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破罐子破摔,中国只能奉陪到底。
中美都无法出资缓解世界各国的财政危机,这个世界也只能继续黑暗到底了。
最黑暗的肯定莫过于荷兰。
就在这时,美国终于决定对长野事件作出反应,派遣太平洋舰队抵达菲律宾马尼拉港口,同时联合英国,要求中日荷兰派遣外交官员参与协调,由英美一起负责协调。
如果是平时,日本要和中国开战,欧美各国恐怕是求之不得,现在则完全是两回事,而且中日海军的规模都很庞大,一旦开战,英美在东南亚的殖民地都会遭受剧烈的影响,本来就已经困难的很厉害了,再摊上这种事,谁能受得了。
日本一看各国都希望中日荷三国和谈,它也很高兴,因为它自身并没有多少把握打赢这场战争,索性就将条件开的漫夭乱飞。未完待续
第268章中国信守承诺
在英美的角度看来,日本肯定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世界强国,这是由日本的海军质和规模决定的,一旦英美介入协调,而中国也同意这种协调,很多事情并不是中国可以了算的。
这需要真正的讨价还价和谈判。
在中国的建议下,会谈转移新加坡举行,中国外相顾维钧、日本外相内田康哉、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英国外交大臣约翰西蒙爵士、荷兰驻印尼总督哈利法克斯爵士、法国驻华特使加斯东杜梅格都6续带领外交团队抵达新加坡,中日两国继续在积极备战,双方海军随时会在帕劳和台湾之间爆大规模的海战,荷兰、法国也派遣了舰队抵达印尼海域。
中法是军事同盟,而且是关系极其紧密的,中日开战,法国必然会派军参与作战。
随着法国的态度趋于强硬,中国也明显展开了全面战争的架势,再加上英美两国的压力,日本明显变得特别悲剧。
日本确实也非常可怜,而这是日本的命运,只要中国强大起来,想要和中国争夺亚洲领导权的日本注定是一个悲剧。
日本过去一直是依靠英国对抗中美,在英国强大之时,日本和中美之间都积累了过深的矛盾,随着英国衰落,日本想要继续展必然要对外扩张,北上是整个中华帝国,南下则是英美中法荷的势力范围,除了荷兰控制的印尼,日本根本没有其他的展方向。
甚至连在遥远的非洲和中东,日本也无法任何的立足之地。
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特别是在中国深入南美洲扩张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一直在扩大,但中国和英国的关系又随之改善,中美英三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分庭抗礼和相互联纵的姿态也愈加清晰明显。
三个大国本身没有意识形态的分歧,英美虽然是共同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作为前霸主和现霸主之间的矛盾又最为剧烈,中国则是采取巧实力的外交政策,同英美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又保持距离,维持英美之间的平衡。
所以在这三个大国的争斗之间,日本想要从中渔利的难度是很大的。
日本现在没有了英国的支持,实际上,英国不仅不再支持它,反而是积极的压制它打破现有秩序,中美和日本更是半个世纪的宿敌,同时得罪三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日本的压力可想而知。
在整个1933年的9月份,日本整个社会从上下,从天皇普通平民都充满无比悲愤的仇恨,但是愤怒不能解决问题,现实是残酷的,历史也日本除了承诺遵守鹿特丹协约之外,没有任何选择可言。
天作孽犹可活,人作孽,不可活
在新加坡会议举行期间,宋彪已经结束了在欧洲的全部访问,从里斯本乘船前往加拿大访问,在1933年1o月下旬抵达纽约。
在访问美洲之前,宋彪和英国麦克唐纳相一起布了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正式鸦片战争期间的错误道歉,并且同意归还大英博物馆珍藏的从圆明园掠走的文物,除了部分特殊文物要运回国内外,大部分文物继续留在大英博物馆珍藏。
这基本为中英之间的种种过往和矛盾划上了句话,英国正式承认为中国领土,承认克什米尔地区为中国保护领,而中国则支持英镑和中圆之间维持稳定汇率,双方承诺恢复ziyou贸易通商,将关税降低大萧条之前的水准,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
承诺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这意味着中国要大幅度增持英国债务,维护英镑的稳定,同时扩大内部市场,允许英国金融资本进一步的涌入中国投资,中英贸易也重新采取英镑为计算单位。
这是一个高风险的事情,因为英国的贸易逆差决定了它很难继续恢复金本位,这意味着英镑已经失去了过去的那种硬通货地位,随时可能继续贬值,而中国为了扩大在英联邦市场的贸易和投资,必须大量增持英镑债务和资产。
宋彪继续访问加拿大、澳洲,是要将这个中英联合声明的协约扩大整个英联邦,在返英镑市场内部扩大中国的贸易总额。
对于中英达成的这个协议,美国是很不满的,但中英美之间的三角关系已经很固定,谁也不能单方面的撼动,而且眼前还有日本这个共同的敌人。
可怜的日本啊,你怎么混了这种田地
话日本也很风光,毕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成为中英美三大世界强国的共同敌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彪继续访问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