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翻了个倍不止,虽然当时陈许也是捡了个漏,但是物价水平上涨依旧超乎想象,竟然恐怖如斯,陈许都不自觉倒吸一口冷气,“物价涨这么多?”
任双说:“吃的用的倒是没有房子这么夸张,我寻摸着这房价是有些高了。我本来还想多囤两套房子,现在得过两年,等房价降些。”
“那你们自己的分红都是怎么用的?”陈许不由得好奇。
“买了一套房子,然后配置各种家电,进口的洗衣机是真的贵,都快赶上我一间屋子了,还废水,我用两次就不用了。”任双说。
陈雪顿时有些沉默不语,算了算了,等明年分红发下来,再劝他们多买些房子吧!
“我倒是还没动手,想等着哪天跟你和郑渊吉一起去看一看。这一等感觉就有些晚了。”文劼不由惋惜道。
“等这一阵子忙完再说吧。”陈许想了想说,“买房从来都不晚。”
略过物价的问题,文劼又将编辑部的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又说:“最近出了一本叫《新武侠》的杂志,挺恶心的?”
“哦?什么情况?”短短二十天,变化的东西可真够多的!
陈许和文劼往沙发上一坐,文劼出屋拿了壶茶,又把最近整理出来的报刊都拿了过来:“在报纸上各种碰瓷呗。”
《首都晚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甚至还有偏远的《粤省日报》、《广西日报》。
同样的软广告加硬广告的套路。
硬广告倒还好,最多是吹嘘自己的杂志有多好——“可能是大陆地区最好的武侠小说杂志”、“三地作家鼎力支持”、“《神鬼七杀(第二部)》王者归来”……
软广告就有些恶心了,借个法子蹭《武侠世界》的名气。
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书评。
“相比于《沧海》,我更看好《神鬼七杀》第二…”
嗯,《神鬼七杀》就是《新武侠》创刊的拳头作品,他们对这部作品也非常有信心,在陈许的模式上又有创新,在杂志还未出来之前,就已经在各地报纸上小范围连载,当然肯定会留出一部分等到《新武侠》上市登出,这一本杂志也算是未出先火。
唉,我真傻,我单想到我会去碰瓷别人,没想到别人也会来碰瓷我!这个重生的剧本似乎不对。
接着往下看。
“《秦时明月》,披着武侠外壳的科幻小说……”
陈许皱了皱眉头,这就有些诛心了,本来还以为只是单纯的竞争,但是这么一看这是想把《武侠世界》往死里整。索性是个地方小报,暂时还不需要理会。也不知道对方是有意还是无意。
陈许放下手上的一堆报刊:“这个《新武侠》哪里的?”
“就在首都,用的是时代文学出版社的印刷厂,我打听了一下,这个月新刊就上市了。”
“等他们新刊上市之后,再看他们后续动作吧。”陈许想了想,“武侠书市火热,市场足够大,如果对方只是想碰瓷,不是针对我们,那也不需要去管他们。但是如果他们继续咬着《秦时明月》不放手,我们就得重新考虑考虑了。”
文劼点了点头,说:“是这个道理,具体的事情我也继续去打听打听。”
“那李文学这个《秦时明月》怎么办?”任双问道。
“先正常登,除了一个穿越剧情,后面的哪有什么科幻。”
“那就这么办。”
文劼和任双都去工作了,井妙竹趁着空走了进来,今天倒是穿的土里土气的,厚重的大棉袄,笨拙的毛线手套还有一个绿色耳捂。她脸上红彤彤的,一进屋就盯着陈许望,倒是让陈许有些不好意思。
“你这是做什么?”陈许问。
“最近你那个叫徐画晴的女同学没事就过来找你,今天早上还来了一趟,不过被我打发走了。”井妙竹开口说,眼睛依旧盯着陈许看。
“哦。”可能是徐画晴,井妙竹专门说这个事情做什么,陈许不清楚,等着她继续说话。
“那个徐画晴是不是喜欢你?”
嗨,这个问题问的。陈许犹疑地看着井妙竹:“你该不会是吃醋了吧?”
“狗屁。”井妙竹脸色一红,瞬间转为恼怒,暴了个粗口,“大男人该断则断,你可别吊着我的千秋妹妹。”
“千秋跟你说了什么?”陈许一直把卞千秋当妹妹,毕竟她年纪小,还有高一玮这层关系。如今一听井妙竹的话,似乎不对。
“傻子都看出来她喜欢你,你别装蒜。”
这都什么事啊?陈许一拍脑袋。
前世本为浪子,混迹欢场,形形色色的人见的多了。今世碰到这些事倒是有些胆怯,甚至惧怕。尤其是卞千秋这么单纯的小姑娘,怎么下得去手?
