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2 / 2)

小夫郎 谢亦 2372 字 2023-09-08

往年原主不会来事,从没给林家医馆送过冬礼,所以他们上门的时候贺阿伯和林大夫都有些惊讶。

再看他们提的礼,就更吃惊了。

贺林轩说:勉之在家养了一亩药田,他喜欢操持这些,可家里又用不完,没得放坏了,一直说要给您送来呢。

林大夫看那药材的品相和数量,赶忙说:养这些东西费心得很,如何能白收,还是得按规矩买卖才行。

实在推拒不过,李文斌只好说:您意思着给些辛苦费就是了,本来都是山里寻来的,不值几个钱。您和阿伯一直对夫君照顾有加,我们没什么好报答您,若是再谈买卖的事,以后我们都不敢登门了。

这话,换作几个月前,李文斌都不敢想象是从自己嘴里说出去的。

但现在,他是真心感激这两位对夫君怀着善意的长辈。

林大夫听了才妥协,但还是道:你们才成家,可不能手脚太大。

看着他们带来的冬礼,他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肉干就尽够了,还送人参酒来。冬礼过门不出,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下回可不许这样。

那两挂肉就不提了,他瞧着那罐子人参酒,手艺十分不错,里头还有一支拇指粗细的小参,拿出去能值不少钱。

贺阿伯好酒,从收了酒就抱在手里没放下来,但听夫郎的话,也说他们。

你们阿么说的很是,别手头刚有些宽裕就乱来。

又对贺林轩交代:你如今可养着两口子呢,再过两年添了小的,花销更大,现在就该开始攒着。

李文斌刚要点头,就听贺林轩说:阿伯放心吧。勉之勤俭持家,聪慧能干,家里有他在,侄儿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贺阿伯哈哈笑道:有了夫郎就是不一样了。我从前就说你小子有后福,你看,这不就是吗?

贺林轩连连点头,一直说夫郎的好。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李文斌听得脸都快烧起来,在长辈面前不能瞪人,只好低头装害羞。

贺林轩的话却还没完他擅于抓住夸奖夫郎的每一个机会。

勉之自小也学过药理,山上就没有他不认识的药草。

上回在山里发现了几株人参苗,拿回家种,养的特别好,现在都已经生下徒子徒孙了。有句话说的好,酒逢知己千杯少,难得阿伯喜欢夫郎酿的酒,他酿着才有意思,明年当然还要给您送来。

贺阿伯听得高兴,一边说他越来越滑头,一边拉着他说现在就把酒热了,他们伯侄俩好好说话。

林大夫没拦着他,听说李文斌学过药理,只管和他探讨。

贺林轩不懂这些,就抱着诺儿,专心和贺阿伯侃大山。

贺阿伯和老猎户一个毛病,喝了酒就要回忆在山上闯荡的辉煌。

诺儿听他说那些打野猪、打狼的事,很是专注,还忍不住比划着说他阿父也如何如何厉害。

贺林轩脸皮厚如城墙,都帮着翻译了,三个人说的热火朝天。

等痛痛快快地吹完牛,告别两位长辈的时候,贺林轩才发现李文斌手上多了一本书。

一本关于药膳的菜谱。

回家的路上听夫郎说林大夫的各种好,连这样能当做传家宝的书都许他抄录,还不吝赐教地传授他很多做药膳的经验。

贺林轩当时就觉得头顶上的阳光暗淡了一些。

事实证明,李文斌在厨艺一道上的天赋非常有限。

只是他难得有一件喜欢的事,为此一再坚持,屡败屡战,贺林轩实在不忍心打击他的热情,每次也总哄着儿子。

就像现在。

诺儿乖,我们不支持阿爹,谁来支持他?况且失败乃成功之父,只有做得多了才能进步,才能做好,我们再给你阿爹一点时间。

大道理说完,就来了一句实在的。

晚上是阿父掌勺,你想吃什么,阿父都给你做好不好?

诺儿听了,对于中午的药膳鼓起了无限的勇气。

李文斌麻利地把饭菜摆上,也过来洗手擦汗,见他们脑袋挨着脑袋,狐疑地说:你们爷俩凑在一起嘀咕什么呢?

诺儿嘻嘻一笑。

和阿父说悄悄话,阿爹不能听。

好吧,李文斌不问了,谁让他和贺林轩也总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呢。

吃过一顿创意和医学碰撞的黑暗料理,李文斌很是泄气。

贺林轩把儿子哄走了,这才忍笑安慰他。

别难过了,勉之,你的想法其实很不错。

他拥着心爱的夫郎,语气真诚地说:天底下哪家哥儿像我夫郎一样聪慧,不仅举一反三,而且大胆尝试。再说,没有人天生会做这些,多做几回肯定会进步的。我觉得,你已经做的很好了。

这话李文斌听了都臊得慌。

他叹气,诺儿都瘦了。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不挑食的小家伙,这段时间已经被贺林轩养得肚子上摸过去都肉乎乎的,可这两天吃饭都不香了。

贺林轩:他哪儿是饿瘦的,总陪老黑那三口子在家里到处跑,当然减肉。

李文斌没有被安慰到,还是垂头丧气。

贺林轩摸摸他的头,心里也想着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就说:不如你教我,我再做给你和诺儿吃?

好吧。

李文斌总算认清了现实。

收拾好厨房,两人把诺儿抱回来擦了汗水,送回屋里睡午觉,就在新房二楼的阳台藤椅上坐下,赏景说话。

李文斌偎在他胸口,在摇摇晃晃的藤椅秋千里看着绚丽的秋景,早就忘了之前的失落。

他和贺林轩说:明天你接阿兄来家里,和他们说好住两天再走吧。

他也有两个月没见兄嫂了。

自八月秋税到现在,家里在造新房,兄嫂一家则搬去了山水镇,两头事忙,都不得闲。

现在已经是十月中旬,总算是在初雪前落成新屋。

如此,正好请兄长一家小聚。

贺林轩也是这么想的,自然答应。

他说:阿兄一家在山水镇安居,我们也忙完了,日后往来方便。你若是想他们,我就接他们到家来,反正房间管够。

李文斌听得笑开,说他:哪有这样的事,阿兄阿嫂也有自己的事要忙。再说,信儿才刚进书院读书,哪里走得开。

说着,他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眯着眼睛笑道:等他们明天来,肯定要被咱们的新房子吓一跳呢。

就像他说的,张河还没进门就叫开了。

李文武和李信也看得目瞪口呆,一家三口被领着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看了一遍,坐下来吃茶的时候都没回过神。

张河直叹:数遍整个大梁,怕也找不到这样讲究的房子!我瞧着,便是皇宫都比不得林轩这份巧思呢。

第35章

皇宫长什么样,张河自是见过。

他夸下这样的海口,却不完全是恭维贺林轩。

虽说这房子与那等富丽堂皇的所在不可同日而语,可叫他说,皇宫还真比不得这里方便自在。

篱笆栅栏、竹林树木围绕五亩宅地。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