他突然抬头又问,您就不怕我转头就出卖您吗?这张契纸若是呈给皇上,您这个户部尚书可就到头了。

你会吗?李尚书垂下头,凑到和贺惜朝的面前,目光对准了他。

后者眼睛一弯:这可说不准。

李尚书笑道:你可以反悔,你却不会。

为何?

惜朝,都是聪明人,你这样一做,在这朝中上下还如何立处?太子殿下能一直容忍你?

两双眼睛互相凝视着,似乎都想从对方面前看出什么来。

贺惜朝最终深深地吐出一口气,落下了笔。

我是一个赌徒,这辈子以我的身家性命就压了一个注,希望不会输得一败涂地吧。

一式两份,签了字,按下手印,贺惜朝拿走了自己那一份。

李尚书看着他,温和道:不如留下来用了晚膳再走,今后也是一家人了。

我倒是想,可惜殿下召见,怕是没时间多耽搁了,下次吧。贺惜朝将那份契纸收进袖子,对了,前头好了吗?

贺惜朝亲外祖母只是一个婢女,原本连个妾的身份都没有,不过如今,倒是因着贺惜朝有了一席之地。

祭拜很简陋,李月婵自小也没见过她,虽然眼睛红了,哭过,但是有多伤心也不见得。

等贺惜朝一离去,李家大少爷问:爹,您真的相信他跟我们合作吗?

李尚书说:契书已经签了,他也无法反悔,能简单交差,轻松拿到政绩,步步高升,何必走如此艰难危险的道路?济世孤臣就是面对明君,最终都是没有好下场的。

可是那银子也太多了,八百万两,这小子也太狠了,这要多少家来凑齐,怕是不愿意吧?李大少爷为难了。

闻言李尚书冷笑一声:不愿意也得愿意,分摊下去,各家也没多少,少赚一些有何打紧,总比禁了路子要好。

爹说的是,这就吩咐下去。...

☆、第261章济世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