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903();他以前想的那套,发扬革命精神,带领一村懒汉共同进步脱贫致富是多么的天真啊。
王大伟暗暗叹了口气,下定了决心。再转过头来,面上便不复方才温柔,带了些公事公办的严肃:之前买了你的赵家,已经被赶出村子了。王大伟把原因大致说了一遍,对程哥儿道:既然你不想回去,那么我也给你几个选择。一是离开我们村,想去哪儿去哪儿,我允许你在赵家房子里拿些东西带走,再给你五十文钱当路费。
古氏眉头一皱,有点儿心疼钱。五十文可不少呢,够买一斤咸盐了!
不过儿子没说要收了这个哥儿,倒让她有些窃喜,便忍住没有出声。
程哥儿却满脸茫然,离了这里,他还能去哪儿?
二,你可以留在我们村,在村子里找一户人家嫁了。王大伟抿了抿唇,没有说出让程哥儿跟王成梁结阴亲的事儿。
他虽然落到了这个未开化的时代,行为上不得不入乡随俗,思想却不能被时代给同化了。相反,他还要永远铭记,自己的来处是多么文明,社会主义人民又是多么幸福!
他尽可能的给程哥儿自由选择的权利:人选你可以自己挑,看中了我上门去说。如果暂时没有相中的,你也可以先在我们村住下来,但我不能给你弄户籍。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按照规定,女子和哥儿立独户,要交很高的税。而程哥儿可谓是一穷二白,只能让他暂时当个黑户。
程哥儿怯怯地望了王大伟一眼,王大伟没得感情的回视过去。半晌,程哥儿失望的垂下了头。
王大伟相貌堂堂,对他又这么温柔是程哥儿这一生中,对他最温柔的人了。他以为王大伟会收了他的。
程哥儿抠了抠凳子的边缘,低声道:我想先住下来看一看。
也好,这是一辈子的大事儿,自然要慎重选择。王大伟点了点头,那你就先在赵家的屋子里住着吧。
王大伟翻出了卖身契还给程哥儿,又把自家分得的那份儿赵家劣米留下,给他指了后山野菜的位置便离开了。
出了赵家院子,古氏便叹了口气:可惜了。
王大伟以为她在同情程哥儿的遭遇,点了点头。不想古氏却道:我原想着不给你小叔结阴亲,也能转手卖了呀你却把那卖身契还给他了。
不过再一想,村里头谁会给咱家钱啊?罢了罢了。古氏自嘲一笑。
※※※※※※※※※※※※※※※※※※※※
我之前还说六七章小樰就能出场,现在看来我在做梦_(:з」∠)_
偶然点进自己的专栏()非常感慨。刚开始写文的时候和室友合租,对方带了一只猫,超级凶,追着我的腿咬,我在小腿上套棉裤才敢出房间,现在我脚腕上还有它的牙印痕迹。
后来室友去支教离开,这只猫就归我了。
现在它超级爱我,睡觉一定要枕着我的腿,或者贴着我的腰。
所以我说了这么多,大家不点进我的专栏看一看,收藏一波作者吗QvQ
2333333333
第8章甜杆儿村的堕落
王大伟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古氏。她和程哥儿,终归都是可怜人。
甜杆儿村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懒汉村。
最早的时候,在王大伟的曾祖父被选为村长时,甜杆儿村还是很正常很普通的村子。因为水土得天独厚,种出来的甘蔗格外甜,因此叫做甜杆儿村。
王大伟的曾祖父和祖父确实都是好村长,他们有智慧,带领村民种甘蔗榨汁卖给县里的酒楼,用甘蔗汁晾晒出石蜜*卖钱,使得甜杆儿村成了十里八乡最富的村子,拥有最广阔的土地。
然而,水满则溢,月圆则亏。在这个王家的威望、村子的收入达到了一个顶峰时,对于继任村长,王大伟的父亲王成栋来说,也是一份巨大的压力。
王成栋才能有限,并不能超越父祖带村民更上一层楼,反而常有决策失误。大家对他的期待过高,渐渐生出失望。而王成栋本人却不想堕了老王家的名声,于是越发努力的帮衬村里人,大家有什么愿望,他都尽量会尽量满足。
甜杆儿村的结构和别的村子不大一样,是个杂姓村。不似别的村子大部分人都一个姓,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
因此甜杆儿村没有祠堂,没有宗族,没有族规,村里人也就少了敬畏。
在古代,宗族的力量很大,有时甚至于凌驾于律法至上。而对于这个没有宗族存在的村子里,在这个大家普遍没有读过书受过教育的落后时代,律法难以得到普及,就更别提礼法了。
约束着人们的唯有那一点点薛定谔的良心,全凭自觉。
而没有宗族在背后支持的村长,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威信立起来,王成栋便只能做个光杆司令。
渐渐的,甜杆儿村的人被惯出了一些毛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亲们开始拿着情分说话,而且渐渐将这些情分,当成了王家人应尽的本分,理所当然的享受着好处。
也因此,王成栋年纪不大就积劳成疾去世了。王成梁继任村长的时候才十九岁,更加没有威望压不住这些欲望膨胀的村民。于是王家从村民们的领头人,变成了村里人的牛马、仆人
古氏作为王成栋的妻子,嫁过来本以为能到村长家过好日子,结果王成栋活着的时候她没享到什么福,王成栋死了她的日子就更难过了,要不是有小叔子帮衬,都养不活王大伟。
她渐渐变得怯懦,爱哭,没主意,也不敢发表任何意见了。
这些村民被养叼了性子,什么事儿能让王家做,就不会亲自去做。开始只是大事,后来看王成梁年轻好欺负,便连生活中的琐事也不想亲自动手了。
比如,挖野菜。比如,种地。可王成梁一个人照顾不了全村的地,又不能看着田地荒废,只能为村民谋划,联系了吴家庄把田地给佃了出去。好在有之前辉煌的几十年打底,甜杆儿村村民土地还是挺多的,靠收租子也饿不死。
只不过因为懒惰,甜杆儿村的土地许久没有好好伺候,许多都荒芜了。于是普遍给田主交五成粮食,吴家庄只肯给四成。
但这已经是王成梁能谈下来最好的结果了。周边其他村子,只愿意出三成的也有,毕竟懒汉村的田荒的,比自己去开荒也差不了多少,人家何必来佃呢?
村人却认为这是王成梁办事不利,没能为全村谋福利。于是占起王家便宜来,更加的心安理得。
很多良心未泯的人察觉到,村子里的风气坏了。他们无法改变其他人的想法,只能自己搬走。因为村子里的大多数人,十分享受这种悠闲的日子。
毕竟能躺着,谁会愿意干活儿呢?
哪怕生活质量有所下降那就去找村长!都是村长没本事!
现在,王成梁也死了,王大伟成了这个倒霉的村长。
若是王家真打算把程哥儿转手卖给村里人,怕是收不上来银子的。历来只有王家往外掏,从来没见过回头钱。
程哥儿没被直接抢去,就已经是看在王成梁死者为大的面子上了。
所以古氏也只能被迫想开了。
王大伟干巴巴地劝解:赵家的地卖掉也就抵了税钱了,可能还会有些结余,吴家庄这些年把地养的不错。这程哥儿的卖身钱也算不得是咱家出的,便放他自由吧。
王大伟原本是想用自家结余的粮食去替赵家交税,然后把赵家田地归了自家。但在了解了懒汉村之后,王大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村里人定会觉得他们家占了便宜,之后再想些法子让他们把这便宜给吐出来。干脆把地卖掉,银货两讫,账目清明,堵上村里人的嘴。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