如今被井妙竹一把捅破,倒是避无可避。
“青春期吧,谁还没几个暗恋的对象,千秋长大了就会好了。”陈许硬着头皮说。
“可能吧。我就是给你提一个醒,你自己解决就好了。”井妙竹顿了顿说,“别伤了人。”
陈许苦笑地点了点头。
井妙竹说完就要离开,在门口又被陈许喊住了。
“你出国的事情怎么样了?”陈许问。
“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吧。”井妙竹说,“你最多还能剥削我一年时间,大资本家。”
“哦。”陈许说,“你收拾收拾东西,和邢飞鸿一起过来这边办公,组织又有新任务要交给你们。”
“OK。”井妙竹比划了个手势,一双大棉鞋终于还是踏出了屋子。
屋里只剩下陈许一个人,他躺在沙发上,望着屋顶的灯饰愣愣出神,头发被抓的零零乱乱。
卞千秋!卞千秋?
算了算了,走一步,看一步。
可是这刚买的随身听还送不送?
送也不对,不送也不对,这是难题啊!
……
第84章终章
回首都的第二天,果然如井妙竹所言,徐画晴早早便骑车过来,一进院子就撞上了还在吃着早点的陈许。
“要不要来一点?”陈许举了下碗,“杂志社的员工福利,大厨秘制的鸡丝蛋汤。”
“你可真是清闲。”徐画晴白了陈许一眼,“你的投稿有回信了。”
“哦,可算是来了。”
陈许将最后碗中的一口鸡丝蛋汤一饮而尽,便和徐画晴骑着自行车往学校里赶去。路上一番交谈,才知道那篇《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在学校里面影响很大,但又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一是由于目前大陆能涉及到经济学前沿工作的学者就很少,其实并不能完全明白这篇论文的意义,二是因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本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除了这一篇《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还有卢卡斯的补充,以及罗默的总结,一直到九零年代初才成型。
而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完全是《AmericanEconomicReview》(简称《ARE》)的地位导致的,解放之后,大陆这还是第一次有学者在这上面发表论文。
说起来陈许也是幸运,因为经济增长始终是经济学中的大命题,同行评审中还有索洛力鼎,《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型》还算顺利的发表在了《ARE》。遥想当年,强如科斯,出道的最强作品《企业的性质》也因为太过新潮,只能随便发表在一个三流期刊。
回到学校,陈许顺利的从校长那里取得太平洋彼岸邮寄过来的包裹,又被张怀英一番勉励。他甚至还要联合清华、工经所、五道口等一众经济学院校举行学术研讨会,被如今诸事缠身的陈许立马给拒绝了。张怀英大骂陈许不思进取,当场给远在深城的陈彦中打电话,陈彦中倒是明白陈许的心思,帮忙拦了下来,才没有让张怀英成行。
张怀英生气地扔掉电话筒,转过身不再看陈许:“真是服了你们师徒,都有大才,一个不来首都,一个不做学术。真是气死我了。”
陈许呆在一边不说话,过了好久张怀英才继续说道:“研讨会可以不开,但是学术还要继续做,哪怕写写科普文章都行。别忙活其他事,把人都给忙活废了。”
陈许连忙点头答应,这才逃出了院长办公室。刚一出办公楼,徐画晴却已经在下面徘徊等待。
徐画晴一看陈许下楼,立马拦了过来:“院长不是说要帮你开什么学术研讨会吗,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不过是瞎写的一篇文章,怎么可能那么兴师动众,搞什么学术研讨会。”
经过井妙竹一提醒,陈许下意识想和徐画晴保持一些距离,但是徐画晴倒是没有察觉,她跟着陈许骑上了自行车。
“班长,你这是要去哪?”
