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8(1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2292 字 2023-09-30

最重要的问题是航程,九四舰爆及其改进型号的九六舰爆的作战半径只有45o公里。这就意味着日本航母群必须在抵达东经125\北纬26的区域,才能起对三都澳海军基地的攻击,而在这个作战区域,帝国空军在台湾的第215空军师和温州的第223空军师都恰好具备最佳的攻击范围。

加上驻守在福州的第21o空军师,日本海军几乎要冒着三个空军师。以及帝国海军南方舰队航空第一大队的反击。它的舰群防空力量是撑不住的。

如果日军要在帝国三个空军师作战范围外实施航母空袭作战,它的舰载机航程根本不足以支撑这一作战,如果它选择和空军师先进行空中战斗,以它的航母群实力又难以撑住这么大规模的作战计划。

这就意味着日本海军只能冒险一搏。并且在冲绳县部署6军航空队进行支援作战,即便如此,日本海军还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它的舰载机航程不足,只能非常靠近中国海军基地的本土区。

不管偷袭作战是成功。还是失败,它的母舰群都必须疯狂的高往冲绳的方向逃跑,15o海里左右的距离,这基本就是5个小时的航程,其中至少有3个小时都处在中国空军的反击范围内,而它自身基本等于零防御,唯一的救援只能是来自冲绳基地的日本战机群。

这确实是太冒险了。

帝国现役的舰载机基本都是在1933年左右服役的j\g系列的第二代,也就是j3\4\3o3和g2系列的各种改进型号,6军的重型歼击机有双引擎的j5。这种战斗机在整体的设计和构架上基本雷同于美军后来的38,凭借巨大的机体,它的作战半径接近13oo公里,可以说是专门为了日本而研的特殊战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重型战斗机。

因为这种j5虎鲨战斗机装配了第一代战斗机的机载雷达和涡轮增压技术。它甚至可以替代s系列的巡逻机在高空巡航侦察,也可以携带2枚9o5kg的炸,或者是4枚23okg的炸。

j5虎鲨战斗机主要部署在沿海空军基地,福州、台北、嘉兴空军基地都有部署。但是数量并不多,因为它在近距离格斗中并不占据较多优势。其最大优势在航程、夜战、机载机炮的口径和射程,以及高空航行的优异参数。

整体来说,j5虎鲨战斗机在国内的定位更像是战斗轰炸机,属于具备较高格斗性能参数的中型战斗轰炸机,在对付日本这个对手时,j5虎鲨战斗机的高空高航程优势是极其明显的,并且是绝对性的优势。

日本目前在航空领域同帝国的差距是整体两代机的水平,即便帝国在1935年之后就已大幅减少了在螺旋桨战机领域的研究投入,日本也不可能在五年内追赶上来,这是因为双方的基础工业水平差距的问题。

帝国的螺旋桨航空动机主要由三家公司应,分别属于不同的系列和设计,总体马力都在1ooo匹以上,而日本最新的中岛荣式引擎最高动力也不过95o匹,而且日本还缺乏使用涡轮增压技术的经验和工业材料,只能采用一级机械增加,新研制的14缸引擎仍然属于单排。

帝国现役螺旋桨战机主要运用三种航空引擎,分别是东北重工的星形系列气冷引擎,江南富道公司的富克系列单排4机轴u系列引擎和d系列的艾莉森液冷引擎,福州重工的东南之星v系列引擎。

这三种引擎的特点各不相同,总体以星形为主体,而富克u型系列引擎主要用于大型客机、巡逻机、运输机和重型轰炸机,其特点是机体结构较大较重,但燃油率和输出功率极高,d系列引擎本身介乎于星形和莱特旋风引擎之间,采用液冷设计,不像传统星形引擎会导致螺旋桨和机部分那么大,不会阻挡飞行员的视野。

d系列引擎和喷火战斗机的梅林引擎相似,其引擎整体结构较长,直径远低于风冷引擎,主要用于j3蝰蛇及j3o3海蛇战斗机,做为舰载机,这一系列的战斗机气动结构好,瞬时盘旋和爬升率数值高,格斗性能好,高空作战性能不足的问题通过涡轮增压技术弥补之后,整体可以保持在较高水准。

福州重工的东南之星v系列引擎存在两种设计,一种是常规正v,另一种是类似于德国db6o1的倒v设计,前者目前运用的已经比较少,后者的优点同d系列相似,但有较大的空间增加二级或者涡轮增压装置,弥补飞机在高空的作战性能。

目前,帝国已经大幅减少了新型螺旋桨战机的研制投入,目前主要是基于现役战机进行小幅度的修改和升级,主要的战斗机是j4,j4闪电战斗机采用了东北重工的双排18缸星形气冷引擎,马力达到了135ok,约18o5匹马力,其试验型号甚至达到了24oo匹马力。

实际上,东北之星系列引擎和美国联合工业公司下属的普惠公司的r28oo是完全相同的一种动机,只是后者仅在美国生产及销售,并且专用于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队。

东北重工也在研制双排22\24缸的更大规格的星形引擎,但这一引擎的直径已经到了难以接受的程度,只能运用于航空运输机、客机和巡逻机,而在大功率领域,星形气冷引擎的表现未必优于江南富道公司的u系列引擎。

因为马力极端强大,j4闪电战斗机拥有极高的作战性能,但是其唯一的诟病是过大的引擎前罩对视线有较大的阻碍,这一点和47及苏联的拉系列很相似,即便如此,j4闪电战斗机依然是帝国现役战斗机中的主力,其舰载机型号j4o2也即将在年底服役。

日本在引擎这个领域相对中美差距就太大了,它确实也从美国引入了星形引擎,并且做到了14缸的设计,但是在材料领域差距是很明显的,所以法达到中美这么高马力的水准。

苏联也面临这种问题,日苏两国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不一样,苏联采取多机种的搭配弥补单一战机的性能不足,而日本则采取拼命减低重量的方法,中美是另一条线路拼命增加动机的马力。

这三种思路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各国的工业实力和基础不同,中国和美国在航空引擎和重工业领域的技术积累更深厚,有条件不断增加引擎,而日苏则做不到,只好剑走偏逢。

那能不能在一架极轻的飞机上采用中美这种大马力的引擎呢

这是不行的,因为飞机的强度法达到引擎所匹配的标准,除非是放弃硬铝合金,直接采用钛合金,帝国也确实在钛合金领域投入了长达十年的研制周期,在喷射式的系列飞机上也采用了一部分钛合金零部件,但就整体的机身而言,还是做不到的。

钛合金太贵,加工难度高,成本高,批量生产率低,这是现阶段最大的一个限制。

所以,中国的飞机只能是更皮实和马力更强,而日本则只能是在马力的制约下不断减轻机身重量,增加飞机的灵敏度。

双方是殊途同归,在飞机的作战参数上差别并不是特别大,最终究竟是孰优孰劣,那就只能通过战争来解答了。

第286章中德战略互助

gu903();在96年,裕仁做了一件蓄谋已久的精心政改,将日本帝国勋章上的勋记从原先的“日本帝国皇帝”改成了“大日本帝国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