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982》TXT全集下载_9(2 / 2)

我们的1982 酱汁鲑鱼 4810 字 2023-09-23

“啊啊啊。”卞千秋有些崩溃,再次跑开了。

“果然被我说中了。”丁谦又悟了。

……

在小河乡过了两天,陈许一家回到了安城。但是一直到元宵节之前,陈许一家还是不间断处于社交活动之中。

不过陈许还好,学习小组的自修课已经正常展开,他有的是借口逃离这些社交活动。

小组十人,走掉一个陈永安、后面杜青玉回家看书、现在徐广峰考研结束要好好陪陪老婆孩子,一算下来小组平日里只剩七人。

倒是一对一教学的时间更多了些。

“‘主观职责’说‘必须’,must赶紧用上去;若是‘环境’‘不得不’,赶紧换上haveto。听懂了吗?”

“不懂。”陆大有一脸茫然。

“为了高考,你必须学习。这个用must。今晚晚自修之后,你必须赶夜路回宿舍,这个用haveto。你体会一下。”陈许耐着心解释。

“为了家人,为了见见更大的世界,你必须上大学。这个用must。下湖捕鱼,必须先将船撑离岸边。这个用haveto。”陈许又举了一个例子。

陆大有终于有了一些感觉,但是描述不清。倒是一边的高一玮一语道破:“must是主观,强调责任、义务;haveto强调客观需要。”

“对,就是这样。”

陆大有恍然大悟,点了点头:“懂了懂了。”

陆大有离开之后,好一阵子没人过来,陈许就取出蜡纸,开始刻字。

现在基础框架已经无需赘叙,更多是就是不断地做题巩固。

之前看大家几何比较弱,就变着法子出几何方面的题目。后来才知道是自己画的图太丑了,严重影响他们的判断。之后出题目便减少了画图,尽量还是以抽象的概念题目为主。

现在距离高考还不过四个月,陈许估摸着差不多,晚上小课堂的时候便开始给大家讲授作文模板。

“举例论据的时候,千万不能用first、second……尽量的变换形式firstofall、what’smore……”

“看图作文要细分几种,第一种漫画类,通常是想阐明道理……第二种图表类,一定要在作文中写明发现的规律……”

学习小组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嗯,陈许也收获了三千字《昆仑》。

晚上和高一玮、卞千秋一行回家。这个时候天空降下大雪,雪花在路灯下如同飞虫一般,密密麻麻。

快走到高一玮家,高一玮突然说了一句:“陈许,下个月我要去省城几天,参加飞行员体检,到时候千秋你帮着护送一下。”

“还是想去当兵?”

“没有,飞行员如果要我,我就去。其他的就暂时先不考虑,等高考完再说。”最后半年,高一玮也变了些,时不时会沉默,虽然面对同学朋友依然在克制,但是陈许知道他的情绪波动在加大。

“嗯。”陈许不多说什么,“千秋就交给我了。”

高一玮、卞千秋一起进了楼。

陈许继续朝家里赶去,脚踩在雪上深深浅浅,一道长长的足迹从黑暗之中延续出来,好像大家走过的人生……

第29章来人

高一玮还没走,首都却来人了。

《铁血天骄》再度发酵,连续几次周明旭坐公交车上班都能听到别人在讨论,几个高频词汇反复出现:不良人、梁文靖、萧玉翎、公羊羽……也不需要报社员工挨家挨户托关系跑销售了,不少大单位直接开始增订《首都日报》,毕竟一份不够看呀。嗯,两份也未必,那就多订几份,销量又哗啦啦上了一截。

周明旭现在在报社里风光一时无两。社长为了表示亲昵,已经在会议上明确说了,下一次换房子要给他换一套大的,甚至都开始邀请他一起去泡澡堂子,周明旭虽然不太愿意和这个大老粗过多接触,但是这在社里,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当然如果不让我帮他擦背那就更美了。”周明旭接过社长砸过来的毛巾,擦去眼镜片上溅到的水,如搓背师傅一样熟练地绕在手心,心里暗暗想。

他心里清楚这里变化究竟因为什么,只可惜《铁血天骄》最多还有十来天就连载结束了,当务之急,需要赶紧派人去联络陈许商量《昆仑》事宜。

恰逢《铁血天骄》即将连载完毕,必然要发行单行本。在目前时代作者无法进行版税分成,成本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哪个出版社抢到哪个出版社赚。这件便宜事自然不能便宜外人,最后落到了自己人——任双身上。

两个编辑在文劼家里私下一勾兑,又与陈许提前沟通了一下,任双就领着《首都日报》的一个不配有名字的小编辑兴高采烈地登上南下的火车。

……

陈许一大早在汽车站接到两人的时候,两个人神情委顿,全然没有出发时的神采。

“难受吧。”陈许有过经历,感同身受。

“这几年来,第一次坐这么长距离的火车,还真有些不适应。”任双按住膝盖,稳住直打摆子的双腿。《首都日报》的小编辑也好不到哪里去,怀里抱着个文件夹,眼镜歪了都浑然未觉。