徐画晴怒其不争,咬了咬牙:“顺路回家。”
确实顺路,陈许这下只好跟着班长汇入人流之中,一路上既拥挤又漫长,好不容易分开来,陈许才呼出一口气,似乎解脱了一般。
回到四合院,井妙竹和邢飞鸿都已经将办公用品搬了过来,如今坐在东厢房里无所事事,只好打开收音机听听新闻,看看书。
陈许进屋将收音机关掉,对两人说:“先开个会吧。”
开会地点自然是在西厢房,一个空旷的会客厅里现在只有三个人,陈许将登峰纺织的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其中自然忽略了实控人以及股东背景。
“总而言之,我现在就是一名外企经理,你们现在就是外企员工了。”
然而两人并没有多少兴奋,一个还在准备六月份的高考,一个还在准备出国,一是之间陷入了僵硬。
“队伍不好带呀。”陈许不由感叹。
好在正常的工作他们还能继续完成,陈许让邢飞鸿去把几个商标给注册下来,让井妙竹去把首都服装学院找了位愿意兼职的老师过来帮忙设计几套衣服。
抄……设计什么?自然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番茄炒蛋”喽!
当然陈许还是照顾了大家的审美,特意选用了奥运款的番茄炒蛋领奖服。
陈许本来想偷个鸡,免费捐赠运动服,却被中国奥委会一把识破,既不是国企,又不想花钱,你这是想薅谁的羊毛?
当然花钱是肯定不会花钱的,这辈子都不会花钱。陈许直接找上中国男子射击队,免费捐赠了领奖服。
“梅花运动服你们穿归穿,领奖的时候换上我的番茄炒蛋就可以了。”
这届奥运会,中国队的运动服还是梅花,耐克赞助了运动鞋。中国队还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陈许自然得去蹭两下。
陈许为了保险,还让许海峰现场穿上,好好地拍了几张照片,又去找了李宁。
陈许走的时候还拍了拍李宁的肩膀,心里想的是:“你放心,我会让‘中国李宁’继续成为世界一流的潮牌,让你比原来赚得多。”
集邮两枚,这下妥了!
……
大门牙回了深城之后,又很快来了首都。
陈许、大门牙、井妙竹、邢飞鸿,这一行四人也正是目前登峰的渠道建设力量。
服装这一块,既有耐克、阿迪、李宁、安踏这种密集开店的连锁模式,又有优衣库、Zara这种超级大店直营模式。连锁模式直接被陈许pass掉,剩下的超级大店也需要进行时代化的改造。
陈许和三人商量了一下,在维持大店面的同时,增加批发服务,每周会专门有一两天提供给各地的批发商进行交易,等到夜市经济成熟之后,直接提供夜间时间给批发商提货,如此才能维持品牌形象的同时,尽快地打入下沉市场。
至于防伪,目前来说只能在材料和配件上想办法,具体的就是让蓝俪联系日本的ykk进行订做拉链,并通过电视广告广而告之。
时间呼啸而去,陈永安和大门牙的适应能力都很让人惊讶。陈永安起初并不善于管理,但是肯下功夫,与一帮工人们同吃同住,顺利度过的最初的管理难关。之后,陈许又请了北大统筹专业的教授前来帮忙,来完善一套千人甚至上万人的课题。大门牙更为优秀,先是在广州实现了超级大店计划之后,通过批发渠道,产品就很快的覆盖全国,之后的首都、沪城,都随着人才梯队的不断完善,稳扎稳打进行大店扩张。
代工的持续扩张和自主品牌的持续推进都需要大量资金,好在管理和渠道上并没有太大问题,陈许也得以进行下一步计划。
登峰纺织的身份目前还是外资,所以与后世九二年以后的红筹股借壳上市还有着法理上的本质区别。简而言之,登峰纺织的上市无需大陆监管部门的同意。
陈许用着长城砖块所提供的现金流先在香江买了一个干净的壳,又在蓝俪的帮助下在86年突击上市,在87年高点开始增发股份,顺利套出一大笔资金,即便在之后的股灾也没有把股票再次买回来。下一次增持股份可能要等到九零、九一年。
86年上市之后,陈许同时启用了国际战略,再次动用垃圾债券融资,购买了加里纺织工业旗下的一个亏损品牌,掌握了全美各处大概三十多家门店以及对应的三百位营销人才。
大量的代工业务让登峰也渗透到了耐克完整的供应链之中。接下来登峰纺织的海外运营,陈许也没有走Zara和优衣库在闹市区开店的模式,而是同沃尔玛一样在郊区开店。
登峰的模式随即呼之欲出,不是阿迪、耐克,也不是优衣库、ZARA,反而是名声不显的法国迪卡侬,最全的品类,尽可能低的价格。
当然,单单抄袭迪卡侬并不够,登峰旗下的高端品牌也在陆续押注各大体育赛事,陈许的先知先觉再次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你可以想象一家拥有耐克、supreme、中国李宁、始祖鸟、FILA在内的迪卡侬是什么样的形态。总而言之,打的耐克和阿迪是满地找牙。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