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6(2 / 2)

核武皇帝 浪子刀 2286 字 2023-09-30

gu903();帝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冶金、机械、电气大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长期的国策,这三点决定了帝国的根基,而新增的电子则也是帝国继续维持强盛发展的根基之一。

宋彪简单的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用红色的钢笔在这九个产业的排序上了一些调整,将化工调整到电子之后,将汽车重新调整回船舶之后。

关于顾维钧提出的“继续加强帝国中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加强帝国大学教育和普及教育”政策的排序,宋彪在短暂的权衡之后,还是按照五五计划时期的排序,将普及教育调整到“中高等专科职业教育”之前。并且将名称改为“国民基础教育”。

在国家级的这种规划中,每一个词的顺序都是整体政策的真实写照。

对帝国这样强调工业强国地位的世界大国而言,中高等专科职业教育是帝国教育的核心支柱,但是。国民基础教育才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才是帝国教育的根基,这一点在过去的六五计划中有所争执。

这是错误的。

宋彪觉得有必要重新调整六五计划中过于强调专科教育的这种错误,他将先改正的几页拟定稿驳回。重新让顾维钧再看一遍他的意见,并继续用红笔在后面的计划稿中做出一些新的修订。

如果顾维钧坚持。他可以不理会皇帝的意见,因为这是他的工作,也是他身为帝国总理的权力,但他并不可能蠢到这种地步。

顾维钧谨小慎微的思索着皇帝的调整意见,他并不想做出任何反驳,但对于汽车工业的地位调整,心里还是有着很多诧异。

国内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正存在着一种井喷式的需求,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人对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工业国的普遍期待,以及这个产业背后所能拉动的巨量经济,人们热烈的讨论着这一切,并且格外期待它能成为帝国工业的支柱,成为帝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标志物。

顾维钧在七五计划中如此高的提高汽车工业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只是国内民情的体现。

宋彪却并不如此考虑问题,在他看来,帝国人口众多,如果要向美国那样发展成一个汽车王国,对燃油的消耗,对公路资源的占用都将是非常可怕,那将意味着帝国70以上的城市都要推翻重建。

他并不愿意见到这样的一幕。

顾维钧没有急于提出异议,而是静静的等待皇帝将剩下来的部分都看完。

宋彪也很有耐心的将七五计划仔细看了一遍,在数十个地方都做出了大量的修改和标注,特别是对本届内阁考虑的一个特殊法案人口平衡法案,做了百余字的批注。

帝国从四五计划引入人口平衡理论,就当前国家整体疆域资源做出推论,认为帝国合适的人口总量应该就是在5亿左右,最高不适宜超过8亿,通过舆论的宣传,希望国民保证正常的每个家庭一对子女的生育规划。

到了五五计划期间,帝国中央内阁已经正式推出一系列的人口平衡方案,对国民义务教育和社会医疗的指标进行限制,对超过一对子女的家庭给予一定的限制,对接受节育手术的妇女给予特殊的医疗补助,对于只有一个子女的家庭给予更多的医疗、教育扶持。

六五期间,随着节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医药领域研究的新投入,帝国中央内阁开始更为严格的控制人口的超生。而在七五计划中,顾维钧打算推动新的人口平衡法案,对超过2个子女的家庭征收额外的公共税,对仅有一个子女的家庭则免征部分税收,其指导原则是子女越多的家庭,就必须对国民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一法案在酝酿期间就已经遭到了反对党派的严厉批评,普遍认为子女越多的家庭越趋于贫困,而大多数的多子女家庭都集中在农村地区,宋教仁的民主党认为加强农村教育是减少农村人口超标的主要方式。而对这些已经陷入贫困的家庭征收更多税收则是不人道和反社会的选择。

对此,宋彪选择继续支持执政党的方案。

对于帝国的人口问题,宋彪一直以来都维持较为强硬的态度,但是皇室本身就严重违反了社会舆论观念,皇室的子女之多。在帝国内部本身就属于典型的超平衡情况。

即便如此,宋彪还是支持新的政策。

从某些方面而言,皇室子女的增多基本是在四五之前,可以理解为皇室和皇帝此前也未曾有过这方面的考虑,而现在则认识到了这一点,这是内廷总署和亲皇派媒体的解释。

由于皇帝和皇室在帝国内的特殊地位,目前还没有哪些政治力量敢于以皇室为反面典型来批评执政党的人口政策。但在经济和战争政策上基本无法反驳执政党的情况下,人口问题确实是反对党派集中攻击和辩驳光复党的焦点。

宋彪还没有见到内阁即将提交的人口平衡法案的草案,但对于顾维钧内阁所提倡的几点原则,他还是支持的。不管国民家庭是否贫困,子女增多必然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劫富济贫并不是政府的工作,自己造成国家财政负担增加。就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

如果不坚持这一看似不人道的公平原则,帝国的人口问题就不可能真正有效的限制住。对于一个民主国家,想要实施tg那种强制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不可能的,强制税收政策是民主国家唯一的手段。

不可否认,随着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帝国的人口出生率会逐步的自然下降,但那至少是二十年后的事情,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国民还是没有接受过完整教育,在帝国40岁以下的公民中,目前只有42的人口接受过九年制国民义务教育,在帝国25岁以下的公民中,则有87接受了十二年制国民义务教育。

从数据上来分析,帝国人口生育想要达到自然的平衡状态,至少还有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但是考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很缓慢的,绝对不止二十年。

如果在七五期间不出台更为严厉的国策进行制约,帝国在这二十年间的新增人口将可能达到4亿之多,在1970年就将突破9亿人口,而帝国长期的目标是希望在1970年达到8亿人口的上限,并在其后的30年间持续稳定在这一规模。

以帝国目前接近200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如果能将人口总量长期保持在8亿规模,那对中央政府而言将是一个长期的利好消息。

将顾维钧内阁此次提交的75计划完成审阅一番,宋彪最为关注的就是人口政策,他将审阅后的草稿返还给顾维钧,强调道:“对于人口政策的争论,内阁方面不应该有任何的迟疑,甚至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这一规划,与其和舆论对撞,同反对党在这个问题上大打口水仗,不如成立专门的人口政策委员

gu903();