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9(2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2321 字 2023-09-30

德国远东舰队司令克文森拒绝了这一协议,率领舰队撤离胶州湾后,在浮山湾海域和中法联合舰队交战,导致一艘老式的铁甲舰和多艘巡洋舰被击沉,在自毁最后一艘铁甲舰后,克文森才同意投降。

几乎是与此同时。德军在欧洲西线战场提前动了马恩河战役,法军总参谋长霞飞在此之前一直采取战略撤退,虽然让德军占领了比利时和法国东北部,但并没有让6军遭受过多的损失,而在此时。霞飞说服了英军,与法军组成联军共同在马恩河和凡尔登、巴黎之间完成对德军的阻击。

中日辛亥战争对世界军事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是法军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和分析这一战争,只是简单的增加了轻机枪和冲锋枪的购置数量,相对于法军,德军则更为完整的研究了整场战争中的战术意义。

基于德军在攻占比利时和追击法军过程中所展现的压倒性军事实力。整个世界都深深的感到恐惧和怀疑,怀疑法国能否抵挡德意志帝国6军。

甚至连宋彪都对法军感到失望和很深的怀疑,在德军在马恩河北岸起大规模攻势的这天晚上,宋彪将蒋方震和舒方德都喊到御书房,和他们两个人一起讨论法军能够抵挡多久的问题。

蒋方震和舒方德的观点正好完全相反,舒方德认为德军实力强悍,作战勇猛,纪律强,法军此前已经一战即溃,后面肯定会再次重蹈普法战争的覆辙,要不了多久就会被德国攻下巴黎,而蒋方震则认为法军现阶段还属于战略性撤退,并没有大部队遭到围歼的局面,随着德军进一步深入法国境内,补给将会逐步制约德军的攻,加上英军的加入,双方很可能在巴黎周边地区形成长期的消耗战,一旦进入这样的局面,局势就会逐渐不利于德军。

人的才能在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来。

蒋方震的观点是很清晰的,德军在借鉴中日辛亥战争的基础上,大规模的增加了冲锋枪和轻机枪的装备数量,从帝国引入了掷弹筒和6o迫击炮专利在本土生产,同样是大量列装部队,包括在战术上也明显受到了辛亥战争的影响,而这就对德军的后勤补给提出了更大的难题。

中日辛亥战争期间,东北军的实际主力作战部队就是3o万的规模,随同作战的附属部队、新编部队在4o万规模,负责后勤、工事和协同进攻等工作,同时配备了6o万匹挽马和27o万劳力,外加三条铁路的大规模运输,这样才能保证东北军的一路攻。

不仅与此,东北军对机动快进攻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更为深处,已经几次进行过大规模的调整,通过扩大基层部队的士兵数量,平均化减轻单兵负担的方式推动部队的快机动作战,即便如此,东北军尚只能保证四到七天的作战能力。

从德军现阶段的编制来看,德军显然没有意识到一个步兵班14人和1o人之间的巨大差别,要知道在辛亥战争期间,东北军的很多步兵班都是2o人的大编制,用人数优势来平均行军负荷。

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蒋方震这番颇具远见的判断倒是提醒了宋彪。

此时已经是深夜时分,三人在御书房里讨论了很长时间。宋彪坐在龙床上琢磨着蒋方震的意见,沉吟良久才和蒋方震、舒方德两人说道:“德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在东线只保留了少量的兵力,将主力全部集中西线,明显是想要战胜,以最快的方式消灭法国。这样的想法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这个战术思想贯彻的时间可能有点太长了。而在过去的十年间,作战理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沟壕战的出现。以及沟壕战理论的展,这对于德军的攻计划是一个极大的障碍,其次是武器的变化。轻重机枪、冲锋枪和迫击炮的出现一方面让突破沟壕防线变得容易。一方面又变得更难,这就取决于双方武器的水平,其实在武器的水平上,英德法三方实际上都没有形成绝对的代差,法国确实是很混蛋,为了一点芝麻事情都能拖沓半年,我们1911年就建议法军使用762步枪弹,他们也同意,结果到今年初的都还没有正式列装,六月份的时候急了。紧急和我们订购,订单下了,国会吵吵闹闹又要反悔,继续要订购法国自造的武器,结果法国的国营军工厂更拖沓。又说不利于他们出口外销,还是要搞8步枪弹,所以说,法国就算是战败也不值得同情。”

宋彪这一说,舒方德倒是听糊涂了,不明所以的继续和宋彪询问道:“皇上。那您觉得到底是法国能赢,还是德国能赢”

宋彪沉默的不答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蒋方震则道:“至少马恩河一战中,法军会吃亏,可德军也占不到大便宜。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如果是我们指挥德军,英法联军目前在马恩河部署的兵力大致不会少于一百万,德军的规模大致相当,武器水平和训练水平大致差不多,你说咱们有没有可能围歼英法两军现在的问题是德军在战术上有优势,在补给上处于劣势,如果双方堆兵的规模继续扩大,人数越多,战术优势的影响就会越小,补给劣势的影响就会越大,如果德军继续深入,深入的越远,问题越复杂。我们当初平均算下来,保障前线一名主力士兵的作战要配备1个附属兵员、15匹马力和8个民夫,背后还有三条铁路线,换而言之,在一百万6军的规模下,德军要配备15o万匹马力和八百万的劳力,以及一百万的二线士兵从事工事、补给等工作。如果德军做不到这一点,前线主力部队突进的越快,后面的问题就越多。”

宋彪这时才一声感叹,道:“战争,永远是打完之后才能知道结果,因为战争是靠人来指挥,靠人来执行,而人永远是最大变数。”

说到这里,他和舒方德问道:“陈其采和新华公司在法国那边谈的怎么样,按照道理,国内卖给法国的第一批军火差不多也该到了法国了吧”

舒方德道:“到了。只不过法国那边的情况很复杂,也很混乱,都这么火烧眉毛的时候还挑三拣四,我们的枪支弹药都是库存品,今天订货,二十天后就能法国,而法国各家军工厂根本达不到这种度。法国战时委员会的问题真是让陈其采都不知道该如何说,他昨天和我回了一封密电,认为法国后勤部门的态度也很匪夷所思。”

宋彪只能答道:“所以叫奇葩。”

对法国了解的越清楚,宋彪越觉得法国是一个奇葩国家,这样的国家居然也能打赢一战、二战,真不知道德国人该作何感想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个所谓共和国的各种弊端吧,每一件事都能扯皮。

所以说,拿破仑确实是一代奇才,能将法国这样的国家捏合成一个欧洲第一军事强国,实在是非常之不容易。

就拿76254cr型步枪弹这个很简单的事情来说吧,设计一

gu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