“那就废话不多说,先去招待所休息一会。”本来陈许还想带他们在安城逛一逛,看到他们这样只好作罢。

他将两人送至招待所,让前台开了个双人间,让两人好好休整一番。

到了中午饭点,陈许叫上在家里赋闲的徐广峰过来作陪,徐广峰和任双见过,也是文学爱好者,话题更多一些。任双和小编辑也在招待所打了热水,擦了擦身子,换上了身干净衣服。

三人跟着陈许几步进了一个偏窄小巷,巷子里并无人烟,进了一处院子,顿时红红火火,人声鼎沸。

“呵,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徐广峰扶了扶眼睛,这家个体户开的小饭馆生意极好,院子里都摆了几桌,食客都在旁若无人喝酒吃肉。徐广峰看着那些食客身上穿着,发现也有不少干部出身。

“高一玮带我过来的。”陈许解释说。

陈许带着三人进了个单间,点了一个羊肉火锅以及配菜,他特意点了许多反季蔬菜,最后又要了一盘糖拌草莓。

“这南方的羊和北方的羊还不一样,瘦,没什么肉,筋骨好,可以炖汤做火锅,但是没法向北方那样涮肉。”徐广峰夹起一块骨头放进碗里,解释说。

任爽和小编辑正在对着反季蔬菜疯狂进食:“徐哥,陈许,我上一次吃这么多蔬菜的时候还是你们离开京城吃的烧鸡公,这也快一个月的时间,天天家里大白菜,单位大白菜,现在见到大白菜就慌。”

小编辑也点了点头:“冬天以来我第一次在饭桌上见到这么多绿的。”

“那就多吃点。”陈许客气说。

两人身体还没调整到位,陈许也没有上酒。不过吃饭期间,倒是把正事都商量个七七八八。

“《人民文学》出版社初步决定首印十万册,我帮你要到了基础稿酬千字八元,加上印数稿酬差不多能有一千三。”

“任哥办事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陈许估摸一下,买四合院还得看《昆仑》,这些钱够零花就行,压根懒得细算。

《首都日报》来的小编辑也说:“《昆仑》的稿酬我们也调到了八元,但是因为《昆仑》后续内容未定,稿酬只能分期支付。”

陈许也不谈价,全都点头同意,只是要求任双回京之后将出版社的稿酬尽快支付,汇到安城。至于《首都日报》的报酬,则先留存,等过几个月到首都上学再一次性取出。

任双和小编辑吃完之后,挺着浑圆的肚子继续回招待所修整。但两人还没有完全消化,陈许又过来了。

缘由是陈贤、许媛下班之后,听说首都来客,硬是要在家里再请一顿,招待来自首都的客人。陈许再三劝阻也没有用,只好把任双和小编辑又请回家中。

又是一桌硬菜。毕竟是酒乡,在陈贤的再三劝导下,几人又喝了些酒。

“这‘洋河大曲’酒劲倒是比老白干绵柔。”任双打了个嗝,“陈哥……”

陈许连忙打断:“任哥,别乱喊,辈分乱了。”

陈贤顶着个红脸,两只手在空中一推:“一边去,小孩不懂事,任哥也是你叫的,以后喊叔。”

任双嘴巴打结,想要找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他先指了指陈贤:“那以后咱就各论各的,我叫你哥。”

“你……”指了指陈许,再指向陈贤,“你叫他爸。陈哥以后首都有什么事,叔帮你解决……”

嘿,醉成这样了!

一晚上几人全都醉了,陈许也不知道是如何才将两人送回招待所。只知道第二天几人再也没提这一茬,也不知是忘记了还是不敢提。

任双和小编辑下午拿了好几分文件过来要陈许签字。陈许大概扫了一下内容,没有问题之后,签上大名。

他们难得来一次,陈许本来还想带他们到洪湖边去逛一逛的。可惜现在还在冬季,洪湖也毕竟比不上西湖,有水无山,湖边景色萧条,风也刺骨,交通不算方便,只好作罢。

第三日一早,陈许又将两人送至车站,挥手送别。随着他们一同离开的还有陈许写的《昆仑》存稿以及给读者写的一封信。

此后约莫十日,陈许心念已久的汇款单终于跨越万里从首都寄到安城。

陈许第一时间拿着汇款单将钱从邮局取了出来。

他找到当地有名的倒爷,从倒爷手里又用六百五十块换了一张电视机票,当天搬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回家。

许媛虽然在陈贤面前从未抱怨他将电视机票给卖了,但是她经常在高一玮家里看电视看到半夜,心里没啥想法是不可能的。

高一玮家毕竟离陈许家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许媛每次夜里回家自然让陈贤陈许提心吊胆。尤其是春晚之后,这样的夜行更是频繁。

这次拿到稿酬,也不考虑什么性价比不性价比的问题,陈许直接先给家里面配一台电视机。

电视机小小的,屏幕还是那种球状凸出来的,右侧两个旋转调台按钮,抱起来分量十足。他将电视机放在柜子上,拉开天线,通上电源。

“滋滋滋……本台讯……”

