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这会退出,更加没有颜面。
接下来要做的,不是怎么赢,而是想办法让对面赢得体面,他们这边还能保全自身。
谁能想到,这场大戏会以这种方式落幕。
国子监祭酒深吸口气,他到底还是老了,连投诚都比不得文家快。
抱着这样的想法。
十二月十五,纪炀,韩潇等三十多名汴京考生,在早就准备好的科考场里,见到林大学士,依旧“中立”的文学士,“演反派”的国子监祭酒。
皇上不会来考场,有这几位坐镇,已经比普通科考还要重视了。
这三位都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纪炀名声大噪,让太子所办的头一件差事十全十美。
可三人角色不同,说的话自然也不同。
纪炀忍不住想笑。
这里不比唱大戏热闹?
不管怎么样,他就勉强收下这份荣誉,当个声名大噪纪炀吧?
至于身边除韩潇之外的考生,快点考吧!考完就知道我们该不该入狱了!
为了不坐牢而学习,他们真的很努力!
作者有话说:
文学士:先溜为敬!
第134章
“纪炀的文章你们看了吗。”
“看了,真是,真是这辈子也到不了他的境地。”
“看这气势,看这文笔,更别说还务实。”
“听说他师从韩家,怪不得。”
“韩潇的文章更是一绝,他们两个太厉害了。”
“我更喜欢纪炀的,文采飞扬不说,还气势磅礴。”
“韩潇的也不差!”
纪炀作为汴京府尹,作为前纨绔,让整个汴京的纨绔瑟瑟发抖。
怎么大家看他们,都以为他们会浪子回头?
哪有那么多纪炀啊,他们是真纨绔,不是纪炀那种假纨绔!
说起来,现在再纨绔,能纨绔到哪去。
汴京里里外外哪里敢惹是生非,今日欺负人,当天便告到衙门,纪炀才不会管他们什么来头,还有他处置不了的人?
经过十天前,十二月十五那场考核,纪炀的才学闻名天下,听说国子监祭酒当场拜服。
刚开考的时候,对纪炀还非常不屑,说他能写出什么文章。
当时更是面带不屑,明显看不起纪炀。
考试之后,已经邀请纪炀去国子监任职,更是为表歉意当场辞官。
国子监祭酒还说,自己听信谗言,以为纪炀真是不学无术的纨绔,没想到这等风采,这等文章,便是科考,也定能进一甲。
这样的才学给国子监献策,肯定不能服众。
没想到纪炀这等人才,是他一叶障目,看不清楚罢了。
如今不如辞官,让朝廷另选人才,才能弥补他的过失。
还是纪炀连连劝说,加上旁边林大学士,文学士相劝,国子监祭酒才叹口气,说自己有眼不识珠,以后的国子监还是韩潇韩先生来管。
至于国子监主簿?他也请辞了,但是没有人挽回。
不出意外的话,新任国子监主簿便是韩潇了,甚至国子监司业这个实际二把手比不过他。
二把手比不过韩潇,一把手祭酒又有退下的意思。
虽说没有辞官,但把权力拱手相让。
韩潇过去,肯定不会赶尽杀绝,也就是两者共存的可能性比较大。
可这样一来,面子绝对给到位了。
朝野上下都对这件事津津乐道。
毕竟其戏剧性都值得一提。
好一出国子监祭酒傲慢待英才,恩科考核文章试真金。
不写成话本,都对不起这样有趣的故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