一共两个台,央视和省台,搞定。

许媛回家之后,自然是先抱怨一番,大体是不应该花这么多钱,过两年说不定单位又会分一张电视机票。后来又说到应该让她去倒爷手里买电视机票,怎么也得砍下个百八十块钱。最后说最近要去做块花布,没事的时候要把电视机给遮起来,防灰。兴高采烈的样子不自觉的溢了出来。

然后许媛就是坐在电视机面前半天不动,导致陈贤回家都还没开伙。陈贤对着电视机摸了摸之后,只好自己动手下个面,扔了些白菜叶,又打了三个荷包蛋。

稍后,三人坐在沙发上围着电视看再次重播的电视剧《敌营十八年》。

这样的电视剧形式还远不如一些形式更加简单的小品让陈许喜欢,挑了些辣酱,蒙着头吃面。

许媛忽然拍了拍陈许:“你端上面进屋吃去。”

“为什么?”陈许不解。

陈贤的目光也看了过来。

“叫你进去你就进去,别废话。”

陈许纵使不解,看着老妈一脸郑重其事的样子,还是端着碗回了屋。

“你干嘛让陈许进屋?”陈贤问道。

许媛凑到陈贤身边,用手掩着,压着声音说:“这电视剧我看过,后面的特务没穿衣服……”

陈贤面也不吃了,盯着电视机:“真的假的,现在政策允许吗?”

“快到了,你看看就知道了。”许媛信誓旦旦。

剧情继续推进,终于到了面红耳赤的那一幕:女特务和情人躺在床上,毯子遮在身上,露出裸肩和一只伸出被子的胳膊,连个沟都没有……

陈贤咽了咽嗓子,下意识吃了口面:“是得让陈许进屋。”

“这电视剧叫什么名字?”陈贤继续问道。

“《敌营十八年》。”

“哦。”陈贤默默记了下来,准备以后再批判批判。

陈许最后还是出了门,碗里的面已经吃完了,他去厨房再盛一些。路过客厅时,他特意瞥了一眼,父母放下碗筷在沙发上正襟危坐,也不知道剧情又演绎到哪段庄严肃穆的时刻。

第30章京城的喧嚣

在汇款单还未寄到安城的时候,京城又起了波澜。

起因自然是《昆仑》的出世,读者们万万没有料到《铁血天骄》之后竟然还有一部《昆仑》,光听名字便觉得气象非凡,一时间寄往《首都日报》的来信更多了。这些信里,有单纯抒发对人物喜爱的,有探讨写作技巧的,有写短篇寄过来请求指教的,还有女大学生寄照片过来要做笔友的……

当然,这些信件陈许暂时全都看不见,都堆在《首都日报》的储物间里。

首都,前门大街,老舍茶摊之前。

“尹老板生意不错啊。”

孙德喜拉住手刹,停下自行车,往钱箱子里丢了两分钱,端上一碗热茶就咕噜噜大口喝起来。

“孙主任又来了!”尹老板面露喜色,又快速收住:“好什么呀,还是老样子,赚些辛苦钱。现在看着人多,这不是《铁血天骄》大结局,大家都在这里听书呢。”

孙德喜此时正堵在人群之中,过往喝茶的人大半驻留在这里,前后人车挤压在一起,一进来就出不去了。摊子旁边一个小年轻正在读报,读的真是《铁血天骄》最后一节《铁马金戈一场梦,大浪淘尽几多愁》。这小年轻也不是个职业评书人,一开始照本宣科,读的生硬异常,全凭故事本身吸引人,后来不免将自身代入其中,渐渐有了感情。

“……文靖恍然大悟,不禁呵呵傻笑。玉翎被笑得面红耳赤,对他又捶又打,将螓首埋入他宽广的怀里,只觉平生之乐,莫过如此。远处传来悠扬的川江号子,唤醒了沉醉的恋人。文靖仰天长笑,携着玉翎的素手,向那江边的蓬船走去……”

小年轻收起报纸,拱了拱手:“各位同志,《铁血天骄》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口渴的来老舍茶摊这里喝口热茶,两分钱一碗,不够再添。稍后,我再读一下作者‘不良人’写的《上架感言》。”

茶水摊前拥挤的人群刚刚开始松动,一听后面还有‘不良人’的《上架感言》,虽然听不懂名字是什么意思,但还是停了下来。左右是要等上片刻,有口渴的果真去老舍茶摊前买茶水止渴。

喝茶的越多,尹老板越有些不舍,这生意才好了半个月,咋就完结了呢!

几分钟后,该喝水的也喝的差不多了,人群里的抱怨声也渐渐多了起来。小年轻便不再吊着大家,拿着报纸,再次走到原来的位置,一字一句读了起来。

“所谓‘上架’,原是指商品摆上架子,比如果酱面包做好了往柜台一摆,印刷好的《首都日报》往报刊亭一放,凡此种种,都叫上架。《铁血天骄》至此完结,即是结束,也是开始。”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